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闪电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5
转发:0
评论:0
闪电类型云间闪电云中放电下的闪电按其在空气中发生的部位,大概可分为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三大种类放电。云中放电占闪电的绝大多数,云地之间放电者则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主要形式。云中放电在0℃层以上,即空气温度下降到冰点的高度以上,云内的液态水变成冰晶和过冷却水滴(达0℃却来不及凝结就落下的水滴)。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同,造成了空气对流,在这些水滴或冰晶摩擦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电荷。如云内出现两个足够强的相反电位,带正电的区域就会向带负电的区域放电,结果就产生了云内闪电(in-cloudlightning)或云间闪电(cloud-to-cloudlightning)。风暴内八成的放电过程属于这种类型。云地之间放电闪电的能见度靠赖于能量的传导闪电云地间放电这是最广为研究的类型,主要是因为它们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有极大的威胁性。在一次正常的闪电前,云里的电荷分布是这样的:在底部是较少的正电荷,在中下是...

闪电类型

闪电

  云间闪电

闪电

  云中放电下的闪电

按其在空气中发生的部位,大概可分为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三大种类放电。云中放电占闪电的绝大多数,云地之间放电者则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主要形式。

云中放电

在0℃层以上,即空气温度下降到冰点的高度以上,云内的液态水变成冰晶和过冷却水滴(达0℃却来不及凝结就落下的水滴)。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同,造成了空气对流,在这些水滴或冰晶摩擦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电荷。如云内出现两个足够强的相反电位,带正电的区域就会向带负电的区域放电,结果就产生了云内闪电(in-cloud lightning)或云间闪电(cloud-to-cloud lightning)。风暴内八成的放电过程属于这种类型。

云地之间放电

闪电

  闪电的能见度靠赖于能量的传导

闪电

  闪电

闪电

  云地间放电

这是最广为研究的类型,主要是因为它们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有极大的威胁性。

在一次正常的闪电前,云里的电荷分布是这样的:在底部是较少的正电荷,在中下是较多的负电荷,在上部是较多的正电荷。闪电由底部和中的放电开始。电子从上往下移动,这一放电由上向下呈阶梯状进行,每级阶梯的长度约为50米。两级阶梯间约有50微秒的时间间隔。每下一级,就把云里的负电荷往下移动一级,这称为阶梯先导( 英语: stepped leader ),平均速率为1.5×10 米/秒,约为光速的两千分之一,半径约在1到10米,将传递约五库仑的电量至地面。当阶梯先导很接近地面时,就像接通了一根导线,强大的电流以极快的速度由地面沿着阶梯先导流至云层,这一个过程称为回击,约需70微秒的时间,约为光速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典型的回击电流强度约为一至两万安培。如果云层带有足够的电量,又会开始第二次的阶梯先导。

雷电击又分为负雷电击( 英语: negative stroke )及正雷电击( 英语: positive stroke ),也就是由云层往地面传下来的是正电荷。正雷电击的发生概率比负雷电击小,但携带的电量会比负雷电击大,曾测量到的最大值为300库仑。正雷电击通常只有一击,有第二击的正雷电击相当少见(因为云层内靠近地面的正电荷较少)。

云间放电

云间放电是一种很少发生的闪电,它在二个或更多完全分离的积雨云中放电。

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 英语: Ball Lightning )通常被形容做一个在空中漂浮的发光球体。它们移动速度不定,甚至可能出现静止的状态。有时候会发出咝咝的爆裂声,甚至有些球状闪电在穿过窗户后爆裂开来消失了。有很多目击者都描述了球状闪电,但是奇怪的是,气象学家很少记录到它们。研究显示出多宗球状闪电多会发生在无暴风雨及闪电的情况之下。

许多不在这个球状闪电领域工作的科学家是不能体会到球状闪电的领域特性是多么广泛的。典型的球状闪电直径通常被规范化为20-30厘米,但有报告记载了球状闪电直径可达数米以上(Singer)。一张最近的相片是由昆士兰野生动物巡察员 Brett Porter 所拍摄,相片中显示了一个相信为球状闪电的一个火球,估计直径大约为100米。相片是刊出在科学杂志“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标题为“一个有一条长而扭曲轨迹的发光球状区域(( 英语: a glowing globular zone (the breakdown zone?) with a long, twisting, rope-like projection(the funnel?) )”。

高文( 英语: Coleman )是最早发表这个理论的科学家。在1993年,他在英国皇家气象学会(( 英语: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的出版刊物“ Weather ”中发表了这个理论。

球状闪电是很难被人看见的。事实上,只有数次成功拍摄为照片的记录。

圣艾尔摩之火( 英语: St. Elmo"s Fire )是被富兰克林正式评定为自然界中的电力。这是与球状闪电完全不同的。

珠状闪电

珠状闪电( 英语: Bead Lightning ),又称“链状闪电”( 英语: Chain Lightning ),一种长时间的闪电的形式,表现为一串发光段而不是连续的闪道。它很少发生,但被多次观测到。其原因还不清楚,但提出的解释有:部分闪道朝目击者或离目击者倾斜,因而显得更加光亮;雨或云使部分闪道变暗;截面半径大的闪道比半径小的冷却要慢。

