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赖氏

2016-10-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88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赖氏,赖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7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98位。赖姓
赖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7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98位。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赖氏
  赖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烈山氏,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中国史稿》、《炎黄源流史》等记载,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时烈与厉通,又音赖、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
  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东迁,于商王朝时期在河南厉乡县建赖国,依附于商朝。周武王伐商时,赖人南迁,后来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号,为赖国,国君称“赖子”。
  著名西晋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厉)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至唐朝时期,著名学者李泰在《括地志》中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赖国以境内的厉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氏生于厉山,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此后,《太平寰宇记》、《路史·国名记》、《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历代史籍都承袭此说。清朝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则更进一步指出厉国是炎帝本国,姜姓。
  显然,在湖北随州一带的古赖(厉)国是一个姜姓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
  此外,当代历史学界也有学者根据古代“厉”、“赖”、“列”、“历”四字通假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流域,后约在商王朝时期东迁至河南鹿邑的厉乡,因此在鹿邑一带的厉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
  春秋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芈围三年,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出兵灭赖(厉)国后,其国人迁至鄢地(今河南许昌鄢陵西北部),后裔子孙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赖氏、厉氏、列氏、历氏等,该支赖氏是为湖北赖氏,正确读音作lì(ㄌㄧˋ),今读作lài(ㄌㄞˋ)亦可,与湖北厉氏、荆楚列氏、鄢地历氏等同宗同源。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叔颖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及《文献通考》等资料所载,周武王姬发有弟姬叔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九个儿子,他在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被封于赖(今河南颍川),子爵,后建立了赖子国,史称也是“赖子”。后迁都于汝宁(今河南息县褒信镇)。
  “赖”字在春秋时期字义与读音和“厉”字相通,同音通假,因此赖子国也被称为厉子国。南宋兴化军莆田人郑樵编撰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中,也认为赖国是“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
  至春秋时期的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芈围三年,公元前538年),赖国为楚灵王熊虔(芈围)亲率大军所灭,其王族后裔以及部分国民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赖氏、厉氏,该支赖氏史称赖氏正宗,是为河南赖氏,正确读音作lì(ㄌㄧˋ),今读作lài(ㄌㄞˋ)亦可,与息州厉氏同宗同源。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纳赖氏,世居乌喇特(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r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赖氏、那氏。
