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左步村的"飞来石"飞来此处"企"得稳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8
转发:0
评论:0
左步村的"飞来石"飞来此处"企"得稳,    名声在外的左步村,并不仅仅以人文历史见长,自然风光也颇为引人入胜,后
  

 

    名声在外的左步村,并不仅仅以人文历史见长,自然风光也颇为引人入胜,后山上的一块巨石,就因其形状奇特、来历传奇而闻名遐迩,成为该村的“镇村之石”。谁也不知道这块神奇的石头来自何方,看它现在站得稳稳当当的,村里老人尊称为“企石”,前来赏玩的观光客则戏称为“飞来石”。和这块天外飞石一样,左步村的先祖们也是来自外乡,然后稳稳地扎根于此处,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近日,记者在左步村老人孙燕谋的带领下,过村口、入祠堂,一路寻幽探胜,爬上后山一探“企石”的真貌,并听他讲起了有关企石和这个村庄的种种动人传说。系列报道之七。

孙英德曾为修建古庙捐款
    左步村涌现出了阮玲玉、方成等一大批名人,可中国最早的民间民族资本机器工业企业——上海“发昌”号的创始人之一孙英德,却一直鲜为人关注,关于他的资料甚少,这次我们再访左步,从谋叔那获悉了一些宝贵的信息。
    在谋叔的家中,他拿出两份珍贵的族谱给我们看,一份是道光年间的,一份是光绪年间的,后面那份孙英德的名字赫然在列。谋叔介绍说,孙英德生于光绪年间,具体为1835年,至今已176岁了,他共生有6个子女,只有3个存活下来了。“孙英德和我同宗不同房,他属长房,我属四房。”谋叔说,左步孙氏是从东莞迁来的,从明朝至今,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出了不少人才,被称为中国民族资本机器企业“第一人”的孙英德便是其中一个。
    为了拿出更清晰的佐证,谋叔带我们到了孙氏大宗祠,祠堂一侧放着两块碑石,他打来水掉蒙在碑上的灰尘,两块黑麻石上面以工整的楷书印刻着《康公真君古庙碑记》,上海乡亲捐款名录第一位的便是孙英德:“捐工金银五大员 。”谋叔告诉我们,他曾从父辈那里听闻,孙英德一家很早便离开乡下,出外谋生。其后代之后留在上海。他们家辈份很高,家境优越。有意思的是,村里出外谋生的孙氏乡亲中,绝大多数都是从事机械工业。
    如今,左步村中仍生活着孙英德的后人——一位名叫孙日成的老人,可惜的是,我们到访的那天,孙日成有事外出了,我们错过了和他细谈的机会。

“企石”前香火连绵
    这次前来寻访的重头戏是为了一睹那块巨石的风采。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了数分钟,谋叔提醒说:“停车,快到了。”推开车门,触目而来的是满眼的绿,漫山绿树环绕着几口水塘,树影倒映在盈盈水面,成就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一泓碧水。成群的鸭子在水塘里撒着欢,给这沉静的风景增添了几许生趣。
    “这里开发一下,是个不错的观光点啊,给村里老人们来散散步也不错。”我们一边为面前的美景而惊叹,一边沿着山路前行。走到半山腰,一块巨大的石头赫然出现在面前,足足有5米多高,形似鸡心,十分平滑,从正面看来犹如一面明镜,耸立在绿树之中显得十分气派。“这块石头好大啊!”我们放快脚步奔向了石头,不禁为造物主的神奇而感叹。
    谋叔笑着告诉我们:“这块石头不仅大,还很神奇呢。”相传此石每一百年从坡下朝坡上翻转一次,至清末,此石又翻了一次,将原来朝向东莞的方位转向朝左步的方位。当时,有人为此到天后庙扶乩以定吉凶,得乩文如下:“ 速速行,速速行,史册有标名。海外去,结同盟。”按乩文内容,指的显然是孙中山。此传说虽虚渺,不足为凭,但民间传说本身,却反映了人心的向背以及左步孙氏与孙中山的不寻常关系。
    谋叔走到石头上方数米处,指着那一块长满了绿树的地告诉我们,那里原本是石头的所在,1993年,“企石”突然下滑数米,并且在翻滚中掉了一头,离左步更近了。那天正好下着倾盆大雨,村民认为冥冥中自有天意,从那以后加重了对“企石”的敬意,认为此石和祥瑞有关。因此有民谣道:“企石山,山企石。风雨吹不倒,千年立不翻,远看似铜镜,祥光照人间。”
    走近一看,这块石头前方还设有一个祭台,前面插满了香。原来,村人认为此石为神石,所以常来瞻仰、祭祀,谋叔介绍说:“每年重阳节的时候,都有很多年轻人到山上来烧烤、上香,还有人在这过夜,企石前的香火从来就没有断过。”
    作为左步村的大姓之一,孙姓始祖于明代洪武初叶,自东莞上沙来此定居,他们因地制宜,辟荒滩为良田,克勤克俭,置宅置庄,迄今已600余年历史,子孙繁衍二十余代。正如谋叔在诗中所写的那样,“去国乡愁情更怯,归家几度梦犹牵”,惯于在外闯荡的左步村人比如孙英德,就像这块“企石”一样,历经沧桑,几度风雨,他们的心仍向着故土,他们的根仍然扎牢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息。

