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马茨·维兰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3
转发:0
评论:0
少年时期维兰德早在少年时期就已是网球界的一位新星,他曾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组男单冠军,16岁以下和18岁以下的欧洲网球锦标赛冠军,以及迈阿密橙碗冠军;这些比赛都是世界网球青少年组别赛事中较有名的。1981年,他夺得了当年的法网青少年组男单冠军;同年,他开始了职业生涯。翌年6月,他以17岁又10个月之龄,打败1977年冠军维拉斯,夺得法网男子单打冠军;这个纪录在1985年才被貝克尔所打破。技术分析维兰德是一位右手持双手反拍的防御型底线型球员,底线抽击和上旋球十分强劲,加上其来自以红土网球场为主的瑞典,所以他在法网的表现十分突出。特殊成就自1968年公开赛年代以来,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球员在21岁生日前取得四项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1982年6月,以不足18岁之龄,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法网)男单冠军。1983年12月,以不足20岁之龄,夺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澳网)男单冠军。夺标过程更是接连击败...

少年时期

维兰德早在少年时期就已是网球界的一位新星,他曾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组男单冠军,16岁以下和18岁以下的欧洲网球锦标赛冠军,以及迈阿密橙碗冠军; 这些比赛都是世界网球青少年组别赛事中较有名的。

1981年,他夺得了当年的法网青少年组男单冠军;同年,他开始了职业生涯。 翌年6月,他以 17岁又10个月 之龄,打败1977年冠军维拉斯,夺得法网男子单打冠军 ;这个纪录在1985年才被貝克尔所打破。

技术分析

维兰德是一位右手持双手反拍的防御型底线型球员, 底线抽击 和 上旋球 十分强劲,加上其来自以红土网球场为主的瑞典,所以他在 法网 的表现十分突出。

特殊成就

自 1968年 公开赛年代以来, 首位 也是 唯一一位 球员在 21岁生日前 取得 四项大满贯 男子单打冠军。

1982年6月,以不足18岁之龄,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法网)男单冠军。

1983年12月,以不足20岁之龄,夺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澳网)男单冠军。 夺标过程更是接连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草地王麦肯罗和当时世界排名第二的伦德尔。

1984年12月,以不足21岁之龄,夺得 澳网 男单冠军。

1985年6月,以不足21岁之龄,夺得 法网 男单冠军。

史上唯一一位球员在草地澳网及硬地澳网皆获得单打冠军的球员。

自 1974年 康诺尔斯(康纳斯)以来,首位球员在 一年内 夺得 三项大满贯 男子单打冠军。

1988年 的 澳网、法网、美网 。

此后十多年再没有一位球员在一年内夺得三项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直至16年后,瑞士球员费德勒才在2004年一年内勇夺三项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

1982年曾创下 最年轻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得主 。

1982年6月,夺得法网男单冠军时,为 17岁又10个月 ,这个纪录在1985年才被温布尔登男单盟主 - 德国球员貝克尔所打破。

1983年曾创下 21岁以下球员一年夺得ATP巡回赛单打锦标数目最多纪录 (9个),后来被西班牙球员纳达尔所打破(2005年的 11个 )。

职业生涯当中从来没有夺得 温布尔登 男子单打冠军,不过唯一一次在大满贯赢得 双打锦标 的却是在 温布尔登 网球锦标赛中取得。

1986年,维兰德和同胞 Joakim Nyström 合作,赢得温布尔登男子双打冠军。

 

大满贯

男单冠军(7)

男单亚军(4)

年终大师赛

年终大师赛现名为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

亚军 (4)

 

职业生涯

1982年赛季, 首度 进入 大满贯决赛 ,并以不足18岁之龄,在决赛击败阿根廷名将维拉斯夺得 法网男单冠军 。

1983年,卫冕 法网男单冠军 失败,决赛负于东道主球员诺阿。

不过,当年以不足20岁之龄,在一季内共夺得 9项ATP巡回赛单打冠军 ,包在季末12月举行的 澳网 草地赛事(决赛击败前捷克斯洛伐克名将伦德尔,并最终取得该年度年终世界排名第四。

