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丁氏名人之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丁晏

2016-09-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9
转发:0
评论:0
丁氏名人之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丁晏,丁晏(1794-1875),清代中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
丁晏(1794-1875),清代中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区)人。
    丁晏出生于淮安城内一个儒生家庭。据《山阳丁氏族谱》载:
丁氏名人之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丁晏
    八世祖丁国信,原籍山东济南,于明万历年间,“因贩布帛来淮贸易,遂占籍山阳”,自高祖辈起开始读书力图走仕途之路,“家世丰腴,累叶忠厚,读书敦善行,朴然有古风”,“十科蕊榜,甲第传家(原注:祖孙累世科甲),七代芹香,丁公衍绪(原注:自高祖暨余孙皆入学)。”曾祖允益,字与偕,国子监太学生,例赠儒林郎。祖熙采,字畀揆,一字弼夔,号勉斋,亦国学生,“公胸次伉爽、悯人急难”、“轻财好施,不为口惠”。父琮,字锦舒、号礼崖,邑附监生。其“性沕穆,无机心,朴讷寡言,交友以信”,“亲串中窭贫者,恒周恤之。”殁后因子贵,被诰赠奉直大夫、刑部主事,晋赠通奉大夫三品衔。
    乾隆五十九年(1794),丁晏生于淮安城里大沟巷本宅,其父年41岁,母刘氏年40岁,为第三子。父为其取名“晏”,字俭卿,号柘唐。丁晏上辈虽累世读书,然无一求得一官半职,其家境十分贫寒,六岁启蒙,从舅氏刘南宾先生,八岁开始读四书,“少聪颖,多疾病”。12岁时随父去安东(今涟水)访朱湘先生。朱先生为当地名士,颇有文名,见晏奇之,认为来日“必为伟器”,即以女许之,锦舒以家道中落,且言晏太孱弱,而加以推却,朱翁执意不听。14岁其父病故,“家计日窘”,母刘氏“典絮衣付质库”,“计无所出”。少年丁晏终日戚然无欢,始勤奋向学,昼夜不辍。十七岁时,在城内丽正书院结识潘德舆,定为终生至友,学业同道,他在《与潘四农先生书》中写道:“大丈夫得志则不负所学,慨然自志于时,不得志则闭户穷居,不以贫贱而改行,不以困厄而尤人,归于实用。”以此为终生处世穷经的宗旨。年十九,入府学为郡庠生,时漕督阮元督察郡学,以“汉易十五家发策”质学子,丁晏“草万余言上之,分条析派,博而有要”,阮元大为赞赏。府学山长(主讲)江藩在丁晏的课卷上批评:“不佞三复足下之策,扩群经之精,阐汉易之奥,当今之世,如足下好学深思者有几人哉?”并奖以《诂经精舍集》,以资鼓励。然而,丁晏在科举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参加了几次乡试,道光元年(1821)方成为举人,以后又多次赴京参加会试均不售,遂由“举人大挑得教谕,不谒选”,一意研究经学,著书考古,先后主讲于阜宁观海书院,盐城表海书院,淮安钞关、文津、丽正书院,以惠泽后学。
    丁晏的著作不断刊刻行世,其子丁寿昌、丁寿祺也先后中进士,步入仕途,他在地方上的威望越来越高,淮安地方上的公共事业均请他出面主持。“于乡里利病,凡赈恤灾荒、筑城浚渠诸役,每当事者牵挽,多有成效”,这也耗费了他不少的精力和时光。
    鸦片战争爆发后,丁晏对于异族入侵深感忧虑,在《论禁洋烟》中写到:“不禁(烟)日以弱,中国必瘦,禁则利在所争,外夷必遣。”不久圣旨下,“依议免行”。丁晏仰沐“圣恩”,感激涕零。从此“足不逾阈,每日课读经史,以补前此荒芜,顺时任命”。
    丁晏的晚年,基本上在家闲居,读书著述,六十七岁后,经一再邀请,继续主讲于丽正书院。咸丰十年(1860),捻军攻陷清江浦,直抵淮郡北关,乡绅造门者接踵而至,拥晏出,总守城之责,丁晏力辞不就,但答应可以“吾竭吾力”,他建议漕督先檄湘军一队来淮,又请扬州主兵者速派大队援助。淮城通过修葺,大大提高防御性能,捻军终未破城,退去。次年,丁晏由大臣晏端上书保荐,叙前守城功绩,恢复功名赏戴花翎,加三品衔。同治三年(1864)漕督吴元炳又以丁晏“叠御贼氛”,奏保“赏二品封典,诰授通奉大夫”。
    同治十年(1871),77岁高龄的丁晏与何绍基共同主持了《重修山阳县志》、《淮安艺文志》修纂工作,历三年,刊成。光绪元年(1875),丁晏病逝,享年82岁,墓葬淮安石塘吕庄。
