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记录:大涌镇安堂村林氏宗祠
族谱网记录:大涌镇安堂村林氏宗祠, 在大涌镇安堂村,每年正月初二村民都会喜气洋洋地迎接“文财神”比干,这不仅是为了
在大涌镇安堂村,每年正月初二村民都会喜气洋洋地迎接“文财神”比干,这不仅是为了讨一个好意头,更是为了纪念林氏始祖比干。殷商的忠臣比干,以死谏君而被纣王挖心而死,其夫人逃难至长林石室中产子,随后被周武王赐姓林,林氏家族由此繁衍开来。
千百年来的传承发展中,林氏后人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屡屡崭露头角,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唐宋元明,百千进士三鼎甲,公孙父子,十二宰相五封侯。”清康熙大帝曾为林氏家族御题过这样一副对联,毫不吝啬笔墨称赞了林氏书香世家。其中,有一户的九个儿子、一名女婿全部高中,被誉为“九子十登科”,成为林氏享誉海内外的美谈。
中山安堂村的林氏家族,便是这“九子”当中的一个分支。发展至今,安堂林氏先后出了林福祥等一批名人,也成为了当地较大的名门望族。迎文财神、敬奉妈祖、挂“九子十登科”图、说话带闽南口音……保持至今的这些行为习惯,仍维系着林氏后人之间的血脉渊源。
生于长林山中得族姓
周武王灭商以后,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
位于大涌镇的安堂村,是一个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原本凹凸不平的石板,在一代代村民脚踏之下变得平整光滑。沿着村落的小巷一路走来,最为抢眼的无疑是布局在路边的“宗祠群”。据统计,全盛时期的安堂村共有21间林氏宗祠,至今还剩下17间,只有规模最大的“双桂堂”至今仍对外开放。
综观许多林氏宗祠,正堂都会挂着始祖的画像。在安堂村林氏祠堂的正堂,高高地挂着殷商比干、得姓始祖林坚、入闽始祖林禄、安堂始祖林蕴等先人的画像,形象地记录着林氏家族的血脉传承线路。
根据《安堂林氏家谱》记载,林氏家族得姓于殷商比干。商朝末年,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无心打理朝政。作为纣王的叔叔,比干对纣王丧尽天良的行为一再劝阻,他的意见不但未被采纳,反而惹怒了纣王,被纣王残忍地挖心。比干的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加害,便怀着身孕逃至朝歌(今河南省汲县)一带的长林山的石室中避难。当时,陈氏在此地诞下了儿子。周武王灭商以后,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林坚从此就成了林姓得姓始祖。
在安堂林氏祠堂中,有一幅长林石室的画像。画像两边的对联称:“殷纣不仁公诞地,周皇赐氏族称林。”安堂村的老人们,常常以此画来教育下一代,传承宗族的源流。
林氏家族在福建达到了全盛时期。据记载,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林坚八十一代孙林颖之长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姓;次子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太守、晋安郡王,为林姓在福建开基始祖,广东的林氏均由此发展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记录:林氏宗祠缅甸仰光九龙堂
缅甸九龙堂的创办,年湮代远,因二次世界大战,文件遗落失散,无历史资料可供稽查。惟根据仰光庆福宫于公元1861年(咸丰11年)奠基,至公元1864年(同治2年)落成勒碑记载,斯时,即有我九龙堂参与筹建及管理。证实吾族先贤,早在150年前,为社会生活逼迫,千辛万苦,跋涉重洋,南渡缅邦谋生创业,功绩至伟。早期,本堂会所位于仰光唐人街(大金塔路)95-97号,时有族亲巨富林振宗,生意发达之期,鉴于会所简陋窄小,将会所移送至经济繁华区,南勃陀街40-46号。分别以“九龙堂”及“西河自治会”为名称,奠定永固基业。凡是闵籍旅缅林氏亲族,均可参加,会员与日俱增,会务蒸蒸日上。迨日本南侵,仰光沦陷,族亲纷纷回国避难,会务停顿,迄1945年日军投降后,族亲复员返仰,遂即整理堂物,复办“九龙堂西河自治会”,推选林九级为复办第一届理事长。沧桑岁月,流水无情。本堂旧会所,年深久远,梁柱陈腐,恐有倒塌之危。故于196...