枝状闪电

常见的闪电多是分岔的枝条状而非平直的线条状,其中的奥妙人们却不甚了解。荷兰科学家最近解释说,大气放电过程中存在两种气体,因而放电时如同两种不同黏度的液体混合,最终会产生分岔的枝条形状。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CWI研究所的科学家曼努埃尔·艾里亚斯与同事介绍说,闪电中有两种不同的媒介,即中性气体和一个充斥着电离气体的“通道”。在放电过程中,通道会在“最佳时间”形成一个理想导体,也就是说电流可以在其中无阻力的流动。在同一时刻,电离气体和中性气体原本存在的界限不稳定,两种气体“交融”,因而出现了分岔的枝条状现象。科学家解释说,这一现象类似两种不同黏度的液体互相渗透出现的结果。

科学家还解释说,大气中的放电过程是否会出现分枝现象取决于电场的强度。如果电场强度大,即使阴极和阳极气体之间只是相隔数毫米,也可能迅速形成“枝繁叶茂”的闪电现象。

正极闪电

是一般闪电强度的10倍,曾制造过5宗空难,就连巨无霸喷气式客机(波音747)也难逃厄运。

超级闪电

是一种稀有的闪电,是一般闪电的强度的100倍甚至更多,可燃烧出蓝色的火焰。最强可以有十万亿瓦特。

中高层大气闪电

闪电

  一个红电光闪灵

和闪电有关的还有蓝色喷流、红电光闪灵和极低频率辐射,而蓝色喷流是云顶与电离层之间的放电现象之一,被视为是云对地面闪电同等地位的反向高空闪电,它和另一种高空放电现象“红电光闪灵”有非常大的差别,蓝色喷流持续发光平均时间约零点三秒,比红电光闪灵要长约二十倍。另外蓝色喷流可以很明显看出发光的喷流从云层中向高空喷出,与红电光闪灵是在高空发光、没有喷射之现象完全不同。

其他

闪电还会把范艾伦辐射带( 英语: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 )清出安全狭槽,所以一般卫星都飞在此区,比较不受放射线破坏。而有科学家认为闪电一般只有百万伏特,是不能穿过大气(绝缘体),但科学家发现宇宙射线会破坏大气分子产生X射线外,还会让大气变得较易导电,所以闪电发生和宇宙射线也有关。

闪电

  闪电的瞬间:0.32秒间

纪录及发生地点

在地球上闪电频率的一个比较古老估计是每秒钟100次。现今人类可以用人造卫星查出闪电的频率,包括观察在没有人烟居住的地方,可知的发生闪电纪录是平均一秒钟44 ± 5次,全年几乎总共发生闪电次数为10.4亿次的闪电。 这些闪电中有百分之七十五是云间放电(云对云闪电),百分之二十五为云地之间放电(云对地闪电)。

其它星球上的闪电

因为闪电需要击穿气体,所以闪电不可能在真空的空间内出现。但在其他行星的大气层内有侦测到过闪电,如金星及木星。人们估计木星上的闪电比地球上的闪电强100倍左右,但是发生频率只有地球上闪电的十五分之一。至于金星闪电的具体情况现在还在争论中。在70年代到80年代中前苏联的金星号( 英语: Venera )和美国的先驱者计划( 英语: Pioneer program )中,资料显示在金星的上层大气中发现了闪电,但是卡西尼—惠更斯号( 英语: Cassini-Huygens )经过金星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闪电的发生。

闪电成因

云中电荷分离的现象至目前为止还是研究中的课题,有很多假说被提出来试图解释此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静电感应假说

根据静电感应假说,至今仍未充分了解电荷的分离过程,不过似乎总要有很强的上升气流将小水滴抬升,使它们产生过冷至摄氏-10度到-20度。这些过冷的小水珠会和冰晶相碰撞产生柔软的冰水混合物—软雹( 英语: graupel ),这些碰撞会使冰晶带有正电、软雹带有负电。此时上升气流会继续将较轻的冰晶(带正电)抬升,软雹则因较重而落至云的中下层,进而造成云层上半部带正电,下半部带负电的电荷分离现象。 此电荷分离过程使云间的电位差不断增加,直到足以释放而形成闪电。

极化假说

极化机制分为两个部分:

