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杨佺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7
转发:0
评论:0
生平名门之后杨佺期祖父杨林及父亲杨亮在西晋灭亡后没有南渡,留在北方。杨亮亦曾效命于北方外族政权,其后才南下投奔东晋。杨佺期性勇猛果敢,强犷粗暴,而且自以杨氏门户是江南一众士族都不能比拟的,当时有人将他的门弟地位与琅琊王氏比拟,杨佺期仍然感到愤恨。不过在当时,因为其家族较晚过江,故此在东晋无论在婚姻和仕官上都常受到其他较早渡江的士族排挤,使佺期愤愤不平,很想干大番大事以实现其志向。屡败前秦杨佺期最初入仕将帅府署,曾在成固守戍,击败前秦将领潘猛,更收降了他的部众。后拜广威将军、河南太守,驻屯洛阳。任内又领兵助平阳太守张元熙击退前秦将领窦冲。及后从湖城进攻潼关,屡战屡胜,斩获数千人并纳降九百多家人,让他们迁居洛阳,因而进号龙骧将军。后来杨佺期因病而改任新野太守,领建威司马。又迁堂邑太守,督石头军事。因病离任后,获荆州刺史殷仲堪招揽,成为其司马。响应王恭隆安元年(397年),南郡公桓玄劝殷仲堪举青

生平

名门之后

杨佺期祖父及父亲杨亮在西晋灭亡后没有南渡,留在北方。杨亮亦曾效命于北方外族政权,其后才南下投奔东晋。杨佺期性勇猛果敢,强犷粗暴,而且自以杨氏门户是江南一众士族都不能比拟的,当时有人将他的门弟地位与琅琊王氏比拟,杨佺期仍然感到愤恨。不过在当时,因为其家族较晚过江,故此在东晋无论在婚姻和仕官上都常受到其他较早渡江的士族排挤,使佺期愤愤不平,很想干大番大事以实现其志向。

屡败前秦

杨佺期最初入仕将帅府署,曾在成固守戍,击败前秦将领潘猛,更收降了他的部众。后拜广威将军、河南太守,驻屯洛阳。任内又领兵助平阳太守张元熙击退前秦将领窦冲。及后从湖城进攻潼关,屡战屡胜,斩获数千人并纳降九百多家人,让他们迁居洛阳,因而进号龙骧将军。后来杨佺期因病而改任新野太守,领建威司马。又迁堂邑太守,督石头军事。因病离任后,获荆州刺史殷仲堪招揽,成为其司马。

响应王恭

隆安元年(397年),南郡公桓玄劝殷仲堪举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为主,起兵讨伐王国宝。殷仲堪虽然同意但想寻求南郡相江绩、堂兄南蛮校尉殷顗及雍州刺史郗恢同意。不过,三人都不同意,江绩因态度强硬,殷仲堪就让杨佺期代替他出任南郡相一职。而在殷仲堪迟疑之时,王恭却派使者来主动邀约殷仲堪举兵,殷仲堪于是答允。不过却因王恭所驻京口离建康极近,而与他们远道而来的荆州军队不接军势,所以都没有实质行动。不久辅政的司马道子怯于王恭兵势而杀王国宝,殷仲堪才出兵,并派杨佺期进驻巴陵,但不久就因司马道子写信劝止而停止军事行动。

隆安二年(398年),王恭再度举兵,殷仲堪再次获邀,这次殷仲堪相信王恭必会成功,更决定出兵分享战果。不过,殷仲堪不善领军,故此将军事全交詑给杨佺期兄弟,亦派了五千水军作为前锋,在桓玄从后跟随之下作为前锋东下。杨佺期与桓玄一直前进至横江,抵抗的司马尚之因兵败而撤退,司马恢之所率水军覆没,杨佺期于是继续进攻至石头城。不过,此时王恭却因部将刘牢之叛归朝廷而被杀,刘牢之更正领兵入赴建康,令杨佺期和桓玄惊惧,于是回守蔡州。

