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卿对琴学的创新
王燕卿对琴学的创新有以下内容:
(一)曲调节奏的规范—板眼、拍点的点注观念
(二)对琴谱指法与演奏进行规范
(三)依曲情而改动琴曲
王燕卿对琴乐的创作可以透过他在【梅庵】所传琴曲来了解。
(1)《平沙落雁》第六段琴曲是王燕卿所创作,其中有模仿燕群鸣叫、拍翅飞翔之情景,生动鲜活地展现自然界动物嬉戏一的形象,这一段音乐成为王燕卿的代表作品,《平沙落雁》也成为他在梅庵琴传之经典琴曲。
王宾鲁
(2)《关山月》最后一段结尾处的变化,尾声最后的【上九从头再作曲终】王燕卿改成【曲终上九再作玉环体】。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反复一次,即弹两次结束;后者作玉环体是由演奏者随兴的反复,不局限次数。
古琴
(3)《搔首问天》最后一段泛音的和声,王燕卿不依传统习惯,而用不同的散音和泛音齐弹,一造成听觉上另一种更为开阔与新颖的感受,这证明王燕卿先生对琴学的创新大胆而不保守。
《梅庵琴谱》
(4)《秋夜长》一曲,王燕卿将尾声的节奏与前一段音乐衔接犹如一段,让音乐一气呵成,使乐曲更为明快简洁。
(5)《长门怨》的段落划分,王燕卿重新规划,将原来的中间一段音乐与尾声的音乐做大幅度的改变,整体音乐的落段感觉马上变得不同了。
(四)依曲情而更改曲名
《梅庵琴谱》中经王燕卿改曲名的琴曲是《玉楼春晓》及《秋夜长》,《玉楼春晓》原名《春闺怨》、《秋夜长》原名《秋闺怨》,王燕卿先生为何会做这样的改变呢?
我们从音乐所传达的感受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两首琴曲的原曲名都是描写深闺寂寞之情,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却可以有另一种解读方式,它也可以是描写春晨与秋夜美好的景色之情境。而且王燕卿对这两首琴曲的节奏归整统一后,则更能传达他个人内心之追求,音乐原是听觉感官的艺术,也许王燕卿内心没有太多悲情的色彩,也许他并不喜欢将这么美好的音乐配上悲怨的曲名,而换个曲名。我们也发觉当曲名改变了,人们弹奏此曲的心境也会跟着改变,音乐表达的意境当然也不同了。
这让笔者联想古代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音乐的喜乐、悲哀感受时常与听者、演奏者或创作者心中的情感联系,内心的想法与情绪会直接或间接的透过音乐的传达表露出来;同样的,我们对一首乐曲自我的理解也会影响我们诊释乐曲的心境,而在演奏中流露出心中主观的情感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