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经中之律——《梵网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8
转发:0
评论:0
《梵网经》(Brahmajala-sutra)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戒品》,亦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梵网菩萨戒经》《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梵网经菩萨戒》等。大乘佛教戒律典籍。共二卷。真实撰者不详。鸠摩罗什译。“梵网”,原意为渔夫用网捞鱼,引申为网罗见解。《梵网经》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舍那佛为说菩萨修道阶位四十法门。下卷述说释迦牟尼受教已,示现、降生、出家、成道、十处说法,于摩醯道罗天王宫,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门亦复如是;又释迦牟尼从天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复述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所诵的一切大乘戒,即“杀”等十重戒和“不敬师友”等四十八轻戒。最后以“明人忍慧强”等十四颂显示受持此法能获五种利,以劝说流通。中国向来重视诵习下卷说菩...

《梵网经》(Brahmajala-sutra)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戒品》,亦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梵网菩萨戒经》《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梵网经菩萨戒》等。大乘佛教戒律典籍。共二卷。真实撰者不详。鸠摩罗什译。“梵网”,原意为渔夫用网捞鱼,引申为网罗见解。

《梵网经》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舍那佛为说菩萨修道阶位四十法门。下卷述说释迦牟尼受教已,示现、降生、出家、成道、十处说法,于摩醯道罗天王宫,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门亦复如是;又释迦牟尼从天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复述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所诵的一切大乘戒,即“杀”等十重戒和“不敬师友”等四十八轻戒。最后以“明人忍慧强”等十四颂显示受持此法能获五种利,以劝说流通。中国向来重视诵习下卷说菩萨戒相部分,称《梵网菩萨戒本》或《梵网菩萨戒经》。 此经现存诸本,皆署名鸠摩罗什译。但《出三藏记集》卷二译经条及卷十四罗什传等,均未举此经。隋法经等撰《众经目录》第五,在“众律疑惑”条下载有《梵网经》2卷,但说“诸家旧录多入疑品,右一戒经,依旧附疑”。可见在隋代以前,此经已编入疑品。且《丽本序》说此经梵文有112卷(一作120卷),似亦可疑。据近代学者研究,该经上卷所说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及十地的阶位,继承了《仁王般若经》五忍四十一位之说;下卷所说十重禁,乃综合了《菩萨地持经》中第五“方便处戒名”和《优婆塞戒经》第三“受戒品”以及《菩萨善戒经》所出“诸波罗夷”等说法。同时,该经菩萨轻戒第四十七戒指责国王百官明作制法,立统官制众,使安籍记僧,似为针对中国北魏时立僧统以籍僧的僧尼制度和国王的态度而言,印度初无其事。轻戒第十戒有不得蓄一切刀杖弓箭牟斧战斗之具及恶罗网杀生之器;第十一戒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会合、兴师相仗杀无量众生;第十二戒不应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以及第三十二戒不得贩卖刀杖弓箭、蓄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等,似也反映了对南北朝时代僧侣非法行为的不满。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此经不是印度梵文的翻译,而是南北朝时中国僧人所编纂。 过去相传梁慧皎曾撰《梵网戒义疏》,此经的流传曾被认为始于梁代。但近时从敦煌发现有南齐初年该经的“后记”古本,可能早在南朝宋末就已有流传。到了隋代,智顗撰《菩萨戒义疏》,特加讲习弘扬,从此该经被作为大乘律而受到重视,并成为中国汉地传授大乘戒最有权威的典籍,为大乘各宗所通用。唐代,该经曾被转译成藏文,略称《法广母经》,收入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内。此外,晚唐流行的传为金刚智(一说不空)所译的《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实际上亦是依此经文扩充而成。日僧最澄认为此经是圆顿菩萨之戒相,将瑜伽等戒作为权大乘戒相,以显示两者的根本区别。此说流行以来,更受到天台、净土等宗派的重视。

