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琬
生平
解琬少年时应幽素举中第,授新政县尉,累转成都丞。武则天时因奏事称旨,超迁监察御史,因丁忧离职。武则天以他熟悉边境事务,想要让夺情起复旧官,前往西域安抚胡人。他上奏固辞,武则天只好下令让丧期过后马上赴任。
706年(神龙二年),解琬升任侍御史,作为使者前往安抚突骑施可汗乌质勒及十姓部落,他与安西都护郭元振到突骑施牙帐与乌质勒会谈,当时,天降大雪,郭元振在帐外与乌质勒谈话,谈了很久,乌质勒回牙帐后因风寒于当晚暴卒,其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设计害死父亲,率兵追击唐朝使团。副使解琬闻讯,劝郭元振连夜逃走。郭元振不同意,认为逃不掉,次日身穿素服回头前往吊唁,与娑葛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解琬以功擢拜御史中丞,兼北庭都护、持节西域安抚使。他与郭元振交好,被宰相宗楚客等后党视为,左迁沧州刺史。景龙年间,迁右台御史大夫,兼持节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他前后在军中二十多年,带领士卒务农习战,边境安定。
景云二年(711年),解琬复任朔方军大总管,他分派随军要籍官河阳丞张冠宗、肥乡令韦景骏、普安令于处忠等人整顿三城兵马,裁剪下十万人。寻授右武卫大将军,兼检校晋州刺史,赐爵济南县男。以年老乞骸骨,不等皇帝批示就辞官而去,唐睿宗也不生气,还优诏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俸禄按照品级全给。
不久,吐蕃寇边,复召解琬拜左散骑常侍、朔方道后军大总管,令他与吐蕃分定两国地界,兼处置西十姓降户。解琬认为吐蕃此后必定会推翻和约,与唐朝发生战争,请求预支兵马十万于秦、渭等州严加防范。当年冬天,吐蕃果然再次入寇,被解琬击退。解琬在战后又请求致仕,不许,迁太子宾客。开元五年,出为同州刺史。明年卒,年八十余。
参考书目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