七旬村叟写下《安乐居颂》  
    汽车飞驰在去往左步村的公路上,将两边的农田、绿树拉扯成一片绿油油的长缎子,令人顿时产生“如在画中行”的错觉。村口的细叶榕连绵一片,仿佛与阴暗的天色连成一片,顽皮的孩童攀树而上,不一会便消失在绿色之中。
    70多岁的谋叔虽然不太会讲普通话,说起村子的变迁却头头是道,如同一部“活字典”。在他家会合后,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路过一间祠堂时,几位老人正在里面打麻将,有人认出我们这些常客后,热情地打起了招呼。作别他们后,谋叔不禁感叹说:“现在的老人家也就只有打打麻将了。”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左步村特别热闹,每个月都有类似“请神”、“送神”之类的民俗活动,一到重要节日,煎堆、粉果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村庄。如今,那样的记忆已再难复制。
    一路走在古树、青瓦、白墙的浮光掠影里,我们嗅到了浓浓古韵,令人吃惊的是,不少老房子都空无一人。谋叔告诉我们,以前这些老房子都保养得很好,即使没有人住,邻居也会去打扫,现在的人自顾不暇,那些无人居住的老房子便渐渐荒废了。“房子要有人气才能保存得好啊。”对此,谋叔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惋惜。
    村头的老榕树旁,一面明黄的墙上写着一首诗,字迹挺秀,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只见诗云:“山环水抱左溪居,童稚欢娱叟粲然。白鹤舞停高处宿,青松劲擬老来坚……”经谋叔介绍,我们才知道,这诗原来是他2006年写的,在大家的称赞声中,谋叔表现得十分谦虚:“这字不是我写的,主要是字写得好看。”榕树底下,两位老人正挥着蒲扇在唠嗑,一派怡然自得,难怪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谋叔要挥笔写就《安乐居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飞来石
飞来石飞来石简介在御帐崖之上,五大夫松之下,有一巨石陡立,危如累卵,摇摇欲倾,上刻“飞来石”三字,格外引人注目。相传,宋真宗带领千人万马来泰山封禅,行至云步桥上,只见重重山叠翠,白云压首,秦松亭亭,溪水悠悠,瀑布飞泻,犹如银河倒悬,山青水碧,好似新雨初霁之清秀,置身涧底,捕捉玉珠琼花,令人忘情:飞身崖上,静观高山流水之清韵,使人心醉。宋真宗看到有这样一个绝胜佳处,便下令停轿,在崖上石坪凿石立柱,设帐铺床,在此休息。真宗坐在床上,上有松涛阵阵,下有流水潺潺,前有歌舞美女,后依万古青山,好不消遥自在。文武大臣们跑这跑那,忙得不亦乐乎。正巧,这时泰山神黄飞虎巡游从此经过,看到真宗如此享受,不禁大怒:“这个无能的昏君,名为到泰山封禅,实则是游山玩水,心不真,意不诚,赶快轰他下山。”于是山神作法,将身边一块巨石朝真宗滚来。真宗这时正赏乐观景,忽听有声如雷贯耳,回头一看,见一块大石压顶而来,吓得三魂六...
· 黄山飞来石
宋代有位叫单福的石匠,想在家门口修建一座桥,可惜没有帮手,只有一位叫小姣的女子。小姣和单福修了好久可是还没有修成,小姣便在河边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捐身修桥”,一位瘸子将这这座桥要用的石头运了过来,这位瘸子是八仙中的铁拐李,铁拐李又运来了一块硕大的石头,只听下面的单福说:“石头够了。”铁拐李就驾着这个石头到处游荡,游荡到黄山,在此定居。小姣是个讲信用的人,她到处打听那位神仙的下落,一只癞蹦着过来说:“你在找谁啊?”“我在找一位叫做铁拐李的神仙。”“铁拐李,他早就和其他七位神仙去了蓬莱,打败了东海龙王,不知去哪了。”一听到铁拐李不知去向,小姣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单福看了很是着急,便到处张贴启事,铁拐李看到启事后,变成了一个天鹅,飞到了小姣面前,告诉她:“啊,铁拐李现在在黄山,你快去找他吧。”小姣一听,马上启程去黄山。去黄山路途遥远,马都嫌累了,在路上歇着不动了,小姣只好把这匹马买了,卖了...
· 左企弓
(1051—1123)辽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人,字君材。好读书,通《左氏春秋》。中进士。累迁知三司使事。天庆末,拜广陵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保大二年(1122),金兵拔上京,因陈守备之策,拜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金兵攻入燕京,他奉表迎降,金太祖复以旧职。次年,统领广宁府事,于赴任途中为平州叛将张觉所杀。
· 从化市左村村
左村位于从化市城郊街西北部,距从化市区约八公里,左村村内通过286县道(街人公路),连接邻近村庄,东靠矮岭村,南接黄场村、水坑村,西接鳌头镇鹿田村,北接鳌头镇潭口村,交通较为发达便捷。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村委会辖下10个经济社(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348人,家庭328户,村民代表12人。目前左村大部分山地,山势较陡峭。村内降水量丰富,水资源较充足,林木资源丰富,种植有大量果树,以荔枝为主,全村有大量农林种植地,主要种植荔枝、水稻及蔬菜等农作物,村内村落分布散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2014年村委会(联社常务理事会)组成及分工城郊镇城郊镇是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昔日的一个辖镇,紧邻从化中心城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辖下25个个行政村,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万多人。城郊镇已在2004年初撤镇设街,现为城郊街道。简介城郊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资源丰富,交通四通八达,紧接10...
· 炭步镇骆村的由来
骆村,属炭步镇,唐朝骆宾王的后人,辗转由浙江金华义乌县杨塘村逐渐迁粤,先居番禺,再居南海乌石岗,后迁居于此,原有黄、钱、龙三姓氏后,分别迁走,剩下骆姓,故名骆村。骆宾王(约627―约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翟,陷吾君于聚~。加以虺蜴为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