注解《梵网经》的版本主要有唐新罗太贤《梵网经古迹记》4卷、《梵网经菩萨戒本宗要》1卷;明智旭《梵网经玄义》1卷、《梵网经合注》7卷,寂光《梵网经直解》4卷;清德玉《梵网经顺硃》2卷等。仅注释下卷的主要有隋智顗说、灌顶记《梵网菩萨戒经义疏》2卷;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6卷,明旷《梵网菩萨戒经疏删补》3卷,胜庄《梵网经(菩萨戒本)戒本述记》4卷;宋慧因《梵网经菩萨戒注》3卷;明弘赞《梵网经菩萨戒略疏》8卷;清书玉《梵网经菩萨戒初津》8卷等。日本有空海、善珠、法进,新罗有元晓、义寂、智周、法铣等人的注疏多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梵网经
题解盖以大梵天王之因陀罗网,重重交错无相障阂,诸佛之教门亦重重无尽,庄严法身无所障阂,一部所诠之法门重重无尽,譬如梵王之网,故称梵网经。传译据经序所说,原有一百十二卷六十一品,现仅存第十品〈菩萨心地品〉两卷。由内容大要及编排看来,与《菩萨璎珞本业经》十分相似,即卷上似《华严经》,卷下转为戒律的教示。学术界认为《梵网经》应为中国人于刘宋末年所编述,并非源于印度。内容本经说明菩萨修道之阶位及应受持之十重四十八轻之戒相。上卷为释迦佛于第四禅天普接大众,使归莲华藏世界之紫金刚光明宫中,向台上卢舍那佛请问菩萨之行因,卢舍那佛乃对千百之释迦广说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等三十心及十地等四十法门。下卷则论及菩萨戒,列举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系释迦佛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之菩提树下所揭示。地位此经被视为汉传大乘律之第一经典,颇为中国、日本佛教界所重视。学界一般认为惠能之“无相戒”属于《梵网经》系统。天台大师智...
· 梵网经
戒律第一部分是凡夫以戒称赞佛陀;对戒以及佛陀所反对的外道法有详细的说明。《长阿含经·梵动经》记载:小缘威仪戒行:沙门瞿昙,灭杀、除杀,舍于刀杖,怀惭愧心,慈愍一切。沙门瞿昙,舍不与取,灭不与取,无有盗心。沙门瞿昙,舍于淫欲,净修梵行,一向护戒,不习淫逸,所行清洁。沙门瞿昙,舍灭妄语,所言至诚,所说真实,不诳世人。沙门瞿昙,舍灭两舌,不以此言坏乱于彼,不以彼言坏乱于此,有诤讼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欢喜;有所言说,不离和合,诚实入心,所言知时。沙门瞿昙,舍灭恶口,若有麤言,伤损于人,增彼结恨,长怨憎者,如此麤言,尽皆不为;常以善言,悦可人心,众所爱乐,听无厌足,但说此言。沙门瞿昙,舍灭绮语,知时之语、实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但说是言。沙门瞿昙,舍离饮酒。不着香华。不观歌舞。不坐高床。非时不食。不执金银。不畜妻息、僮仆、婢使。不畜象、马、猪、羊、鸡、犬及诸鸟兽。不畜象兵、马兵、车兵、
· 梵天寺经幢在哪里?
我从北方来杭州旅游,除了游览西湖秀美的景色外,我还想欣赏一下我国江南惟一保存完好的一对梵天寺经幢。此前,我曾在河北省赵县,观赏过一对北方著名的古经幢,印象十分深刻,还拍了不少照片。这次想一睹能与赵县经幢相媲美的梵天寺经幢的风采,不知哪里可以寻觅到它的身影?在中河路的官巷口站乘公交3路汽车往南,在古南宋水城门附近的凤山门车站下车,沿凤凰山脚路往西步行约一公里左右,便来到凤凰山麓南坡的宋城路一带。这里我国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liu始建皇宫圣殿所在地,后来又成为南宋王朝的紫禁城。走过宋城路口,往西前行数十米便是梵天寺路,这条以古梵天寺命名的千年小路约四百米长,从南往北走到底,便一眼望见高耸着的一对石砌经幢,巍峨地屹立在梵天寺遗址前。往昔紧靠皇家禁苑的梵天寺虽然已在千年历史风雨的尘埃中湮没了,然而梵天寺山门前的这对雄伟的经幢历尽风雨磨砺,气宇轩昂壮观如故,真使人叹为观止。梵天寺经幢是浙江省乃至江南现...
· 神农本草经―兽(中品)之犀角
味苦寒。主百毒虫注,邪鬼,障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不迷或厌寐。久服轻身。生山谷。名医曰:生永昌及益州。案说文云: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尔雅云:犀似豕。郭璞云:形似水牛,猪头大腹,痹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鼻上,一在额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山海经云:琴鼓之山多白犀。郭璞云:此与辟寒,蠲忿,辟尘,辟暑,诸犀,皆异种也。范子计然云:犀角出南郡,上价八千,中三千,下一千。上兽,中品七种,旧同。
· 神农本草经―草(中品)之萆
味苦平。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创不瘳,热气。生山谷。名医曰:一名赤节,生真定,八月采根曝干。案博物志云:葜与萆相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