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旅
创作历史背景
对拿破仑战争取得胜利以后,欧洲各国于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召开维也纳会议,德意志联邦宣告成立,但是此时的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由主权邦结成的松散同盟。1815年联邦议会通过了《维也纳最后法案》,其中规定各邦宪法必须遵守君主制原则。此法案的出台,宣告了任何关于联邦宪法可望遵循自由路线制定的原则已经落空。立宪之路也不能再持续下去。由此,德意志联邦形成以纯粹以革命为己任的一套制度:新式机制用来摧毁新兴思想,立宪制度被旧式政权来消灭立宪主义。
在经济方面,普鲁士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得到提升,但也从另一方面激化了财富分配不均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奥地利由于外债规模庞大,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以及生产技术落后,这个国家在1811年时已经走向破产,国家经济只能依靠借贷维系。
在思想文化领域,虽然旧有的差别并未完全消除,但是19世纪早期的德意志至少从表面上看被赋予了更多的平等色彩,受18世纪的理性启蒙运动影响,宗教的影响力已经削弱,个人、家庭生活成为思想的核心以及文化的反映重点。
写作过程
威廉·米勒
《冬之旅》是分两部分完成的,每部分各包含12首歌:第一部分完成于1827年2月,第二部分完成于1827年10月。两部分出版时间也有不同:第一部分出版于1828年1月14日,第二部分出版于1828年12月30日。舒伯特是在1823年莱比锡出版的一部年鉴中找到前12首诗的,而在他完成为这12首诗配曲后,他又在米勒1824年出版的《巡游号手留诗》中找到剩下的12首诗。米勒将这本书题献给他的儿子的教父,作曲家卡尔·马利亚·冯·韦伯,“作为友谊与欣赏的见证”。1827年3月4日,舒伯特曾邀请他的友人到他的住处试听套曲的第一部分,但最终没能成行,并一直推迟至全曲完成时。
米勒在1823年至1824年间对于诗的行文及次序做了一些调整。由于套曲是分两部分完成的,因而其保留了诗的部分原始风貌:如将后12首作为前12首的延续。除了调整《勇气》以及《幻日》之外,他在铺排曲目次序时基本也是依照原来采用的次序。而依照舒伯特的铺排顺序,套曲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主人公离开他爱的人的居所,第二部分讲述的是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憧憬希望选择甘于孤独。
《冬之旅》中钢琴部分所承担的比重与人声部分不分伯仲。在作品中,钢琴弹奏出的旋律一直在传达着主人公的心绪,如《河上》中诡异的节奏、《回望》中不安的切分音、《孤寂》中戏剧性的颤音、《鬼火》中闪烁的音群以及《风雪之晨》中尖锐的重音。钢琴部分还充分地展现了诗中意象,如纷纷扬扬的大雪,呼啸的冬风,寒冰下的河水,啼叫的鸟,聒噪的乌鸦,吠叫的狗,风中嘎吱嘎吱作响的风向标,远处鸣响的邮号以及低吟不止的手摇风琴。
创作意图
《晚安》开头部分的几个小节:“来时我孤单一人,去时亦孑然一身。”
舒伯特为何要去创作带有明显忧郁色彩的《冬之旅》?这一点一直众说纷纭。音乐学家伊丽莎白·诺曼·麦凯提出:“到1822年底,……,舒伯特的病情日益加重。梅毒不可避免地对他的余生产生了影响,包括他的身心状况以及他创作的作品。”《冬之旅》正是在他日益病入膏肓时创作的。
舒伯特(弹钢琴者)与福格尔
舒伯特的朋友弗朗茨·冯·肖伯、爱德华·冯·鲍恩费尔德、约瑟夫·冯·施鲍恩以及诗人约翰·迈尔霍费尔常去听舒伯特的音乐会。依据迈尔霍费尔描述,舒伯特在创作《冬之旅》时正深深沉浸在忧郁之中,因为“玫瑰色已彻底从他的生活中消失,寒冬正向他步步紧逼”。
舒伯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直在校订着《冬之旅》的第二部分。他对于套曲的最后一首《风琴奏者》的校订已不可考。尽管他没能见证这部套曲正式出版,但很庆幸的是,他能在生前听到福格尔对于全曲的演绎。
作品性质
冬日景色