    丁晏从青少年时代开始读书著书,至老不衰,中举后,仅得教职,他治学严谨,著作浩帙,著书四十七种,凡一百三十六卷,为“当世之冠”,在经学研究上成绩斐然,独树一帜。他读书而不尽信书,24岁时完成《论语孔注证伪》,即受到前辈学者的重视,27岁时携书稿至京,礼部尚书汪廷珍见了十分赏识,将书稿推荐给当时经学家王伯申,王见之惊异这样年轻能写出颇有独到见解的经学专著,主动为之作序,称其书继乡前辈阎若璩之学,其学识有过之而无不及。汪廷珍称赞丁晏“气平心细,识见明确,当今豪杰之士也”。
    对于经学的研究,汉学者注重文字训诂考订,宋学者则侧重“理”、“义”的研究阐发。丁晏治经学跳出汉宋学者的窠臼,“晏治经学不掊击宋儒,尝谓汉学宋学之分,门户之见也,汉儒正其诂,诂正而义以显,宋儒正其理,理明而诂以精,二者不可偏废”。《清史稿·丁晏传》称“生平笃好郑(郑玄)学,于诗笺札注研究尤深,以毛公之学得圣贤之正传,其所称道,与周秦诸子相出入”。所撰《郑氏诗谱考正》,学术界称“凡此释义,补孔之遗阙,皆前人未发之秘,疏义证明,灿若爟火”。
    丁晏在《柘翁七十自叙》中写道,他“四十以前训诂考索,六旬以后,义理研求,《易》、《传》成于晚年”。其主要经学著作有:《论语孔注证伪》、《毛郑诗释》、《郑氏诗谱考正》、《周礼释注》、《史记毛本正误》、《周易讼卦浅说》、《尚书仓余论》、《禹贡集释》、《禹贡锥指正误》、《易经象类》、《左传杜解补正》、《春秋胡传申正》、《孝经征文》等,大都刻入《颐志斋丛书》。
    丁晏的经学成就,不但为学术界重视,亦为朝野推崇。他的著作一经完成,就被世人传抄、刊刻,收入各种《丛书》。如他的《毛郑诗释》,咸丰二年(1852)聊城杨玉堂先生刻入《六艺堂诗礼七篇》、光绪十年(1884)邵武徐氏刻入《邵武徐氏丛书》,光绪十四年(1888)王先谦先生又刻入《经解续编》。同治六年(1867),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过淮,停舟上岸,轻车简从,访丁晏于家宅,问学于晏,晤谈中始知丁晏被弹劾,吃了官事,曾应允上书疏复,丁晏称谢,曾曰:“排释是疆吏之责,奚谢焉。”临别带走其著作数种,至金陵后,曾以《曹集铨评》交金陵书局刊行。
    《曹集铨评》是丁晏古典文学研究的专著,其学术成就极高。曹植是我国中古建安时代具有卓越成就的文学家,他的词赋为六朝、隋唐文学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影响深远。《陈思王曹植集》,在唐、宋时的刊本较为精密,到南宋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以致刊本大逊色于前,文字亦多误,而明代虽有刻本,但明人刻书,不按宋代旧式,文字亦多加臆改。丁晏对曹诗至为钟爱,见此状况,决心搞一个比较完整的曹诗本子。他根据旧本及散见于各史书、总集的曹植作品,进行检校、铨评,于同治四年(1865),排遣了失子之痛(是年,丁寿昌为救水灾,殁于浙江严州知府任上),完成了《曹集铨评》,漕督吴棠称“先生此书,发明忠孝大节,独具精鉴,度越前贤,匪独《曹集》之功臣,抑亦思王之知己也”。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曹植集校注》,就是根据丁氏的蓝本,校注者赵幼文称丁氏的《曹植铨评》,“矜慎详密,号称善本”。
    丁晏的文学著作还有《颐志斋四谱》(郑玄、曹植、陶潜、陆贽)、《颐志斋文集》(一九四八年其玄孙丁志安先生选辑出版的铅印本)、《颐志斋诗草》、《颐志斋感旧诗》等,还编纂了《山阳诗征》。
    丁晏一生立言立德,行事以儒家道德为准绳,热心桑梓的公共事业与慈善事业,对于淮安的古迹、文化设施的保护和修缮更是“踊跃争先,任劳任怨”。他“办堤工、司账务,修府城,浚市河,开通文渠中支,均有功于乡里”。先后主持了重修淮安府学试院、丽正书院、龙光阁、城隍庙、关帝庙、东岳庙、徐节孝祠等,兴修了罗柳河、大吊桥、运西太平圩、小舟庄茶亭等,兴建城西水镜道院秋水蒹葭馆、留云道院、五云堂以及京城的“淮安会馆”、“淮山邑馆”等。
修府城重建龙光阁
    淮安古城始建于晋,至明已成相当规模,分内城、外城和夹城。城墙高三丈六尺,四城门上均有两层城楼,可与现存的位于城中心的镇淮楼相媲美。由于长年失修,到清中期,城垣有些城方坍塌。道光二十一年(1842)有修城之议,在丁晏主持下,周长十一里的城垣、四门城楼均得到很好的修葺,竣工后,丁晏请淮安著名书法家周寅(字木斋)书写“瞻岱门”(东)、“迎薰门”(南)、“庆成门”(西)、“承恩门”(北),制成匾额,悬于四门之上,远远望去,巍巍壮观。
