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东观奏记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8
转发:0
评论:0
卷次上卷,凡二十九事。中卷,凡二十九事。下卷,凡三十一事。版本情况本书传世版本甚多,以《稗海》、《续粤雅堂丛书》、《小石山房丛书》等丛书所收录之版本较佳,而《藕香零拾》本有缪荃孙校勘,为公认之最佳版本。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田廷柱校点本,收录于《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参考文献《明皇杂录东观奏记》,唐郑处诲撰,唐裴廷裕撰,田廷柱点校,1994年,北京中华书局。《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周勋初著,2008年,凤凰出版社。《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编纂委员会编,199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注释^《新唐书·艺文志》、《唐摭言》卷十二作“廷裕”;《唐会要》卷六十三、《玉海》卷四十八作“庭裕”;《资治通鉴考异》引本书时作“裴延裕”,后又称“廷裕”,胡三省认为:“裴延裕后作‘廷裕’,必有一误。”^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九:“汉以来僚属所上谓之奏记,故并冠以汉修史处之称也...

卷次

上卷,凡二十九事。

中卷,凡二十九事。

下卷,凡三十一事。

版本情况

本书传世版本甚多,以《稗海》、《续粤雅堂丛书》、《小石山房丛书》等丛书所收录之版本较佳,而《藕香零拾》本有缪荃孙校勘,为公认之最佳版本。

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田廷柱校点本,收录于《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参考文献

《明皇杂录 东观奏记》,唐郑处诲撰,唐裴廷裕撰,田廷柱点校,1994年,北京中华书局。

《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周勋初著,2008年,凤凰出版社。

《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编纂委员会编,199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释