  ⑵.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扎赉氏、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源出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后裔,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市永固镇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赖氏、查氏、赉氏。
  蒙古族赖氏读音皆作lài(ㄌㄞˋ)。
  第四个渊源:源于阿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阿昌族赖氏,一部分源出阿昌语“喇来”,因其尾音与汉语“赖”字谐音,故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冠以汉姓为赖氏;另有一部分是川、滇一带的赖氏族人因避战乱而融入阿昌族,将赖姓带入阿昌族,世代相传至今。
  阿昌族赖氏读音皆作lài(ㄌㄞˋ)。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赖布氏,亦称赖卜氏、来布氏,满语为Laibu Hala,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后多冠汉姓为赖氏、栾氏、布氏等,赖氏读音作lài(ㄌㄞˋ)。
  第六个渊源:源于其它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台湾省土著少数民族中有赖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赖氏,或大陆赖氏族人因战乱避逃台湾后融入土著,或长者赐姓为汉姓赖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炎帝、姬叔颖。
  迁徙分布
  赖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约二百八十三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7%左右。
  赖氏大体发源于河南省境域,传说周武王之弟叔颖的后裔最早居于古代颍川一带。所以在《赖氏族谱》中记载:“赖氏之先本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孙颖公。宣王时锡封颍川,是为赖国。颍公之后,计十四世而国并于楚,子孙遂隐居颍川,以赖为姓,以颍川为郡焉。”
  叔颖建赖国于何方,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以西晋杜预为代表的“湖北随县”之说,有以西晋司马彪为代表的“河南息县”之说,有以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为代表的“河南鹿邑”之说,有以明末清初的顾祖禹为代表的“河南商城”之说,甚至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还主张“山东章丘”之说。
  但据专家考验证认为,随州、鹿邑之赖多称厉国,商城之说形成较晚,章丘一般认为是邑名,息县为叔颖建国之地颇得众多学者认可,如宋朝的郑樵、罗泌,元朝的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专家们认为,当时的赖国国都在汝宁境域,即今河南息县包信镇。汝宁,秦代时属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颖川郡;其境域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西周景王贵七年赖国被楚国所灭后,赖氏后裔被迫迁徙至鄢陵(今湖北宜城)。关于这段历史,《春秋左传·昭公四年》有一段记述:“楚子以诸侯伐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櫬从之,造于军中。王问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櫬。’王从之,迁赖于鄢。”鄢即荆州的鄢陵,在今湖北宜城一带,一度为楚国都城,并非河南鄢陵。颍川赖氏后裔长时间在荆州一带繁衍生息。所以,《元和姓纂》载:“汉有交趾(今越南河内)太守赖先,蜀零陵(今湖南零陵)太守赖文。”其活动范围也都在古荆州境域。
  秦王朝短暂的统一中国后,由于秦二世的昏庸无度爆发了全国大规模的反秦战争,大批中原先民为避战乱纷纷南下。赖氏也开始了南徙的经途。
  东晋兴宁年元年(公元363年),颍川赖氏的赖忠诚任虔州(今江西赣州)知府,举家迁徙至虔州。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赖忠诚的儿子赖光擢官为浙江观察御史,举家迁居浙江松阳,繁衍发展了松阳赖氏一族。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赖光的裔孙赖遇任江东太守,他奏请朝廷准许他以松阳为府第。晋安帝司马德宗恩准并御笔题写“松阳世家”匾赐予赖遇。松阳赖氏以“松阳”为郡望,成为当地望族。
  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资料载:南北朝后期,松阳赖氏的赖灿有七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留居松阳,其余五个儿子全部迁往江西。后来,留居松阳的赖氏后裔又有一些人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平和,以及广东程乡、大埔、饶平、揭阳等地。其中,居于诏安的赖延显生有五个儿子,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地。据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载:东晋安帝四年(公元400年),颖川赖氏有一支迁居潭州丰陆桴原(今湖南长沙),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朝时期又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