当时桓脩向司马道子建议可以利诱杨佺期和桓玄倒戈,而当时司马道子亦因不知荆州军的虚实而十分忧心,故此听从,授予杨佺期都督梁、雍、秦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而殷仲堪却被贬任广州刺史。当时殷仲堪不能接受被贬广州,命令桓玄进攻建康,不过及后就因听闻杨佺期接受朝命而急急西返,当时杨佺期与桓玄在寻阳与殷仲堪相会,并结盟不受朝命,申理王恭之死及殷仲堪被贬,又求诛刘牢之及司马尚之。司马道子唯有屈服,下诏嘉言慰抚他们以求和解,三人最终亦受诏回到辖地,殷仲堪亦能继续担任荆州刺史。

计取雍州

杨佺期到雍州上任时,原雍州刺史郗恢联结南阳太守闾丘羡抵抗杨佺期。杨佺期于是声言桓玄将来,自己只是前锋而已。因为桓氏曾经长期治理荆州,在荆州士民心中极有威望,所以郗恢士众相信杨佺期的声称后再无斗志,郗恢亦唯有请降,杨佺期得以入主雍州。杨佺期随后便杀闾丘羡,放已被征为尚书的郗恢回建康,并抚恤将士及百姓,又修缮城池,挑选精兵训练,很得人心。

兵败遇害

杨佺期一直与桓玄不睦,全因桓玄一直看不起他,视其为寒士。故杨佺期就在寻阳彼此结盟时就已劝说殷仲堪趁机杀死桓玄,只是殷仲堪本身亦畏惧杨氏兄弟的勇猛,怕桓玄死后自己不能控制他们,所以坚持不许。各回辖地后,桓玄身为江州刺史,殷仲堪畏惧其跋扈,于是与杨佺期联为姻亲,以之为援。当时杨佺期仍不放弃消灭桓玄,屡次想攻伐他,但殷仲堪皆阻止。桓玄对殷、杨二人亦深感不安,担心终会被二人联手消灭,于是上请朝廷扩大其统辖范围。当时朝廷其实亦打算离间他们,于是掌政的司马元显就加荆州四郡给桓玄都督,又以桓玄兄桓伟接替杨佺期兄杨广任南蛮校尉。杨广当打算抵抗桓伟但被殷仲堪外调,杨佺期堂弟杨孜敬亦被桓玄派兵袭击,被对方纳为咨议参军。杨佺期对这一连串变动十分愤恨,于是以援救被后秦所围的洛阳为由举兵,实质想与殷仲堪联手攻打桓玄。不过,殷仲堪始终还是怀疑查杨佺期,阻止之余更派其弟殷遹领兵北屯,实为防备驻于江陵以北襄阳的杨佺期。杨佺期没有殷仲堪支持不能独力起兵,唯有无奈解兵。

同年十二月,桓玄同样声言救援洛阳,其实是要讨伐杨佺期,并写信通知殷仲堪要他与其联手,杀死杨广;否则江陵会被攻击。殷仲堪尝试抵抗但被桓玄击败,囤积粮食的巴陵更被桓玄所夺,震动江陵。殷仲堪此时唯有急召杨佺期入援,但杨佺期就以江陵缺粮食,难以防守为由,劝殷仲堪到襄阳一同防守。不过殷仲堪意在保全军队及荆州辖区,不肯弃守,反骗杨佺期已经收集足够粮食。杨佺期听信并领精兵八千南至江陵,但到后殷仲堪只以饭作为军饷,杨佺期自知被骗,大怒,不去见殷仲堪。当时桓玄屯兵零口,杨佺期与杨广率军进攻,桓玄畏其军悍锐,南渡长江至马头。次日,杨佺期与殷道护率精兵万人乘舰出战,但被桓玄军所阻而不能前进。杨佺期于是率麾下数十舰直接渡江进攻桓玄船队,并进攻桓玄部下的梁州刺史郭铨,几乎生擒对方。只是当时桓玄率主力进攻,杨佺期大败,唯有逃回襄阳,途中被桓玄部将冯该所擒并被杀,头颅被斩下并送至建康,挂在朱雀门上。杨佺期死后不久,殷仲堪亦败,被桓玄逼令自杀。

