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名门望族胡氏真是人才济济
德清名门望族胡氏真是人才济济,当地文史研究者韦秀程研究认为,大约在宋朝,有一位叫做胡离庵的人寓居新市,他大概就
当地文史研究者韦秀程研究认为,大约在宋朝,有一位叫做胡离庵的人寓居新市,他大概就是新市胡氏的远祖。千余年来,胡氏子嗣众多,其中明清时期最负盛名,从政、从文都有建树。比如勤于政事卒于任上的岳州府同知胡瑄、抗倭抗清的崇祯皇帝近臣兵部侍郎胡尔慥,比如致力于新市文献研究传承的胡嗣宗、胡道传等。
胡同璋开办的丹青艺术班斩获奖项众多
12月13日,在位于中兴南路的德清县丹青艺术班,记者见到了正在教课的胡氏后人胡同璋。今年已经67岁的胡同璋身穿一袭格纹旗袍,看上去神采奕奕。在她的记忆里,几十年前的东栅头,属于胡氏一族的房子连绵成线,胡姓家族在新市的兴旺可窥一二。“我们胡家这几代从来没有分过家,平时都是大家族吃住在一起,感情都很好。”
胡门三进士 家谱一指厚
胡同璋还小的时候,胡府门楼中间朝街墙上有一块蓝底金边的御赐竖匾上书“竖头牌”,这三个字是金箔包裹,这块竖匾是明朝皇帝御赐给胡府的,因此胡府也叫“竖头牌”。
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31岁的胡瑄考中皇榜进士,在朱家桥北建了一座进士牌坊,后来毁于一场大火。胡瑄成化年间任山东泰安知州,弘历十三年迁到湖广岳州府任同知。随后到京城去参加官吏政绩考核,到山东时得病不治而去世。胡瑄的父亲、兄长、儿孙都是明代诗人,他自己也擅长吟诗撰文,著有《东野集》、《两麾江湖录》。
胡瑄的玄孙就是胡尔慥,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进士,任福宁州知州,后来有平寇功劳升官,崇祯年又获皇帝赏识,晋封三代二品勋阶,崇祯年间皇帝就赐予了胡尔慥六道恩纶。明代著名人物画家曾鲸就在天启年间为时任兵部侍郎的胡尔慥画了一幅肖像画。胡同璋小时候见过这幅画,胡尔慥身着便装端坐庭院,旁边有书童侍候,后边有青松峻石作陪衬,跟看见真人差不了几分。
1644年明王朝亡,福王朱由崧逃到南京称帝,年号弘光,史称南明。胡尔慥与长子胡襄到扬州跟随东阁大学士史可法抗清,顺治元年清豫亲王多铎率清兵破扬州,史可法被杀,弘光朝灭,胡尔慥父子潜回新市。数年后,胡尔慥看到复明无望选择而死,实现了他“头不看清天,脚不踏清地”的誓言。
而胡琏则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任安徽婺源县知县。其实,清朝时候胡家还出过一位叫做“胡健”的进士,但因为明代一门三进士较为出名,一时间传为美谈。“我们胡氏家族出了许多名人,所以传下来的家谱就有一指多厚。”胡同璋说,小时候家里祭祀的时候一定要把家谱拿出来摆在桌案上。“孝仁礼义”的家训每个人都记在心里。
可惜的是,这本家谱在期间被烧毁。同时被毁的还有胡府的所有藏书,“我们家是书香门第,屋子里都是书,数都数不清。”即使这么多年过去,回想起来胡同璋总是觉得惋惜。
如今这一代 堂姐最出息
家谱被毁后,胡同璋的父亲胡以政简单整理过近代家史,从祖父昌乐公开始记录,祖父有五个子女,胡以政是最小的儿子。
胡以政整理的近代家族谱系
以前,胡家的孩子只要到了一定年龄,家里就会一个个把他们送到杭州去读书。胡同璋说自己的父亲教育孩子很有一套。胡以政从不会打骂孩子,说过最重的话也只是一句“你这个细计(口语音,意同小孩)”。
胡同璋刚上一年级,胡以政就问她长大后想做什么,“父亲让我们从小就要立志,如果确定了方向只要钻研下去,就会成功。”
现在胡家的子孙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的已经定居美国,胡同璋说:“我们这一辈最有出息就是我的大堂姐了。”
