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3
转发:0
评论:0
历史圣马可大教堂的前身最初建于828年,当初只是总督府当中一座临时性的建筑,用以存放威尼斯的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偷运出来圣马可的遗骸。这座教堂后来于832年被一所新教堂所取代。新教堂在976年的一场叛乱中被焚毁,并于978年重建完成(圣马可钟楼的历史也可追溯至9世纪)。现今圣马可大教堂的基础于1063年成型,于1094年完工,圣马可的遗骸同一年在教堂柱子旁边被32任总督VitaleFaliero重新发现。教堂还附有一座低矮的塔楼,最初被认为是总督府的一部分。在13世纪的上半叶,教堂的前厅和新的立面修建完成,大多数马赛克的镶嵌工作也同时完成。教堂圆顶为木制,并融合哥特式的建筑架构。圣马可大教堂的基本结构与当初已经产生大幅度的改变,它的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第十四世纪,一艘来自东方的威尼斯船只返回当地,从一些古代建筑上取下材料,添加到教堂的外部。渐渐地,圣马可大教堂外墙的装...

历史

圣马可大教堂的前身最初建于828年 ,当初只是总督府当中一座临时性的建筑,用以存放威尼斯的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偷运出来圣马可的遗骸。这座教堂后来于832年被一所新教堂所取代。新教堂在976年的一场叛乱中被焚毁 ,并于978年重建完成(圣马可钟楼的历史也可追溯至9世纪)。现今圣马可大教堂的基础于1063年成型 ,于1094年完工 ,圣马可的遗骸同一年在教堂柱子旁边被32任总督Vitale Faliero重新发现。教堂还附有一座低矮的塔楼,最初被认为是总督府的一部分。在13世纪的上半叶,教堂的前厅和新的立面修建完成,大多数马赛克的镶嵌工作也同时完成。教堂圆顶为木制,并融合哥特式的建筑架构。

圣马可大教堂的基本结构与当初已经产生大幅度的改变,它的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第十四世纪,一艘来自东方的威尼斯船只返回当地,从一些古代建筑上取下材料,添加到教堂的外部。渐渐地,圣马可大教堂外墙的装饰物包含各种大理石和雕刻,其中一些装饰品的年代远超过建筑物本身。从外表来看,圣马可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范例。

外部

圣马可大教堂从外面可以分为3个部分:下层、上层和圆顶。下层拥有五个圆形拱门,两旁为华丽的大理石柱,旅客可以通过青铜大门进入前厅。中央大门则是装饰著三层罗马式美术浮雕。最外层是19世纪的镀金镶嵌画(最后的审判),在许多世纪中,教堂内外的镶嵌画都曾更换过,但是这里从未改变。讲述圣马可教堂遗迹故事的镶嵌画位于侧门的弦月窗上。 上层从拱门顶端开始,装饰著枢德和超德、四个战士及圣徒圣马克雕像。

圣马尔谷之马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

圣马尔谷之马复制品

圣马尔谷之马大约于1254年设立于圣马可大教堂当中。这些雕塑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典时代晚期,作者可能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家留西波斯。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将铜驷马雕像从希俄斯岛运到君士坦丁堡,所以圣马尔谷之马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矗立许久 ,威尼斯公爵恩里科·丹多洛后来将马运到威尼斯,于1254年安装在圣马尔谷圣殿的立面。彼特拉克在此欣赏它们 。拿破仑于1797年强行将马从威尼斯搬到巴黎,放置在卡卢梭凯旋门。1815年,马回到威尼斯圣马尔谷圣殿。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只好改用复制品代替,真正的圣马尔谷之马则在圣殿内部展出。

四帝共治雕像

罗马帝国爆发三世纪危机后,皇帝戴克里先为了稳定局势,设置一个新的帝国事务组织,也就是所谓的四个皇帝执政计划(四帝共治制)。斑岩雕像代表四个统治者内部相互依存。它是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从君士坦丁堡运来,放置于圣马可大教堂的西南角。

