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古旧家谱能否发出新声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6
转发:0
评论:0
古旧家谱能否发出新声,     是谁唤醒了一度沉睡的家谱?当中国社会清晰地显示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
  

      是谁唤醒了一度沉睡的家谱?当中国社会清晰地显示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时,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家谱,从私藏走向公有
  《中国家谱总目》,这部旨在“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的鸿篇巨制,目前已征集到家谱目录6万多份。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秋芳说,这与近年来民间修谱、捐谱行为日盛有着密切联系。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到了20世纪初,由于社会动荡,家谱修纂工作逐渐停止。解放后,家谱更是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遭到大规模的毁灭。原有“三十年一修”传统的家谱普遍缺失了两至三代人的记录。直至80年代初,一些以往宗族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90年代后,继之而起的是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等一些经济活跃、与海外交往密切的地区。
  进入21世纪,修谱之风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渐成气候。在这些地区,当族中较有威望、受过一定教育的长者发出“重修家谱”的倡议时,往往得到族人的热烈响应,并成立专门的宗谱理事会,负责搜寻旧谱、募集资金、整理当代族人资料等事务。重修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等到修订完毕,家族会举行隆重的颁谱典礼,由各家成年男子用大红轿子将家谱“请”回家珍藏。
  新修家谱不仅数目可观,在《中国家谱总目》目前征集总数中约占一半左右,而且还出现了不少人性化和研究性的内容。如女性入谱,姓氏探源、先祖传说,以及“感悟留言”、“艺文书画”等。被修谱热潮带动的,还有把家谱捐献给公共图书馆的风气。“赵”姓是浙江东阳的大族,让69岁的族人赵永伸引以为豪的,不仅是历史上族了二十多位进士,而且自2002年后,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公共图书馆都能找到这个家族“源远流长”的象征,即赵氏家谱。“这可是我们主动捐献的”,老人声音洪亮地强调,“大家能在图书馆看到赵氏家族的历史,是我们的光荣。”
  世纪之初,由上海图书馆牵头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的消息一经传出,许多人主动将自家珍藏的家谱或复印件送至图书馆,以求在书中取得一席之地。上海图书馆为此不得不增加了有关家谱收录的热线电话。据周秋芳介绍,许多捐谱人表示,公开家谱能帮助子子孙孙更清楚地了解历史,是场功德无量的事。同时,图书馆良好的技术保存手段也是吸引捐谱人的重要原因。
盛世,更加怀念远去的记忆
  目前家谱蔚然成风的成因,据东阳谱牒文化研究者马云鹿分析,可归纳为经济的稳步发展、宽松的思想氛围、与日俱增的怀旧寻根意识。从宋代至20世纪初,修纂家谱是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有修谱传统的地区,随着思想的解禁,曾被视作封建迷信的家谱可以自由流通阅读,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尤其是老人的美好回忆。而日益安定、富裕的生活,则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精力。
  重修家谱很容易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乡土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松散的情况下,修家谱被认为是维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种途径。人们热情操办家谱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一种凝聚力。
  修谱还被视为重新树立家族观、道德规范的途径。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传统道德观念的模糊甚至沦丧,而在家族概念淡化的今天,与家族相连的很多观念、行为规范也发生变化。有的修谱人认为,“家谱烧了,家训断了,社会风气也坏了”,家谱中的家训,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祭祀、亲情、乡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修谱势在必行。”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
  在中国,一个家族的迁徙传播过程被生动地形容为“开枝散叶”。叶落总要归根,在游子的眼中,家谱就是根的象征。在浙江温州等地,华侨回乡首要之事就是寻访家谱。当浙江东阳赵氏家族要重修家谱的消息传到台湾,27位赵氏后人立刻捐助了21万多台币。随着家谱的复兴,上海、镇江等地图书馆相继开辟出“家谱阅览室”,接待海内外络绎不绝的寻根者。据介绍,左宗棠后人左焕琛在得知上海图书馆藏有本族家谱后,邀集在北京和美国的左氏后裔一同问宗谒祖,以继先人的报国之志。许氏家族是江苏句容当日名门,其后人意外地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家谱,全族皆为之沸腾,老人们更是喜泪横流,散落在内地和台湾各处的族人们一起复印家谱,举行了“家谱返家”活动。网络更为分布世界各地的华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寻根方式。“数字家谱”和“寻根网站”不断诞生,在网上浏览家谱成为新时尚。
古旧家谱,尘归何处
  面对家谱的复兴状况,有专家指出,当中国社会清晰地显示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作为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的生命只能持续一时。青年一代家族意识的日渐淡漠,是家谱文化将遭遇或已遭遇到的真正壁垒。
  近十年来在东阳走村问乡的马云鹿说,在他寻访的每个村庄,提起修家谱,都是年长者劲头很足,而年轻人不理解。在浙江兰溪,目前民间收藏的家谱达500种以上,存量为浙江省县级之最。然而,令兰溪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彩标感到担忧的是,虽然民间有悠久的珍藏传统,但从前几年对家谱的普查、著录情况来看,收藏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是收藏户主已由传统型的父祖辈开始向对家谱无多大兴趣的儿孙辈交替,而年轻人对家谱的存放、借用、翻晒等并不重视,所以近年来损毁的较多。
  在中国,家谱已有约三千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三大历史文献。《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王鹤鸣认为,家谱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据李彩标介绍,目前基层图书馆加大图书馆对家谱收集、整理工作的力度,在确定家谱收集重点后,能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如对捐谱者,图书馆除了发给收藏证书外,还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鼓励;少数家谱收藏者只同意在家翻阅、不准拿出门的,工作人员会用数码相机或扫描设备录制下来,甚至择其要处摘抄。
