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比尔-朗伯定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9
转发:0
评论:0
概述一束单色光照射于一吸收介质表面,在通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由于介质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射光的强度就要减弱。吸收介质的浓度愈大,介质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系为:其中:A{\displaystyle\A}:吸光度;I0{\displaystyle\I_{0}}:入射光的强度;It{\displaystyle\I_{t}}:透射光的强度;T{\displaystyle\T}:透射比,或称透光度;K{\displaystyle\K}:系数,可以是吸收系数或摩尔吸收系数,见下文;l{\displaystyle\l}:吸收介质的厚度,一般以cm为单位;c{\displaystyle\c}: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可以是g/L或mol/L。比尔-朗伯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displaystyle\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dis...

概述

一束单色光照射于一吸收介质表面,在通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由于介质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射光的强度就要减弱。吸收介质的浓度愈大,介质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系为:

其中:

 A{\displaystyle \ A}:吸光度;

 I0{\displaystyle \ I_{0}}:入射光的强度;

 It{\displaystyle \ I_{t}}:透射光的强度;

 T{\displaystyle \ T}:透射比,或称透光度;

 K{\displaystyle \ K}:系数,可以是吸收系数或摩尔吸收系数,见下文;

 l{\displaystyle \ l}:吸收介质的厚度,一般以 cm 为单位;

 c{\displaystyle \ c}: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可以是 g/L 或 mol/L。

比尔-朗伯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  A{\displaystyle \ 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  c{\displaystyle \ c} 及吸收层厚度  l{\displaystyle \ l} 成正比。

当介质中含有多种吸光组分时,只要各组分间不存在着相互作用,则在某一波长下介质的总吸光度是各组分在该波长下吸光度的加和,这一规律称为吸光度的加合性。

系数  K{\displaystyle \ K}:

当介质厚度  l{\displaystyle \ l} 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浓度  c{\displaystyle \ c} 以 g/L 为单位时, K{\displaystyle \ K} 用  a{\displaystyle \ a} 表示,称为吸收系数,其单位为  L⋅ ⋅ -->g− − -->1⋅ ⋅ -->cm− − -->1{\displaystyle {\rm {\ L\!\cdot \!g^{-1}\!\cdot \!cm^{-1}}}}。这时比尔-朗伯定律表示为  A=alc{\displaystyle \ A=alc}。

当介质厚度  l{\displaystyle \ l} 以 cm 为单位,吸光物质浓度  c{\displaystyle \ c} 以 mol/L 为单位时, K{\displaystyle \ K} 用  κ κ -->{\displaystyle \ \kappa } 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其单位为  L⋅ ⋅ -->mol− − -->1⋅ ⋅ -->cm− − -->1{\displaystyle {\rm {\ L\!\cdot \!mol^{-1}\!\cdot \!cm^{-1}}}}。这时比尔-朗伯定律表示为  A=κ κ -->lc{\displaystyle \ A=\kappa lc}。

两种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κ κ -->=aMm{\displaystyle \ \kappa =aM_{m}}。

历史

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科学家的注意并进行了研究。皮埃尔·布格(Pierre Bouguer)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质厚度之间的关系;1852年奥古斯特·比尔(August Beer)又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质浓度也具有类似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朗伯定律。

推导

假设一束强度为  I0{\displaystyle \ I_{0}} 的平行单色光(入射光)垂直照射于一块各向同性的均匀吸收介质表面,在通过厚度为  l{\displaystyle \ l} 的吸收层(光程)后,由于吸收层中质点对光的吸收,该束入射光的强度降低至  I1{\displaystyle \ I_{1}},称为透射光强度。物质对光吸收的能力大小与所有吸光质点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设想该厚度为  l{\displaystyle \ l}的吸收层可以在垂直于入射光的方向上分成厚度无限小的多个小薄层  d{\displaystyle {\rm {\ d}}} l{\displaystyle \ l},其截面积为  S{\displaystyle \ S},而且每个薄层内,含有吸光质点的数目为  d{\displaystyle {\rm {\ d}}} n{\displaystyle \ n} 个,每个吸光质点的截面积均为  a{\displaystyle \ a}。因此,此薄层内所有吸光质点的总截面积  d{\displaystyle {\rm {\ d}}} S=a{\displaystyle \ S=a} d{\displaystyle {\rm {\ d}}} n{\displaystyle \ n}。

