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社会学派
研究方法
芝加哥学派采取生态学(英语:ecology)的观点研究城市,并认为大部分的贫穷居民都在社会结构和家庭、学校等地方感到挫败。这造成社会解组(英语: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削弱了家庭与学校等社会组织控制行为的力量,创造了犯罪与偏差行为的环境诱因。
代表人物与理论
乔治·贺伯特·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英语: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又称:象征互动理论、形象互动理论)。由于此理论主要在区分儿童发展、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因此也成为社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最早期的重要理论之一。
社会解组理论(英语: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译为“社区组织不善”理论会更为贴切。主旨:不良的生活环境是造就犯罪之主因。社区的次文化(例:赞许犯罪)和人际关系类型,影响力远大于青少年的个人属性(年龄、性别、种族)。
Sutherland (1924):爱德文·苏哲兰1924年在《犯罪学·初版》当中提出“差别接触理论”(英语: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主要受乔治·贺伯特·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之影响,因此差别接触理论也是犯罪学理论中富有社会心理学色彩的一个。此理论主旨是:人会从与素行不良的他人交往中学到犯罪行为。
Park, Burgess & McKenzie (1925) 发表他们的都市生态学专书,基于对芝加哥的观察,指出五种经常在城市发展现的“同心圆模式”,当中包括被视为最易爆发危机或分崩离析的“转变中区域”。
McKay & Shaw (1942) 延续爱德文·苏哲兰的理论,也是聚焦于青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ency)之研究,发现他们都集中到“转变中区域”。他们因此主张:犯罪的少年并不是人异常,而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异常;犯罪只是正常人被置于异常环境中时的正常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