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汇集民间族谱100种

2016-08-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19
转发:0
评论:0
《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汇集民间族谱100种,真实反映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台湾现有居民约七成来自福建闽南地区,闽台两地在文
真实反映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
《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汇集民间族谱100种
  “台湾现有居民约七成来自福建闽南地区,闽台两地在文化传承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地缘与血缘联系。搜集、整理和出版闽南涉台族谱,可以真实反映海峡两岸源远流长的血缘关系与社会文化渊源。”《闽南涉台族谱汇编》一书主编、厦门大学教授陈支平说,族谱记载的是文字,流动的却是血脉亲情。
  据介绍,《闽南涉台族谱汇编》共汇集闽南地区民间族谱100种,以现有台湾人数排名前100位的大姓,作为主要的搜集整理对象,再根据某些姓氏如连、辜等在台湾社会的重要影响程度,适当增补。本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台湾政治人物祖籍地族谱的搜集,版本上以1949年以前为主体。
  “这些族谱,‘生以表年,没以知寿,葬以着地,娶以明配,子以重传,女以大婚,有则书之,无不妄补’,生动地记载了一个个家庭的传承与变迁。有的族谱详述了历史上知名的大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事件对普通百姓的深刻影响,而不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段叙述。”陈支平说,族谱是珍贵的人文资料,记载了民间社会的活动史、关系史,为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和社会面貌提供了微观的注解,分开来看,是每个人、每个家族的拓荒史、发展史,合起来看,则是浩浩荡荡的华夏文明之传承。
  作为《闽南涉台族谱汇编》出版方,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施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部大型民间历史文献于2008年立项,文献搜集整理汇编工作完成后,福建人民出版社专门成立项目组,组织一支专业的古籍编辑团队,分工负责具体的编辑工作。
  “几百年的社会变迁和岁月消磨,许多民间收藏的族谱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缺漏,导致族谱图片质量参差不齐。为此,项目组经反复比对研究,为每一个族谱都量身定制了专门的图片处理原则,之后再将5万多幅处理过的图片和原始图片逐一对照,把不符合要求或处理过度的图片重新调整,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保留族谱原貌。”施群说。
  据了解,《闽南涉台族谱汇编》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本次整理出版的100部闽南涉台族谱绝大部分修纂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少数修纂于明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族谱搜集过程基本靠“抢”
  本次出版的族谱中,连氏族谱是两岸最原始、最齐全的版本。在100册中,从第88册到第95册是《上党连氏江都族谱》。“这一族谱的原谱22册是手稿传抄本,是漳州和台湾连氏的总谱,收藏在长泰县江都连氏家族祠堂。这个珍贵的版本是清嘉庆年间族人连国屏等根据乾隆年间的旧谱加以增订而成。”陈支平介绍说。
  族谱作为家庭记载的文献,属于家族私密性财产,大多是秘不示人的,所以其搜集、复制极为不易,陈支平笑称就像“抢东西”。
  谈起连氏族谱的搜集过程,陈支平记忆犹新。“由于连姓在台湾社会具有重要影响,使得连氏族谱格外引人注目。很多连氏家族的族谱被隐藏,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才找到它的源头,这是两岸连氏族谱最完整的一套本子。起初对方不肯示人,好不容易出现转机,他们只允许涨潮时拿出族谱,因为这样做代表着家族兴旺。”陈支平告诉记者,“我和团队另一个人专做公关,负责和族谱持有者喝茶聊天,12个助手每人都持一部数码相机,三下五除二把族谱全部‘抢’拍下来,就怕他们反悔。”
  此次整理出版的100部族谱,均为首次,体例完备,凡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先辈艺文著述、祖先图赞、风水图等,无不历历在目,且富含闽南民间特色,其珍贵性和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千百年不变的姓氏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源头。”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族谱记录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把这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出版,有利于寻根,非常有意义。
盛世修书是一个机遇
  历史文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变迁,很多历史文献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小时候家里有通书,现在都没有了,如果搜集起来出版很有意义,我们这代人如果不去做,以后也就没有了。”陈支平说,对于闽台历史文献的编纂出版,福建有优势,更有责任。
  历史文献的编纂出版,最困难的就是资料搜集。陈支平透露,接下来还计划为福建地方姓氏建立数字博物馆,但是如何搜集资料仍是个难题。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方宝川认为,有些公藏机构把所珍藏古籍作为私有财产,认为被人拿去影印了,就不再是自己独有了,观念还没有改变。
  福建师范大学郭丹教授认为:“古籍文献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文物收藏,二是作为学术研究。古籍只有使用了才有价值,把古籍拿出来做影印本对保护更有好处。需要学习研究用的,看影印本就行,这样古籍保有时间更长,价值更高。但是,很多公藏机构还没有真正转变观念。民间收藏者知道古籍是个宝,更不愿意拿出来供学者使用。”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刘传标说,很多公藏机构的管理人员很少是学历史专业的,对收来的历史文献不懂得分类,使得很多历史文献堆在旧书堆中,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久而久之就会破损。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历史文献的编纂出版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盛世修书也是一个机遇,希望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使更多机构参与这项工作,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多出版经典和,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尽一份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台高校同修台湾民间族谱汇编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两校将通过实行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形式,重点培养高层次闽南文化研究人才;积极推动闽南师范在成大选聘“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生导师和专业实践指导教师。从闽南师范大学了解到,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晓峰近日率代表团拜访了台湾成功大学,并提出两校的具体交流合作方案,从闽南文化出发扩及各学术领域的交流,全面推进两岸合作办学层次。在学术合作方面,两校共同编撰《闽南文化研究年鉴》,合作开展《台湾民间族谱汇编(100册)》、《闽南文化在台湾》等一批在两岸乃至世界华人圈有重要影响力的闽南文化研究项目,增强两校学术合作的实效。在资源共享方面,两校拟共同规划,合资建立闽南文化专业实践基地和闽南文化民间文献资料中心等基地,开展两校图书馆资源馆际互借,逐步实现两校部分图书及科研资源共享和互补。此外,闽南师范大学还希望借助大陆教育主管部门推进闽台合作办学的政策支持,与成功大学合办特...