胡同璋的堂姐叫胡中明,今年86岁,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4年进入上海电机厂工作,是上电厂第一位女工程师,从事设计研制电机产品,在她的手上诞生了国内第一台5000千瓦交交变频同步电机,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前我堂姐作为电机总工程师还经常跟着李鹏总理出国交流。”现在胡中明享受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胡同璋直言,胡中明是家族里的骄傲,而自己就差得多了。因为的关系,胡同璋初中毕业就不再读书了。20岁的时候,胡同璋到杭州的外婆家去,身上穿着自己亲手做的漂亮衣服。邻居伙伴看到很是羡慕,就跟她说:“同璋,衣服借我穿去西湖荡一圈。”
“我妈还嫌我的手艺笨。”胡同璋笑起来,她的母亲应爱珍家里是艮山门开丝绸作坊的,母亲从小就是一把织绸好手。应爱珍16岁的时候丝绸开始朝着提花图案发展,她父亲回家来感叹自己家的平板绸布卖不出去,应爱珍就去当时在杭州名噪一时的都锦生丝织厂取经。
聪明的应爱珍研究出了丝绸花样,回到家改良了家里的织机,之后作坊的生意转好。这件事还被当时在浙江省影响较大的《东南日报》报道,时任《东南日报》社编辑的胡以政看到后特意找去,想要认识这个聪慧的小姑娘。最终二人相识相恋,成就一段爱情佳话。
虽然应爱珍觉得女儿手艺拙,但邻居伙伴的父亲倒不这么认为。他是中国美院的老师,觉得胡同璋可以向服装设计方向发展。于是,胡同璋便跟着这位邻居叔叔学起了工笔画、国画、素描。“但是只学了皮毛,没有真正去学服装设计。”但是胡同璋还是坚持在空闲的时候画画。
家谱虽被毁 家训不敢忘
儿子胡家骊年纪还小的时候,胡同璋上班前就会给他一本填色本让他专心涂色,不要到处乱跑。有一天,胡同璋回家看到儿子画了一只鸟,“画得挺好的,我就问他是不是印着画出来的。”妈妈的误解让胡家骊流下了委屈的泪水,胡同璋这才认识到儿子是块学画画的材料,开始教他画工笔画、国画等,之后还请了老师专门教他。
胡氏后人胡同璋的儿子胡家骊在教美术
胡家骊17岁的时候,在1.3万人里录取28人的高淘汰率中脱颖而出,考取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考取中国美院油画系。他曾在与爷爷胡以政的书信往来中提到“我对画画很感兴趣,不会觉得辛苦”。如今胡家骊已经成为职业画家,是中国油画院特聘画师。
胡同璋45岁那年,夫妻双双下岗。这时候,胡同璋手里的画笔终于成了她的“饭碗”,她开始在新市办起绘画班教授小朋友们画儿童画。如今她周六在新市开班上课,周日在武康开班上课,周末过得忙碌充实,儿子也会来教课。丹青艺术班的学生都很优秀,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引得嘉兴、杭州的学生都来报名上课。
胡以政在2006年去世了,胡同璋却在儿子身上看到了父亲的样子,说胡家骊的性格和父亲的性格如出一辙,“都很较真,不愿意麻烦人。”有朋友托胡家骊帮忙卖作品集给学生,但是他如果看到其中有的作品不好,觉得会误人子弟,他就会瞒着朋友自己掏钱把这些书买下来。“大概这是我们老祖宗就定下来的性格吧。”胡同璋看了一眼正在耐心教学的儿子,笑着说道。
虽然胡氏家谱被毁,家门口的“竖头牌”也遗失不见,但是“孝仁礼义”的家训胡氏后人们从未敢忘,可能有关家族最深刻永久的传承就藏在血脉里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省-湖州-德清胡友信
