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真空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5
转发:0
评论:0
历史西汉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提到:“铜瓮雷鸣。”其注曰:“取沸汤置瓮中,坚塞之,内于井中,则作雷鸣,闻数十里。”铜瓮雷鸣是由于盛沸水的铜瓮骤然遇冷造成局部真空。这时外部大气压力加上井水压力会将铜瓮压破,爆炸出雷鸣的声响。1641年,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长管子内加满水银,然后很迅速的将管口倒转在一个盛满水银的盆内,管子内水银柱的末端是76公分高。这时玻璃管最上方无水银地带是真空状态。这一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完成实验的玻璃管为“托里拆利管”。1654年,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在雷根斯堡向皇帝展示了他所设计的半球实验。他制造了两个直径36公分的红色铜制半球,半球中间有一层浸满了油的皮革,用以让两个半球能完全密合。接着他用他自制的真空泵将球内的空气抽掉,此时两个沉重的铜制半球在没有任何接着剂的辅助下紧密地合而为一,让人十分惊讶。但格里克实验的高潮才正要开始,他为了证明两半球的结合是...

历史

西汉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提到:“铜瓮雷鸣。”其注曰:“取沸汤置瓮中,坚塞之,内于井中,则作雷鸣,闻数十里。”铜瓮雷鸣是由于盛沸水的铜瓮骤然遇冷造成局部真空。这时外部大气压力加上井水压力会将铜瓮压破,爆炸出雷鸣的声响。

1641年,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长管子内加满水银,然后很迅速的将管口倒转在一个盛满水银的盆内,管子内水银柱的末端是76公分高。这时玻璃管最上方无水银地带是真空状态。这一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完成实验的玻璃管为“托里拆利管”。

1654年,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在雷根斯堡向皇帝展示了他所设计的半球实验。他制造了两个直径36公分的红色铜制半球,半球中间有一层浸满了油的皮革,用以让两个半球能完全密合。接着他用他自制的真空泵将球内的空气抽掉,此时两个沉重的铜制半球在没有任何接着剂的辅助下紧密地合而为一,让人十分惊讶。但格里克实验的高潮才正要开始,他为了证明两半球的结合是多么紧密、扎实,安排了两队各15匹马,以相反的方向试图将该球体拉开,结果居然拉不开,此实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现代许多高精密度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必需使用程度不一的真空才能制造,如半导体、硬盘、镜片。在实验室和工厂中制造真空的方法是利用泵在密闭的空间中抽出空气以达到某种程度的真空。

马德堡半球

马德堡半球是一对铜质空心半球,被用于1654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时任马德堡市长奥托·冯·居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物理学实验。在这项实验中,实验者先将两个完全密合的半球中的空气抽掉,然后驱马从两侧向外拉,以展示大气压力的作用。马德堡半球实验作为物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今日仍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最初用于实验的两个半球保存于位于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中。

1654年5月8日,格里克在雷根斯堡向当时的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三世展示了他所设计的半球实验。他用自制的真空泵将球内的空气抽掉,此时两个沉重的铜制半球在没有任何接着剂的辅助下紧密地合而为一。随后,他为了证明两半球的结合是多么紧密、扎实,安排了两队各15匹马,以相反的方向试图将该球体拉开,结果未能将其拉开,两半球最后还是借由解除真空状态才得以分离。

之后格里克多次在各地重现此实验以飨广大好奇的观众。1656年,他在他任职市长的马德堡用两队各8匹马重复了这一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他还尝试将两个半球组成的球体抽出空气后悬挂重物,两个半球也没有分离。1663年,他在柏林用两队各12匹马为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重复了这一实验。

在此以后,马德堡半球实验逐渐成为广为人知的示范大气压力原理的实验方法。波士顿等多地曾独立重复过马德堡半球实验。也有供教学用途的马德堡半球的仿制品,它们的体积也比当年的半球小得多,把半球的空间抽真空后,不再需要用马力便可拉开。德国邮政发行过纪念这一实验的邮票。

不同程度的真空

在真空技术中按照压力的高低,可区分为:

范例

相关条目

成对产生

自由空间

引擎真空(英语:engine vacuum)

假真空(英语:False vacuum)