· 刘氏巨涟公族谱汇集
序言活动概览刘氏世系表广传公十四大房巨涟公老屋简介巨涟公后裔分布一、君琳公谱系1.新都区新民镇天星村贵山支珍派法开脉谱系………………………2.新都区新民镇寿山支仲仁派法灿脉谱系……………………3.叙永县落卜镇贵山支杰公派富公脉谱系…………………………………4.兴国县石浒头贵廷支秀宗派成瑞脉谱系5.荣昌县贵山支珍公派法开脉谱系……………………………6.兴宁水口洋槐湖基塘贵山支祯派保脉谱系……………………7.兴宁水口下堡河口又钱坝贵山支祯派保脉谱系8.兴宁水口盐米沙上汪贵山支保派法通脉谱系9.兴宁福兴梅子乌嶂坑刘屋寿山支仲义派法传脉谱系………………10.兴宁新圩双头营前刘屋排寿山支仲仁派法传脉谱系11.兴宁坭陂将军井头敬合屋寿山支仲仁派法琛脉谱系…………………12.丰顺县丰良镇贵山支法珍派德寿脉谱系13.泰和县沙村镇贵山支法珍派德寿脉谱系14.惠东县田心贵山支杰公派富公脉谱系15.兴国县大平乡...
· 汇编《毕氏宗族谱》序
汇编《毕氏宗族谱》序毕臣礼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毕氏由来,起于周初。郡望河南,洛阳为先。王侯将相,文化科技,勋垂史册,代有其人。然繁衍至今,血脉有继,谱牒失传,文化散佚,族人扼腕。古人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家谱,以叙人伦而肃家政也,其优,史传训言之基,聪秀成长之本,家族文化之载体。自古强国兴帮,人才为先;人才之出,化育为本;育人之要,谱牒为首。“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是,毕氏的谱牒呢?多年来,为了补撰毕氏宗族谱,前贤不惜心血和财力,不乏其人。“敢”木匠访撰谱书之后,1984年,父毕运笳应贵州毕运簟[正平]之请完成木鱼寨一宗《简谱》,1994年,毕本泉修锛竹坎一宗《毕氏族谱》。简朴清矍尚自然,斯斯古风传墨香。惜乎囿于枝系和旧风,记名无事,视女若无,不见族人文化精神,意韵嶙峋,不够丰茂。臣德能不殆,继父命拭其锋。2000年始,十年难克其...
· 《夏氏族谱》汇编
《夏氏族谱》汇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夏氏家谱》[据台北夏氏宗亲会夏国安宗亲提供]:(1)雁门夏氏宗谱(2)淮安府桃源县陆城乡白洋河夏氏宗谱(3)上虞夏家埠夏氏宗谱(4)习礼夏氏宗谱(5)夏氏宗谱[清嘉庆21年孝思堂木活字版印本](6)夏氏族谱清万万斋(7)丰城学前夏氏族谱(8)上虞大泽乡夏氏宗谱(上虞县)(9)水东夏氏重修合订家乘(10)维扬夏氏重修族谱[民7年尚忠堂木活字版印本](11)维扬夏氏重修族谱[清同治10年木活字版印本](12)新建夏氏家乘[清-夏献云等编](13)夏氏家谱[民国澎湖马公林美嫔藏](14)大屿夏家族谱(15)虞东蒋山夏氏宗谱(上虞县)(16)毗陵夏氏重修宗谱(江苏武进)(17)夏氏家乘(江苏吴江)(18)新建夏氏家乘[洪绍等编]江苏扬州维阳夏氏重修族谱十六卷,(清)夏丰融主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苏泰...
· 民间涉台商行“源利行”的兴衰
在晋江东石镇,有一片大型古厝建筑群。这里隐藏着一个清朝时民间涉台商行——“源利行”兴衰的故事。据晋江市博物馆文史人员粘良图介绍,清朝时,晋江地区涌现出一批涉台民间贸易商行,“源利行”是当时晋江东石镇规模最大、影响最远的商行。在东石,记者见到了蔡文由第七代孙蔡崇厚。年近古稀的蔡老先生介绍说,“源利”是在蔡文由一手创立并经营起来的。因为穷困,蔡文由乾隆末年随父前往台湾,同族亲同住在台湾布袋的嘴庄,起初做些开挖鱼塘、饲养鸭子之类的体力活。因嘴庄附近聚集着大批来自东石的乡亲,颇具商业头脑的蔡文由就联合了郭、谢、陈等13位东石族人自己开挖鱼塘,大规模饲养鱼虾。随着资金积累的增多,蔡文由又买下许多鱼塘,最后转而投资商业,开创了“源利行”。随着“源利行”的开创和发展,东石和布袋两地乡亲往来逐渐频繁。目前有证可查在台湾的蔡氏一族已达万人以上,仅蔡文由一支传下的直系族裔就有近千人。“源利行”开创后,在海峡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