  南北朝元嘉十一~三十年间(公元434~453年),颖川赖氏第五十七世、赖光的后裔赖硕与其弟赖毅为避战乱迁徙至江西宁都,再迁居南康郡揭阳。赖硕的裔孙赖得(赖硕第三子赖灿的儿子)入仕,由宁都迁居福建上杭古田。赖得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赖标由古田迁居宁化石壁。“南康”为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郡,东晋时移治赣县,相当今江西省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赖硕在南康开基南康赖氏一族,这一支赖氏以“南康”为堂号。这支赖氏中又有人迁居赤竹坪,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赤竹坪改虔化县,他们也改称虔化赖氏。其后裔播衍湖南潭州、福建汀州、清流、宁化、上杭、永定等地。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赖得的次子赖桂自浙江松阳迁居宁化石牛村(今曹坊双石)。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松阳赖氏的后裔赖标迁居汀州古路上杭县古田。赖标的裔孙始迁居清流,其后裔分居赖安、赖武等地。
  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江西雩都(今宁都赖村)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赖斐。赖斐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以七岁能文,弱冠通九经百氏而远近知名。唐乾元年间,赖斐中进士,被任命为崇义馆校书郎。但赖斐无意于宦途,悄然引退,回到家乡,以诗书安享余年。赖斐的崇高的胸怀得到许多人的敬重。唐大历初年(公元766年),于都县令李景肠说:“三国时隐士庞统名其家乡日冠盖,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称其家乡为通德,赖棐与他们比并不逊色”。于是,人们把赖棐的住宅称为“秘书坊”。赖氏后裔以“秘书堂”为堂号,祀祠先祖。
  唐朝末期,赖硕的后裔赖由率领族下从宁都沿石城进入福进,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氏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赖朝英出任福建汀州府宁化知县,举家定居于宁化石壁田心。福建、广东许多赖氏族人都是赖朝英一支的后裔。
  宋朝时期,中原一带的赖氏族人一部分以起源地为轴心逐渐向周边地区扩衍。河南郡、河内郡都是赖氏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河南郡境域相当如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河内郡境域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以至野王(今河南沁阳)。赖氏是这两郡的当地望族。这里的赖氏族人分别以“河南”、“河内”为郡望。
  北宋年间,赖二十郎从福建清流县移居永安安砂,是为永安赖氏始祖;其后裔分迁到安砂、曹远、大湖、小陶及永安城关等地。南宋初期,赖小一从永安安砂迁徙至龙岩;赖小二从永安城区移居永安大湖。其后,永安安砂赖氏的赖千一的后裔,一支移居留塘,一支移居曹远;赖千五的长子、第三子的一支移居明溪。据永安大陶洋头《赖氏族谱》载:赖氏第四十六世明房,仕宋为处州路(今浙江)松阳县尹,封为松阳大夫。明房之孙二十郎宦游延平府浮流村(今永安),卜居安砂。二十郎次曾孙小七(字志大)于南宋年间移居赖山林口坪(今漳平市新桥镇南半村),忠演于明正德年间由赖山迁居永安小陶大陶洋头峰头坑,生三子,长子玄朝、次子玄坤、三子玄圭。另据贡川《赖氏家谱》载,先祖赖安,由南剑州迁徙沙邑之贡川定居,郡望为颖川。
  另一部分赖氏族人则纷纷渡江南下,向江南诸地扩衍。南宋时,湖南也已有大量的赖氏族人。据湖南的一些《赖氏族谱》载,湖南最早的赖氏来之福建汀州上杭县古田,为赖标的后裔,居于三湘、益阳一带。著名的茶贩起义军领袖赖文政就是湖南人。赖文政,一名五,南宋荆南人(今湖南),以种茶、茶贩为生。当时的茶赋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朝廷垄断茶叶的经营。广大茶家不堪朝廷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赖文政参加了湖南茶贩起义。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赖文政被湖北茶贩推为领袖。领导的茶军自湖北起义,进而转入湖南、江西,多次打败官军。赖文政领导的起义军是得到广大百姓支持的。曾居宰相的周必大向朝廷奏报说:当地居民给起义军通风报信,“故彼设伏而我不知,我设伏则彼引避”。官吏赵善括也说,百姓与起义军“互相交结”。朝廷调集重兵进行,也屡战屡败。后来朝廷任用辛弃疾为江西提点刑狱,专力茶贩起义军。辛弃疾把赖文政引诱到江州后杀害,茶农起义才失败了。
  在宋朝时期,江西石城秋溪颍川赖氏的一支迁居宁化石壁,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迁居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裔孙东渡台湾。
  赖六的次子赖朝美为南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时进士,初授巡检,后升任武平县令,擢升为中宪大夫,举家定居福建永定,为永定汤湖赖氏开基始祖;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其后裔由上杭迁居永定。据明溪瀚仙《松阳赖氏家谱》载:赖标的第十二世孙赖万一为安远巡检。他的孙子赖通正迁居明溪胡坊大地。赖通正的第五世孙赖益有四个儿子:长子赖念四迁居明溪瀚仙岩地,为瀚仙岩地赖氏开基始祖;次子赖念五迁居闽县;第三子赖念六迁居晋江;第四子赖念七迁居建安。赖念四的第九世孙赖丙一迁居永安;第十世孙赖宗胜(赖甲一的季子)迁居明溪城东,为明溪城东赖氏开基始祖。
  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赖极(报),号素轩,从江西宁都迁居宁化登荣巷(赖家巷)。
