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国家
缺点
对于一个现代国家而言,没有海岸线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缺点,因为不靠海除了让该国无法利用如渔业之类的海洋资源之外,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国家无法发展海运。这样的缺点在以往的海权时代,代表这国家很难在海外探索与殖民方面占有优势,而在今日则代表它缺乏发展航海贸易的空间,而影响到国家的国际贸易能力。
进入海洋的通路
美国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首先提出“一切国家都有与海洋交往的权利”的概念。内陆国家有三种方法与海洋取得联系:一、利用国际性江河;二、取得沿海邻国的过境权;三、获得通往海洋的领土走廊。其中只有第三种方法在实际上可以结束一个国家的内陆国状态。
根据国际公法,内陆国在临海邻国拥有过境权,即其人员、运输工具和货物拥有不受阻挠地通过邻国领土的权利。内陆国家利用国际性江河通往海洋的情况则需要取决于该国境内是否具备可以通航的国际性河流。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可以自由利用易北河航道和汉堡港口。奥地利和匈牙利则通过国际性条约获准使用多瑙河航道进行江海航运。此外,根据1986年《联合国船舶登记条件公约》,每个国家,不论是沿海国或内陆国,均有权使悬挂其国旗的船舶在公海上行驶。
因海岸线造成纠纷
缺乏海岸线的国家如果要与外界进行贸易,势必得借道周围的邻国,而为了避免这种进出路线受制于人的困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尽可能争取临接海岸线的国土——哪怕是只有一点点海岸也好。因此可以看到许多划分方式怪异的国家疆界,或者是因为抢夺海岸线而产生的纷扰与战争。
刚果民主共和国
在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比利时国王为了获得刚果自由邦(旧称扎伊尔,现名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通海权,就被授予一小块可从首都利奥波德维尔(今名金沙萨)连接到大西洋岸的狭窄领土,而将葡萄牙所属的安哥拉一分为二,孤立了该国的喀丙达地区。
前南斯拉夫共和国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由前南斯拉夫分裂而出的斯洛文尼亚与波斯尼亚赫塞哥维纳两个国家: 1、其中斯洛文尼亚保留了在科佩尔(Koper)附近、不到50千米长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这一地区迄今为止仍然是该国与隔邻的克罗地亚持续争议的区域。 2、1699年,拉古萨共和国将奈乌姆出售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避免拉古萨卷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与威尼斯共和国军队的战争中去。如今这块土地属于波黑,并且是波黑唯一的仅数千米的海岸线所在地。 至于前南斯拉夫的主体国家塞尔维亚在解体后则因为与黑山继续以联邦制度维持为一个政体(塞尔维亚和黑山)才有海岸线,2006年黑山脱离塞尔维亚独立,联邦的解散使塞尔维亚自此成为一内陆国。
埃塞俄比亚
非洲东北角的埃塞俄比亚则处于一个完全相反的状态。该国原为内陆国,通过法属索马里的吉布提港获得出海权。在1952年时,埃塞俄比亚并吞了隔邻的原为意大利所属殖民地的厄立特里亚,组成联邦,并且在十年后将其并为一省,造成长达30年的独立内战。由于失去厄立特里亚的海岸线将会使得埃塞俄比亚变成内陆国,因此该国对此地区的独立抗争采取极端反对的态度。1993年时厄立特里亚独立建国,目前埃塞俄比亚是依靠支持东北方新兴、政治地位未明的邻国索马利兰(Somaliland)临时政府而获得的港口设施使用可能,来解决自身遭遇的陆封困境。
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曾经是临海国家,但在1883年的硝石战争失败后,被迫将仅有的临海省份割让给智利,并从此成为内陆国。
波兰
1919年巴黎和会上,确定建立独立的波兰民族国家,为使其拥有出海口,国际联盟将德国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之间一块狭长地带划为波兰领土,称为“波兰走廊”,但该地区的居民大多是日耳曼族。这一决定遭到了德国的反对,并成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导火索之一。
俄罗斯
