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拓跋那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3
转发:0
评论:0
生平拓跋那是拓跋什翼犍之弟拓跋孤的玄孙,乃北魏宗室的疏族,后承袭父亲拓跋礼的爵位高凉王,记录拓跋那事迹的《魏书》第十四卷已经亡佚,今日所见的内容为后人辑文,并非魏书原文,魏书中拓跋那的传记只有短短二十一个字,与《北史》相同,其行事散见史书各处。对吐谷浑作战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拓跋那担任征西大将军,出兵白兰,征讨吐谷浑王慕利延,同时太武帝拓跋焘又命封敕文攻打镇守枹罕的慕利延兄子什归,北魏两道出兵,同年八月拓跋那进军至曼头城,慕利延率部落迁往流沙以西,拓跋那急追,半途遭遇慕利延的兄子被囊领军来战,击破被囊的军队后,被囊遁走,拓跋那派遣中山公杜丰率领精锐骑兵继续追击,追至雪山地区生擒被囊、什归以及乞伏成龙等人,俘送代京,而慕利延逃入于闐國,吐谷浑部落死亡数万人。十一月拓跋那凯旋而归。第一次对刘宋作战拓跋那之后与安定公韩茂驻屯在相州阳平,征发冀州百姓在碻磝津建造浮桥。拓跋焘拣选六州勇猛善战之...

生平

拓跋那是拓跋什翼犍之弟拓跋孤的玄孙,乃北魏宗室的疏族,后承袭父亲拓跋礼的爵位高凉王,记录拓跋那事迹的《魏书》第十四卷已经亡佚,今日所见的内容为后人辑文,并非魏书原文,魏书中拓跋那的传记只有短短二十一个字,与《北史》相同,其行事散见史书各处。

对吐谷浑作战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拓跋那担任征西大将军,出兵白兰,征讨吐谷浑王慕利延,同时太武帝拓跋焘又命封敕文攻打镇守枹罕的慕利延兄子什归,北魏两道出兵,同年八月拓跋那进军至曼头城,慕利延率部落迁往流沙以西,拓跋那急追,半途遭遇慕利延的兄子被囊领军来战,击破被囊的军队后,被囊遁走,拓跋那派遣中山公杜丰率领精锐骑兵继续追击,追至雪山地区生擒被囊、什归以及乞伏成龙等人,俘送代京,而慕利延逃入于闐國,吐谷浑部落死亡数万人。十一月拓跋那凯旋而归。

第一次对刘宋作战

拓跋那之后与安定公韩茂驻屯在相州阳平,征发冀州百姓在碻磝津建造浮桥。拓跋焘拣选六州勇猛善战之人共两万人,交由拓跋那和永昌王拓跋仁分别率领,准备渡黄河南下掠夺淮水、泗水以北的地区。拓跋仁前往徐州,而拓跋那南下至青州的济南东平陵,掠夺当地百姓约六千多户,将他们迁往河北地区。

对卢水胡作战

先是在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人盖吴于杏城起兵,隔年(446年)拓跋焘亲征击破其军队,盖吴退守北地,但重新在杏城聚众起事,拓跋焘派拓跋那与拓跋仁两人都督北道的各支军队共同攻击,五月在杏城击破盖吴军队,俘虏了盖吴两位叔父,但盖吴本人遁走,拓跋那采用陆俟的计策,放还其叔父,之后叔父们果然斩下盖吴的首级投降。拓跋那再出兵击败盖吴的余党白广平,在安定俘虏屠各族的路那罗,但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胡族仍旧不已。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拓跋那自安定出兵攻讨朔方胡,又与武昌王拓跋提、淮南王拓跋他合军,击败山胡曹仆浑。

对柔然作战

太平真君十年(449年)一月,北魏分三道兵力北伐柔然,拓跋焘与太子拓跋晃为中路军,略阳王拓跋羯儿为西路军,拓跋那为东路军,三军兵至漠南,柔然可汗吐贺真遁走。同年九月,拓跋焘再次亲征柔然,拓跋那率领军队出东道,原计划与其他各路军队在地弗池会合,吐贺真举柔然精锐士兵围攻拓跋那,柔然士兵的包围圈有数十重之多,拓跋那在阵营周围挖掘壕沟坚守,双方对峙数天,吐贺真多次挑战,并未取得战果。拓跋焘派鲁秀率领军队前往救援,自率大军后继,拓跋焘军队还未抵达,鲁秀已经先突破包围圈,将拓跋那救出。吐贺真认为北魏大军将至,引兵退还,拓跋那率军队追击,总共追击了九天九夜,吐贺真不得已放弃了粮草装备,拓跋那收其辎重而还。

第二次对刘宋作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拓跋焘发动对刘宋的反击作战,分兵五路军队共同南下,拓跋那由青州直趋下邳,之后再由山阳进军广陵,同天与其他四路军队一同逼临长江,拓跋焘的主军驻扎在瓜步。隔年正平元年(451年)一月,拓跋焘撤军,然而在行经盱眙的时候,由于守将臧质的挑衅,拓跋焘招集其他各路军队包围攻打盱眙城,拓跋那也参与了此次的围攻。

同年(451年)三月,南征部队返回平城,六月拓跋那因为有罪,与略阳王拓跋羯儿同时赐死。然而《宋书》却记载,拓跋那再围攻盱眙之时,遭到臧质的军士射死一事,与《魏书》记录不合。

家庭

儿子

拓跋纥,献文帝时期,追溯拓跋那的功绩,诏命拓跋纥袭封高凉王。

元度和,吐斤镇都大将、镇北将军、封平舒男。

参考资料

《魏书》卷四下,世祖纪第四下。

《魏书》卷十四,列传第二。

《魏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九十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那布·那西尔
参考
· 那布·那丁·泽瑞
参考
· 那普·阿普拉·伊地那
参考
· 浦那
地名学浦那之名引自梵语中的Puṇyanagara(美德之城)。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制于937年罗湿陀罗拘陀的一块铜牌上:上述此城名为Punya-Vishaya或Poonak-Vishaya。13世纪时,本市名称为KasbePune亦或Punavadi。在英属印度,浦那在英语文书里常写为Poona,今天的英语写法则订于1976年。历史中世纪早期制于858年和868年的铜牌说明在8世纪时,在今天的浦那有一地称作Punnaka的农民住处。铜牌上也表示著本地当时由罗湿陀罗拘陀统治著。帕塔勒什瓦石窟庙是在同一年代建造的。从9世纪到1327年,浦那隶属于德瓦吉里的亚达瓦王朝。1595年莫卧儿帝国任命了浦那总督。在莫卧儿帝国17世纪最终兼并该地之前,它属于亚美达纳格苏丹国。马拉地统治1625年,萨哈吉任命了一名浦那市长,他是该市的首位重大开发者。他监督建造了卡斯巴去、苏姆瓦区和拉维瓦区。1630年,本城为阿...
· 那彦
那彦为中国清朝官员,于1805年1月30日-12月12日期间,奉旨接替倭什布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前任:倭什布两广总督任职期间:1805年1月30日-12月12日继任:吴熊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