  宋末元初,赖廷贵的裔孙赖泽翁由泉州择居晋江八仙山凤山里。晋江赖厝赖氏为当地名门望族,人才辈出:赖忠郎为明翰林侍讲、江东太守中宪大夫;南宋时期,赖标的第十二世孙赖五为守殿将军。他有九个儿子,其中赖八迁居清流、当化;赖九迁居上杭;赖十迁居大埔,后又转徙汀州赖坊;赖十三迁居兴宁、长乐。
  元朝时期,赖廷贵(赖雍的长子)由福建宁化田心(赤岭马江)迁居泉州赖厝(今晋江青阳镇赖厝村),遂为泉州赖厝始祖。赖廷贵有五个儿子:长子赖隆、次子赖卜英、季子赖卜芳、第四子赖十芳、第五子赖十梦。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赖氏第九世祖赖凤进士出身,为兵部给事中;其第十一世祖赖庭桧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进士,为四川按察使;其第十二世祖赖克俊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二甲一名传胪,授礼部郎中;其第十二世祖赖长熙为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进士,授广西思州正堂。
  值得一提的是赖存业与海青天海瑞结下了一段情谊。明嘉靖年间,泉州赖厝的赖存业、赖存谨兄弟均为贡生。赖存业以岁贡出任琼州教谕。当时,海瑞考入庠(秀才),赖存业成了海瑞的老师。赖存业对海瑞极为器重;海瑞对老师也非常尊重。后来,海瑞在南京吏部任职时特为恩师立匾额,题写了“兄弟明经”、“两邦总翰”二匾。现在这两匾仍然挂在青阳镇赖厝村赖氏家庙内。泉州赖厝的赖氏后裔分衍福建的惠安涂岭、罗溪、德化、平和、长汀、内坑社仔村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
  明朝初年,赖氏又有迁居于四川、云南一带者,并且多数融入阿昌族。在明朝中期,有大量赖氏族人随军分播广西地区,逐渐在当地融合为壮族。
  福建赖氏族人纷纷迁徙至广东潮州地区。明朝初期,赖七的次子赖祖华、赖祖三由宁化迁居广东梅县的程乡四都开基。宁化知县、宁化县石壁乡城田心赖氏开基始祖赖朝英的后裔迁入广东海阳县上饶上坪村(今广东饶平上饶镇)置业创基;另一支迁入海阳县新丰葵坑、蔡子角(今广东饶平)等处安家立业。不久,又有福建赖氏族人迁居广东揭阳县坡洋,开基其赖氏一族;明末,其后裔赖龙渠又从揭阳县坡洋迁往潮阳县黄陇都埔尾(今两英镇)另创基业。
  明洪武初,永安大湖赖小二的第九世孙赖志仁迁居明溪城南门,为明溪城南门赖氏开基始祖。赖志仁有三个儿子:长子赖宗佑、次子赖宗宝迁居沙县;第三子赖宗继留居明溪城南门。赖宗纱的后裔分居胡坊奋发新华坊。
  明朝中叶,福建诏安县人赖洪和 迁徙至广东潮州贵山都官田赖厝乡(今谷饶镇),开基当地赖氏一族;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其裔孙赖明初移居黄陇都司马浦下乡(今司马浦镇)。清初,福建莆田的赖奕强兄弟四人分别迁徙至广东南澳云盖寺(今云澳)、海阳县金石村(今潮安金石镇)、澄海县港口村(今澄城镇)、澄海县东陇村(今东里镇)建村立寨。当时广东的东陇、樟林是对外通商口岸,造船业比较发达。赖奕强、赖奕明本是有名的造船工匠,很容易就在滨海之地安居立业。因此,兄弟俩便成为东陇、樟林两地赖氏的开基始祖。现在潮汕赖氏人口约十二万余人。
  明至清时,福建赖氏族人也陆续迁徙至湖南。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福建上杭的赖熙照经商入湘,衍居于益阳欧公店。据湖南《宁乡赖氏族谱》载:明末清初,福建的赖时能、赖时泰兄弟入湘。赖时能先迁衡阳三泥洞,后居湘乡评事二十九都黄泥洞,时泰公居湘乡宣丰二十都杏子区藏石冲。
  清朝初期,福建赖氏有十支迁至广东宁乡。这十支赖氏的先祖为世居福建的赖待衿。赖待衿有三个儿子:赖寿卿、赖明甫、赖舞庭。赖寿卿的后裔子念、子广、子仪,赖明甫后裔子海、子凤、子勤、子嘉、子岳,赖舞庭后裔子兆、子任共十支,陆续迁至湖南宁乡。清顺治间(公元1644~1661年),又有福建的赖应元迁居湖南醴陵高冈冲;其后裔分布于石报滩、龙山铺、神福港等地。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福建龙岩的赖起镕迁居醴陵枧头洲;其后裔分布于普口市、萍乡等地。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福建汀州赖炳元迁居炎陵十都圩。
  明末清初,赖氏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据《台湾文化志》、《云林沿革志》等书载:南明永历三十一年(公元1677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原郑成功部将赖某与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寮庄及山脚庄;另还有一位赖氏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寮东埔蚋,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氏人。
  据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中记载,他们是在东晋安帝四年(公元400年)迁居潭州丰陆桴原(今湖南长沙一带)的,此后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朝时期又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
  此外又有谱称,东晋时期,有位名叫赖忠诫的人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太守,至其孙赖硕等人时西迁入江西,定居于虔州阳都,其后代便在当地发展繁衍。至唐末时,这支赖氏族人又在赖由得率领下从宁都沿石城进入福进,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氏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
