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彝尊本是一代伟大的学者,却为何无人相知?

2021-10-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6
转发:0
评论:0
很多人可能在提到清代词人的时候,首先会想到的大概是纳兰性德,龚自珍。但是慢慢地,作为族谱网小编的我也开始认识到了一些不太被人熟知的词人,这也让我了解到了其中一些词人水平虽高,但是却因为生活品性而变得默默无闻,在清代里面,让我最感到遗憾的,大概就是“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了。朱彝尊是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其开创了“浙西词派”,作词的风格也是风格清丽的,跟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在当时也被称之为南朱北王。图源自网络朱彝尊的生命就要比三大家的另外两个长得多,像纳兰不过三十岁就过世了,而陈维崧终年也就五十又七,朱彝尊享年八十一,这可谓是一个老寿星了。在作词方面需要的是天赋,但是一旦活久了,你会发现在他身上的天赋就变得淡了,因此生命的意义的长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你真正用心做一些事时,才能够显现出它的伟大。而朱彝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是真正把握住了生命意义的人。朱彝尊是出生在崇祯二...

  很多人可能在提到清代词人的时候,首先会想到的大概是纳兰性德,龚自珍。但是慢慢地,作为族谱网小编的我也开始认识到了一些不太被人熟知的词人,这也让我了解到了其中一些词人水平虽高,但是却因为生活品性而变得默默无闻,在清代里面,让我最感到遗憾的,大概就是“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了。


  朱彝尊是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其开创了“浙西词派”,作词的风格也是风格清丽的,跟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在当时也被称之为南朱北王。


朱彝尊本是一代伟大的学者,却为何无人相知?


图源自网络


  朱彝尊的生命就要比三大家的另外两个长得多,像纳兰不过三十岁就过世了,而陈维崧终年也就五十又七,朱彝尊享年八十一,这可谓是一个老寿星了。在作词方面需要的是天赋,但是一旦活久了,你会发现在他身上的天赋就变得淡了,因此生命的意义的长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你真正用心做一些事时,才能够显现出它的伟大。而朱彝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是真正把握住了生命意义的人。


  朱彝尊是出生在崇祯二年,当时他的家里是比较穷的,而且在他十三岁的时候,老家还发生了蝗灾,没有了收成,家中的伙食自然也就断了,所以当时的人们只能依靠着别人的救助,能有一顿就一顿,朱彝尊却无视这些,继续跟着老师读书,这也说明了当时朱彝尊对于学习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


朱彝尊本是一代伟大的学者,却为何无人相知?


图源自网络


  到之后,朱彝尊娶了他老师的女儿,因为其家拿不出彩礼,所以朱彝尊也算是一个倒插门的女婿了,这些史料到现在也是非常清晰的,再加上朱彝尊是一个比较喜欢将自己的事情往外面说的,他在情感方面写下了非常多的词,无论好坏,这也让朱彝尊的品行因为这一段感情而有了污点。


  朱彝尊跟陈维崧是一样的,也是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才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在这一年里,朝廷举行的是博学鸿词科考试,这次考试算是当时清政府首次公开招纳,因此在当时明代遗民都拒绝了参加,所以当时很多的有识之士都没有去,到了最后朝廷没有办法了,就让朱彝尊参加考试了。


  朱彝尊也非常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次年还被授以翰林院检讨,编修《明史》。这算是非常不错的差事了,也非常受皇帝的重视,只是在这个时候朱彝尊因为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而被贬官了。


  在当时朱彝尊为了编辑《瀛洲道古录》,所以他就利用了职务的便利,私自去抄录地方进贡的书籍。本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但还是被人弹劾,官降一级。


朱彝尊本是一代伟大的学者,却为何无人相知?