^《新唐书·艺文志》、《唐摭言》卷十二作“廷裕”;《唐会要》卷六十三、《玉海》卷四十八作“庭裕”;《资治通鉴考异》引本书时作“裴延裕”,后又称“廷裕”,胡三省认为:“裴延裕后作‘廷裕’,必有一误。”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十九:“汉以来僚属所上谓之奏记,故并冠以汉修史处之称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观汉记
修纂过程《东观汉记》前后经过四次修纂。汉明帝时,明帝让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异三人共撰《世祖本纪》,又编次光武帝功臣和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此次与班固合力修史者,除陈宗、尹敏、孟异三人外,尚有杜抚、马严、刘复、贾逵等四人,是《东观汉记》的初次修纂。第二次修纂在汉安帝永宁年间,邓太后下诏命刘珍、李尤、刘騊駼、刘毅等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据《史通·古今正史篇》,还尚有《纪》、《表》、《外戚》等传,时间起于建武,终于永初,书始名《汉记》,不久,工作地点迁至南宫东观。后来刘珍、李尤等人相继去世,伏无忌、黄景等奉命续修〈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及〈匈奴南单于〉、〈西羌传〉、〈地理志〉,此书自此始具规模。第三次修纂在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桓帝命边韶、崔寔、朱穆、曹寿续修,作〈孝穆皇传〉、〈孝崇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又增安思等皇后入〈外威传〉,崔篆诸人入〈...
· 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曹东扶
曹东扶(1898――1970)男,汉族,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乳名曹小钦,学名曹殿献。人物简介中国四大古筝流派之河南筝奠基人,河南曹派大调曲子创始人。河南邓州市白落乡曹营村人。他出身于贫寒的曲艺世家。父亲曹怀清以唱大调曲子靠乞讨为生。幼小的曹东扶早尝人世辛酸。7岁进私塾读书,仅4岁便因年遇饥荒而辍学,随家人到县城谋生,时县城茶馆酒肆、书场唱曲子之风颇盛、他借沿街叫卖生意之机出入其中,听得流连忘返。他先后拜师蓝文炳、赵锡三、马书章、丘果和等老艺人,学习唱腔及扬琴,古董、三弦,又拜入称“琵琶神指”的马万寿学习琵琶。后曾随父亲到湖北省襄樊一带流动行艺,19岁时在亲朋的资助下,进邓县初级师范读书半年,受益匪浅。人物生平20余岁时,曹东扶应吴佩孚直系留豫先锋队(时驻内乡县)营长徐梦云之邀,到其部下当兵,二人以曲结谊,常相携南下两湖,北上冀鲁、游历山川、觅曲问艺,得识许多名家,获益颇深。后又与较有名气的...
· 浅观肥东包氏宗祠
包拯,字稀仁,北宋名臣,后人称之包公,名垂青史,光耀古今;是我们肥东人千百年来最引以自豪的一代巨人。因为他的出生地在我们肥东,家乡人为了纪念他,发扬光大他的精神,以他的名字作为生他养他的地方的标志,包公镇应运而生。而包氏宗祠坐落于包公镇青山绿水之中,一个文化元素的延伸。包氏宗祠,几经风雨,几经沧桑,如今被列为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理所当然,无可争议。原先,包氏宗祠只是包氏族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现在人们说到包氏宗祠,自然而然联系到包公,联系到肥东,乃至我们安徽。包氏宗祠坐落于我们肥东的包公镇包公出生地小李蛮村不远,仅2公里,有横山、龙山,大包山三山环抱。祠堂位于山坡之上,一块风水宝地,坐南面北,和我们所看到祠堂大不同就是包氏宗祠的朝向。祠堂门向大都朝南,而包氏宗祠的朝向恰恰相反。据相传,是包公严正清廉,不附权贵,铁面无私,惩恶铲奸,英明决断,敢为普通百姓伸冤,赢得了包青天的嘉誉,得罪了...
· 喻东埠溪艾氏景观带
前言埠溪艾家,人杰地灵,乙未岁次,三阳开泰,吾村贤明者,顺时应势,倡修村路,族内宗亲,深明大义,踊跃捐资,夫头亲友,热心诚意,慷慨解囊,更有客乡游子,心系故乡,鼎力相助,众志成城,自筹资金贰拾余万元,吾村之景美矣,行于途,途坦心畅,思其惠,惠及子孙,论其功,功在千秋,饮水思源,倡导者、资助者、言赞者、其懿行善举、今人敬仰,故录其芳名,立碑记之者也。铭其功,彰其德,显其志,扬其名,以期百世流芳,亦冀昭示后人,弘扬善德,共建家园,再创辉煌。公元二零一六年一月农历乙未年腊月备注:在原址芭毛墈基础上修缮,有人赞曰“墈基独享擢甲拔萃显一方川原灵秀、宗谱共鸣选贤任能唯百世埠溪英杰”。《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坑东固塘文氏谱记
文氏历朝族谱序文(乾隆15年版)――摘自乾隆15年《坑东固塘文氏族谱》坑东固塘文氏谱记粤稽苍姬讫录,吾文氏得谥为姓,至汉由庐之舒官于蜀,因家蜀,子孙派流各郡者最盛。若晋之尚书郎,唐之指使,宋之太常博士、太守侍郎俱垂名竹帛,信公与蜀及翁书则知蜀文氏皆翁之后矣;与固塘宝书,则知吉之文氏皆时之后矣。盖久未通于谱,蜀之地远世系更不复接矣。时字春元,仕唐庄宗,授账前指使,镇江西始家永新之钱市。四世彦纯讳世基,徙里之固塘,仕宋新都主簿,得谒祖居。寻迁桂阳令,携二子自蜀过吉。长卿寓庐陵永和之凤冈,后徙富田,信公其裔也。次小山侍父,仍居固塘。九世处置副使周复居钱市,恢拓基业,名其地曰文坊。十二世蓬山翁又自文坊徙固塘,子六人俱以《诗经》取科第。时信公省族,为匾其堂“六义”书其额,赋诗十数篇,兵燹不全。稽指使公而下,居钱市之固塘者,若判官光大、令尹世基,县尉务基,运元小山,太守纽、魁,评事伯、牖,处置周,教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