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个什么样的人?《广陵散》是他创作的吗?

2021-05-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3
转发:0
评论:0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一作黄初四年(223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嵇康的父亲嵇昭,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后历任太仆、扬州刺史、宗正等职。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嵇康与长乐亭主育有一儿一女(其子即嵇绍)。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出仕为官。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得意之时,恍惚之间忘了回家。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见到隐士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一作黄初四年(223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嵇康的父亲嵇昭,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后历任太仆、扬州刺史、宗正等职。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个什么样的人?《广陵散》是他创作的吗?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了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嵇康与长乐亭主育有一儿一女(其子即嵇绍)。

  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常修炼养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出仕为官。

  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得意之时,恍惚之间忘了回家。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见到隐士孙登,嵇康便跟他遨游。孙登沉默自守,不说什么话。嵇康临离开时,孙登说:“你性情刚烈而才气俊杰,怎么能免除灾祸啊?”嵇康又遇到隐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头的精髓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给嵇康,都凝结为石头。又在石室中见到一卷白绢写的书,立即喊嵇康去取,而书就再也不见了。王烈于是感叹道:“嵇康志趣不同寻常却总是怀才不遇,这是命啊!”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个什么样的人?《广陵散》是他创作的吗?

  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贤山涛离开选官(尚书吏部郎)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史称“大将军(指司马昭)闻而怒焉”。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司马昭的忌恨。

  景元四年(263年,一作景元三年),嵇康的好友吕安的妻子徐氏被吕安的兄长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保全门第清誉。但吕巽害怕报复,于是先发制人,反而诬告吕安不孝,使得吕安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愤怒,出面为吕安作证,因而触怒了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是个什么样的人?《广陵散》是他创作的吗?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据传,《广陵散》并非嵇康独作,而是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说完后,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海内的士人没有不痛惜的,司马昭不久后便意识到错误,但追悔莫及。

  东晋名士谢万将其列为“八贤”之一。袁宏在《名士传》中也称嵇康等七人为“竹林名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竹林七贤七人中的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竹林七贤”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七位古代名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及向秀、刘伶、阮咸”七个人,而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是魏晋时谯国铚县人,历史上他是三国时曹魏的思想家、音乐家及文学家,嵇康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爱老庄学说,文学上工诗善文。而在当时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审贵贱而通物情”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也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在后世,人们关注嵇康的同时更多的或许还是他和他的“广陵绝响”——《广陵散》,而嵇康也自然成为了和“广陵绝响”相关的主人公,以及以广陵散著称的古代琴人。今天小谱就带大家一起来探寻一下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琴曲的故事。嵇康对音律的通晓除了后天的爱好学习之外,不少也有赖与他的天赋和性情,相传他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天赋。嵇康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认为“合于天地”是音乐本质上的最高境界,音律上的喜怒哀乐根本上来看是人的情感。在后...
· 《广陵散》原来并非嵇康所作?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相传为三国时嵇康所作。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曾任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算是皇亲国戚。魏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宫廷政变,独揽曹魏中央大权,血气方刚的嵇康,面对司马氏的血海深仇,决心一贯坚持其斗争。司马昭为了收买人心,屡次征召嵇康出来做官,还想与嵇氏联姻,都被他想方设法加以推脱。作为一首流传了千余年的古琴名曲,《广陵散》倾诉着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据《琴操》所载,战国时期,韩国聂政为报�赋穑�练琴十年,因琴艺高超,被韩王召入宫中演奏,他把匕首藏在琴箱中,终于刺杀韩王,为父报仇。聂政为避免连累老母,毁容自尽。《广陵散》就是描写聂政刺韩的古琴曲,以悲壮的主题流行于世,而能够淋漓尽致地将这首曲子演绎得登峰造极,成为千秋绝调,非嵇康莫属。嵇康长于音乐,尤善鼓琴,据《晋书》所载,一天他到洛阳西边游玩,暮宿华阳亭,抚琴至午夜。突然来了一位老者,不言姓名,与嵇康共同讨论...
· 嵇康与千古绝唱《广陵散》
民间故事广陵散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广陵散...
·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如何成为魏晋最潇洒的男子
魏晋是美男辈出的时代,是唯美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偏中性美,甚至是阴柔美的时代,代表魏晋风骨的“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嵇康,别具一种独特的美。图片来源于网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身高至少一米八以上。他具体长什么样?魏晋时代描述美男,既不对五官做白描式摹写,也不予五官做喻体式形容,善从通体气度上展示其美。嵇康“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这是说嵇康潇洒且清幽,沉静。“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静谧得就像白云缭绕的连峰山上松树间发出的柔和的风声,徐纾而来,悠长高远。他的金兰之好,“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康的为人像挺拔高耸的孤松,遗世而独立,傲然而脱俗;他的醉态,更是美得动人心魄,若伟岸的玉山欲倾而未倒。“(嵇康)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嵇...
·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如何成魏晋最美最潇洒的男子
魏晋是美男辈出的时代,是唯美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偏中性美,甚至是阴柔美的时代,代表魏晋风骨的“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嵇康,别具一种独特的美。图片来源于网络“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身高至少一米八以上。他具体长什么样?魏晋时代描述美男,既不对五官做白描式摹写,也不予五官做喻体式形容,善从通体气度上展示其美。嵇康“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这是说嵇康潇洒且清幽,沉静。“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静谧得就像白云缭绕的连峰山上松树间发出的柔和的风声,徐纾而来,悠长高远。他的金兰之好,“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康的为人像挺拔高耸的孤松,遗世而独立,傲然而脱俗;他的醉态,更是美得动人心魄,若伟岸的玉山欲倾而未倒。“(嵇康)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