图源自网络


  也是在这之后,纳兰性德病逝了,朱彝尊就开始专注研究史学了,等到康熙三十年的时候,六十三岁的朱彝尊府官又罢官,方才彻底告老还乡,过上了比较悠闲的生活。


  朱彝尊除了写词,研究史学外,他的藏书也是非常多的,大概有八万多卷了。那么作为一个这么伟大的学者兼词人,最后却变得默默无闻,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的私人感情有关系,还有就是跟《风怀诗二百韵》有关。


  朱彝尊晚年是比较喜欢收集诗作的,《风怀诗》在其中,他的友人建议他移除,但是朱彝尊却说不删,甚至说就算丧失了享孔庙的资格,也要把自己的感情流传下去,朱彝尊为了心里的那份美好,赔上了自己的一世文名,也正因为这样,朱彝尊死后变得寂寞冷清,变得无人相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彝尊
(1629—1709)清文学家。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锡岂,号竹(土宅)。康熙间,以布衣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篡《明史》。充日讲直居注官,典试江南,入值南书房。通经学,精考据。又工诗词散文,为浙西词派创始人。诗与王士(衤真)齐名,时称“南朱经王”。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 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将领为何却死的那么离奇呢
班超为何死的这么离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知道班超这个人可能是在历史课本上面认识到的,那么大家知道班超这个人吗?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班超这个人吧。他出生在书香门第,妹妹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班超的哥哥是有名的班固,班固写了著名的汉书。班超的爸爸是班飚,他之前最开始跟着自己的哥哥在洛阳抄写文书。后来在哥哥班固的引荐下去做了掌管奏章和文书的兰台令史。在这个工作的时候就没有多久就被别人陷害,所有就被免职了,免职以后就开始干大事。这个人就是班超,他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东汉时期,王朝为了联合西域各国来对抗匈奴,派遣班超作为使节去到西域。班超走上了神奇的使者之路,班超就开始他的一生。班超就先到达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现在的新疆地区。刚开始班超到达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就对他热情地招待他。他开始对班超很好,后来时间一久就对班超越来...
· 元载本是一代能臣,却沦为贪官结果满门被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元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最近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剧中有一位小角色让人非常厌恶,他就是大理评事元载,然而在历史上,元载可是一位响当当大人物!他原本是一代能臣,辅佐皇帝治理天下,颇有政绩,可是却沦为贪官,堪称是唐朝版的“和珅”,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那么历史上的元载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根据史料记载,元载其实并不姓元,他的母亲带着他嫁给了景昇。“曹王明妃元氏赐田在扶风”,景昇负责帮助收税,“请于妃,冒为元氏”。元载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特别是对道家学说有着很深的研究。元载家里很穷,甚至徒步前往京城赶考,然而却屡试不中。直到天宝元年,唐玄宗崇奉道学,“下诏求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者”。元载这才一举高中,先后出任邠州新平尉、判官、大理评事、大理司直等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急需人才,避居江南的元载被任命为祠部员外郎、洪州刺史,长安、洛...
· 故居名胜-朱彝尊故居
位于宣武区海柏胡同16号,原广东顺德会馆,是朱彝尊清康熙二十三年后在北京的住所。朱彝尊在北京住过几个地方,这里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由于他曾任起居注官职,接触了解大量的宫廷史料,因此撰写刻印了《日下旧闻》一书,此外,还著有《曝书亭集》等书籍,为北京留下了珍贵的地方文献。故居中原有两株古藤和曝书亭一座,现已无存。1984年,朱彝尊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朱彝尊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考据学家。一生著作甚多,在史学考据上所作的贡献更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他最为著名的史学著作,是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北京地方史志的专著《日下旧闻》。该书为后世研究北京史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日下旧闻》成书之后,在其基础上有不少史学家作“补”,“增”,“考”,可见其史学价值之珍贵。目前,该书仍是研究北京史所不可缺少的一部著作。在文、史学界虽然无人不知朱彝尊,但他的一些具体情况,特别是他...
· 相知之深看管鲍
从桓王伐郑的故事可以看到,这时候的周天子己经徒有虚名了。但是,天子的名义还是至高无上的,那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总是以执行周王命令幌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达到称霸的目的。什么叫称霸呢?在诸侯国你争我抢,互相争斗的过程中,取胜的国家成为霸国;霸主就是这个国家的国君。霸主在他的势力范围内行使着统治权力,"被征服的诸侯国要向霸主送礼进贡、按时朝见;霸主要出兵打仗,各属国也要派兵作战。实际上,霸主同天子已经所差无已。据说,周初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到春秋时期只剩下一百多个了,其中比较大的只有齐、晋。楚、秦。鲁、卫、燕、宋、陈、蔡、郑、曹、吴。越等十几个国家。这些诸侯国。都想自己称霸。因此,大国争霸成为春秋时期国家间关系的主要脉络。十几个大国。争来夺去,结果是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哪几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