掉落中的冰晶和小水珠通过地球的环境电场( 英语: Earth"s natural electric field )会产生电极化的现象。

碰撞中的冰粒会因静电感应而带电。

闪电的破坏

闪电

  被雷电击中的树木

一般农夫只身在空旷地下田,就具有尖端放电的效果(避雷针就是运用此一的原理,并且做到接地的功能),很容易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闪电破坏力很大,若击中人体,身上的水分会瞬间蒸发,并可扰乱人的心跳而致人于死地,也会使人烧焦,称为雷击死亡。就算因为身上金属饰品的诱导而没有被正面击中,也可以把电力透过地面传送到人体,死亡率为10%~30%。若在森林发生,有可能造成森林大火,而若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电器用品被击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或是跳电等情形。飞机虽然因为金属外皮的导电性,可免于电流流入内部,但若过于强大会有可能影响仪器的使用而导致问题发生

而闪电擦过绝缘体或高电阻物品时,会产生热效应( 英语: heating effect ),形成大量热,燃烧该物品。

 

参考

附注

参见

霹雳

避雷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闪电战
闪击理论战略层面包含了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运用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勤,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讲求速度的震撼,使敌军放弃抵抗。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战机、坦克、步兵的协调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战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陆军航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
· 闪电侠
人物在1956年,因为DC漫画让闪电侠这个角色复活,后来更速成了DC漫画的兴盛时期。他在《陈列橱》第4期中首次出现。全名巴塞罗缪·亨利·“贝瑞”·艾伦(BartholomewHenry“Barry”Allen),继杰·加里克之后的第二任闪电侠。闪电侠巴里·艾伦原本是罪犯调查科的技术人员,一天他准备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被雷电击碎的化学品溅中,得到了高速走动的能力。他的外甥沃利·韦斯特是第三代。巴里·艾伦的孙子巴特·艾伦为新的闪电侠,他在新闪电侠漫画《TheFlash:TheFastestManAlive》中以主角身份出现,同时也在《超人前传》第四季中首次登场。在追溯连续性的漫画《闪电侠:重生》中,艾伦说出了以前只是让著超人,没有使出真正的速度的事实,之后瞬间甩开了超人。此外在《闪电侠:重生》#1的叙述中,贝瑞似乎在刚开始时并不喜欢绿灯侠哈尔·乔丹,因为他做事很鲁莽,且盯着神奇女侠看了太久,且每当...
· 球状闪电
现象目前对于球状闪电的相关信息少、而且多有争论,能归纳的现象有如下几点,多与降雨有关:球状闪电呈球形,也有部分接近球形。球状闪电于空中漂浮,直径由十五至四十厘米不等。球状闪电的高温能把周围树木烤焦。球状闪电的闪光为红色或黄色。球状闪电存在时间短,一般为几秒,特别的可长达几分钟。曾经有球状闪电进入室内的报导。原理一直以来,球状闪电形成的原因尚未有确切的解释。2012年6月,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科学家在青海省一个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拍到一个发光球,被认为就是在雷暴天气出现的球状闪电。它的视频和光谱,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自然界球状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而这项研究的详细内容,已经发表在2014年1月出版的《物理学评论快报》上。圣艾尔摩之火常被误会为球状闪电同类型事物,但实际成因不同:虽然二者都是常在大雨(尤其是雷雨)中发生的自然现象,但是圣艾尔摩之火是低温的冷光现象,不会破坏周遭事物。以下是一些对其...
· 闪电轨道
用途闪电轨道的原始用途是供闪电型(Molniya)通讯卫星使用。1964年曾二次试图发射人造卫星到此轨道,但结果都不成功。后来在1965年4月23日第一次成功的发射人造卫星Molniya1-01到闪电轨道。早期的Molniya-1人造卫星是要供长程的军事通讯使用,但因人造卫星本身寿命不长,需要定期的汰换。Molniya-2人造卫星除了供军事使用外,也供民用广播用,例如涵盖整个苏联的卫星电视系统Orbita(英语:Orbita)。后续也陆续改为Molniya-3的人造卫星。有些苏联的间谍卫星也在经过调整闪电轨道上运行,其闪电轨道已有调整,使其远地点对应美国本土。虽然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也可监控美国本土。但以前苏联的感测技术会需要高对比的观察角,只有在高纬度地区的卫星才能胜任,如监控美国导弹的AKO早期预警系统即为一例。后来由于感测技术的提升,这类系统已经可以配合地球静止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运作...
· 巴列卡诺闪电
历史巴列卡诺是西班牙足球职业联赛里的一只传统的球队,于1924年成立,1980-1990年代球队不断徘徊于联赛的甲级和乙级之间,球队在1998-1999赛季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2001年时球队历史中最辉煌的一年,球队在欧洲联盟杯中有出色表现,可惜最终被本国球队阿拉维斯淘汰出局(当年联赛虽然是第9名,不过欧足联因“公平竞赛”给予巴列卡诺奖励)。之后球队就陷入了低潮,2002-2003赛季之后巴列卡诺降入西乙联赛。现时2008-2009赛季巴列卡诺以第5名的成绩错过了升级的机会。2011年5月22日,巴列卡诺主场3:0击败萨雷斯,提前两轮取得直接晋级西甲的资格;最终巴列卡诺获得2010-2011赛季西乙联赛亚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