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回族丁氏汉化历史过程
细说回族丁氏汉化历史过程, 陈埭丁氏回族聚居于晋江市陈埭镇的……七个行政村,有回民17,000人。据《丁氏
陈埭丁氏回族聚居于晋江市陈埭镇的……七个行政村,有回民17,000人。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祖从回教」,是信奉教的回回民族。其一世祖「自苏货贾于闽泉」,卜居泉州城南文山里。元代末年,三世祖「植业于城南之陈江」,因而举家迁居于今之陈埭。六个多世纪以来,丁氏「业日以拓,族日以大」,发展成今被誉为「陈埭万人丁」的大姓钜族。然而,丁氏回族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汉化。
汉化,是一种少数民族在与汉族共同生息和交往中,其文化整体或部份地丧失本文化的特征而趋同于汉文化的现象。那么,丁氏回族的汉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汉化的时间与过程如何?促使其汉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里,笔者拟就以上问题略作一番考察和分析,从而对丁氏回族的汉化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丁氏回族的汉化,突出地表现在接受了汉民族的传统观念。宗祠的建立和族谱的修纂,是其重要的标志。
丁氏回族的汉化,明显地反映在宗教习俗的变革方面。根据笔者在丁氏回族社区对近半世纪以前的社会民俗状况所作的田野调查收获,从以下五点描述其宗教习俗方面的汉化表现。
第一、宗教信仰。崇奉佛、道教和其他诸神祇在丁氏回民中已成普遍现象,甚至还有一部份人信奉基督教。
第二、祭祖活动。在丁氏回族社区,祭祀祖先的场所,除大宗祠外,还有小宗祠和祖厝。
第三、节日庆典。丁氏回族原有的礼拜、封斋,以及宰牲等重要的「祖教」礼仪和节日,已全然消失而完全汉化。他们按当地汉族的习惯欢庆「四时八节」,即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立冬、冬至和春节(年兜),节日庆典活动亦如是,元宵闹花灯、清明祭祖墓、端午缚粽、中元普度、中秋团圆、立冬「补冬」、冬至食圆、年兜守岁,回汉同乐,融为一体了。
第四、丧葬仪式,丁氏回族的丧葬仪式,早已不见教之痕迹,而遵汉俗有过之而无不及。丧事的举办,虽因各人的经济条件和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仪式之繁简和费用之丰俭有别,但与闽南汉族同样离不开侈费和迷信两个特点。
第五、婚姻仪式。闽南汉族社会中存在种种不同的婚姻形式,所有这些婚俗丁氏回族都无不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丁氏回族文化内涵已经失去文化因素,而完全趋同于当地汉文化了。
在「断以节斋府君为始」至今近七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丁氏回族文化经历了一个逐渐趋同于当地汉文化的汉化过程。丁衍夏的《祖教说》,不仅描述了丁氏回族汉化的详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认识其汉化过程提供了线索。
吾家自节斋公而上,其迁所自出,俱不得而详也。由其教而观之,敦乎若上世风气之未开然也。如殓不重衣,殡不以木,葬不过三日,封若马鬣而浅,衰以木棉。祀不设主,祭不列品,为会期,日西相率西向以拜天。岁月一斋,晨昏见星而食,竟日则枵腹。荐神惟香花 (注一),不设酒菜,不焚楮帛。诵清经,仿所传夷音,不解文义,亦不求其晓,吉凶皆用之。牲杀必自屠而后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是不敢以交神明。衣崇木棉不以帛,大率明洁为尚也。夏稚年习见如此。厥后殓加衣矣,殡用木矣,葬逾时矣,衰麻棉半矣,祀设主矣,封用圹矣,祭列品矣,牲务肥腯矣,天多不拜矣,斋则无矣,牲杀不必出其屠而自杀矣,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设矣,棉帛焚他神矣,祀先则未用也,香花之荐犹故也。今则祀先有焚棉帛者,牲杀不必自杀与其屠者,衰皆以麻无用棉者,葬有逾十年者,吉凶有用黄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