    丁晏的修城之举,共得捐银十万多两,道光二十四年(1845),他利用修城余款及砖石木料,重建龙光阁于城外东南隅护城冈原址。阁三层,高七丈余,竣工后,礼部尚书李宗昉书写了“龙光阁”匾额与楹联。由于龙光阁“建诸护城冈上踞最高之地,俯瞰城中,与文通塔首尾相应”(丁晏《重建龙光阁记》),成为淮安一大景观,是市民游览和文人雅士登高赏秋、吟诗唱和的好去处。周木斋曾有诗盛赞丁晏修府城、重修龙光阁之举。“……郡城日倾圮,外患恒足忧。三载积劳勚,未雨勤绸缪。杰然楼阁起,雉堞崇墉周,万户赖安堵,保障资先筹,足不出乡里,居然宏勋猷……”
赈灾济贫兴修水利
丁氏名人之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丁晏
    清道咸年间,由于清廷政治腐败,水利工程破坏严重,旱涝灾害频仍,丁晏多次主持地方赈灾、兴修水利事宜。
    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水,洪泽湖水溢在急,河道官员主张放弃淮安运西分洪,依此主张,运西则一片泽国,乡民惶然,丁晏游说淮安知府储福楙以为不可,力主修筑运河西太平圩以御湖水,以卫民田,知府请丁晏主其事,他采取自筹粮款办法,农民踊跃出工,不费公帑一钱,堤成。堤顶宽一丈、高一丈二尺,底宽四丈,长约四十华里,“平若砥路,屹若长城”,是岁运西收获凡百余万石,乡民呼为“福公堤”。
    咸丰二年(1852)大旱,运河浅涸,无水栽插,淮东市河两岸田亩焦坼、土地龟裂,民心惶惶。丁晏与漕督、河督议引中河(运河杨庄至徐州段古称中河)水入运济漕利农,并教农民引城河水插秧,农民不解,皆云城河仅通小舟,从未用市河水灌溉。丁晏命下游筑坝,引运河水入城河,再由城河流入市河。这样河水源源不竭,畅注入田,秧苗皆济。是秋丰收,农民大悦,时有儿歌唱曰:“大旱苦荒年,引水灌农田,好心好报丁孝廉,子子孙孙中状元。”
    淮安城内旧有普济堂、育婴堂专门收养流离失所的灾民、被遗弃的孤儿,原为官办,司事者不能克尽职守,经费中饱私囊。灾民、孤儿食米常常霉黑,不能下咽。丁晏怀一片恤民之心,应邀主政,丁晏力为整顿,修葺房屋,改善住所条件。在普济堂书联:“常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在育婴堂书联:“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他主事后,劝大户捐输,购置堂田,遴选公正精干之人何锦负责日常事务,以堂田租米为经费来源。自此,堂里流民、孤儿饭皆白米,盐菜无缺,暑有蚊帐,冬有棉衣絮被。他又选年长老妪充任育婴堂护理,使无家可归的孩童得以很好的照顾。对于此,淮安绅民有口皆碑。
    还值得一提的是丁晏一生行善积德,多次替他人刊刻书稿,为保存地方文献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清代淮安数学家骆腾凤(1770-1841),是丁晏的父辈。骆一世清贫,无子嗣,年七十余病亟,尚有一百零三岁老母在堂。骆语晏曰;“吾有老母不能送终,死不瞑目,敢以累君。”晏曰:“当竭力为之,一如老伯自送,以慰孝思。”骆感激涕零,次日卒。丁晏为之收殓。次年骆母卒,丁晏又为之经营丧葬。骆腾凤的数学著作“遗稿凡十余万言,俱手自缮写”,为不使其著作流失湮没,丁晏乞在京的李宗昉出资,偕何锦刻骆之遗著《艺游录》并为之作序。
    清淮安书法家周木斋是丁晏的好友,“交挚四十年”,周天性坦直,家境极贫,有子与媳皆先后亡故。周病危时以老妻和一孙女相托。周逝后,丁晏不但为其埋葬,并多年照顾其遗孀孤女,使之得以安居。丁晏挽周木斋联云:“自有书名传后世,相期友谊定来生。”还筹资为周刊刻《耳鸣山人遗集》。
    丁晏还为汪廷珍刊刻过《实事求是斋集》、为陈师濂刊刻过《聪训堂集》等,使乡邦文献得以流传于世,为地方保存了十分可贵的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书画家丁敬
简要介绍: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乾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有《武林金石记》、《砚林诗集》、《砚林印存》、《寿寿初稽》等。简介:“浙派篆刻”兴起于清代中叶,与皖派一起被称为清代最主要的两大流派,其开山祖就是丁敬。[2]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浙江杭州人。工书能诗,精于鉴赏,收藏颇丰。著有《武林金石录》、《龙泓山馆诗钞》、《砚林集拾遗》、《龙泓山人印谱》等...
