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8
转发:0
评论:0
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1965年,在温州白象塔二层发掘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此经残宽13cm,残高8.5至10.5cm,对照同处发现的崇宁二年(1103)墨书《写经缘起》残页,认定此经本是同年或相近年代刊印,字迹特征是:字体较小,长短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有漏字并在纸面可见到字迹有轻微凹陷,其活字印刷的特征十分明显,经鉴定为北宋活字印刷本。此现在最早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内容概述内容述说频婆娑罗王遭逢家变,为逆子阿阇世所幽禁。其夫人韦提希澡浴频婆娑罗王,并奉食酥蜜和麦与蒲萄浆。频婆娑罗大王得食体力渐复,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释迦牟尼佛,求大目犍连授八戒。世尊除遣大目犍连尊者外,亦遣富楼那尊者,为王说法。经二十一日,阿阇世问守门者其父是否尚活?守门人禀告阿阇世关于国太夫人奉食、尊者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之事。阿阇世迁怒其母韦提希夫人,欲执利剑害母。经月光、耆婆等臣行劝,方改幽禁其母。韦提希夫

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1965年,在温州白象塔二层发掘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此经残宽13cm,残高8.5至10.5cm,对照同处发现的崇宁二年(1103)墨书《写经缘起》残页,认定此经本是同年或相近年代刊印,字迹特征是:字体较小,长短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有漏字并在纸面可见到字迹有轻微凹陷,其活字印刷的特征十分明显,经鉴定为北宋活字印刷本。此现在最早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内容概述

内容述说频婆娑罗王遭逢家变,为逆子阿阇世所幽禁。其夫人韦提希澡浴频婆娑罗王,并奉食酥蜜和麦与蒲萄浆。频婆娑罗大王得食体力渐复,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释迦牟尼佛,求大目犍连授八戒。世尊除遣大目犍连外,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

经二十一日,阿阇世问守门者其父是否尚活?守门人禀告阿阇世关于国太夫人奉食、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之事。阿阇世迁怒其母韦提希夫人,欲执利剑害母。经月光、耆婆等臣行劝,方改幽禁其母。韦提希夫人遭幽禁而忧急之际,向时在耆阇崛山的释迦牟尼佛念请,佛应韦提希夫人,与目犍连、阿难两位亲临宫中。韦提希夫人表示无心再留于娑婆世界,佛示现十方佛刹样貌于韦提希夫人,供其选择往生之地。在韦提希夫人选择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佛分 十六观 的次第,说明以面朝西方观想落日渐次到观西方三圣身相及弥陀净土庄严诸相的往生西方之法。其中并提到上、中、下三辈九品往生的位阶。

十六观

初观:观想西方日落,直至闭目、开目皆有落日历历在目。

第二观:观水澄清如琉璃。

第三观:转而初见极乐国地琉璃宝地、楼阁、华幢样貌。

第四观:观极乐世界宝树、罗网。

第五观:观极乐世界八池功德水。

第六观:总观想极乐世界之宝树、宝地、宝池。

第七观:观七宝莲华座。

第八观:观莲华座上金色佛菩萨像。

第九观:观无量寿佛眉间白毫,现八万四千色身相好。

第十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

第十一观:观大势至菩萨真实色身相。

第十二观:普观无量寿佛所建极乐世界色相。

第十三观:观西方三圣色身相,主要提及 观相念佛 方法。

第十四观:观根性上品的上中下三等众生往生并获西方三圣和莲池海会菩萨接引的情况。

第十五观:观根性中品的上中下三等众生往生并获阿弥陀佛接引的情况。

第十六观:观根性下品的上中下三等众生往生并获化佛菩萨接引的情况。并提及由于下品众生多是犯戒、谤三宝以至犯五逆十恶之罪,在临命终时,恶业现前。有幸得到善知识教以 持名念佛 的方法(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已不能教以 观相念佛 的方法),众生因大恐惧而生大信心,称一念阿弥陀佛名号,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得以往生极乐世界。

历代注疏

《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隋智者说。据日本学者望月信亨考证,此疏为唐代人伪作,并非智顗大师手笔。

《观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慧远撰。

《观无量寿经义疏》一卷,隋吉藏撰。

《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唐善导集记。

《释观无量寿佛经记》一卷,唐法聪撰。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六卷,宋知礼述。

《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宋知礼撰。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三卷,宋元照述。

《观经扶新论》一卷,宋戒度述。

《灵芝观经义疏正观记》三卷,宋戒度述。

《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科》一卷,宋知礼排定,明真觉重排。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五卷,明真觉分会,日本实观改修。

