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楞伽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0
转发:0
评论:0
经题解释楞伽(梵文:Lankā)的字面意思,一是指珍宝,二是指不可入、不可往的危险处。最早出于《罗摩衍那》,是个地名,指锡兰岛。在岛上有个国家,称楞伽国,或楞伽城。《罗摩衍那》认为,在锡兰岛上有个楞伽山,山上居住了很多罗刹、夜叉,人皆不敢前往,故称为危险处。作珍宝解释时,释迦毘楞伽宝原为帝释天所持有之宝石,又作红宝石解释。第二个说法,楞伽是山名,或城名。释迦牟尼曾至此处,向夜叉王说法,因此称此经为楞伽经。阿跋多罗者是指入、无上之义,全意是佛陀入此圣足山所说之宝经。五种汉文译本初译失传《楞伽经》共有五种汉译本。第一种译本是中天竺国昙无谶三藏法师于412年来华,在北凉姑臧译出,在唐朝失传。宋译楞伽楞伽经经文目前存在最早的译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又称‘宋译’,以散文与诗句相互交叉应用,最能表现此经的原始形态,流行也最广,传说由禅宗...

经题解释

楞伽(梵文: Lankā )的字面意思,一是指珍宝,二是指不可入、不可往的危险处。

最早出于《罗摩衍那》,是个地名,指锡兰岛。在岛上有个国家,称楞伽国,或楞伽城。《罗摩衍那》认为,在锡兰岛上有个楞伽山,山上居住了很多罗刹、夜叉,人皆不敢前往,故称为危险处。

作珍宝解释时,释迦毘楞伽宝原为帝释天所持有之宝石,又作红宝石解释。

第二个说法,楞伽是山名,或城名。释迦牟尼曾至此处,向夜叉王说法,因此称此经为楞伽经。

阿跋多罗 者是指 入 、 无上 之义,全意是佛陀入此圣足山 所说之宝经。

五种汉文译本

初译失传

《楞伽经》共有五种汉译本。第一种译本是中天竺国昙无谶三藏法师于412年来华,在北凉姑臧译出,在唐朝失传。

宋译楞伽

楞伽经

  楞伽经经文

目前存在最早的译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又称‘宋译’,以散文与诗句相互交叉应用,最能表现此经的原始形态,流行也最广,传说由禅宗祖师达摩传授于二祖慧可 ,并云:“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以后慧可弟子有持此经以修持者,主张“专唯念慧,不在话言”,世称楞伽师,其唯心论、禅法、顿、渐之法,成为禅宗开宗的基石,《传灯录》记载五祖曾在墙壁上画有楞伽修定图。

魏译楞伽

北魏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10卷,又称十卷楞伽经、魏译楞伽经,“入楞伽”意思是进入楞伽岛,法藏大师曾于《入楞伽心玄义》中批评此译而说:“其十卷虽文品少具,圣意难显,加字混文者泥于意,或致有错,遂于明明之正理,以滞于方言”;据吕澂考证,《大乘起信论》就是在中国根据楞伽经的这个译本而构造出来的。

唐译楞伽

唐代实叉难陀的译本《大乘入楞伽经》7卷,又称七卷楞伽经、唐译楞伽经,与梵本比较接近。

明朝员珂法师将此三种译本合译为《楞伽会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六册。

梵文原典的发现及译本

梵文原典由一位英国外交官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偶然发现,1923年,日本人南条文雄校刊梵文本行世。1932年,日本人铃木大拙依南条文雄版出版英译本。 2005年谈锡永上师根据南条文雄所刊的梵文本,参考现存的三种汉译本和二种藏译本而翻出《入楞伽经梵本新译》。

