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兼爱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5
转发:0
评论:0
释义学者释义陈维德:“兼爱乃涵括一切之爱,且当发自情性,而非为相互利用。而其最大之特色,则在于爱之无有差等。可见其主张尽爱世人,而己亦在所爱之中。并主张爱无厚薄,人我如一,而无亲疏远近之别。”王赞源:从《墨子》来看释“兼”《墨子》中是以定义“体”的方式来表述“兼”的内涵:释“爱”释“兼爱”兼爱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墨子在世活动时间横跨春秋战国之交,彼时“诸侯力征”〈(节葬下)〉,战况惨烈,“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乐上〉)的状况普遍存在。如何稳定政治情势、消弭战祸、重建社会秩序,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非命下〉)是墨子最关心的课题。《墨子‧兼爱上》对当时社会乱象有细致地描述:在此,所谓“乱”即原有的伦常关系崩解。父子、兄弟忘守孝慈,并与君臣同样自爱不爱人、亏人自利。〈兼爱上〉还写道:这边也指出天下乱的肇因乃为了自身利益去贼害别人利益。另〈非乐上〉还提及...

释义

学者释义

陈维德:“兼爱乃涵括一切之爱,且当发自情性,而非为相互利用。而其最大之特色,则在于爱之无有差等。可见其主张尽爱世人,而己亦在所爱之中。并主张爱无厚薄,人我如一,而无亲疏远近之别。”

王赞源:

从《墨子》来看

释“兼”

《墨子》中是以定义“体”的方式来表述“兼”的内涵:

释“爱”

释“兼爱”

兼爱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墨子在世活动时间横跨春秋战国之交,彼时“诸侯力征”〈(节葬下)〉,战况惨烈,“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乐上〉)的状况普遍存在。如何稳定政治情势、消弭战祸、重建社会秩序,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非命下〉)是墨子最关心的课题。 《墨子‧兼爱上》对当时社会乱象有细致地描述:

在此,所谓“乱”即原有的伦常关系崩解。父子、兄弟忘守孝慈,并与君臣同样自爱不爱人、亏人自利。〈兼爱上〉还写道:

这边也指出天下乱的肇因乃为了自身利益去贼害别人利益。另〈非乐上〉还提及“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大国大家攻伐小国小家,强势者欺凌弱势者,盗贼多有,这也是对当时乱象进行的侧写。 如果我们采“兼爱只是其他九个观念的中心” 之立场追溯本源,乱象四起最深沉的原因无非是人们“不相爱”。如何改变?墨子的解决之道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兼爱中〉)、“兼以易别”(〈兼爱下〉)。所谓兼相爱交相利,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若大家都视人若己,用兼爱取代亏人自利的别爱,那么“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兼爱中〉),如此天下之乱定能平息,百姓便可安居乐业。 墨子所见之春秋战国“天下处攻伐久矣”(〈非攻下〉),楚灭越、楚欲攻宋(〈鲁问〉)等大小战争频繁发生。对此状态,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希望“以爱止乱” ,让天下重回太平之势。

兼爱的价值根源

从兼爱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来看,兼爱是作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方法被提出,因此它是为了达成治乱目标所采行之手段,仅有工具性价值。但检视《墨子》,兼爱不单有工具性价值,本身还具备道德上的普遍施用性、可成为人们依循的道德准则,故兼爱本身即含有内在价值。此内在价值根源何处?多数学者皆肯定“天志”为“兼爱”内在价值之根源。换言之,人们要实行兼爱,是出于天志的要求,这从《墨子》中可寻得明证:

《墨子》首先描述了一个常态,某人欲完成某事,定有须遵循的“法仪”(即法则、标准),没有法仪则事情定不可成。但现在治天下治国者,却无这样的法仪。要如何找到这样的法仪?《墨子》以为父母、学者、君者中仁者少,固不可效法,唯一可效法的就是天。既欲法天,我们的行为都要以天为标准,为天之所欲,止天所不欲,故应从事相爱相利,停止相恶相贼。天志,是人我兼相爱交相利的最后基础。如〈天志下〉所云:“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兼爱天下之人即顺天之意。另〈天志上〉载“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天志中〉载“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因此,我们应兼相爱交相利,乃出于人应当效法天且为天之所欲。

典载

《吕氏春秋》载:“墨子贵兼。”任公解释:“墨子贵兼者,墨子主兼爱,常以兼易别。故墨子自称曰:兼士。其非墨家者,则称之曰:别士。”

《孟子‧尽心上》载:“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滕文公上》载:“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庄子‧盗拓》载:“儒者伪辞,墨者兼爱,五纪六位将有别乎?”