  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秋芳说:“家谱是民族的根,当一个国家安定、富强了,才有能力振兴文化事业。”据她介绍,《中国家谱总目》编纂工作不仅获得财政部门百万资金的投入,还得到了文化部以及各省、自治区图书馆的鼎力支持与协助。此外,全国各地的几十家“宗亲会”与上海图书馆建立了联系,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的“宗亲会”也都表示竭力支持这一造福华夏的浩大工程。
家谱产生
  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若从人与群体联系观念形成的角度考察,起源相当久远。现在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已经表明: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血缘关系是人类群体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纽带。人类最初出现的群体是“榛榛、群居袭处”的原始群,此时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纯是浑然之群。按照古人类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人类存在的三百多万年历史中,约有二百九十万年是处在原始群时期,到了距今十多万年时才开始产生氏族制度。浑然的原始群,开始分为若干小群,而且演进愈深,分析愈细,辨别亲疏的族群观念也随之产生,“故人之相仁遇也,始于知生我之母。知有母,则知有与我同母之人焉。由此而推之,则知有母之母焉;又知与有母同母之人焉。亲族之关系,盖由此而日方也。”这也就是后来作为家谱核心和基本内容世系的萌芽。
家谱名称
  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旧家谱能否发出新声
是谁唤醒了一度沉睡的家谱?当中国社会清晰地显示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时,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家谱,从私藏走向公有《中国家谱总目》,这部旨在“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的鸿篇巨制,目前已征集到家谱目录6万多份。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秋芳说,这与近年来民间修谱、捐谱行为日盛有着密切联系。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到了20世纪初,由于社会动荡,家谱修纂工作逐渐停止。解放后,家谱更是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遭到大规模的毁灭。原有“三十年一修”传统的家谱普遍缺失了两至三代人的记录。直至80年代初,一些以往宗族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90年代后,继之而起的是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等一些经济活跃、与海外交往密切的地区。进入21世纪,修谱之风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渐成气候。在这些地区,当族中较有威望、受过一定教育的长者发出“重修家谱”的倡...
· 女人能否上家谱?
前一段时间,全红婵由于在巴黎奥运会获得金牌,获得了上族谱的机会,还上了新闻,很多人有一个疑问?女人不能上家谱吗?对于这个问题,这在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文化中差异也是非常大的,不能统一的来讲,需要细分。在古代(民国以前),男尊女卑占据主流,女性往往是被歧视的,缠足,不能随意和外人接触。女人大多数是不进本姓的族谱,附庸式地记入丈夫的家谱书上,且无名字,只有一个姓,如卫姓女人卫XX记录成卫氏,褚氏,信息量匮乏,世系图中也没有。当然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一品诰命夫人顾横波、获得建立贞节牌坊的烈女、节妇等,也能够在族谱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拥有传记,烈女记载其轶事。民国以后,社会上解放女性的思潮翻起,秋瑾呼吁和带头妇女解放运动,女人不再裹足,能够和男人一样进入学校读书了。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的观念进一步提升,很多的地方在编修家谱时,不再对女性区别对待,不能不说是一个...
· 家谱历经历史沿革古旧家谱,尘归何处?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中国家谱历史悠久,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当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时,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神秘的宗族符号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中国姓氏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说:“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七】――女儿能否入谱
家谱编修实务【之七】女儿能否入谱这是一个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家谱编修的问题。女儿能否入谱,并不是指女儿可不可以修入族谱(历代修谱,女儿本就记录在内了),而是指女儿能不能够作为本族的传承之人。之所以说这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在以前并不成为问题。某人无子只有女儿,他当然算是“绝代”了,但这种情况不多,因为过去生育子女不受限制,而且,一定继续生,到生了儿子为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要以为这个无后是没有后代,它特指没有儿子。没有儿子,意味着断了香火,不能以子传子,子子孙孙了。从1970年代,特别是1980年代,政府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强制推行,特别是在城市,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样独女户的情况就多了起来。我本人就只有一个女儿,估计这辈子也不准备要儿子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特别是只有女儿的人就提出,女儿也可以作为传承之人。我的看法是,尽管无奈,...
· 古旧家谱承载一段穿越时空的记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而一份完整的家谱,则可以告诉你答案。百姓家族无论大小,不分贵贱,都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资治、存史、教化”等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家谱,承载普通人的历史记忆在阜阳临沂商城北面,有个远近有名的村庄——潘寨。潘寨是光绪年间曾任淮扬镇总兵、贵州提督的潘万才家族兴建的,潘寨双重寨沟,砖石寨墙,固若金汤。新中国成立后,潘万才的后人中,有的到外地谋生,转眼半个世纪,他们再未回过故乡。前年夏天,潘万才的后人来潘寨寻祖,来到已经破败的寨子,找到魂牵梦萦的老房子,听到久违的乡音。令他们意外而惊喜的是,他们竟然见到了民国年间修的潘氏族谱,当他们手捧先祖修的家谱时,激动的双手颤抖,一时哽咽。这套珍贵的族谱,是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