在彼得斯版曲谱的引言中,威廉·米勒之子马克斯·米勒提出,舒伯特的两部套曲具有与全本悲情歌剧不同的戏剧效果,特别是被一些像珍妮·林德或是尤利乌斯·施托克豪森这样的歌唱大师演绎时。与《美丽的磨坊女》类似,《冬之旅》不仅仅只是表达失恋主题的歌曲集合,更是一出完整的独角戏。尽管其中有些歌曲有时会单独出现在演奏曲目中,但歌唱家为了不破坏作品的完整性通常会演出全本的《冬之旅》。作曲家精心安排这部套曲各部分的情感深度与拐点,让主人公的情感随着一个个音符发展到近似病态的程度。
《冬之旅》以独特的叙事与剧情序列讲述了失恋的主人公在雪地漫行时的所见所感。这部套曲讲述的是爱人已另有垂青的主人公在夜里悄悄地逃离爱人所居的小镇,沿着一条河走入另一个村落。虽一度想去寻死,他最终还是选择甘于孤独。寒冷灰暗、毫无生趣的冬景映射着他内心的情感。他在独行路上遇见的人与物构成一首首歌曲的主题。这不仅仅只是脚下的旅行,更是心中所进行的一次长行。
舒伯特的两部套曲对于后世的德语艺术歌曲有重要的的影响。其不仅对后世作品风格产生影响,更影响到了德奥古典音乐整体的发声技巧。歌唱家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与体力才能完整诠释出这部作品。
作品影响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十九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一部力作,它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舒柏特没有象某些消极浪漫主义艺术家那样,以自己的创作去美化中世纪的社会,以乔装扫一扮的古代亡灵来引导人们逃避现实;也没有象某些受统治者支持的音乐家那样,用、醉生梦死的音乐去麻醉人们的精神;而是面对着严酷的现实,用自己的音乐作品,道出了压抑在心中的悲愤、唱出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求、控诉了命运的不平。虽然,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还不可能找到造成这不平命运的社会根源,更不可能看到光明的出路在何处。但是,通过他那一首首曲诉衷肠的作品,人们足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他所处的社会的黑暗和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矛盾。这一点,正是舒柏特的音乐作品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对其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演唱该套曲时正确把握其艺术特点应当注意的问题。但由于水平与篇幅的关系,本文难免有偏颇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提高。这种声乐作品只是舒伯特众多艺术杰作的一部,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浩瀚的艺术歌曲海洋里,无数的瑰宝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开发。
作品改编
在舒伯特身后,有许多作曲家对于冬之旅进行了改编:
弗朗茨·李斯特曾将其中的12首改编为钢琴独奏作品,并重新安排了曲顺:《晚安》、《幻日》、《勇气》、《邮差》、《心死》、《洪流》、《椴树》、《风琴奏者》、《幻象》、《客栈》、《风雪之晨》、《村中》。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曾将舒伯特所写的许多歌曲改编为钢琴独奏作品。他曾改编过《冬之旅》的《晚安》。
汉斯·桑德尔1993年为《冬之旅》进行了管弦配器。
2001年,延斯·约瑟夫将《冬之旅》改编为由男高音与弦乐四重奏表演。2002年,克里斯蒂安·埃尔斯纳与亨舍尔四重奏录制了这一版本。2004年,彼得·许莱尔与德累斯顿弦乐四重奏也录制了这一版本。
2001年12月,约翰·诺伊迈尔依据《冬之旅》编排了一出芭蕾舞剧。
2007年,双簧管演奏家诺曼德·福盖特将《冬之旅》改编为由室内管乐团表演。这一版本在该年的9月录音。
马蒂亚斯·罗伊布纳受到《风琴奏者》的启发,编排了手摇风琴与人声共演的《冬之旅》,并于2010年录音。
手风琴演奏家威廉·施摩尔曾与一位独立摇滚歌手录制了手风琴伴奏版的《冬之旅》,并在2013至2014年度的美国手风琴联合会系列大师课及演奏会上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