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新家谱涌现 女性名字、彩色照片进谱册
花两年、三年甚至上十年;动辄花费几十万;修成还要请戏班子唱几天大戏;女性不仅名字上了册谱,照片也贴了上去—
一个月前,一个名叫杜次志的苏州人慕名跑到鄞州区史志研究会荣誉副会长杜钟文的办公室,想要从这个因研究家谱名声在外的本家那里,了解自己家族的迁移历史。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不计其数的中国家谱及其编撰刻印技艺,足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宁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新修家谱的队列中,杜钟文就是其中一位,而且,他不仅花费三年时间新修了自家的家谱,还对宁波大市共650种家谱进行了深入研究。昨天,在鄞州区委党校杜钟文的办公室里,他带着记者走进家谱的海洋,细说了关于家谱的种种故事。
修纂家谱的人越来越多 宁波还出现了专业家谱作坊
“新修、研究家谱,个人觉得很有乐趣,很有价值。我曾经给一些人讲过如何修家谱的课,你看,这些都是别人给我寄来的他们家的家谱。现在,修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了。”杜钟文翻开一本本家谱,指给记者看,其间,还正好有快递员送来了装着家谱的快件。
在由杜钟文编撰的一本鄞地家谱文化建设的工具书里,记者看到,该书收录鄞地氏族家谱650多种,其中属于同姓不同始迁祖或支派的家谱420多种,合计姓氏117个。可以这么说,整个宁波现存家谱的总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杜钟文说,现在,鄞地民间纂修家谱的风气日盛,光在原有家谱的基础上进行修纂并即将完成的家谱就有近10种,如天童上三塘陈氏、鄞西高桥章氏、鄞江建溪唐氏、东钱湖殷湾郑氏、横街林村汪氏、塘溪梅溪周氏等,都在着手家谱新修。
随后,杜钟文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家专营家谱新修、印刷的作坊——图腾印务。这个工作室位于鄞州区,门面很小,由两个小房间组成,里面一间有两个工人正在忙着印刷家谱,宣纸、笔墨香扑鼻而来。在桌子上,很厚重的一本《武岭蒋氏宗谱》一下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蓝色的封皮,精致的线装本,装帧精美,正是蒋介石先生家的正宗家谱。
“2003年,我给自己家修了家谱,看我们做得好,村里的人也纷纷委托我们做,慢慢地,我就开始专职做这个了。由于修纂家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而且现在修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从以前一年两三本到现在一年10多本,工作量加大了好几倍,所以我们每天都忙得不行。”工作室负责人康海明说。
修一本家谱至少需要花费2年时间,有人花了10年也没有完工
在杜钟文看来,修纂家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套好家谱要反映姓氏起源、祖群迁徙、人口繁衍、社会地位、社会背景等诸多信息。他说,“小到一个村落,大到十数个村落,还可能要跨村、跨县、跨市、跨省、跨国去了解情况,修家谱的人没有文化、实力、热情是修不成的。研究地方史志本身就是我的爱好,但是,我家的家谱新修我还是断断续续用了3年的时间。”
奉化73岁的老人吕素林也说,他就在修纂家谱上花费了大把大把的精力,作为“修谱理事会”的执行人,两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奔波在修家谱的路上。“我先要在村里挨家挨户进行入谱登记,收集资料,过程中不能出一丝差错。家族成员在美国和中国台湾、香港、上海、黑龙江等地的,除了电话、信件联络,有些我还得亲自去拜访。当然,也有隔了好几代的家族成员,怎么都联络不上,这是最遗憾的。”
康海明则告诉记者,从他承接的一些家谱印刷来看,两三年时间算是正常的,有一个陈姓人家甚至花了10年都没有完工新修的家谱。
至于修纂家谱的费用,康海明说,这就不好说了,总之两个字:不菲。
孙先生今年46岁,在宁波做生意,去年孙氏家族修谱,他捐资30万元,谱书修成后,他又在自己村里的祠堂请人唱了三天大戏。他说,自己有能力为祖先、为家族做点贡献很开心。
康海明说,一般说来,一本家谱新修完成动辄几十万是很正常的,像记者在工作室看到的《武岭蒋氏宗谱》,光排版、印刷费用就花了近20万元。“我们之前承接的一本家谱,每本200多张全宣纸印刷,加上数百本的印刷量,这一来,光印刷、装订等费用就达到了50余万。现在有一本松岙的《卓氏家谱》,里面有6000多户人家,这个家谱的费用肯定也不低。所以,没有一定经济能力还是完不成的。”
修家谱为什么会这么贵呢?杜钟文说,过去的人因为没有什么钱,只印刷1本、2本,现在的人则印数增多了,少则10多本,多则500、800本,还是宣纸印刷,不像过去,多为手抄本、木刻本,自然花费就高了。
女性名字、彩色照片都进了谱册 “新家谱”越来越个性化
在研读多本新旧家谱之后,记者发现,如今,家谱新修也有了一些新变化。
比如,过去,女性的名字在家谱上是不可能见到的,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但是,新修的家谱不仅有了女性的名字,还有女性的照片。
记者在随意翻新旧家谱时发现,在旧家谱里,如果一个家族里有人生了两个女儿,只会在家谱上标注“女二”,并不标注具体名字。新家谱就不一样了,哪个男子娶了媳妇,媳妇的名字和照片在上面都会看到。“女性破天荒地上了谱册,这些都是人们思想观念更新的体现。”杜钟文说。
不同的家谱,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一些个性化的家谱看后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记者发现,除了女性名字、男女照片上谱册,一些新修家谱中还加入了一些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族人的身份证号、所毕业的院校、获得的一些荣誉证书等等。这些在以往老式家谱中不曾见到的内容,如今已是司空见惯。
杜钟文说,由于对家谱关注日久,他自己也逐渐形成了当代家谱编撰理念,认为:一本能成为传家之宝的当代家谱,一定要呈现“三脉一风”,且图文并茂。三脉一风即以世系、世传而明血脉;以地理、乡情而示地脉;以艺文、专记而传文脉;以家规、传略而弘家风。
那为什么现在的人热衷修家谱呢?
杜钟文分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家庭史记录下来。修家谱既能传承家族文化,增强家族之间的凝聚力,也是游子维系家乡感情的文本,能促进奋斗在外的人寻根认祖。而且,家谱是承载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有学术价值。
“由于大量家谱散落在民间,对其收集整理乃至开发利用仍然任重道远,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最后,杜钟文发出了这样的倡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