· 中医文化―名人与中医―著名藏书家丁丙
著名藏书家丁丙丁丙,杭州人,他是同治、光绪年间国内四大藏书家之一,他自己的著书也很丰厚,对医药学,尤其是内科学极有研究,在1878年,他辑刻了《当归草堂医学丛书》的初编,加上后来该书的续刻,共达20种。左宗棠在1861年底进入杭州,慕名请丁丙力筹振抚,拓地20多亩,建100多间房屋,用作医药局、接婴堂、恤灾所等。1864年,左氏又捐买芝松坊佑圣观巷张氏宅,作为慈善机构“善后局”的用房,这个“善后局”里设有布施医药的机构。1866年,左宗棠又捐廉四千金,建同善堂,请丁丙掌管一切医药慈善工作。医药局每天治一千多人,对贫困者施医施药。施材局主要的工作是把棺木施舍给无力下葬的贫困之家以及客死杭州的旅客。掩埋局每年收葬尸体三千多具。1867年,左氏又设牛痘局,每年有一千多人前来种牛痘。左宗棠和丁丙在杭州等地做的与医药赈济有关的善事,在腐败的清末官场难能可贵。
· 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王友亮
作者:王义林王友亮,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乾隆壬戌(1742)年三月十四日卯时生,嘉庆丁已(1797)年五月十二日未时卒。终年55岁。王友亮,字景南,号葑亭,又号东田。安徽婺源(今属江西)思口漳溪村人。王希翔之后裔。乾隆庚辰听入上元县籍附贡生,壬子复归婺源。乙酉科顺天乡试举人,己丑科中正榜,内阁中书,诰敕房稽察房军机处行走,辛丑科进士主事补礼部精膳司主事,调刑部直隶司所擢刑部广西司员外郎,总办秋审处转山东道监察御史,掌就畿道山东道河南道监察御史,钦命巡视南城西丁未科会试同考官,己酉科武乡试监试官转礼科给事中,兵科掌印给事中,壬子科顺天乡试外监试,癸丑科会试内监武会试同考官,甲寅科顺天乡试内监试,乙卯科会试内监试,京察一等记名道员用,钦命巡视南漕迁通政司参议升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副使,稽察右翼宗学,诰授中宪大夫,例晋中议大夫,行载《国史文苑传》、《徽州府志经济传》、《江宁府志文苑传》、《安徽省...
· 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武亿
简要介绍: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半石山人,河南河南府偃师县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考据学家、学者、金石学家。武亿,字虚谷,一字小石,号半石山人,河南河南府偃师县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考据学家、学者、金石学家。乾隆十年(1745)十一月二十二日生,嘉庆四年(1799)十月二十九日卒。乾隆三十五年举于乡,游学京师,四十五年成进士。后知山东博山县,在官七月,以忤权贵罢。著有《授堂文钞》、《偃师金石记》、《安阳县金石录》等。事具朱《知足斋文集》卷五《前博山县知县诏起引见武君墓志铭》、法式善《存素堂文集》卷四《武虚谷传》。武亿(1745-1799),字虚谷,一字小石,旧字老统,自号半石山人,偃师老城人。武绍周子。幼秉庭训,发愤读书,乾隆三十年(1765)应童子试,偃师令见其文奇,拔擢第一。三十五年中举人,四十五年中进士,五十六年授山东博山知县。在任,他体察民情,轻赋薄役,处理积案,...
· 著名文学家晚清经学家王闿运简介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人物生平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明代自江西徙居湖南衡阳西乡,居数世,后于宪宗成化年间迁居湘潭城外。王闿运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少孤,为叔父教养。自幼资质驽钝但好学,《清史稿》说他“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9岁能文。稍长,肄业长沙城南书院。性高旷,不事营利。咸丰七年(1857年),湖南补行壬子(咸丰二年)乙卯(咸丰五年)两科乡试,他中第五名举人,获学政张金镛赏识,一时颇负时誉。曾周旋于湘军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