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肜
生平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傅肜随刘备伐吴。章武二年(222年),吴将陆逊在猇亭大败蜀军,刘备被迫退军。傅肜负责殿后,一直抵抗追击的吴军。虽然傅肜身边士卒都死尽,但傅肜仍然没有退缩之意,杀敌的怒气更盛。当时吴军劝喻傅肜投降,但傅肜怒骂道:“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于是英勇战死。其子傅佥,乃是蜀汉后期将领,曾帮助姜维攻打魏国。家庭傅佥,傅肜之子,亦为蜀汉将军。魏灭蜀之战时与魏军力战而死。傅著、傅募,傅佥之子。资料来源《三国志·蜀书·季汉辅臣赞》《资治通鉴卷六十九》
生平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傅肜随刘备伐吴。章武二年(222年),吴将陆逊在猇亭大败蜀军,刘备被迫退军。傅肜负责殿后,一直抵抗追击的吴军。虽然傅肜身边士卒都死尽,但傅肜仍然没有退缩之意,杀敌的怒气更盛。当时吴军劝喻傅肜投降,但傅肜怒骂道:“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于是英勇战死。其子傅佥,乃是蜀汉后期将领,曾帮助姜维攻打魏国。
家庭
傅佥,傅肜之子,亦为蜀汉将军。魏灭蜀之战时与魏军力战而死。
傅著、傅募,傅佥之子。
资料来源
《三国志·蜀书·季汉辅臣赞》
《资治通鉴 卷六十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傅肜
傅肜(róng)(?-222年),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刘备攻伐吴国时,傅肜为别督。后刘备被陆逊击败,傅肜率部断后,战死。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起兵伐吴,先锋从巫县击败吴将李异等,一直推进到秭归。二年(公元222年)二月,刘备亲率诸将自秭归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傅肜、辅匡、赵融、廖化等各为别督,与陆逊率领的吴军相对峙。[3-4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被陆逊击败于猇亭,刘备收兵至马鞍山,陆逊复攻破之,刘备于夜间突围。[5-6傅肜率部力战拒后,手下兵士都死尽了,吴国将领令傅肜投降,傅肜骂道:“吴狗!怎么会有投降的汉将军!”于是战死。
· 刘备部将傅肜和傅佥:配享武侯祠的“父子名将”
在成都武侯祠中,有个文臣武将廊,共有文臣武将28人,被称为“蜀汉二十八臣”,是三国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在这28人中,有两对父子,除董和与董允(董允因在《出师表》上有名而被众人熟知)外,另一对父子傅肜(rónɡ)和傅佥(qiān),低调地分列在文臣廊和武将廊中。他们人生的闪光点,都是在蜀汉政权几近倾颓的时刻,作出了无限悲壮的牺牲。父亲傅肜:宁可战死也不投降东吴傅肜,三国时期义阳人,大约属于今湖北枣阳一带。史书中对他的出生时间没有详细记载,生平记载也十分简短,说他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任别督,是伐吴大军的分部指挥之一。这位名将甚至在《三国志》中都没有属于他的列传,关于他的记载,还要到其他名将列传中去找。《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说:“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 司马肜
生平雍容贵戚司马肜清白显贵,谦虚谨慎,但没什么才能。嘉平二年(250年),司马肜以司马懿尊贵而受封平乐亭侯。咸熙元年(264年),魏复建五等爵,司马肜改封开平子。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篡魏建晋,封叔父司马肜为梁王,封邑五千三百五十八户。后司马肜到封国就藩,迁北中郎将,督邺城守事。其时当时诸王能够自选官属,司马肜以汝阴郡上计吏张蕃为中大夫。张蕃本名张雄素无品行,其妻刘氏本是曹爽的教坊歌伎,他本人又往来何晏居所,放纵作奸淫之事。高平陵之变后,张蕃被徙河间,改成现名结交司马肜。此事被有关部门所奏,司马肜被削一县,但至咸宁年间,又以陈国、汝南郡的南顿增封为次国。太康年间,司马肜接替孔恂监豫州军事,加平东将军,镇守许昌。不久,司马肜又以本官代下邳王司马晃监青州徐州军事,进号安东将军。公报私怨元康元年(291年),司马肜转征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领护西戎校尉,又加侍中,进督梁州。同年再征为卫将...
· 蜀汉忠烈父子傅肜和傅佥:武侯祠里的“父子兵”
在成都武侯祠中,有个文臣武将廊,共有文臣武将28人,被称为“蜀汉二十八臣”,是三国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在这28人中,有两对父子,除董和与董允(董允因在《出师表》上有名而被众人熟知)外,另一对父子傅肜(rón)和傅佥(qin),低调地分列在文臣廊和武将廊中。他们人生的闪光点,都是在蜀汉政权几近倾颓的时刻,作出了无限悲壮的牺牲。父亲傅肜:宁可战死也不投降东吴傅肜,三国时期义阳人,大约属于今湖北枣阳一带。史书中对他的出生时间没有详细记载,生平记载也十分简短,说他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任别督,是伐吴大军的分部指挥之一。这位名将甚至在《三国志》中都没有属于他的列传,关于他的记载,还要到其他名将列传中去找。《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说:“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在这...
·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司马肜
司马肜(?—302年),字子微,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叔。母张夫人。西晋宗室,诸侯王曹魏时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爵制后改封开平子,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立,司马肜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之后历任平东将军、安东将军、卫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职。元康七年(297年),司马肜因与建威将军周处有矛盾,催促周处出兵讨伐齐万年,并且断绝其后援,致使周处兵败战死。后来,司马肜依附于赵王司马伦。司马伦篡位称帝后,司马肜受到重用,拜太宰,随后又改任丞相,司马伦兵败被捕之后,司马肜首先上表弹劾,不久司马伦被诛杀。元年(302年),司马肜去世,因其依附司马伦,故为他上谥号为灵。后其旧部下属不断追诉,因此改谥号为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