1921年,梁启超出版《墨子学案》,以为“墨学所标纲领虽有十条,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发出来,就是‘兼爱’...墨子讲兼爱常用‘兼相爱交相利’六字连讲,必合起来。他的意思才明,兼相爱是理论,交相利是实行这理论的方法。”

伍非百也认为“兼爱,乃墨家通义也。”

注释

^此段往往被视为孟子批判兼爱的依据。然杜正胜表示,“这是主观情绪的话语。而‘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尽心上〉)之说,重点是批评墨子不执中,与杨朱为我,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态度同样是‘举一而废百’,谓之‘贼道’。我们不能据此做过分的‘兼爱无父’的推论。”详参杜正胜〈墨子兼爱非无父辩〉,《史原》,第三期,1972年9月,页29-43。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墨子讲的“兼爱”的故事
墨子讲的“兼爱”的故事《墨子讲的“兼爱”的故事》主要介绍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书名墨子讲的"兼爱"的故事作者(韩国)尹武学译者吴荣华ISBN9787546110608定价20.00元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0年04月开本16开目录1内容简介2作者简介3图书目录内容简介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作者简介]编辑作者:(韩国)尹武学译者:吴荣华尹武学,...
· 墨子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
墨子熟悉儒家,但终于否定了儒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这样的爱,是自私之爱。他主张“兼爱”,也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墨子的这种观念,碰撞到了儒家的要害。儒家“仁爱”的前提和目的,都是礼,也就是重建周礼所铺陈的等级秩序。在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在平的世界中,根本不必为了秩序来敬畏什么上层贵族。要敬畏,还不如敬畏鬼神,让人们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督察之力,有一番报应手段,由此建立秩序。《非儒》篇说,在儒家看来,君子打了胜仗就不应该再追败逃之敌,敌人卸了甲,就不应该再射杀,敌人败逃的车辆陷入了岔道...
· 讲历史——《墨辩》是为了阐述兼爱学说
《墨辩》里的一项重要之辩,在于讨论“体”与“兼”。依照《墨经》中的定义,“体”就是“部分”,“兼”就是“整体”“全部”。从常识来看,“部分”属于“全部”,如果将“部分”从“全部”中拿掉,那么“全部”就有缺,也就不再是“全部”了。然而《墨辩》却要指出,“体”和“兼”的关系远比常识认定的复杂得多。例如说“火是热的”,讲的是所有的火都是热的,那是火的“全部”,但我们怎么可能去体验所有的火呢?我们能够体验的,必定是火的“部分”,但却可借由“部分”而得知“全部”,这是近似于“归纳法”的推论。又例如“马”是全部,“白马”是“马”的“部分”,全体的“马”是由所有各种不同颜色的马加在一起构成的。但是换另一个角度看,“白马”既然是“马”的部分,那么“白马”就不等于“马”,“马”这个概念里包括了许多不是“白马”的部分,不能将“白马”和“马”——部分和全部——等同起来。也就是“白马不是马”。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讨论...
· 庄子对墨子的评价:“兼爱非攻”并不可取
庄子,姓庄名周,道家主要代表,也称庄子,和老子学术成就相当,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庄。战国中期时代的宋国蒙人。蒙,现在的河南一带。相传,庄子是宋国君王后代。庄子雕像在宋国做过漆园吏,大概当官时比较有傲气,后来又因学术名声远扬,因此被称为官吏的榜样。喜欢游历周国,研究了很多国家的文化典籍,吸取了各学派的优点。可是他厌恶诸侯相争,不愿意替这样的国君效力。曾因过人的才华,被楚威王重金相邀。庄子用了一个比喻回绝了楚王。他认为高官,重利请人效忠朝廷,就像是对待一只养肥的牛,给牛披上锦绣,送到太庙祭祀。庄子厌恶现实争名逐利,决定隐居。潜心写作,并且收了许多弟子,传播他的道家思想。庄子思想本质是无为,推崇自然,反对人为。和主张仁义不同,他推崇的是天道,自然之道,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庄子思想被后代评价为最早的人类乌托邦萌芽。庄子的成就主要有他所著文章,庄子,里面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庄子自己的本心思想,其次是...
· 提倡“兼爱非攻”的反战斗士: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战国时代,诸侯纷争。有感于生产生活资料的有限,以及战乱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害,侠者墨翟振臂一呼,创建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与儒家比肩而立,与道家分庭抗礼。墨子像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秦汉以降,儒家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正统,法家主宰了专制王朝的庙堂,道家占据了民间社会的空间。唯独墨家昙花一现,衰落于秦季汉初之际。如此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竟然会突然不见踪影,无人传承。甚至在司马迁编纂《史记》之时,只能做到在“孟子荀卿列传”末尾提及一下墨子:“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寥寥24个字,与其他诸子百家连篇累牍的记载比起来,似乎有些厚此薄彼的意思。其余杂说到了汉代,或显或隐,或盛或衰,至少有迹可循。唯独墨家,在历史中轰轰烈烈地存在过,却在乱世中由达趋微,乃至分崩离析,这究竟是历史的选择还是另有隐情?这种反差极大的现象十分耐人寻思,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