氦质谱(英语:Helium mass spectrometer)

真空焊

气动管(英语:Pneumatic tube):利用气压或真空移动物体的装置

稀疏(英语:Rarefaction):介质密度变小

吸力(英语:Suction):创造部分真空的方法

真空角(英语:Vacuum angle)

真空镀膜(英语:Vacuum deposition):在部分真空的环境下镀原子或分子的制程

真空工程(英语:Vacuum engineering)

真空法兰(英语:Vacuum flange)

External links

VIDEO on the nature of vacuumby Canadian astrophysicist Doctor P

The Foundations of Vacuum Coating Technology

American Vacuum Society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FAQ on explosive decompression and vacuum exposure.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s on humans of exposure to hard vacuum.

Roberts, Mark D. Vacuum Energy. High Energy Physics - Theory. 2000.Bibcode:2000hep.th...12062R. arXiv:hep-th/0012062. 

Vacuum, Production of Spac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by Professor John D. Barrow, Gresham College

Free pdf copy ofThe Structured Vacuum - thinking about nothingby Johann Rafelski and Berndt Muller (1985) ISBN 978-3-87144-88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真空能量
相关条目暗能量宇宙学常数Λ真空解量子电动力学零点能量真空灾变
· 真空灾变
参阅宇宙学常数问题
· 真空管
历史常用的6922双三极真空管真空管的历史可溯自改良灯泡的商人托马斯·爱迪生。1880年某日,他好奇地在灯泡中多放了一个电极,且洒了点箔片,结果发现了奇特的现象:第三极通正电时,箔片毫无反应;但通负电时,箔片随即翻腾漂浮。当时爱迪生不知道此现象的起由,但由于他不经意的发现,这个现象后来被称为爱迪生效应。一直到1901年,欧文·理查森提出定律,说明电子的激发态引起箔片漂浮,后更以此拿到192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接着约翰·弗莱明在1904年发展出二极管,李·德佛瑞斯特(LeeDeForest)更在1907年作出第一个三极管。结构真空管具有发射电子的阴极(K)和工作时通常加上高压的阳极或称屏极(P)。灯丝(F)是一种极细的金属丝,而电流通过其中,使金属丝产生光和热,而去激发阴极来放射电子。栅极(G)它一定置于阴极与屏极之间。栅极加电压是抑制电子通过栅极的量,所以能够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对电流起到控制...
· 真空电容率
历史背景如同前面所述,真空电容率ϵϵ-->0{\displaystyle\epsilon_{0}\,\!}是一个度量系统常数。它的出现于电磁量的定义方程,主要是因为一个称为理想化的程序。只使用纯理论的推导,麦克斯韦方程组奇异地预测出,电磁波以光速自由于自由空间。继续推论这个预测,就可以给出ϵϵ-->0{\displaystyle\epsilon_{0}\,\!}的数值。若想了解为什么ϵϵ-->0{\displaystyle\epsilon_{0}\,\!}会有这数值,必须稍微阅读一下电磁度量系统的发展史。在以下的讲述中,请注意到我们经典物理并不特别区分“真空”和“自由空间”这两个术语。当今文献里,“真空”可能指为很多种不同的实验状况和理论实体。在阅读文献时,只有上下文可以决定术语的含意。单位理想化查尔斯·库仑和其它物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库仑定律:分开距离为r{...
· 真空磁导率
由电流单位安培定义真空磁导率安培是若两条无限长的平行导线,截面积可忽略,在真空中距离一米远,若两者都流相同大小的等电流,且每米导线的受力为2×10牛顿时,导线上电流的大小。上述的定义是1948年定义,其影响是将真空磁导率定为4π×10H·m。进一步的描述如下:二条细长的、直的、静止的平行导线,在自由空间中距离为r,上面带有I的电流,彼此之间会产生作用力。依安培定律,单位长度下的受力为因为安培的定义,因此导线距离1米时,其电流为1安培,两者之间的单位长度受力为2×10N·m。可以定义真空磁导率μ0的值为用语在历史上,μ0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例如在1987年的IUPAP红色书中,此常数称为permeabilityofvacuum(真空磁导率)。另一个较少用的用语为magneticpermittivityofvacuum、vacuum...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