假设强度为  I{\displaystyle \ I} 的入射光照射到该薄层上后,光强度减弱了  d{\displaystyle {\rm {\ d}}} I{\displaystyle \ I}。 d{\displaystyle {\rm {\ d}}} I{\displaystyle \ I} 是在小薄层中光被吸收程度的量度,它与薄层中吸光质点的总截面积  d{\displaystyle {\rm {\ d}}} S{\displaystyle \ S} 以及入射光的强度  I{\displaystyle \ I} 成正比,也就是

负号表示光强度因吸收而减弱,k1 为比例系数。

假设吸光物质的浓度为 c,则上述薄层中的吸光质点数为

代入上式,合并常数项并设  k2=6.02× × -->1023k1aS{\displaystyle \ k_{2}=6.02\times 10^{23}k_{1}\,aS},经整理得

对上式进行定积分,则有

上式中  log10⁡ ⁡ -->I0I1{\displaystyle \ \log _{10}{\frac {I_{0}}{I_{1}}}} 称为吸光度( A{\displaystyle \ A});而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间的比值  I1I0{\displaystyle \ {\frac {I_{1}}{I_{0}}}} 称为透射比,或称透光度( T{\displaystyle \ T}),其关系为:

即比尔-朗伯定律。

前提

比尔-朗伯定律的成立是有前提的,即: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当吸收介质厚度不变时, A{\displaystyle \ A} 与  c{\displaystyle \ c} 之间应该成正比关系;但实际测定时,标准曲线常会出现偏离比尔-朗伯定律的现象,有时向浓度轴弯曲(负偏离),有时向吸光度轴弯曲(正偏离)。造成偏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测定时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使比尔-朗伯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物理因素有: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化学因素有:

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化学反应(如水解、解离)引起的偏离;

化学分析

比尔-朗伯定律可以用于通过分光光度法,以分析混合物的性质。这种方法不需要对于样品进行过多的预操作。

例如测定血浆中胆红素的浓度。纯胆红素的光谱是已经确定了的,因此它的摩尔吸收系数也是确定的。需要测量两个波长的光的吸收情况,其中第一个是胆红素特定的波长,而另一个则是为了修正可能存在的干涉。从而可以得到浓度c = A / κ。

再例如,在一个更复杂的例子中,溶液中有两种溶质,浓度分别为c1 和 c2。此时,单位长度下,任何波长λ的吸光度为:

因此,如果对两个波长进行测量,则可以得到两个方程,形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此时只要知道两个波长下,两个溶质的摩尔吸收系数κ1 和 κ2,那么就可以求出它们的浓度c1 和 c2。

如果溶液中有更多溶质,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求出各溶质的浓度。如果有n种溶质,只需要测量n个波长下的吸收度即可。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红外光谱学和近红外光谱学,用以分析聚合物降解和氧化。6微米下,羰基的吸收度十分容易测量,因此聚合物的氧化程度也很溶液得到。

大气中的比尔-朗伯定律

比尔-朗伯定律也可应用于大气当中,用以描述阳光和星光通过大气时的衰减状况。此时,除了吸收之外,还要考虑大气散射。大气中的比尔-朗伯定律的形式为:

其中,

τ τ -->x{\displaystyle \tau _{x}} 代表光深度,其下标x所对应物质分别为:

m{\displaystyle m} 代表大气光学质量因子。若被观测物处于一个比较小的天顶角θ θ -->{\displaystyle \theta },则大气光学质量(英语:airmass)约等于sec⁡ ⁡ -->θ θ -->{\displaystyle \sec \theta }。

这条方程可以用于反推浮质的光学厚度τ τ -->a{\displaystyle \tau _{a}},这对于卫星图像的修正和计算浮质在大气中的角色都十分重要。

当光穿过大气层时,空气的密度并非常量,因此原方程应作以下修正:

其中z是在大气中走过的路程,其它符号在上文已有定义。 这在上面大气方程中的每一个 τ τ -->x{\displaystyle \tau _{x}} 里面已经考虑。

参考文献

书籍

华中师范大学等 (编). 分析化学 上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77–284. ISBN 7-04-009140-2. 

