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民系
起源
文明最早起源于江南一带的文明,如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属古代中原人所称的百越地区。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后来两地连年交战,彼此文化上相互渗透同化,最终融为一体。吴、越两国属于同一个部族,即吴越族,最初被中原诸侯视为蛮族,至春秋已经与周的诸侯国广泛交流,经过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以后,已经被同化成为汉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地的古越语是今天的吴语的源头。 吴国地区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后世的吴文化。
后期随着北方连年战乱,开始衣冠南渡,在晋朝五胡乱华之后,大量北方华人贵族豪强南渡江南(包括后来靖康之变后的宋室南迁),从而又将北人带入其中。
文化
吴越自古文人辈出,是古代状元和进士产生最多的地方 ,以及当今出产两院院士最多的地区。
文化特征----“士族精神、书生气质” 尚文崇儒阳明学经世致用
文化符号----江南丝竹、昆曲、越剧、沪剧、天台宗、吴歌
音乐
江南丝竹
戏曲
昆曲、越剧、沪剧、锡剧、瓯剧、婺剧
传说
梁祝、白蛇传、曹娥投江
语言
江浙人世代以吴语为母语。现代北部吴语一般是以苏州话为其代表,苏州一带的太湖流域也是吴语的发祥地。后来因上海的经济突破发展,故吴语的代表语言从苏州逐渐转移到了上海。现在的上海话即是江南话极具代表性的吴语方言,而上海话就是一种苏州吴语的基础上混化了宁波吴语而成的吴语支系。但在近几十年来,随着普通话在江浙地区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再习惯讲吴语,金华等传统吴语城市内,吴语逐渐被年轻人弃用。而苏州、杭州等地这种趋势也在愈发明显。上海周边的七宝、九亭等地,由于外来人口的持续涌入,官话成为当地实质上的第一方言。
建筑
主要代表为江南园林、徽派建筑
著名建筑--苏州园林、古徽州民居、宁波天一阁、常州淹城
现今地标--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
商业
吴越地区即古代江南、今长区。自古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资本主义萌芽早,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吴越人善于经商的传统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是中国最大城市,中国经济中心。
现在主要的发展模式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
市镇
江南水网密布,主要特色为小桥流水,人家多沿水而居。苏州,杭州,常州,无锡,镇江,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为著名的水乡城市。
古镇
著名的江南古镇有周庄,南浔,乌镇,西塘,同里,木渎。
特产
吴越人发明了丝绸和水稻,德清窑是最早生产青瓷的地方。
丝绸(太湖流域为中国最大的丝绸产地,湖州辑里丝为最上品的丝绸)
茶叶(浙江、安徽为最大的绿茶产地,著名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红茶有祁门红茶)
昌化小核桃、天目笋干
苏州刺绣(四大名绣之首)
常州梳篦(原为皇家宫廷贡品,1912年在美国费城的世博会上获金质奖章。)
乱针绣(常州地方的一种集合西洋油画的之长的独特绣法。)
湖笔(文房四宝之首)、徽墨、宣纸、歙砚
嘉兴粽子
金华火腿
东阳木雕
湖州粽子、丁莲芳千张包子、周生记馄饨
绍兴黄酒(中国特有的古老酿酒技术)、霉干菜、霉千张等。
上海小笼馒头、白斩鸡、鸽蛋圆子等。
宁波汤团
温州瓯柑(唐宋元明清皆被列为贡品)、瓯绣、瓯塑、乐清黄杨木雕。
青田青田石雕、青田田鱼
龙泉市龙泉剑
参见
江南
吴语
徽语
吴越国
吴越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