前厅

前厅本来位于圣马可大教堂的西侧,后来南边被分割成其他用途。前厅内部的装饰非常华丽,天花板镶嵌著旧约圣经的故事。故事主角是诺亚、亚伯拉罕、约瑟与摩西。

内部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

圣马可大教堂内部装饰

圣马可大教堂内部被希腊式十字结构分割成三个大殿,这是根据查士丁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所建造的教堂来设计的。12世纪时,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被镶嵌在大理石地板上,但后来经历许多次修复。圣马可大教堂内部装饰使用的技术是碎块形工艺(Opus sectile)与棋盘形镶嵌工艺(opus tessellatum)。低层墙壁和支柱也完全覆盖着大理石砖。中央的圆顶则是一幅耶稣升天的庞大镶嵌画。

东侧有一个凸起的内殿,下方则是地下墓室。内殿由一个圣坛屏与其他部分分开,圣坛屏由8个红色大理石圆柱组成,表面覆盖哥特式雕塑的杰作(14世纪末)。教堂中间最后方是黄金祭坛(Pala d"Oro),上面共有2,000多颗的宝石,包括珍珠、祖母绿和紫水晶。

内殿的后方是圣器收藏室和一座建于15世纪的教堂,奉献给圣西奥多(威尼斯的守护神),意大利著名画家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则有一幅画作放置在此。

圣坛屏的右侧是平台,新当选的公爵会从这里现身众人面前。左侧通道是圣克莱门特教堂和圣主机坛。圣马可的遗物在1094年于此地被重新发现,镶嵌画被描绘于右侧通道的支柱上。

圣坛屏的左侧是教堂人员阅读圣经时站立的平台,右侧通道是圣彼得教堂,象征对拜占庭皇室的崇敬。北面则是圣伊西教堂和Mascoli教堂。

镶嵌画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

圣马可大教堂屋顶雕塑细节

圣马可大教堂内部上层完全覆盖着明亮的马赛克,包含金、铜和各种华丽的石头。镶嵌画装饰面积约8,000平方米。最古老的马赛克作品受到拜占庭和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影响。圣马可大教堂中也有一幅基督普世君王(Christ Pantocrator)镶嵌画。袖廊上方的圆顶被称为圣约翰(圣约翰故事的传播者)和圣伦纳德。圆顶之间拱顶则是显示耶稣生活的镶嵌画。这些镶嵌画经常需要修复和更换,许多伟大的画家,例如保罗·乌切洛、卡斯塔尼奥(Andrea del Castagno)、保罗·委罗内塞、丁托列托和他的儿子多梅尼科·丁托列托(Domenico Tintoretto)都参加过镶嵌画的绘制工作。提香为圣器收藏室而绘制的画作则完成于15世纪后期。其他著名的镶嵌画装饰包括圣伊西礼拜堂和禅宗小礼拜堂。