二种藏文译本

本经另有两种藏文译本。一种名为《圣入楞伽大乘经》,一种名为《圣入楞伽宝经名为诸佛所说心髓品》,两者皆由汉文本译出,前者与梵文本相同,后者对应于刘宋的译本。

中心内容

《楞伽经》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全经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为中心论点。其中五法佛陀在经中依不同层次施设两种次第,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及相、名、妄想、如如、正智 。“三自性谓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八识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 。二无我谓人无我、法无我 。其中三自性可含摄于五法中。佛陀在经中开示,名和相属于妄想自性,也就是遍计执性。依于妄想自性,第八识就会出生七识心,而使八识心出现于三界中。八识心和其种种心所法的现行和运作则属于缘起自性,亦即依他起性。而正智和如如则摄属圆成实性 。同样的,八识和二无我亦可汇归于五法,所以,此五法可含摄三乘一切佛法,菩萨道中相续次第深入,乃至究竟佛地,悉入其中 。因此,世尊以五法含摄一切佛法,次第修学,是本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他尚论及“缘起”、“涅槃”、“禅定”、“渐顿”等等重要内容。

《楞伽经》又强调指出一切众生可分五种种性,不同种性的人,获不同的修行果位。后卷中,将阿赖耶识认为与如来藏同一,经中提到如来的“三阿僧祈百千名号,诸凡夫不觉不知,…不善解名字句义”其中异名有:毗湿奴、自在天、因陀罗等,皆有不同的解释 。这些名相印度教也使用,后人就以为是受到印度教影响。佛在最后“植因向果”一段经文中,详说食肉与杀生之过咎,以十五种理由,详说应素食的原因。以此来结束楞伽山中盛大圆满的法会。

教内评论

《楞伽经》经文思想并不一贯,各品间缺少连系,欧阳渐《楞伽疏决》说:“雅颂失所,琴瑟不调,增安繁芜,安能纯绎!读杂乱书,倍阻机颖”。太虚大师说:“本经实有次第可循,如除经前百八句外,将经后四十一门判分为:境、行、果三类,果中又分共果与不共果。” 南怀瑾老师则评论:“楞伽经的奥义,本为融通性相之学,只是空有不异的事理,说明理论与修证的实际,必须通达因明,善于分别法相,同时要从真修实证入手,会之于心,方可探骥索珠,窥其堂奥!”

众多注疏

《楞伽经》主要注疏有菩提流支撰《入楞伽经疏》五卷,新罗元晓撰《楞伽经疏》七卷,唐法藏撰《入楞伽经心玄义一卷》,智俨《楞伽经注》残本(卷二、卷五),宋善月述《楞伽经通义六卷》,宝臣《大乘入楞伽经注》10卷等,清净挺《楞伽经心印》一卷。民国以来太虚大师作《楞伽经义疏》,欧阳渐著《楞伽疏决》,邱嘘明著《楞伽疏证》。印海法师笔录印顺法师的讲解为《楞伽经亲闻记》。

此外,大藏经中收集有《圣入楞伽经注·如来心庄严》(梵Āryalaṅkāvatāravṛtti),为印度论师智吉祥贤所撰。

现代考证

铃木大拙认为,四卷本《楞伽经》最古,其余的七卷本与十卷本的则是慢慢增补而成。铃木大拙主张《大乘起信论》为马鸣的作品,而《大乘起信论》的主体思想非常接近《楞伽经》,因此铃木大拙推断《楞伽经》应早于马鸣,约成立于公元1世纪。

在《楞伽经》中曾引用《胜鬘经》、《大云经》、《央掘摩罗经》、《大般涅槃经》等,因此它编成的时间应晚于这些经典。偈颂品中曾提到龙树,但龙树作品中不曾引用《楞伽经》,因此《楞伽经》应在龙树之后才集成。吕澂认为,在龙树、提婆作品中都不曾引用《楞伽经》,直到清辨时才开始引用,推断《楞伽经》是在提婆之后才出现。

印顺法师认为,《楞伽经》可能在笈多王朝时代编成,约在公元4世纪到5世纪时,因为无著、世亲著作中没有引用《楞伽经》,但《楞伽经》中的思想多融摄了无著、世亲论著中所说,其编成年代可能晚于无著、世亲 。宇井伯寿、常盘大定等也认为《楞伽经》在世亲之后才集成。舟桥尚哉则认为《楞伽经》成立的年代,在世亲之前,但近于世亲在世时。