  另外,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数据也说,居住在松阳的赖氏族人大约在南北朝后期的赖灿时因生有七个儿子的缘故而分为七支,其中有两支留居松阳,另外五支全部迁往江西。留居松阳的人后来又有一些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平和,以及广东程乡、大埔、饶平、揭阳等地。其中居于诏安的赖延显生子五人,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乡,或者留居当地,分别成为各有关地区的开基祖。
  综合以上各支家谱的记载,原生活在发祥地或颖川郡的赖氏族人大约在东晋时开始向南方迁徙,定居在浙江松阳一带,以后又进一步分衍出南康郡望,并以松阳、南康为中心向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发展,散居在许多县乡之中,遂使赖氏成为南方大姓之一。
  至于赖氏族人向台湾的迁徙,大约开始于明清之际,是由郑成功收复台湾一事引起的。据《台湾文化志》、《云林沿革志》等书记载,早在南明永历三十一年(公元1677年),就有原郑成功部将赖某与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寮庄及山脚庄,另外还有一位赖氏族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寮东埔蚋,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氏族人。此后,随着清朝统治在台湾岛的完全确立,又相继有一些赖氏族人由东南沿海迁居台湾。
  这些迁徙可考的约有十四次,分布于清康熙三十四年~道光十五年之间(公元1695~1835年),其中清康熙时期三次,清雍正时期一次,清乾隆时期七次,清嘉庆时期二次,清道光时期一次。如据《新埔赖氏族谱》记载,在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有漳州平和县葛竹乡人赖天经入迁台北板桥镇,成为新埔赖氏开基祖。另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数据记载,清乾隆年间,居住在平和县心田乡的赖云从迁居台中三份埔,有子五人各具才能,人称“心田五美”,后来发展成为台中一带影响最大的赖氏支派。又据《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记载,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广东人赖玉苍与曹姓人一起迁居台北,倡建今阳明山区士林镇市街。另据《屏东县古碑文集》记载,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8年),有位名叫赖永汉的人迁居县中坊寮街,从此也在当地发展繁衍。另外,据德化《侯卿赖氏族谱》记载,该县下涌东阳派的赖祖等八人,因前往台湾经简而定居于彰化院务三佳春。
  总计,由大陆沿海陆续迁往台湾的赖氏族人以原居于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各县耆为最多,其次为广东饶平、大埔、揭阳、福建宁化等地的人。其中来自福建南部的人在迁入台湾后多居住在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而来自广东的赖氏族人则定居在台湾的北部和中部,如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此后,从闽、粤迁往台湾,进而移居海外者不绝。如今,赖氏在台湾是一个大姓,在姓氏人口中排列第十五位。
  今日赖氏族人以广东省居多,约占全国赖氏人口的54%左右。赖氏族人在分布上所以呈南多北少局面,与其历史源流有密切关系。如历史上的赖氏知名人物多集中在南方,北方较少,甚至几乎没有。如唐朝时期的赖是雩都人,宋朝时期的赖文俊是处州人,赖绂是清流人,赖良遂是长汀人,赖梦龄是福宁人,赖文政是荆南人;元朝时期的赖陆孙是宁化人,赖良是天台人;明朝时期的赖厚福是增城人,赖献民是龙岩人,赖瑛是广昌人,赖祖是南康人,赖凤是泉州人,赖廷用是永定人,赖隆是河源人,赖嘉谟是永丰人,赖万耀是英德人,赖道南是永安人,赖燧是平和人;清朝时期的赖华钟是明溪人,赖文光是嘉应人,赖以邠是仁和人,赖锐是城西人,赖馄生是会昌人,赖文鸿是广西人;现当代赖和是彭化人,赖心辉是三台人,赖世璜是石城人,赖可可是广东人,赖传珠是赣县人,赖汝樵是平江人,赖若愚是五台人,赖昌祚是瑞金人,赖经邦是吉安人,赖少其是普宁人,赖亚力是内江人,赖其芳是武平人,赖绍尧是汝城人,赖春风是宁冈人,赖祖武是福州人,赖爱光是惠阳人,等等。
  从上述这些赖氏名人的籍贯上,可以看出其主要集中在福建、广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大体符合赖氏族人在分布上南多北少的基本规律。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赖氏
  郡望
  颖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东魏朝武定年间(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颖阴(今河南许昌),北齐则改为长社县。隋朝初期曾废黜颖川郡。唐朝时期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颖川郡。