1982-1985年间 , 连续四年 均夺得 至少一项大满贯男单锦标 。 不过 他在八十年代初至中期 多数被三大金刚(康诺尔斯、约翰·麦肯罗和伦德尔)所压制,所以 世界排名长期处于第四位 。

1987年 ,他在 法国网球公开赛 、 美国网球公开赛 和ATP年终赛男单决赛均负于宿敌 伦德尔 。

1988年 是维兰德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 年初在 澳网 决赛中击败东道主球员卡什夺得男子单打冠军。

同年6月在 法网 决赛中击败东道主球员李康特(勒孔特)夺得男子单打冠军。

他却在 温布尔登 四份之一決赛中被前捷克斯洛伐克名将梅奇日(Miloslav Mecir,亦是当年汉城奥运会网球男单金牌得主)所淘汰。

不过,又在 美网 决赛中击败连续进入第七次决赛并取得三次冠军的宿敌 伦德尔 夺得男子单冠军。该年共夺得 6项ATP巡回赛单打冠军 ,并 首度成为球王 (年终世界排名第一)。

他和捷克斯洛伐克网球机器伦德尔是八十年代其中一对伟大的宿敌,两者均是 底线型球员 ,更是当时法网红土赛的最有力竞争者; 虽然他和后者的对赛成绩处于劣势(维兰德 7-15 伦德尔),不过在两者共同进入决赛争冠的五次大满贯男单比赛中,维兰德赢了三次,更刚好这三次决赛都分别在不同场地中举行(草地: 1983年澳网 ,红土: 1985年法网 ,硬地: 1988年美网 )。

高峰滑落

经过1988年三满贯和世界第一的事业高峰后,维兰德的世界排名却逐渐下滑。 当年年末,原本他要登上泛美航空103号班机,他临时改变主意而没有上机,结果飞机却受恐怖份子放置炸弹而造成举世震惊的洛克比空难,他却因为没有登机而避过一劫 ,他也因为此事件发生,渐渐对网球的专注力下降,也是造成89年或以后的急促下滑的主要原因[1]。

继1989年澳网第二轮爆冷出局而卫冕失败后,保持20周ATP单打世界排名的第一位置也被宿敌伦德尔重夺过来,之后他也一蹶不振;在1989年整年中,他更连一项单打锦标也没有赢得过,年终排名也跌至第12位。

此后,他在ATP单打赛事中,只曾于1990年夺得过一项在巴西举行的小型赛事冠军; 1992年,他完全缺席ATP比赛,单打世界排名更曾跌破1000位; 直到退休前夕,他几乎再没有在包括大满贯在内的ATP单打赛事中有任何亮眼的表现。

退休以后

维兰德在1996年正式退出职业赛生涯,此后曾担任戴维斯杯瑞典队的领队,以及俄罗斯球员萨芬的私人教练。

他在2002年被推荐进入国际网球名人堂(the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2005年,他在美国TENNIS杂志评出最伟大的40位球员评选中获得第15位。

 

ATP巡回赛

单打冠军(33)

双打冠军(7)

1983年(1)- 瑞典公开赛(巴斯塔德)

