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6
转发:0
评论:0
名称由来“德宏”是傣语译音,“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因其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有“孔雀之乡”、“神话之乡”、“歌舞之乡”等美誉。。历史约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国际陆路交通线“西南丝路”开通,中印贸易便已开始,德宏即为西南丝路的必经之地。今州境古为西南夷哀牢国地。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出兵攻打哀牢,哀牢辖地缩减,德宏仍为哀牢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内附,汉朝遂于哀牢地置永昌郡,并置哀牢县于今盈江县境。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蜀,于南中诸郡设庲降都督。西晋分益州置宁州,永昌郡属之。东晋咸康八年(342年)省宁州,罢永昌郡。南朝齐复置永昌郡,隋朝再罢。唐朝年间,南诏建国,今州境分属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于今芒市置茫施城,又于今盈江县东北置押西城,皆属永昌节度。大理国时,州境分属永昌府和腾冲府,押西城...

名称由来

“德宏”是傣语译音,“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因其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有“孔雀之乡”、“神话之乡”、“歌舞之乡”等美誉。 。

历史

约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国际陆路交通线“西南丝路”开通,中印贸易便已开始,德宏即为西南丝路的必经之地。

今州境古为西南夷哀牢国地。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出兵攻打哀牢,哀牢辖地缩减,德宏仍为哀牢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内附,汉朝遂于哀牢地置永昌郡,并置哀牢县于今盈江县境。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蜀,于南中诸郡设庲降都督。西晋分益州置宁州,永昌郡属之。东晋咸康八年(342年)省宁州,罢永昌郡。南朝齐复置永昌郡,隋朝再罢。

唐朝年间,南诏建国,今州境分属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于今芒市置茫施城,又于今盈江县东北置押西城,皆属永昌节度。大理国时,州境分属永昌府和腾冲府,押西城改称干额。

元初置南甸路(治今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茫施路(治今芒市)、镇西路(治今盈江县旧城镇)、平缅路(治今陇川县)、麓川路(治今瑞丽市),皆属金齿等处宣抚司,后改大理金齿宣慰司。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南甸路为南甸军民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南甸军民府为南甸府;改茫施路为芒施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废麓川路、平缅路,改置麓川平缅宣慰司(治今瑞丽市)。永乐元年(1403年)析麓川平缅司置干崖长官司(治今盈江县新城乡)。永乐十二年(1414年)改南甸府为南甸州。正统六年(1441年)废麓川平缅宣慰司。正统八年(1443年)升南甸州为南甸宣抚司。正统九年(1444年)改芒施府置芒市长官司,属金齿军民指挥司;升干崖长官司为干崖宣抚司;于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故地置陇川宣慰司(治今陇川县)。正统十一年(1446年)改陇川宣慰司为陇川宣抚司(治今陇川县陇把镇)。正统十四年(1449年)析干崖宣抚司置盏达副宣抚司(治今盈江县莲花山乡)。万历十二年(1584年)置宣抚同知安于麓川。曾是孟卯王国的中心(曼尼普尔人口中的蓬王国),阿萨姆邦的阿豪姆人也来自这里。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析陇川宣抚司置勐卯安抚司(治今瑞丽市),属腾越厅。清代又分芒市长官司置芒市安抚司、遮放副宣抚司(治今芒市遮放镇)、勐板土千总(治今芒市南),属永昌府;分陇川宣抚司置户撒长官司(今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腊撒长官司(今陇川县北腊撒),属腾越厅。

民国元年(1912年)合芒市安抚司和勐板土千总为芒板弹压委员;改干崖宣抚司为干崖弹压委员;改盏达副宣抚司为盏达弹压委员;改陇川宣抚司为陇川弹压委员;合勐卯安抚司、遮放副宣抚司设勐卯弹压委员;合芒市安抚司、勐板土千总设芒板弹压委员;将南甸宣抚司并入腾冲县。民国四年(1915年)遮放划入芒板弹压委员改芒遮板行政区。1916年改勐卯、陇川、盏达弹压委员为勐卯行政区、陇川行政区、盏达行政区。1917年合勐卯行政区与腊撒土司置勐撒行政区,夏秋驻腊撒,冬春驻勐卯;合干崖和户撒置干户行政区。1929年置第一殖边督办公署,各行政区属之。1932年设畹町镇,隶潞西行政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勐撒行政区置瑞丽设治局;改芒遮板行政区为潞西设治局;改陇川行政区置陇川设治局;改腾冲县原南甸宣抚司置梁河设治局(治今梁河县大厂乡);以原干崖弹压委员地置盈江设治局;以原盏达弹压委员地置莲山设治局,皆属第一殖边督办区。1938年撤销第一殖边督办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各设治局属云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属第十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各设治局改为设治区,属保山专区;梁河设治区迁治遮岛镇。1952年改潞西设治区置潞西县;改瑞丽设治区置瑞丽县;改莲山设治区置盈江县(治今旧城镇);改陇川设治区为陇川县(治今城子镇);改梁河设治区置梁河县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同年12月,畹町镇升为县级镇。1953年7月24日置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驻潞西县(同时梁河县自治区改置梁河县),辖潞西、盈江、莲山、陇川、瑞丽、梁河六县和畹町镇,1956年改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将保山专区并入德宏州。1958年撤销莲山县并入盈江县,县治迁今址平原镇。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1969年将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1973年又析出复置。1985年1月,撤销畹町镇,改设畹町市。1992年6月,撤销瑞丽县,改置瑞丽市。1996年12月,撤销潞西县,改置潞西市。1998年4月,陇川县驻地迁至章凤镇。1999年1月,撤销畹町市,并入瑞丽市,设立畹町经济开发区。2010年7月,潞西市更名为芒市。