  南康郡:亦称南野县、南埜县。南康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南康多处发掘的恐龙蛋化石证明:南康在人类诞生前就充满生命的活力。隆木、坪市等乡分别发现的石镞、石矛,说明史前南康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龙回等乡镇的汉唐墓葬群,展示了南康古代灿烂的文化。南康在秦朝时期时属南埜(南野)县地。三国孙吴嘉禾五年(丙辰,公元236年)析南野立南安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名南康县。东晋后历代的中原汉人由于战乱等原因,举家南迁至南康落户,形成了南康客家人群,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晋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属南康郡, 治所在雩都县(今江西于都)。东晋时期移治到赣县,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南朝宋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属南康国。齐、梁、陈、隋属南康郡。唐朝时期又改为虔州,在唐开元四年(丙辰,公元716年),开凿了梅岭驿道,沟通岭南与中原。古驿道上的重镇南康,经济文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了古驿道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舟车之都会”,在五代十国时期属百胜军,南康属昭信军。宋朝时期属南安军,元朝时期属南安路。唐宋以来,诗人贾岛、苏东坡等墨客骚人在南康题咏唱和,留下了不少名句佳话。明、清属南安府。民国时期先后属赣南道和第十一、第四行政区。1949年8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康,属赣州分区(后为赣西南行政区直属县),1951年6月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1年属赣州地区。1995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康县,设立南康市(县级)。1999年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后属赣州市。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松阳郡:亦称缙云郡、松阳县。西汉时期属回浦县地,东汉建安四年(己卯,公元199年)分章安县地置松阳县。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析松阳东乡地置括苍县,以其地有括苍山而得名。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置松州。唐武德八年废州复县;同年,省遂昌县入松阳县。唐景元二年(辛亥,公元711年)遂昌从松阳析出。唐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析南乡地置龙泉县,至此,县域基本稳定,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东南部遂昌县一带。唐朝贞元年间,县治由古市迁今址。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庚午,公元910年)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改称白龙县。宋朝咸平二年(己亥,公元999年)复名松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
  堂号
  南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西川堂:以望立堂。
  松阳堂:以望立堂。松阳,旧县名,其地在浙江西南,今并入遂昌县。东晋孝武帝时有赖庄公官拜处州太守,迁居浙江松阳。庄公之子遇公,官拜江东太守,奏请松阳为赖氏郡望,晋安帝亲书“松阳郡”三字以赐之。故赖氏有“松阳旧家”之誉。晋安帝圣旨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郡号之称,各由所居之地而名之。遇赖氏,出于武王封赐之国,郡名颍川,盖由先人食邑而然。今江东府知府赖遇,因父赖庄迁居浙江处州府松阳县,奏请松阳之居为郡。请命于朕,朕以御笔亲书松阳郡三字,赐与江东府知府赖遇。锡之松阳,亘古流芳。子孙千亿,忠孝名扬。若太阳之永暴,如青松之坚刚。勅命既颂,四海传扬。大晋隆安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颍川堂:以望立堂。赖氏族谱载:“赖氏之先本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孙颖公。宣王时锡封颍川,是为赖国。颍公之后,计十四世而国并于楚,子孙遂隐居颍川,以赖为姓,以颍川为郡焉。”故颖川为赖氏发祥之地,堂号颍川源此。颍川,考其地在今河南省信阳县。
  秘书堂:唐朝赖棐,从小聪明,七岁会写文章。二十岁通九经百家之言。乾元中,中了进士,拜崇文馆校书郎。他不愿干,退居乡里,人们把他的家叫做“秘书里”。
  此外,还有五常堂、五美堂、锡美堂、怀德堂、积善堂、思敬堂、水声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翟氏
翟姓是一个汉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92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08位。请注意翟姓有2个读音,“DI”和“ZHAI”,本音读“DI”,后为躲避战祸而改音为“ZHAI”,但仍有部分族人不惧怕战乱坚持祖姓“DI”音,本人就念“DI”音,江西奉新人。翟姓溯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翟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翟者,是翟人、重翟、厌翟、秉翟、翟閽的统称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践官,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这在典籍《周礼·春官·巾车》中有记载:“王后之五路,重翟钖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重翟,厌翟,谓蔽也。注:翟谓敎羽舞者也。”翟人负责教授宫廷舞蹈,重翟负责在君王、王后出行时职掌驾御仪仗中的翟车,厌翟负责为车辇绘画装饰,秉翟负责为王后遮盖,翟閽则是在祭祀大典中负责烹煮牺牲。而践官,就是虚官,有俸禄,无职权,不能世袭。翟,实际上就是一种山雉(野山鸡),雄雉有...