《祖教说》具体地记述了丁衍夏「稚年」、「厥后」及「今」所亲身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的丁氏回族在宗教习俗方面的变化情形。丁衍夏字宜昌,号味莲,居十世,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生活在嘉靖之初,「厥后」为嘉靖中,「今」应是丁衍夏修纂族谱的万历初年 (注二)。丁衍夏的一生正处于丁氏回族宗教习俗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然而,如果把这看成是丁氏回族汉化的开始,那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姑且不论丁氏宗祠的建立和族谱的修纂始于明初,还有许多迹象表明,在丁衍夏稚年之前,丁氏回族已经开始汉化了。
其一、虽说「祀不设主」,但类似「立于宗庙以栖神者」的「主」,在嘉靖初年以前便在宗祠里出现了。《雁江怀古山房私谱》载:
按一世至四世祖考妣不设神主,惟制一木屏列而书之。其后则我汾祖宦回手书也,纪列祖考妣生卒年月日时及其葬处,至于仁庵公独详。夏及见之,此木屏毁于倭,今之木屏则再制矣。
原木屏为「汾祖宦回手书」。汾祖即八世丁仪(字文范,号汾溪),生明成化八年(1472年),登乙丑(弘治十八年,1505年)榜进士,历官四川按察司佥事,卒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享年49岁 (注三) 。木屏之制,在丁仪去世的正德十六年之前,丁衍夏尚未出世。做一木屏列书一世至四世祖考妣以供祭祀,实质上就是一种神主牌位之设。这与今祖厝神龛中所供奉的那种「化主」 (注四) 后用来纪录若干祖先忌辰而制作的木屏,其性质是一样的。再者,《丁氏族谱》记载祠堂里供有「岁祀瞻拜」的四世祖仁庵之「遗像」。这幅遗像,是仁庵于洪武年间因白莲会案被逮系京师狱中,「乃同系诏狱名画笔也」(注五) ,出狱时「其小影夹置衣领中以行」而带回家来的 (注六)。此画像被奉为祭拜之对象,一定是仁庵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去世后便开始了,比起木屏之设要早得多。所谓「祀不设主」,很显然丁衍夏是不把画像和木屏看成后来「祀设主矣」的那种「木主」而言的。画像和木屏之设,虽然与后来的那种每位死者独立设神主牌位的「木主」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也是一种设主。假如把丁衍夏所云「祀不设主」视为当时丁氏没有祖先崇拜的观念和行为,那就错了。「祀不设主」清楚的表明在!
所谓的设主之前已经有了祭祖活动,虽然没有设立后来的那种「木主」,但祭祖活动正是以瞻拜画像和供奉木屏而展开的。如果像有的人片面地把当时的祠堂说成是清真寺 (注七) ,那么对于这些现象是很难作出解释的。
其二,在墓葬形制上,嘉靖初年以前,并非都是「封若马鬣」。目前已知的丁氏祖先采用教徒塔式墓形制(注八) 安葬的,有一世至三世祖暨妣。……然而,到了第六世便开始采用汉式墓制了。从谱载六世祖龙隐妣陈氏墓之「合葬墓图」观之,墓前立有由石牌与石案组合而成的墓碑,上刻汉文「陈江龙隐丁公墓」,墓后墙壁掩三面环绕,是为汉式墓 (注九) 。稍后的七世祖常卒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与继妣王氏合葬墓,族谱更明确地标示「此为灰墓」(注十) ,完全属汉族墓葬形制。
陈埭丁氏回族之族宗谱始修于明代初年,目前经眼者少数是康熙、乾隆年间编撰的,而以道光、光绪和民国时期重修、续修的为多。《陈埭丁氏回族宗谱》根据近些年来搜集的二、三十部不同时代、不同房支的谱牒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勘校标点,分为序、跋、谱例;纪、说、表;传记、行状;像赞、图赞、寿序;墓纪、圹志;祭祀规约;契约文书;讼稿、批语;碑铭牌匾、楹联诗文;绘图、画像;世系、谱图;拾遗等12卷,把散见在各谱中的资料,归纳于上述一定内容范围的分卷之中。此外,还收录了谱牒以外的出土墓志铭、民间契约文书、现存的碑匾和宗祠的柱联等,兼收了府、县志或鲜见族人著作中的有关篇章和一些相关的官方文件。并且,将族内的重要文物史迹、族人的重大活动事件拍成照片,以及撰写《陈埭丁氏回族宗谱》(中、英文),置于卷末作为附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琅琊丁氏家乘》成书过程
吾始迁祖推公自海州北迁时,尚无谱书,其后人仅市记得从海州迁来的。有人草修家谱,以世袭淮安卫百户兴公为始祖,始祖以下,并列海州,诸城两派,其后,几次续修,皆以此为准。至明万历九年辛巳(公元1581年),海州丁贯之七世孙丁梦龙,因无子,丁梦龙之母特来诸城寻丁推之后裔,为海州丁梦龙求嗣。丁推之七世孙丁懋学,从她带来的《海州淮安卫世袭百户丁氏谱略》中得知,海州始祖为兴公,兴公长子丁贯,丁贯子丁信,丁信子丁体,丁体子丁轩,丁轩子丁辉,丁辉子丁澄,丁澄子丁梦龙。丁懋学依据《海州淮安卫世袭百户丁氏谱略》而做《海州谱略》,仍沿用旧制,将海州和诸城两派记叙在内,不过,谱中已明确说明,诸城丁氏之族,自兴公次子推始,推去淮适诸,年月不可考,推公卜居藏马山西之小天台。丁懋学的《海州谱略》,更明确了琅琊丁氏与海州丁氏的关系,为以后琅琊丁氏修谱奠定了基础。此时,距洪武元年已经远隔214年了。又过了五十多年,五十支八世...