地理

德宏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7°31′至98°43′、北纬23°50′至25°20′之间,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南、西和西北三面与缅甸联邦克钦邦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东和东北2面与保山市的龙陵县、腾冲县两县相邻。德宏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出口,境内有九条公路与缅甸北部城镇相通,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口岸;盈江、章凤两个省级口岸。

气候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属南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3~20℃,1月平均气温10.9~12.5℃,6月平均气温22.8~24.3℃,年较温差11.8~12.8℃,因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德宏属多雨区,年降雨量1376~1649毫米,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8~90%,冬、春旱较突出。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德宏州下辖2个县级市、3个县。

县级市:瑞丽市、芒市

县: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为1211440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153人,增长13.08%。平均每年增加1401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4%。其中,男性为624774人,占总人口的51.57%;女性为586666人,占总人口的48.4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50。0-14岁的人口为252174人,占总人口的20.82%;15-64岁的人口为883264人,占总人口的72.91%;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002人,占总人口的6.2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14070人,占34.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97370人,占65.82%。

民族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9147人,占总人口的51.9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2293人,占总人口的48.07%。

德宏州和附近县市的傣族多数属于傣那,说傣那语。

 

经济

2005年,全州生产总值完成58.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533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9.0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3.7亿元,第三产业完成26.11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2:23: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3亿元,建立了除粮、糖、茶传统产业以外的外贸加工业、旅游产业、水电及电冶产业、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建筑建材业、畜牧产业六大产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9亿美元,其中进口1.19亿美元,出口2.71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4元。全州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小时,水泥突破60万吨,猪牛羊产量突破4万吨。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99.7亿元,比上年增加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0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2439元,增长19.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87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8元,增长24.2%。

文化

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37.45万人,寺院595所;

汉传佛教:信徒48796人,寺院63所;

基督教:信徒43382人,教堂210所;

天主教:信徒1994人,教堂8所、

教:信徒2057人,清真寺1所。

道教:信徒365人,宫观1所。

旅游

主要景点有:芒市勐巴娜西珍奇园、树包塔奇观、芒市镇教派齐全的南传上座部佛寺、三仙洞、黑河老坡、瑞丽市的畹町原始森林漂江游、莫里瀑风景区、滇缅公路的终点-畹町桥、畹町生态园、扎朵佛脚印风景区、姐勒金熊塔、麓川古城、淘宝场、姐告口岸、中缅一条街,陇川县的景罕塔、邦角景颇山官衙门,盈江县的允燕佛塔、榕树王、马嘉里事件纪念碑、明代所建的“八关九隘”、姐冒仙人洞,梁河县的南甸土司衙门建筑群等。泼水节是傣族有名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五的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的传统佳节。

名人

卞章戛,男,勐卯镇弄冒寨人,云南省德宏傣族史学家。他曾入奘寺为僧,并担任“召帕雅坦玛铁”(大佛爷)。在1886年3月25日,完成了史学价值较高的《嘿勐沽勐》一书为,研究德宏勐卯及德宏附近地方民族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嘿勐沽勐》(勐卯古代诸王史)的成书。

李根源(1879(己卯年)-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祖籍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腾冲)。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

龚全国,男,1950年4月出生,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人,葫芦丝演奏家。

万小散(1963年--2013年),女,国家一级演员,原云南省德宏州傣剧团演员、副团长,云南省青年表演艺术家,云南省山茶花奖获得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奖,云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德宏州政协委员。曾代表中国和云南少数民族艺术团出访过美国、日本、新加坡、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毛相(1918(戊午年)~1986年),男,云南省瑞丽市姐相乡贺赛村人,原云南省德宏州民族歌舞团著名民间舞蹈家。

邵梅罕,女,傣族,1968年出生,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风平镇弄么村人,云南省剪纸民间艺人。邵梅罕继承和发扬了傣族民间剪纸艺术的传统,同时融入了中原地区剪纸艺术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比赛的金奖,被当地群众称作“傣乡剪纸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