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居延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0
转发:0
评论:0
地理据野外踏勘,史前时期居延海面积达2600km。汉时称为居延泽,面积726km。古居延海由东、西居延海和天鹅湖三部分组成,额济纳河,又称黑水、黑河,自甘肃省张掖(古称甘州)往北流,改称弱水,至上流青山头再分成两条支流;西为穆林河,注入西居延泽(嘎顺诺尔);东为纳林河,注入东居延泽(索果诺尔),在丰水期时居延海合成一湖。与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世代相伴。居延海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飞鸟栖息,波光粼粼,“鸭浮绿波、碧水青天”。该地区年蒸发量约3000毫米,而降雨量不足40毫米,完全靠额济纳河(黑河)补给,清代诗人任万年称“巨浪滔天大石浮,龙形滚滚向东流”。东居延海的海拔为907米。居延海是在东西断裂形成的条带状洼地的基础上形成,再加上风力剥蚀作用使洼地范围扩大形成居延海湖盆。湖盆内有巨厚的侏罗纪沉积。第四纪早期造成静水沉积的环境,说明为温暖湿润的淡水湖泊。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气候转为干旱。2000...

地理

据野外踏勘,史前时期居延海面积达2600km 。汉时称为 居延泽 ,面积726km 。

古居延海由东、西居延海和天鹅湖三部分组成,额济纳河,又称黑水、黑河,自甘肃省张掖(古称甘州)往北流,改称弱水,至上流青山头再分成两条支流;西为穆林河,注入西居延泽(嘎顺诺尔);东为纳林河,注入东居延泽(索果诺尔),在丰水期时居延海合成一湖。与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世代相伴。居延海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飞鸟栖息,波光粼粼,“鸭浮绿波、碧水青天”。

该地区年蒸发量约3000毫米,而降雨量不足40毫米,完全靠额济纳河(黑河)补给,清代诗人任万年称“巨浪滔天大石浮,龙形滚滚向东流”。东居延海的海拔为907米。居延海是在东西断裂形成的条带状洼地的基础上形成,再加上风力剥蚀作用使洼地范围扩大形成居延海湖盆。湖盆内有巨厚的侏罗纪沉积。第四纪早期造成静水沉积的环境,说明为温暖湿润的淡水湖泊。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气候转为干旱。

2000年起,国务院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黑河流域管理局,对黑河流域统一管理,逐步采取措施恢复居延海生态环境。

历史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的军队出北地自灵武(今宁夏银川西北)渡河,翻越贺兰山、穿越浚稽山沙地(今巴丹吉林大沙漠),饮马于居延海,再经黑河向南包抄祁连山下,在酒泉和张掖一带击败了匈奴主力,擒获单桓王和酋涂王,匈奴浑邪王刺杀休屠王之后,归降汉朝。汉太初三年(前102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筑城于居延泽上,遣军民十八万,置居延休屠二县,广建寨墙亭障,防御匈奴南下侵拢。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使(李)陵将其射士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东汉时期设居延属国。

魏晋时称为西海。唐代诗人王维更是写下《塞上作》一诗:“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至今两岸古迹甚多,西夏建有喀喇浩特(即黑水城),傍居延海而建,并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西夏末年河水改道,古居延海逐渐消失。元代扩建黑水城,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亦集乃”汉语译为“黑城”。元代分为哈班、哈巴、喇失三海子。1372年,明朝将军冯胜率军进攻元朝将领卜颜帖木尔据守的黑城,在东河上筑拦河坝,断绝黑城饮水,迫使元军投降。由于当时冯胜采取了断水为攻的战法,使得弱水改道,造成居延海的绿洲消失。

参见

居延海沙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居延汉简
发现始末1930年,中国、瑞典学者合组的西北科学考查团至甘肃附近考察。4月,瑞典考古学家弗克·贝格曼(英语:FolkeBergman)在额济纳河流域发现一枚木简,考查团遂在60处展开挖掘工作。在挖掘的586个坑中,其中463个坑有汉简,至5月8日为止共掘出11000余枚。同年12月27日至1931年1月25日,贝格曼一行又在破城子甲渠侯官的城堡遗址,发掘出汉简5200多枚。1931年5月下旬,这批汉简运抵北平。由于汉代时纸张数量有限,居民仍习惯在竹木上写字,多为木简,少数为竹简,居延汉简书体为隶书章草,内容多为修筑边塞、兵制、屯田、置亭燧所遗屯戍文书,也论及市易,如《居延汉简甲乙篇》记有“用马五直二万”,“其平宗马直七千”的记载。居延汉简纪年简最早者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最晚者是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居延汉简是王国维所称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学术界四大发现(另外三个分别为殷墟甲骨...
· 师延居箜篌城
中牟县东南10公里处有个古城村,隶属于韩寺镇,拥有3000多口人,距黄帝故里新郑市区25公里,距古都开封城区26公里,古代曾为京畿之地。这一带农民翻地打井,经常挖到古墓、拾到箭头等古物。村边有座古城遗址,相传是古代的“箜篌城”。村前有古城河环绕,桥前立有“古城桥”石碑。2009年8月,郑州大学历史文学院教授张诚和考古工作者对中牟县韩寺镇古城村箜篌城遗址的夯土层考证后认为,应属商代遗存,中国第一个乐神“师延”及其后代可能在此繁衍生息并缔造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之声”。东汉时期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诗中的“箜篌”经专家考证,是一种起始于我国的古老的弹弦乐器。北宋初年《太平寰宇记》载,“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20华里,昔师延在此造箜篌,以悦灵公”。“箜篌城”,应该是古代集中制造箜篌这种乐器的城池。《中华民族1000个第一》中...
· 居延汉简
释文:华商尉史周育当为君牛不相当杀廿予恩己决恩不
· 居延汉简
释文:华商尉史周育当为君牛不相当杀廿予恩己决恩不
· 居延纪年简
释文:永光四年十月尽五年九月戍卒折伤牛车出入薄建昭二年十月尽三年九月吏受府记竟宁元年正月吏妻子之入关致籍建始五年四月府所下礼分算书鸿嘉二年五月以来吏对会入官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