家庭

杨亮,初仕北方,后南渡,梁州刺史。

兄弟

杨广,杨佺期兄,强犷粗暴,历任南蛮校尉和宜都、建平二郡太守。与杨佺期皆被冯该所擒并被杀。

杨思平,杨佺期弟,强犷粗暴,杨佺期死后逃到北方,刘裕起兵伐桓玄时才归国。

堂兄弟

杨尚平,杨佺期堂弟,杨佺期死后逃到北方,刘裕起兵伐桓玄时才归国。

杨孜敬,杨佺期堂弟,原为江夏相,后被桓玄所擒,为其咨议参军。杨佺期死后逃到北方,刘裕起兵伐桓玄时才归国。任梁州刺史,后因擅杀雍州刺史鲁宗之参军而被处死。

参考文献

《晋书·卷八十四·杨佺期传》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至一百一十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沈佺期
世系曾祖沈纂,隋秘书正字。祖沈德,唐潞州长子县令。父沈贞松,唐泗州下邳县令。贞松生沈佺期、沈全交、沈全宇。沈全交(664年-724年),有墓志出土。沈佺期生沈子昌、沈之象、沈东美、沈惟清。沈东美,给事中、夏州都督。沈佺期长子《大唐故上津县令沈子昌墓志》1997年在洛阳东边毗邻的偃师市首阳山出土。生平上元二年(675年)进士。武后时,官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唐中宗时,因勾结张昌宗兄弟,被流放到驩州(今属越南)。神龙三年(707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工于五言律诗,与宋之问同为当时著名的宫廷诗人,文学史上并称“沈宋”。他们所作多为歌舞升平的应制诗,风格绮靡,不脱梁,陈宫体诗风。可是沈、宋俩人总结了六朝以来新体诗创作的经验,对律诗的成熟与定型,贡献颇大,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查洪德编有《沈佺期年谱》著作原有文
· 沈姓历史名人—沈佺期
沈佺期简介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沈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有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人物简介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唐代诗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神龙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曹学佺
生平早年曹学佺于万历二年(1574年)出生在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的一个小商贩家庭,父亲以贩饼为业,母亲早逝,家庭贫寒。曹学佺自幼聪明好学,曾在长乐上学,十八岁入府学,并在乡试中有优异的成绩。万历二十年(1592年)会试落第后,回乡与龚用卿的女儿结婚。当时龚用卿已经辞官在家,借助龚用卿的关系,曹学佺得以结识乡绅名流。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冬,他再赴北京备考次年的春闱考试,并有机会和诸多名士交流。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殿试中,曹学佺以二甲五十名考取进士,并深得主考张位的赏识,但为避投靠之嫌,曹学佺有意与官居吏部尚书高位的张位保持距离,直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张位因受排挤而放逐通州,其门生怕受牵连而没有去探视,这时只有曹学佺为其送行并准备旅程。仕途考中进士后,曹学佺被授予户部主事一职,后因台省迁怒于他,被调任南京天柱大理寺左寺正的闲职,之后又任南京户部郎中。万历三十七年(16...
· 明代学者曹学佺简介曹学佺所作名联是何?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当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在想,能说出这番话的人应当是一位直性子的忠义之人,后来发现的确如此。这句对联听过的人应当不少,但知道作者的可能就比较少了。说出这话的是明末官员、学者曹学佺。为人正派刚义,有情有义。曹学佺出身并不高贵,母亲早逝,父亲靠卖饼养大了曹学佺。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在中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在科举取士的朝代,寒门之辈要出头,读书是唯一的选择。因为父亲的支持,曹学佺得以读书求学,后来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万历十九年考举人,次年会试落榜。十年寒窗他自然不是空架子,一次不行就考第二次。在万历二十三年的下一次会试中,曹学佺成功入榜考中进士。据说会试的时候考“车战”,曹学佺出生福州不熟悉车战,于是请求“舟战”。当时考官是张位答应了他,曹学佺运筹帷幄,指挥有度,让张位很是惊讶。考完之后张位欣赏他才华,将他暗暗定为第一名。不过在最终确定排名的时候,曹学佺情况到底比较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