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魏郡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19
转发:0
评论:0
魏郡战国初期,这里属于卫国,后来被赵国吞并。秦朝时属于邯郸郡、河内郡管辖。西汉建立,汉高祖置魏郡,辖县18,东汉辖15县,郡治都在邺,属于冀州。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以邺为据点,此后被封为魏公、魏王。建安十七年(212年)分魏郡置东、西部都尉。建安十八年(213年)割河内郡荡阴、朝歌、林虑3县,东郡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4县,钜鹿郡廮陶、曲周、南和3县,安平郡任城县,赵郡的襄国、邯郸、易阳3县共计14县入魏郡,魏郡辖县增至29县。其子曹丕以魏代汉,建立了曹魏。此后,魏郡北部被划归广平郡,黄初二年(221年)以后与广平郡、阳平郡合称“三魏”(《水经注·漳水》)。西晋时统8县,仍治邺。北周静帝大象三年(580年),邺城被时任宰相的杨坚拆除,后魏郡的郡治南迁到了安阳县(今安阳市市区),统县11。唐朝时,原魏郡成为相州,包括原邺及安阳等地都归属于相州,并在原邺城旧址重建邺城,在东部另建...

魏郡

战国初期,这里属于卫国,后来被赵国吞并。秦朝时属于邯郸郡、河内郡管辖。西汉建立,汉高祖置魏郡,辖县18,东汉辖15县,郡治都在邺,属于冀州。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以邺为据点,此后被封为魏公、魏王。建安十七年(212年)分魏郡置东、西部都尉。建安十八年(213年)割河内郡荡阴、朝歌、林虑3县,东郡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4县,钜鹿郡廮陶、曲周、南和3县,安平郡任城县,赵郡的襄国、邯郸、易阳3县共计14县入魏郡,魏郡辖县增至29县。其子曹丕以魏代汉,建立了曹魏。此后,魏郡北部被划归广平郡,黄初二年(221年)以后与广平郡、阳平郡合称“三魏”(《水经注·漳水》)。西晋时统8县,仍治邺。

北周静帝大象三年(580年),邺城被时任宰相的杨坚拆除,后魏郡的郡治南迁到了安阳县(今安阳市市区),统县11。唐朝时,原魏郡成为相州,包括原邺及安阳等地都归属于相州,并在原邺城旧址重建邺城,在东部另建的魏州已经不再是汉晋时代的魏郡所在。

魏郡东部都尉(阳平郡)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以魏郡东部都尉置阳平郡,西晋因之,均治馆陶县(今山东冠县东古城镇)。

魏郡西部都尉(广平郡)

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时置,时称 平干国 ,五凤二年(前56年)改称 广平国 ,东汉建武年间省,辖有16县。曹魏黄初二年(221年)以魏郡西部都尉复置广平郡,西晋因之,均治广平县(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晋室南迁后置侨郡于襄阳(今湖北省光化县北),刘宋、南齐因之,梁朝侯景之乱后废止}。北魏时移郡治曲梁(今河北省永年县),北周时属洛州,隋文帝废郡存州,隋炀帝时又改州为武安郡,唐朝复置洛州,后改为广平郡,不久复为洛州,宋朝为洛州广平郡,元朝为广平路,明朝为广平府。

参考

《中国历史地图集》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新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魏氏郡任城郡
任城郡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分东平国置任城国,国都任城县(在今山东微山县驻地夏镇西北61公里,南阳湖东岸,泗水入湖处南,鲁桥镇仲浅村。)三国魏置任城郡。西晋复任城国。刘宋任城郡省。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区,并为任城县治,隶兖州。高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移任城郡治鲁县(山东曲阜市区)。隋开皇三年(583)废。任城县汉置任城县,故址在今微山县驻地夏镇西北61公里,南阳湖东岸,泗水入湖处南,鲁桥镇仲浅村。属东平国。。后汉元和元年(公元84年)为任城国都。三国魏至晋,时为任城国都,时为任城郡治。刘宋任城郡、县具省。后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分高平郡置任城郡,并复置任城县为郡治,(在今济宁市市中区任城路两侧)。高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移任城郡治鲁县,高平郡移治任城,县属之。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高平郡废,任城县...
· 冉姓郡望魏郡
魏郡,中国古代西汉至唐初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最大范围包括今河南安阳,河北邯郸市以南及山东冠县,莘县等地,治今河北省临漳县。东晋、隋、唐时的魏郡与汉晋的魏郡已有较大不同。西汉始立,郡治在邺,属冀州。东汉时辖境相当于今河北临漳县、魏县及山东冠县、莘县等县地及河南靠北少部分地区。后曹魏、西晋各有所调整。南北朝时,南北各有一个魏郡,北方魏郡移治曲梁,南方则是襄阳;两个魏郡先后被废。
· 郎姓郡望魏郡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亦称魏国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 信氏郡望魏郡
历史发展先秦时期战国初属卫国,后被赵国吞并。秦时属邯郸郡、河内郡治下。汉晋时期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魏郡,据《汉书·地理志》辖十八县。为邺,馆陶,斥丘,沙,内黄,清渊,魏,繁阳,元城,梁期,黎阳,即裴,武始,邯会,阴安,平恩,邯沟,武安。东汉时,辖十五县,郡治在邺,属冀州。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及山东冠县、莘县及安阳北部部分区域。曹魏黄初二年(221年),以魏郡西部都尉复置广平郡。以魏郡东部都尉置阳平郡,西晋因之,均治馆陶县(今山东冠县东古城镇),合称“三魏”西晋时,统八县,仍治邺。南北朝五胡乱华期间,晋朝南迁,在南方侨置魏郡。同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亦袭用魏郡。故此期间有两个魏郡同时存在。南北朝时,南北各有一个魏郡,北方魏郡移治曲梁,南方则是襄阳;两个魏郡先后被废。南魏郡东晋时,侨置魏郡于襄阳(今湖北省光化县北)。刘宋、南齐因之。南梁时,侯景称帝立侯汉,废魏郡。北魏郡北魏时,移郡治...
· 魏氏郡巨鹿郡
巨鹿郡(钜鹿郡),秦郡(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因大陆泽(钜鹿泽)而得名。秦设巨鹿县为巨鹿郡治,治所在平乡(邢台市平乡县西南),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缩小至今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唐代钜鹿郡即是邢州(今邢台市)。秦朝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三十六郡。巨鹿郡辖区相当今河北省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威县及邯郸市鸡泽以北,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秦钜鹿郡折叠编辑本段.还保有当时城墙西和南两面,为河北省省级保护文物。东北两面被村农民垫宅基所挖掘已空。传闻每当秋高气爽的时候,隐隐约约能看到古城的影子。所以"秋望古城"为巨鹿八图之一。小弟我就是柴王城村人,当年赵匡胤在此时传授了当地人的拳法,就是后来的太祖长拳就是从我们村传出去的。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通讯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及京深高速公路三条交通大动脉东西环抱,到巨鹿距离为55-...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