现代学者如程恭让、陈玉萍等依据梵文本《楞伽经》对吕澂的考证进行了认真审视 。程恭让针对吕澂在魏译《楞伽经》找到的“错误”翻译,将其对应梵文与三种汉译本之翻译进行了比较,认为魏译本与梵文本虽略有不同,但并非如吕澂所说“全盘错了” 。

其他

《楞伽经》虽然是佛教经典,但是有部分的武侠小说亦曾提到。如金庸在《神雕侠侣》的尾声和《倚天屠龙记》的开头均曾提及,并说内藏武功秘笈(即“九阳神功”)。在霹雳布袋戏中的一页书也常提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楞伽经》
《楞伽经》(梵文Lankavatara-sutra),佛教经典。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lanka是斯里兰卡岛的古名,Vatara意为“入”或“表露”。意为释迦佛在斯里兰卡地方所说的经。梵文原本系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出现的中期大乘佛典之一,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此经一般认为在无著以后所成立。它与偏重于信仰并具有浓重的文学色彩的初期大乘经典不同,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和哲学的说明。《楞迦经》出现后,很快就传入了中国,最早的译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以后还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10卷,实叉难陀的译本《大乘入楞伽经》7卷。此外,还有藏译本和日本南条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译本与梵本最接近。在汉译各本中,实叉难陀的译本与梵本比较接近。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能表现此经的原始形态,流行也最广。此经除序文说明其产生的原由,...
· 楞伽师
历史始于南朝宋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又称跋陀)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当时以楞伽经为传授经典的僧侣被称为楞伽师。后跋陀的弟子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楞伽》传授门徒,成为禅宗的开端。早期的楞伽师主要活动在中国北方,以修行头陀行为主,重视实践与禅定,人数并不多,也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北周武帝灭佛时,楞伽师南下,将楞伽宗南传,与南方重视义理的佛教风气相激荡,于是形成了后世的禅宗。
· 内经知要―经络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故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当胃之中脘也。十二经者,营也,故曰营行脉中。首言肺者,肺朝百脉也,循序相传,尽于肝经,终而复始,又传于肺,是为一周】,下络大肠【肺与大肠为表里,故络大肠。凡十二经相通,各有表里,在本经者曰属,他经者曰络】,还循胃口【还,复也。循,绕也。下络大肠,还上循胃口】,上膈属肺【身中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遭相着以隔浊气,不使熏于肺也】,从肺系横出腋下【肺系,喉咙也。腋下者,膊下胁上也】,下循内【者,膊之内侧,上至腋,下至肘也】,行少阴心主之前【少阴者,心也。心主者,胞络也。手之三阴,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肘中,循臂内【膊与臂之交曰肘。内者,内侧也】上骨下廉,入寸口【骨。掌后高骨也。下廉,骨下侧也。寸口。即动脉也】,上鱼,循鱼际【手腕之上,大指之下,肉隆如鱼,故曰鱼。寸口之上,鱼之下曰...
· 经中之律——《梵网经》
《梵网经》(Brahmajala-sutra)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戒品》,亦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梵网菩萨戒经》《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梵网经菩萨戒》等。大乘佛教戒律典籍。共二卷。真实撰者不详。鸠摩罗什译。“梵网”,原意为渔夫用网捞鱼,引申为网罗见解。《梵网经》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舍那佛为说菩萨修道阶位四十法门。下卷述说释迦牟尼受教已,示现、降生、出家、成道、十处说法,于摩醯道罗天王宫,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门亦复如是;又释迦牟尼从天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复述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所诵的一切大乘戒,即“杀”等十重戒和“不敬师友”等四十八轻戒。最后以“明人忍慧强”等十四颂显示受持此法能获五种利,以劝说流通。中国向来重视诵习下卷说菩...
· 难经―论经络(23―29难)
二十三难曰: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然: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阴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两足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谓经脉长短之数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然: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经云:明知始终,阴阳定矣。何谓也?然:终始者,脉之纪也。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