· 福鼎市太姓山镇丁氏回族宗祠
宗祠坐落福鼎市A信山镇丁家山,东迎人海,西偎太姥山,占地面积近十亩,建筑面私三千平方米,总造价480万元,2008年峻工。模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p埭丁氏回族宗祠建筑格式:“回”字型的独特造型,阿拉伯文字及固案纹饰。展示文化风格,体现了中阿、回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七百多年前,我们丁氏回族先民路着“丝I之蹄”白阿拉伯国家而未,他们带着善于经商的能力,带着文化,在中国与博人精深的汉文化古代文明交融结合,形成了一个崭新而独特族群一一丁氏回族。丁氏回族始祖名叫赛典赤・瞻思丁,衣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直系裔孙,阿拉伯穆斯林,是个著名的政诒家。辅伍元朝治政,被元朝廷追封为咸阳王,其子赛典赤・纳速拉丁雇元朝官拜平章政事,其孙赛典赤・乌马儿(汉名丁谨)元朝廷泉州市舶司提单主要官员,其后丁谨留居泉州城南文山里,为泉州陈埭丁氏回龙一世祖。中世纪的泉州开故、繁荣,世界各民族人士纷至沓来,其中以阿拉伯国家穆斯林人数为...
· 福建丁氏回族访亲团赴台交流
中新网平潭6月3日电(张建忠游文娟)刚随福建丁氏回族访亲团赴台交流返回的平潭回民联谊会会长丁霞生3日表示,此次福建丁氏回族访亲团到台湾彰化、嘉义、云林台西与居台丁氏宗亲进行了文化交流,是两岸回民近十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文化访问活动。此次,丁霞生代表平潭近万名回族乡亲赴台参加了两岸回民交流活动。“访亲团所到之处,受到台湾丁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刚刚结束的台湾之行令丁霞生仍在回味“同根生,一家亲”的暖暖情谊。福建丁氏回族访亲团赴台交流活动,由两岸丁氏回族祖籍地泉州晋江市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由福建泉州陈埭7个回族村居村民代表、企业代表、社团代表,以及香港、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大田县等地40多位回民代表组成。丁霞生介绍说,在台期间,访亲团与衍居在台湾的丁氏回族宗亲进行了深入交流,各自介绍两地回民事业发展情况,还参观了丁氏宗亲在台兴建的一些文化活动场所并到丁氏宗祠拜谒。“在台湾...
· 细说历史——成汉李氏
?“八王之乱”的一个极重要的影响就是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八王之乱刚结束时,十六国中的两个已经建立,即巴氐的成汉李氏和匈奴族的汉(前赵)刘氏。还有两个建立时间较晚,而事实上已经存在,它们是汉人张氏所建的前凉和鲜卑慕容氏的前燕。本篇单说成汉李氏的建国始末。东汉末年,有一支原居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的氐人迁移到了汉中。曹操攻占汉中,氐人首领李氏即率众归附。曹操封他们的首领为将军,把他们迁到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以北,从此就有了巴氐的名称。西晋元康年间(291~299年),关中连年饥荒,发生了以齐万年为首的起事(见第三篇)。略阳、天水(治今甘肃甘谷东)等郡各族百姓数万户又流人汉中。其中,巴氐李特、李庠、李流兄弟,都有英雄气概,善于骑马射箭,富有组织能力,流民在途中发生了疾病、贫乏等困难,李氏兄弟都帮助他们解决,因而深受爱戴,隐然成为流民的领袖。元康八年(298年),流民因...
· 慕氏家族:慕容氏的汉化氏历史演变
中华姓氏的浩瀚星空中,慕氏虽非大姓,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慕氏源流,主要源于远古时期黄帝的后裔慕容氏,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慕氏家族。一、慕容氏的起源据史籍记载,慕容氏源于高辛氏,出自帝喾的后裔。在远古时期,黄帝有个后代叫“封”,他后来迁徙到东北方,建立了鲜卑国,所居地区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一带地区。他取姓为“慕容”,意在远离中原之地也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即“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之义。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其对天地自然的崇敬,也展现了其作为黄帝后裔的自豪与担当。二、慕容氏的发展汉朝时期,鲜卑慕容氏族人被匈奴民族所统治。直到汉武帝击灭匈奴,南匈奴归附汉王朝,北匈奴残部远徙西北后,鲜卑慕容部始摆脱匈奴的控制,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到了汉桓帝刘志执政时期,鲜卑民族大体分为中、东、西三部,后又分解为慕容部、吐谷浑部、拓拔部等数支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