参见

吸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约翰·海因里希·朗伯
参见朗伯W函数朗伯余弦定律比尔-朗伯定律朗伯(单位)
· 比尔·哈德
外部链接比尔·哈德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比尔·乃尔
早年生活比尔·乃尔出生于英格兰舒梨郡的嘉特林镇,兄长马田、姐姐安娜。父亲亚弗列德·马田·乃尔是经营维修车房的汽车维修技工、母亲凯瑟琳·约瑟芬·韦狄加是一名精神病科护士。乃尔中学时期于伦敦佩利的约翰费切尔中学就读,随后入读缴福特演艺学校。事业比尔·乃尔当演员的首两年,在利物浦的爱弗利民剧院演出舞台剧。1977年3月4日,当他于皇家国家剧院作他个人的伦敦舞台首演时,刚好是该剧院的开幕日,上演的是《光明会》这出舞台剧。乃尔随后在该剧院演出另外两套大卫·喜亚舞台剧。他曾替多套电台播音剧作领函演出,包括《银河便车指南》、电影指环王1981年英国广播公司电台播音剧版本、和多集《是,首相》电视剧的电台播音剧版本。他曾饰演的电视剧,包括《男士洗手间》、《茶餐厅女子》、《时势》和《再见,必特》等。他曾饰演的舞台...
· 比尔·坎登
早期生活比尔·坎登出生于纽约市,父亲是名侦探。他生长于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他就读了瑞吉高中(英语:RegisHighSchool(NewYorkCity))与哥伦比亚学院,在那他学习了哲学。个人生活比尔·坎登是名已出柜的同性恋者。他与杰克·莫里西(JackMorrissey)是长期合作的伙伴。作品列表编剧1981年:《陌生行为:死孩子(英语:StrangeBehavior)》1983年:《要地球倒转(英语:StrangeInvaders)》1987年:《姐姐,姐姐(英语:Sister,Sister(1987film))》1991年:《狙击101(英语:Murder101(1991film))》(电视电影)1991年:《驱魔任务2(英语:F/X2)》1998年:《众神与魔鬼》2002年:《芝加哥》2003年:《幸福捷径(英语:ShortcuttoHappiness)》2004年:《金赛》2...
· 比尔·哈利
生平背景1925年7月6日比尔·哈利于美国密歇根州出生,原名威廉·约翰·克利夫顿·哈利。由于经济大萧条的的影响,他的父亲把家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州,当时比尔才七岁。哈利的父亲威廉·阿尔伯特·哈利来自肯塔基州,喜欢弹奏班卓琴和曼陀林;而他的母亲莫德·格林则来自英国坎布里亚郡,是一个键盘手,曾接受古典音乐的训练。比尔告诉父母一个故事,说他尝试以纸板做一个模拟的吉他出来,后来他父母给他买了一个真实的吉他。充满热情伴随1956年迪卡唱片公司的专辑《RockAroundtheClock》的笔记,描述哈利早期的生活和事业是这样的:“比尔在十三岁的时候得到了他第一个专业的工作,于拍卖场以每晚一美元的酬劳表演。在此之后,他组合了同样热情的年轻人,设法让他们带来一些表演的机会。”参与任何乐队该描述继续:“当时比尔·哈利是十五岁,他离开了家,带着他的吉他和一些小的东西,向艰难的名利之路进发。成名前的故事,是艰难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