· 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宗祠
黎氏宗祠在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最初是为了经念当时黎氏家族的一位至孝之人,他因母病深重,于是割股和药,治好母病,传为佳话,并由县里申报朝庭,奉旨荣门,以建宗祠。祠堂布局取形于龟,建筑为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前有包台,两侧为厢房,东西共有房15间,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主体建筑为广东著名的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内进神台两则保存安放有宋、元、明朝著名的撰文碑记:宋为进士、元为朝中仕郎、明为国子监祭酒、以及监察御史、翰林院士等东莞代出的名人所提所立,是考证东莞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遗址。这个宗祠在南宋德祜年间毁于兵火,元朝重建,元末再次毁于兵火,明朝又重建,抗日战争时又被日军烧毁,后又重建,真是见证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古迹。在广东省公布的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中堂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潢涌村黎氏大宗祠榜上...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沙井镇布涌村江氏宗祠
位于深圳市沙井镇布涌村204号。布涌是江氏家族聚居地,据《江氏族谱》记载,江氏先祖于南宋年间迁来深圳地区,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江氏大宗祠和其周围的古建筑是江氏家族开发沙井的历史见证。江氏大宗祠是布涌江姓的总祠,宗祠的蚝壳山墙是其主要的特色之一,中、后堂木作梁架上的木雕艺术极为精湛,有龙云托脚及各种吉祥动植物和人物故事图案,是研究民间艺术、工艺和风俗习惯、文化等的实物。江氏大宗祠内保留了传统的营造手法,如明清时期岭南建筑较少使用的栌斗和梁架上托脚等这些唐宋时期的盛行构件,对于沙井乃至深圳的古代建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街鳌山北麓上岐江氏宗祠上岐江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街鳌山北麓,始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祠坐南朝北,分三进,风火山墙,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正厅为抬梁穿斗式木构架。主座宽16米,深40米,面积640平方米;包括右边妥遗祠,总...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石湾镇的黎涌下村陈氏宗祠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的黎涌下村,有座著名的“大小”陈氏宗祠。昨日记者来到黎涌下村,探访这座现为“黎涌文化娱乐中心”的陈氏宗祠。“大小”陈氏宗祠之间,曲径通幽,锦鲤成群结队地在澄清的水池里来回游弋,岸上杨柳飘飘,这是黎涌著名的一景“颖水遗风”。昨日,记者见到村里的老人们正在这里下棋、打麻将,1996年陈氏大宗祠进行历史上第二次大修时,乡亲集资增建了祠前的绿地、水体和亭桥等配景。现在,村民们会友、休闲,第一时间便想到这里。这是传统的岭南特色宗祠:传统神话人物的砖雕、群花簇拥的灰雕、三路三进的宗祠结构,用大圆木、石和做梁,正中悬挂着“世丕堂”的大牌匾。村中老人潘叔告诉记者,村民们很重视本村文化的保护,这些梁柱都是明朝初建的时候留下来的,“世丕堂”的大牌匾也大有来历。文革期间,为了保护这块牌匾不被破坏,村民偷偷把它藏在村中水塘里,牌匾才得以保存至今。在陈氏大宗祠里,无论是梁柱还是牌匾,都有着近500...
· 族谱网记录: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
林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氏后。黄帝乃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氏。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得姓者十有二。一曰云相,相生玄嚣,嚣生蟜极,极生帝喾,为高辛氏。娶有娀氏女,名简秋,从祀于禖,浴于玄丘之水,见玄鸟堕卵,取而吞之,遂孕而生契。及长贤,而舜用之,荐于尧,为司徒。佐禹治水有功,乃封国于商,赐姓子氏。契生昭明,明生相土,土生昌若,若生曹圉,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丁生报乙,乙生报丙,丙生主壬,壬生主癸。癸生天乙,谥曰成汤;伐夏无道,得天位,为殷国。传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而生帝辛,为商纣。暴虐无道,杀害生民。比干,纣叔父,帝乙庶弟也。有贤德,佐纣为孤卿。见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