参考文献

来源

Guida d’Italia del Touring Club Italiano – Venezia. 3° ed ISBN 978-88-365-4347-2

M. Da Villa Urbani. La Basilica di San Marco. 2001, Storti Edizioni, Venezia ISBN 88-7666-014-3

S. Vianello (a cura di) Le chiese di Venezia. Electa, 1993 ISBN 88-435-4048-3

VIDEO: Inside St. Marco

相关文献

R. Polacco, San Marco. La basilica d"oro , Milano 1991.

E. Rentetzi, Le influenze mediobizantine nei mosaici dell’arcone della Passione della Basilica marciana , in “Arte|Documento”, vol. XIV, (2000), pp. 50-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圣狄尼修圣殿主教座堂
建筑该圣殿的原设计师是著名建筑大师莱奥·冯·克伦茨(LeovonKlenze)(1784-1864),设计修改及监理者是建筑师LysandrosKaftantzoglou(1811-1885)。这座圣殿位于雅典的帕尼匹斯提米奥街(PanepistimiouStreet)与奥米卢街(Omirou)上。大法官圣狄尼修主教座堂是雅典市中心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靠近19世纪雅典建筑中的新古典主义三部曲(NeoclassicalTrilogy)——希腊国立图书馆(NationalLibraryofGreece),雅典大学(UniversityofAthens),雅典学院(AcademyofAthens)。教堂于1853年动工,原设计师是杰出的巴伐利亚建筑师LeovonKlenze,对原设计稿进行修改的是他卓越的希腊同事LysandrosKaftantzoglou。该教堂于1865年正式揭幕。该教堂属...
· 圣伯多禄圣保禄圣殿总主教座堂
历史这座主教座堂兴建在梅什科一世接受洗礼的地点,兴建于10世纪下半叶,当公元968年,第一位传教士约旦主教(Jordan)来到波兰时,它已经被升为主教座堂。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是圣伯多禄,因为,作为波兰第一座主教座堂,有权利拥有与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同样的主保圣人。这座教堂当时长约48米。其遗迹在今天圣殿的地下室仍能看到。第一座教堂存在了大约70年,直到异教反应和波西米亚公爵布热季斯拉夫一世(1034-1038)突袭时期。这座主教座堂重建为罗曼式建筑,其遗迹在南塔楼仍可看到。在14世纪和15世纪,这座教堂重建为哥特式建筑。当时,增建了一些小圣堂。1622年大火对这座主教座堂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彻底重建,于是改为巴洛克风格.另一次大火发生在1772年,这座教堂重建为新古典主义风格。1821年,庇护七世将其升格为都主教座堂,并增加了第二位主保圣人-圣保禄。最后一次大火发生在1945年2月15日,在从...
· 圣救主主教座堂
外部链接参考文献Articleaboutthecathedralwhichappearstobesourceforthispage坐标:51°12′20″N3°13′17″E/51.2055°N3.2215°E/51.2055;3.2215
· 圣巴夫主教座堂
历史圣巴夫主教座堂该建筑建立在木结构的圣若翰洗者小堂的基础上,后者于942年由图尔奈和努瓦永主教Transmarus祝圣。1038年,小堂扩建为罗曼式建筑风格。原始结构和此次扩建的痕迹在地穴仍很明显。在随后的14至16世纪期间,逐渐扩建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到1569年6月7日完成。1539年,由于反抗查理五世,老修道院遭解散,成为圣巴夫教堂。1559年天主教根特教区成立时,该教堂成为主教座堂。圣巴夫教堂是查理五世受洗的地点。艺术品圣巴夫进入根特修道院圣巴夫主教座堂以绘制、保存在大教堂内的根特祭坛画而著称,原本在其JoostVijd小堂。它的正式名称为《神秘羔羊之爱》,是休伯特·范·艾克和扬·范·艾克的杰作,被认为是北方文艺复兴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以及比利时最伟大的艺术杰作之一。其中一部分在1816年由柏林的英国收藏家爱德华·索利买去,又在1821年卖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并继续保存在...
· 圣母主教座堂
历史南耳堂和塔自6世纪晚期起,图尔奈已有以其为中心的教区。该建筑紧邻穿图尔奈城中心线而过的斯海尔德河南岸,居高临下,用当地蓝-灰石料建造。自12世纪起,在更古老的基础上,该建筑融合了三个带来引人瞩目效果的设计期的工作。沉重且肃穆的罗曼式中殿与属于过渡期作品的耳堂以及充分发展的哥特式诗班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耳堂是该建筑最特别的部分,集中了5个钟楼以及半圆形后殿末端。上空府望的圣母主教座堂中殿大部分在12世纪前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建造。它在一层骑楼和三拱式拱廊之间拥有一个属于第二层的廊(gallery),这预示着早期的哥特式风格。在高窗的圆拱窗间的附壁柱帮助支持了取代原先木制平面天花板的18世纪的拱顶。耳堂两翼建于12世纪中期左右,具有半圆形中殿的末端,此特点完全是借鉴于某些莱茵兰教堂,后者的影响似乎远及法国东北部,例如努瓦永和苏瓦松。耳堂两翼的方塔达到了83米高。它们在细部有所不同,增强它们的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