胡友信,字成之,又字思泉,浙江德清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四年任顺德知县。初到任,发现前任俞思诚征敛无度,县中吏役大都营私舞弊,贿赂公行,百姓除了负担繁重的捐税外,还要给衙役奉送“月钱”,否则便遭刁难乃至毒打。苛酷的压迫剥削不断激起县民的反抗,歹徒、贼人亦趁机四出烧杀掳掠,为害良民。友信迅速废除横征暴敛,惩治舞弊吏役,堵塞-门路,减轻百姓负担。友信统治手段相当峻猛,他严厉推行“四应法”,一乡有警,前、后、左、右四乡必须立即擂鼓发兵救援,否则以“通贼”论处。对捉获的“盗贼”,照例先用白醋照鼻子猛灌一通,再按到水里淹个半死,然后拉去行刑。又大破为害最烈的乌洲“贼巢”,捕获所有头目。几番“清剿”之后,不仅县内“贼众”绝迹,连剽悍的海盗也不敢轻易犯境。民谣称:“山有虎,邑有狐(胡),无捋其须!”随着局面渐趋稳定,友信着手整治环境,发展经济,兴修堤围,疏浚河道,改筑县城土墙为砖墙等。后期,...
· 人才济济
【成语】人才济济【成语】人才济济【拼音】réncáijǐjǐ【解释】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咸听朕命。”闺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近义词】人才辈出【反义词】人才零落
· 谈家弄与德清谈氏
传说,老德清(后来的城关,现在的乾元)有七十二条半弄,每一条都有故事,每一条都牵涉着德清人念兹在兹的故土情怀。但是时间的荡涤和风雨的浸蚀,使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眷顾渐行渐远,以致淡忘了我们出离的那个原点,而旧城的改造和文化的重现,是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意义上唤回我们的灵魂?这正是沐浴于现代文明的我们正在探索的课题和正在实施的工程。听说谈家弄作为风情小弄的改造工程即将完工。这是乾元镇着力实施的第一条文化小弄的改造与提升。带着好奇,这中间我去过多次。从花园酒店公交车站下去,沿公园路往东80米,这时,如果不是豁然开朗,那也应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堵镶嵌着镂空图案和各式怀旧物件的粉墙,上面绘画着些许老旧的记忆。是极具江南古风的建筑外墙装饰,是没有异议的石板小巷。也许因为市井的寥落,走过这石板路的,照例是三三两两步履缓慢的老者,弄口还是那一两个旧物古董的小地摊,偶尔还可能有哪扇窗牖的花格子里飘出...
· 谈家弄与德清谈氏
【走进小弄】传说,老德清(后来的城关,现在的乾元)有七十二条半弄,每一条都有故事,每一条都牵涉着德清人念兹在兹的故土情怀。但是时间的荡涤和风雨的浸蚀,使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眷顾渐行渐远,以致淡忘了我们出离的那个原点,而旧城的改造和文化的重现,是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意义上唤回我们的灵魂?这正是沐浴于现代文明的我们正在探索的课题和正在实施的工程。听说谈家弄作为风情小弄的改造工程即将完工。这是乾元镇着力实施的第一条文化小弄的改造与提升。带着好奇,这中间我去过多次。从花园酒店公交车站下去,沿公园路往东80米,这时,如果不是豁然开朗,那也应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堵镶嵌着镂空图案和各式怀旧物件的粉墙,上面绘画着些许老旧的记忆。是极具江南古风的建筑外墙装饰,是没有异议的石板小巷。也许因为市井的寥落,走过这石板路的,照例是三三两两步履缓慢的老者,弄口还是那一两个旧物古董的小地摊,偶尔还可能有哪扇窗牖的...
· 益德清
益德清,1935年9月生,上海市人,1956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