有些时候光只是拥有海岸线是不够的,十六世纪时的沙俄虽然拥有当时西方国家中最长的海岸线,但在实质上却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局部陆封的国家。因为该国所有的海港都是临靠在北冰洋岸,一年之间有大部分的时间处于冰封状态而难以利用,这点也成为之后俄罗斯积极对周遭侵略扩张的主要动机,以便寻求在波罗的海、黑海与太平洋岸,较具有实用价值的不冻港(Warm water port)。十八世纪的大北方战争中,沙俄击败瑞典,取得波罗的海控制权,波罗的海的不冻港为沙俄接触更多西方文化及与西方通商打下基础。沙俄同时亦不断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爆发战争,以夺取黑海不冻港出海口。十九世纪晚期瑷珲条约逼使清朝割让外满洲地区,使得俄罗斯拥有如海参威等城市在内的太平洋岸不冻港。
中国
图们江在出海最后15千米在清朝晚期以前是中国与朝鲜两国的界河。1860年(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把图们江最后15千米的北岸划归沙俄帝国,俄罗斯取代中国与朝鲜相邻。中国从此无法直接出入日本海。1886年,清政府御史吴大澂与俄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争得中国船只图们江出海权。1938年,日苏张鼓峰事件后,出海口被日本和苏联封锁。
1991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 中的第九条,苏方同意中国船只(悬挂中国国旗)可沿协定有关界点以下的图们江(苏联地图为图曼纳亚河)通海往指定航行,中国自此失去图们江出海口的主权。
内陆国家类型
依照内陆国家与邻国之间的地理关系,内陆国家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有几种较为特殊的分布:
由单一邻国陆封
世界上仅有三个是被单一邻国包围的内陆国,也就是所谓的国中国:
莱索托:需透过邻国南非前往大西洋与印度洋。
圣马力诺:需透过邻国意大利前往地中海。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区内,需透过意大利前往地中海。
由两个邻国陆封
世界上有七个国家是由两个互相相邻的国家包夹在中央,换而言之这些内陆国是座落在两个国家的国界上:
安道尔:由法国与西班牙所包夹。
不丹:由印度与中国所包夹。
列支敦士登:由瑞士与奥地利所包夹。由于邻国瑞士与奥地利本身也是内陆国,因此列支敦士登是所谓的“双重内陆国”之一。
摩尔多瓦:由乌克兰与罗马尼亚所包夹。
蒙古:由俄罗斯与中国所包夹。
尼泊尔:与不丹同样位于印度与中国边界上。
斯威士兰:由南非与莫桑比克所包夹。
除了上述国家外,世界上也有几个尚未受到广泛承认的政治实体,具有类似地理特性:
南奥塞梯:位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共和国的边境上。
德涅斯特河沿岸:由于是自摩尔多瓦所分离而出的一个自治实体,因此是由摩尔多瓦与乌克兰所包夹。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位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边境上。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位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边境上。
双重内陆国家
双重内陆国家是指被其他内陆国家所包围的内陆国家。
列支敦士登:由瑞士与奥地利两个内陆国所包围。
乌兹别克斯坦:西北濒临咸海(为一内海),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等内陆国家毗邻。乌兹别克斯坦与濒临里海的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接壤,从这两个国家可以利用人造的伏尔加-顿河运河到达亚速海、黑海。
在德国统一(1871年)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这段时期,世界上没有双重内陆国。当时,乌兹别克斯坦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而列支敦士登则与濒临亚德里亚海的奥匈帝国接壤。
准内陆国家
虽然不真的属于内陆国家,但这类国家因海岸线太短、占不到5%的国界长度,特性类似于完全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家:
刚果(金)(海岸线约0.3%)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海岸线约1.4%)
伊拉克(海岸线约1.6%)
约旦(海岸线约1.6%)
刚果(布)(海岸线约3.0%)
多哥(海岸线约3.3%)
斯洛文尼亚(海岸线约3.4%)
比利时(海岸线约4.6%)
内陆国家/地区列表
下表列出的是世界上各内陆国家与具有内陆国家特性但受到有限承认的政治实体名单,与各国/地区的面积与人口。
参见
岛屿国家
内陆海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