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5
转发:0
评论:0
历史基质辅助激光脱附电离(MALDI)这个术语是由弗伦茨·希伦坎普(英语:FranzHillenkamp)(FranzHillenkamp),迈克尔·卡拉斯(英语:MichaelKaras)(MichaelKaras)和他们的同事在1985年提出的。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氨基酸丙氨酸可以更容易地离子化,如果它被与氨基酸色氨酸混合,并用266纳米的脉冲激光照射。吸收激光能量的色氨酸能帮助非吸收性的丙氨酸被离子化。当与这种“基质”混合,高达2843Da的溶血肽(英语:Melittin)多肽都可以被离子化。真正突破大分子量蛋白质的电离技术则是在1985年初,由在岛津制作所工作的田中耕一和他的同事使用被他们称为“超细金属加液体基质方法”,以混合30纳米钴颗粒在甘油中,并用337纳米的氮激光进行电离。使用这种激光和基质组合,田中耕一能够电离高达34472Da的蛋白羧-A分子,而此方法后来被称为软激光脱附...

历史

基质辅助激光脱附电离(MALDI)这个术语是由 弗伦茨·希伦坎普 ( 英语 : Franz Hillenkamp ) (Franz Hillenkamp), 迈克尔·卡拉斯 ( 英语 : Michael Karas ) (Michael Karas)和他们的同事在1985年提出的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氨基酸丙氨酸可以更容易地离子化,如果它被与氨基酸色氨酸混合,并用266纳米的脉冲激光照射。吸收激光能量的色氨酸能帮助非吸收性的丙氨酸被离子化。当与这种“基质”混合,高达2843Da的 溶血肽 ( 英语 : Melittin ) 多肽都可以被离子化。真正突破大分子量蛋白质的电离技术则是在1985年初,由在岛津制作所工作的田中耕一和他的同事使用被他们称为“超细金属加液体基质方法”,以混合30纳米钴颗粒在甘油中,并用337纳米的氮激光进行电离 。使用这种激光和基质组合,田中耕一能够电离高达34472Da的蛋白羧-A分子,而此方法后来被称为软激光脱附法(Soft Laser Desorption,简称SLD)。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与田中耕一因各自开发出ESI与SLD方法,而共享一半的诺贝尔化学奖 。随后,卡拉斯和希伦坎普使用尼克酸(nicotinic acid)基质和一个266纳米的激光能够电离67 kDa蛋白质白蛋白(albumin). 。进一步改进是通过使用355纳米的激光和肉桂酸衍生物阿魏酸,咖啡酸和 芥子酸 ( 英语 : Sinapinic acid ) 作为基质实现。由于337纳米波长运行的小型和相对廉价的氮激光出现,在1990年代初期推出的第一款商业仪器把MALDI仪器带给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 。今天,大部分被用于MALDI质谱分析的基质都是有机化合物。

参看

肽质量指纹谱 ( 英语 : 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 ) (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 PMF)

质谱成像 ( 英语 :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

质谱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电离
经典电离只适用于经典物理和玻尔模型,使原子和分子电离完全确定性,即每一个问题,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和可计算的答案。参阅电离常数电离度电离能
· 激光
历史美国NIF国家点火设施。意图用多束激光集中高温产生可控核聚变爱因斯坦在1916年首先描述了原子的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关系。在此之后人们很长时间都在猜测,这个现象可否被用来加强光场,因为前提是介质必须存在着群数反转(或译居量反转)的状态。在一个纯粹的二级系统中,这是不可能的达到基于热力学的分配函数。故人们首先想到用三级系统,而且计算证实了辐射的稳定性。1958年,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和阿瑟·肖洛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当他们将氖光灯泡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提出了"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激光。他们为此发表了重要论文,并分别获得1964年和198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肖洛和汤斯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各国科学家纷纷提出各种实验方案,但都未获成功。1960年...
· 再电离
背景描绘出的宇宙时间线,刻画出再电离在宇宙历史上的位置。在宇宙中氢的第一次相变是复合,发生在红移z=1100(大爆炸之后的400,000年),由于在这个点上宇宙的冷却使得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中性氢原子的比率高过氢被电离的比率。因为光子的散射,在再结合之前的宇宙是不透明的,但在更多的电子被捕获形成氢之后,宇宙变得越来越透明。同时,中性氢(或其它的原子或分子)的电子能够吸收某些波长的光子成为激发态,充满中性氢原子的宇宙相对来说对这些波长是不透明的,而对其他大部分的频谱是透明的。黑暗时期就从这个点开始,因为除了逐渐变暗的微波背景辐射,没有其他的光源。第二次的相变发生在早期宇宙充满足以使中性氢游离的能量,开始形成天体的时期。当这些天体形成和辐射能量,在大爆炸之后的一亿五千万年至十亿年(在红移6<z10的时刻几乎已经全部中性化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非各向同性和极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角度上的各向异性...
· 细胞质基质
主要成分细胞质基质包含有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脂蛋白、RNA等多类物质。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在20%~30%间,除了大量的酶(如参加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激酶、糖酵解所需酶等)外,还有构成细胞骨架的各种蛋白。水分子多数以水化物的结合形式结合在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表面的极性部位,仅部分起溶剂作用的水分子游离存在。功能多数中间代谢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蛋白质与脂肪酸的合成也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细胞质基质还对细胞骨架有支持作用。其内的骨架蛋白与细胞骨架的聚合组装和解聚去组装过程处于动态平衡中,是细胞骨架运动的基础。此外,细胞质基质在蛋白质的修饰、选择性降解、寿命控制和修复错误蛋白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延伸阅读Wheatley,DenysN.;Pollack,GeraldH.;Cameron,IvanL.W...
· 电离能
半导体对于半导体来说,电离能即为将电子从价带顶移到真空能级所需的最小能量I=χs+Eg其中I为电离能,χs为电子亲合能,Eg为价带顶到导带底的能量差。参见电离电离度电离常数电离能表电正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