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
历史
古埃及人所用的扇子
中国
晋代崔豹《舆服一》记载了“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及“雉尾扇,起于殷世。武丁高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舆车有翣,即绢雉羽为扇翌,以障翳风尘也。汉朝乘与服之,后以赐梁孝王。魏晋以来无常,惟诸王皆得用之。”。这些扇都很大,用来“障风蔽日”,作仪仗用途,是地位的象征,而非使人凉快。到汉代,扇子开始作扇风之用。在《春秋繁露》中有记载“以龙致雨,以扇逐暑”
陆机的《羽扇赋》记载了:楚襄王的大夫宋玉、唐勒侍用白鹤羽毛作为扇子,被诸侯取笑。后来宋玉解释了一番,令诸侯十分佩服。
现时最早有关扇子的文物是战国金银错铜壶,上面有奴隶执长柄扇的图案。实物则是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关于折扇的起源,现时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日本于平安时代的发明, 但有人提出中国于南齐时已有折扇了,《南齐书·刘祥传》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而元朝人胡三省《资治通鉴》注云:“腰扇即折叠扇。”但在唐宋时期并没有这种说法,而且没有任何画像、实物和具体文字描述证明“腰扇”即“折扇”。至于源自日本一说,何时传入中国亦有不同见解,一说是于唐朝时已有折扇,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器用·宫扇》:“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间盛行。……智按:孙面《韵》注:‘搊(音同抽)扇。’则唐人已有矣。然此说遭到清朝赵翼的驳斥,在其《陔余丛考》里明确阐述了腰扇非折叠扇,从日本传入中国当在宋朝。一说是北宋时传入中国,除日本制造之外,亦有高丽制造输入中国的,当时又称“倭扇”。另一说是明朝永乐年间,折扇才由朝鲜传入中国。由于北宋时已有关于折扇的记载,因此折扇传入中国应该不会晚于北宋,现时学术界亦多取于北宋时传入一说。
18世纪的法国扇子
另外,“翣”、“箑”是扇子的古称。《淮南子·卷二·淑真》:“冬日之不用翣者,非简之也,清有余于适也。”《淮南子·卷七·精神》:“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此外,扇子旧时也有被行走江湖的武人当成奇门兵器使用,太极螳螂门赵竹溪就传下一套名为“夺命扇”的传统套路,着着险招,跟现代类似扇舞的新派套路风格迥异。
欧洲
13、14世纪,十字军将扇子传入欧洲。扇子对中世纪的女性而言相当重要,为了吸引男性的注意,女性会故意把扇子弄掉,这样的举动也比掉手帕来的自然。15世纪,葡萄牙商人由中国、日本买入扇子,扇子开始流行。16世纪,折扇传入。17、18世纪,扇子的制作技术成熟。
材料、结构、形状
团扇
常见的制扇材料包括:
竹
乌木
檀香
象牙
玳瑁
绢
纸
金箔
羽毛
金属(作骨架、扇骨)
葵扇、篾丝扇、麦秸扇等都是编织而成的。羽扇常用于舞蹈和古代仪仗。铁扇可作武器。团扇指圆形有柄的扇子。
依材料分类:葵扇、绢扇、纸扇、竹扇、羽毛扇、丝绸扇、木雕扇、玉雕扇、香木扇、牙雕扇、塑胶扇等。 依形状分类:方形、圆形、海棠形、葵花形、梅花形等。
扇的结构有:
面:没有绘画任何图案者称为素面。面是题字、绘画、装饰的地方。
柄:只属非折扇。
绳:和扇柄或头相连,连扇坠
坠:多数为玉。
骨:须经过打磨、烫、漆、雕刻等过程。
扇头、扇钉只属于折扇。扇钉有钉轴、螺盖,穿起扇骨。
用途
扇子舞
功夫扇
其他:
小说中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扇子叫芭蕉扇,可煽息烈火。
在古龙小说《楚留香》中,楚氏所用的武器就是扇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周瑜的形象是“羽扇纶巾”,一副名士的形象。
《射雕英雄传》中,朱聪和欧阳克所用的武器都是扇子。
《神雕侠侣》中,霍都前期所用的武器是纸扇,后期所用的则是一把铁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