·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鄂氏
鄂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2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鄂姓溯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姞姓,出自黄帝的姞姓子孙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的姞姓子孙在远古时期即分封居于鄂地(今河南南阳),夏、商时期为诸侯国。为有别于春秋时期晋国的鄂邑(今山西乡宁),后来史家称其为“西鄂”,侯爵。商王朝末年,西鄂侯在朝中势力很大,世为重臣,与西伯侯姬昌、九侯并列为商王朝三公。后来,荒淫的商纣王看中了九侯的女儿,强娶为妃子。但九侯的女儿性情端庄,不愿陪伴纣王作那些荒淫无耻的勾当,纣王在恼怒之下杀死了九侯父女,还把九侯的尸体剁成肉糜制成肉饼,分赏给在肉丘酒池中嬉戏游乐的人们吃。西鄂侯见到九侯死得冤枉凄惨,便昂然进谏,与纣王拒理力争,结果也被残暴的纣王杀害。商王朝的人民为三公之中的二公连续惨死而悲痛叹息许久。九侯、西鄂侯的无端被杀,是西伯侯姬昌下决心筹划灭商的主要动力。在西鄂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
·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燕氏
燕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15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32位。燕姓溯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姞姓,出自黄帝后代商朝姞伯倏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的姞姓后裔中有个人叫伯倏,在商王朝时期被商汤封于燕地(今河南延津),建有燕国,为诸侯国。后来历史上为与北方蓟地一带的周朝古燕国有所区别,称其为“南燕”。周武王灭商之际,南燕国亦被灭国。其后,在姞伯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原国国号为姓氏者,称燕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召公奭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有个后代名弃,是姬姓周朝的始祖。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自己的庶弟召公奭(姬奭)于蓟地,召公奭在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山脉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史称燕国,建都于蓟(今北京房山区),国境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相当辽阔。后来历史上为了与河南延津地区的殷商古燕国有所区别,称...
·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扈氏
扈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1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扈姓溯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记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强行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夏启的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极大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叫有扈氏国,也是大禹的后人,是夏启的庶兄,受封于有扈(今陕西扈县),建立有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自己有责任维护传统的禅让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启。夏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由于大禹刚逝世不久,诸侯们对大禹的丰功伟大绩记忆犹新,因此大多愿意出兵助夏启,所以夏启就占了很大的优势。双方军队在甘(今陕西户县)相遇。交战前,夏启对部下发布了一篇誓师辞,这就是著名的《甘誓》,记载在典籍《尚书》中,其中列举了有扈氏国的种种罪状,并公布了作战计划及赏罚规定。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族人英雄奋...
·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姓氏文化之伏氏
旧百家姓排名:114【姓氏源流】伏(Fú)姓源出有二:1.出自风姓,世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的用“伏”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姓。伏姓也是宓姓,宓姓也是伏姓,古代伏、宓两姓通用。2.赐为伏姓。北周时,有个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侯伏氏。后来侯伏氏从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孝文帝建都洛阳后,两支皆改为伏姓,贺屯氏改为贺姓。【迁徙分布】伏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