1984年(1)- 日内瓦

1985年(2)- 意大利公开赛(罗马)、费城

1986年(1)- 温布尔登

1994年(2)- 布拉格、圣地牙哥

团体

戴维斯杯

除了职业赛事成就突出外,维兰德在国际赛成绩亦十分出众;他是80年代瑞典队戴维斯杯的主力成员,那时瑞典队时正值黄金年代。

维兰德在80年代以球员身份,带领瑞典队在戴维斯杯 连续七度打入决赛(1983-1989年) ,并取得 3次冠军 。

1984年决赛胜美国4:1

1985年决赛胜联邦德国3:2

1987年决赛胜印度5:0

按:戴维斯杯是一年一度男子网球的世界团体锦标赛,是国际网球比赛中最高水平的团体赛。

20周ATP单打世界排名第一

马茨·维兰德的戴维斯杯官方资料 (英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修·卡索维茨
演出电影作为演员,马修·卡索维茨在法国以外最出名的角色是《天使艾米丽》中的男主角尼诺(NinoQuincampoix)。另外,他在自己执导的《仇恨》中也出演过小角色。2005年,在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慕尼黑》中演出。2012年搭配影后茱丽叶·毕诺许出演《回到初相遇》的男主角。电影作品导演《恨》(1995年)(法文片名:LaHaine)《接班人》(1997年)(法文片名:Assassin(s))《赤色追辑令》(2001年)(法文片名:Lesrivièrespourpres),由尚·连奴主演。《鬼兆》(2003年)(英文片名:Gothika)《巴比伦密码》(2008年)(英文片名:BabylonA.D.)演出《见人倒下》《恨》《惊异狂想曲》《第五元素》《沉默的英雄》《天使爱美丽》《慕尼黑》《回到初相遇》
· 茨维考
友好城市捷克尼斯河畔亚布洛内茨荷兰赞斯塔德德国多特蒙德
· 塔德乌什·马佐维耶茨基
生平1947—1948年任华沙大学出版社社长。后加入波兰天主教世俗活动家组织帕克斯协会。因对协会活动提出批评于1955年9月被取消会员资格。1961年当选为议会议员,加入“标志”派议员团(主要成分为天主教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作家)。1980年8月工潮时参加莱赫·瓦文萨的顾问班子。创办《团结周刊》并任主编。1981年底军管时被捕。《团结周刊》复刊后仍任主编。1989年团结工会在议会大选中获胜,8月19日,沃依切赫·雅鲁泽尔斯基总统不得不提名马佐维耶茨基出任新部长会议主席。24日,议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马佐维耶茨基的总理任命。9月12日,马佐维耶茨基组成一个团结工会、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联盟以及波兰统一工人党参加的“广泛联合政府”。1991年1月马佐维耶茨基在参加总统竞选失败后宣布辞职。他是马德里俱乐部成员,以及欧洲联邦的狂热支持者。精选目录“Solidarity"sTasks”.Telos47...
· 维尔茨堡
历史维尔茨堡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洪水。在前1000年时,凯尔特人就在这里修建城塞。法兰克人也居住过这里。自约650年起,维尔茨堡是法兰克王国的侯领。维尔茨堡首次记录在文献中是在704年5月1日。这里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维尔茨堡官邸建设于1719年至1779年期间。维尔茨堡因是圣基利安的殉教地而在中世纪作为司教领十分繁荣。目前市内有多家美术馆。有许多艺术家都出身于维尔茨堡。市内有多座颇具历史的建筑物。地理维尔茨堡和以下城市和地区接壤,它们均隶属维尔茨堡县。从北面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法伊茨赫夏伊姆,金特尔斯莱本,林帕尔,埃斯滕费尔德,罗滕多夫,格尔布伦,兰德尔萨克尔,艾贝尔斯塔特,赖兴贝格,Eisingen,赫希贝格,瓦尔德布伦,瓦尔德比特尔布伦和美因河畔策尔名人海森伯: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德克·诺维茨基:NBA达拉斯小牛著名球员托马斯·巴赫(ThomasBach,1953年1...
· 施维茨州
历史施维茨州为瑞士邦联创始三个州份之一,另外两个为乌里州(Uri)及翁特瓦尔登州(Unterwalden)。该三州的领袖于1291年8月1日在琉森湖畔的吕特利(Rütli)缔结盟约,以抵抗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是为瑞士建国之始。瑞士国旗的设计正是采用施维茨州红底白十字的徽章作蓝本,而瑞士的德语国名Schweiz也是从施维茨州(Schwyz)演变出来的。由此可见施维茨州对瑞士邦联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二战期间,施维茨十字(schwyzcross)瑞士军刀被美国大批量采购供应美国陆军消费合作社和美国海军、空军。由于战时美军遍布世界各地,从而推动了施维茨十字(schwyzcross)瑞士军刀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瑞士军刀”的德语发音“Offiziermesser”非常绕口,粗犷的美国大兵们干脆将它称为“Swissarmyknife”,即“瑞士军刀”。经济州内经济以农林畜牧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