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
性质
物理性质
结晶型的硅是暗蓝色的,很脆,是典型的半导体。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常温下,除氟化氢以外,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有两种,一种为暗棕色无定形粉末,用镁使二氧化硅还原而得,性质比较活泼,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称为无定形硅;另一种为性质稳定的晶体(结晶硅),是用炭在电炉中使二氧化硅还原而得。
石英,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发现
1787年,拉瓦锡首次发现硅存在于岩石中。然而在1800年,戴维将其错认为一种化合物。1811年,盖-吕萨克和Thénard可能已经通过将单质钾和四氟化硅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备了不纯的无定形硅。1823年,硅首次作为一种元素被贝采利乌斯发现,并于一年后提炼出了无定形硅,其方法与盖-吕萨克使用的方法大致相同。他随后还用反复的方法将单质硅提纯。
名称由来
英文中的 silicon 一词,来自拉丁文的 silex, silicis ,意思为燧石(即火石,富含硅元素)。在1817年,Thomas Thomson创造了这个名词。
在1823年纯化出来后,永斯·贝采利乌斯利用新拉丁则造出 silicium 这个单字,再加上-ium字根,以代表它是一种金属。欧洲许多国家都采用 silicium 这个名称,但英文名称最终采用了在1817年提出的 silicon 这个拼法,去除了代表金属的-ium字根,因为它的物理特性更接近于碳(carbon)与硼(boron)这一类元素。
1837年,日本第一部西方化学译著,宇田川榕庵的《舎密开宗》中首先以“珪土”作为硅元素的名称。 该书译自荷兰语,由于当时荷兰语硅的元素名为“keiaarde”,是“keisteen-aarde”(燧石土)的缩略,日本就专门找了一个玉字旁的同音字“珪”(日语:けい,汉语:guī,是“圭”的异体字)来音译“kei”。因此“keisteen”就译成“珪石”,作为SiO 2的名称 。由于当时荷兰语中的镁、铝、硅、钡等元素都是以“aarde”(土)结尾,因此日语也分别照译成苦土、矾土、珪土、重土。 后来日本摒弃了荷兰语的“土”,改译为“珪素”。19世纪后期,出现了“硅素”的写法, 不过19世纪末日本规定以“珪素”为准。“珪/硅”进入中国是20世纪初。 由于它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所以中国采用了石字旁的写法(“燐”改成“磷”也是同理)。 “硅”字古也有之,是“砉”的异体字,读作huò ) ,与今义无关。
“矽”一字的出现是在1871年,中国第一部西方化学译著,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的《化学鉴原》中作为硅元素(silicon)的音译 。20世纪初,中国“硅”、“矽”混用。直到1933年教育部公布《化学命名原则》,将硅元素的译名定为“矽”,其中写道“Silicon 旧译一作硅,一作矽,硅由日名珪素孳演而成,因为固体,故改王旁为石;于义既无可取,不如用谐声之矽”。
中国科学院于1953年2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化学物质命名扩大座谈会。会议邀集全国各地的化学专家以及从事文字改革工作的学者参加。据会议纪要显示,当日会场上围绕矽字等同音字是否需要变更有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派是以顾翼东、方柏容、刘泽先三位先生为代表,主张改;另一派则以符绶玺、侯毓汾二位先生为代表,主张不改。 座谈会结束后不久,《化学通报》连载了化学名词审查小组成员陶坤的文章——《化学新字的读音》上、下两篇。在下篇中,陶文宣布将矽字改为硅字,在注解中他是这样陈述更改理由的:“矽音夕,与硒、烯、酰、锡不易分辨”。 真正全国性的统一变更是在1957年。这一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下发《关于几个化学名词订名问题的通知》,正式宣布废矽改硅的决定。这一通知中提到了审定理由和过程:“1953年化学名词审查小组建议将‘矽’改为‘硅’,1955年,无机化合物名词审查小组认为此项建议甚为正确,在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意见后,决议将‘矽’改为‘硅’。”
分布
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作为仅次于氧的最丰富的元素存在于地壳中,约占地表岩石的四分之一,广泛存在于硅酸盐和硅石中。
制备
工业上,通常是在电炉中由碳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
这样制得的硅纯度为97~98%,叫做粗硅。再将它融化后重结晶,用酸除去杂质,得到纯度为99.7~99.8%的纯硅。如要将它做成半导体用硅,还要将其转化成易于提纯的液体或气体形式,再经蒸馏、分解过程得到 多晶硅 。如需得到高纯度的硅,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纯处理。
同位素
已发现的硅的同位素共有12种,包括硅25至硅36,其中只有硅28,硅29,硅30是稳定的,其他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
用途
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板和集成电路。还可以合金的形式使用(如硅铁合金),用于汽车和机械配件。也与陶瓷材料一起用于金属陶瓷中。还可用于制造玻璃、混凝土、砖、耐火材料、硅氧烷、硅烷。
化合物
碳化硅,用于半导体、避雷针、电路元件、高温应用、紫外光侦检器、结构材料、天文、碟刹、离合器、柴油微粒滤清器、细丝高温计、陶瓷薄膜、裁切工具、加热元件、核燃料、珠宝、钢、护具、触媒担体等领域。
二氧化硅,是沙和石英的主要成分。在半导体和太阳能板等应用中,是目前主要的原料。
硅烷,在医学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氯化硅,应用在半导体工业和光电池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