《观无量寿佛经图颂》一卷,明传灯述。

《观无量寿经直指疏》二卷,续法集。

《观无量寿佛经约论》一卷,彭际清述。

《观无量寿经笺注》,丁福保注。

相关条目

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三福净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佛经
简述结集早期的佛教并没有书面经典,僧众以口语方式传承教法。释迦牟尼涅槃后,僧团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梵语;巴利语:saṃgīti)。据记载,该次集结由上座比丘大迦叶等主持,多闻者阿难诵出佛陀所说教法,持律者优波离诵出波罗提木叉,大众对其内容共同审定,再编成次第,为四部《阿含》契经(法)与律藏(律)的起源。有些传说提及舍利弗、迦旃延或说大迦叶等不同人,传出了阿毘达磨或本母(梵语;巴利语:Mātṛkā;中文:摩呾理迦),在王舍城结集时,由大迦叶、富楼那或说阿难诵出了论藏,但在僧祇律与善见律等,则没谈到王舍城有阿毘达磨藏之结集。推重阿毘达磨的上座部派,如说一切有部、分别说铜鍱部、犊子部等,通常主张自宗所传承的阿毘达磨论亦为佛陀所说。印顺法师检讨有关论藏结集的记载,异说纷纭,认为论藏在部派分立以前的时代尚未存在,而应为部派时代的作品。他也主张经与律,应是经过一段时期不停的整理与结集才形成现有规模...
· 竺佛念译佛经
竺佛念,凉州人,弱年出家,志业清坚,外和内朗,有通敏之鉴,讽习众经,粗涉外典。其苍雅诂训,尤所明达。少好游方,备观风俗。家世西河,洞晓方语。华戎音义,莫不兼解。故义学之誉虽阙,洽闻之声甚著。符氏建元中,有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赵正请出诸经,当时名德,莫能传译,众咸推念。于是澄执梵文,念译为晋,质断疑义,音字方明。至建元二十年正月,复请昙摩难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于长安城内集义学沙门,请念为译,敷析研核二载乃竟。二含之显,念宣译之功也。自世高、支谦以后,莫逾于念,在符姚二代为译人之宗,故关中僧众咸共嘉焉。后续出《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胎经》、《中阴经》等,始就治定,意多未尽,遂尔遘疾,卒于长安,远近白黑莫不叹惜。【竺佛念(晋长安)[《高僧传》卷一]】竺佛念与二秦时代的译经事业――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四方之在中国佛教史上,早期来华翻译佛经的西域或印度僧人,都不...
· 竺道祖编佛经
竺道祖(?-419),东晋僧人。慧远弟子,与释道流合编《众经录》四卷,分《魏世经录目》、《吴世经录目》、《晋世杂录》、《河录目》(一名《凉录),各一卷。另有《汉录》一卷,专录汉代译经,首创断代之例。竺道祖《魏录》:“魏宫人见僧袒一肘不以为善,乃作偏袒,缝於僧o支上相从,因名偏衫。今开脊接领者盖魏遗制也。”偏衫(pianshan)一种从天竺“僧o支”传入中国後,随中国观念而改成的僧尼服饰。(1)南山旧律家的说法:三衣之下覆於左肩之片衣叫“o支”,覆於右肩之片衣叫“覆肩衣”。魏代缝合此二物名之为“偏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也。(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作“褊衫”。元照《佛制比丘六物图》:“此方往古并服o支,至後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故知偏衫左肩,即本o支,右边即覆肩也。”(2)义净新律家的说法:o支、覆肩,为梵汉两语,同为一物。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2・十二尼...
· 佛经里说佛无相为什么世间还存在那么多佛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金刚经》中的一段话。我想佛门之外的人联系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既然佛经里说佛无相,那么尘世间的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佛像又是怎么回事?既然佛的尘世之相都是虚妄,那为什么佛门中人还要对其进行礼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佛经中的定义进行明晰。很多人虽然读了这句话产生了自己的疑问,但内心里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是似是而非的。其实,这里所说的“相”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形的意思,如果是那样理解的话我们或许永远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要弄明白“相”到底是什么,那就必须要知道释教中“法”的含义。法可以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一切缘生缘灭都是前者的范畴,而后者就是剥离前者之后的范畴,因此也叫涅槃、真如等,这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交叉重合的部分。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有为法会对其存在有所表达,这种表达就是相,即相是有为法的特征,有为法就有相,那么相反的,无...
· 现代弘一法师佛经
弘一法师李叔同简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