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周汝登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5
转发:0
评论:0
生平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兵、吏二部郎官,至南京尚宝司卿。在芜湖时,因不忍横征,被贬官。年八十三卒,拟谥文昭,赐祭葬入例。著述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记载,其师事罗汝芳(近溪),甚至“供近溪像,节日必祭,事之终身”,并将其归入“泰州学派”,但黄宗羲此记载来源不明。周汝登虽然与泰州学派有较多交往,但他主观上似乎更自觉继承王畿(龙谿)的思想,以“无善无恶”为论学宗旨,因此一般被认为有较深的佛教禅宗思想之烙印,受到了一些明末清初正统儒家学者的严厉批判。作为万历时期王学中重要的第二代传人,周汝登致力于王学的讲学活动,万历二十年(1592年)曾主盟南京,而与许孚远发生著名的“九谛九解”之辩论,影响深远。周汝登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东越证学录》、《周海门先生文录》、《圣学宗传》、《王门宗旨》、《四书宗旨》、《佛法正轮》(又名《直心编》)等等,并曾编修《嵊邑志》。

生平

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兵、吏二部郎官,至南京尚宝司卿。在芜湖时,因不忍横征,被贬官。年八十三卒,拟谥文昭,赐祭葬入例。

著述

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记载,其师事罗汝芳(近溪),甚至“供近溪像,节日必祭,事之终身”,并将其归入“泰州学派”,但黄宗羲此记载来源不明。周汝登虽然与泰州学派有较多交往,但他主观上似乎更自觉继承王畿(龙谿)的思想,以“无善无恶”为论学宗旨,因此一般被认为有较深的佛教禅宗思想之烙印,受到了一些明末清初正统儒家学者的严厉批判。作为万历时期王学中重要的第二代传人,周汝登致力于王学的讲学活动,万历二十年(1592年)曾主盟南京,而与许孚远发生著名的“九谛九解”之辩论,影响深远。周汝登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主要有《东越证学录》、《周海门先生文录》、《圣学宗传》、《王门宗旨》、《四书宗旨》、《佛法正轮》(又名《直心编》)等等,并曾编修《嵊邑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汝昌
生平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生于于天津城外25公里的咸水沽镇。1939年,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后,占领了燕京大学,把教授从燕京押送到山东省集中营,学生则被遣散。周汝昌只好回家自学,1947年复试回燕京大学西语系完成学业。同年,周汝昌涉足《红楼梦》研究。1953年9月,周汝昌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并且在棠棣出版社发布新书《红楼梦新证》,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也奠定了周汝昌在红学上的地位。1954年,红学界发起批评俞平伯的论战,冯雪峰邀进周汝昌,由于形势,不得不发起对胡适的批评,但自身也同时遭到批判。1966年,被下放到湖北省咸宁向阳湖看守菜地。1970年8月,周汝昌调回北京。1986年8月至1987年8月,周汝昌应美国鲁斯基金会之邀以威斯康星大学访问教授身份赴美一年,他在威斯康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4所大学及
· 周汝昌
少年时代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出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祖父名周铜,捐过清朝“同知”,父亲周景颐,为光绪年的末科秀才。但伴随他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乱世又为一介家无藏书的村童,周汝昌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绝不放过。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就连坊间妇女们的缝、连、缲、挑、纳这些针线活儿也让少年周汝昌感觉很新奇。另如弹弦唱戏,初染就能令那些个“角儿们”瞠目结舌。进入小学后,他接受外语之快令人称奇,原版的英文课本在他眼里毫无障碍,就读天津南开中学时,他的英文水平可与老师论伯仲。周汝昌从初中时期便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创作,觉民三年,他的“文学事业”已经发端。不但作诗填词,都自己摸路而行,而且开始写“文章”,竟获一个报纸发表,记得得到的报酬是一册书。初中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天津市实验中学。进入高中后(南开中学),此时的...
· 汝南周氏
汉代汝南周氏周燕生有五子,皆官至刺史、太守。《四库全书·集部·陶渊明集》卷九引《周氏谱》及《汝南先贤传》曰:“重合令子舆,栎阳令子羽,东海太守子仲,兖州刺史子明,颍阳令子良。右郡决曹掾汝南周燕少卿之五子,号曰五龙,各居一里,子孙并以儒素退让为业,天下着姓。”周燕玄孙周嘉,字慧文,东汉时任尚书侍郎、零陵太守,汉光武帝欲将公主嫁给他,他以病重推辞。周嘉从弟周畅,字伯持,官河南尹、光禄勋。周燕裔孙周燮,字彦祖,《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有传。周燕九世孙周防一支,从周防父亲周扬到周恂,六代皆知名当世。周扬—周防—周举—周勰—未知—周恂魏晋南北朝时期汝南周氏周浚,字开林,封武城侯。生三子:顗、嵩、谟。顗,左仆射、武城侯。六代孙颙,颙生舍,舍生弘正、弘让、弘直。弘正为陈左仆射,生坟,坟生若水。弘直,陈太常卿,有传,生确,陈都官尚书,孙翼,唐江王友,孙讷言,岷州刺史。东晋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系世...
· 汝南周氏考论
八友嫡从长幼考八友为宋甯宗时八进士,具登显秩,留声奕叶,不待考而知矣,但自乾隆岁庚申以上谱,经屡篡局每分设而兄弟各四要皆各是其嫡从,迄今辛丑合修搜集各庄旧牒,其位次惟友直.友能俱为景行公出,友闻.友端俱为景荣公出,至于贤.谅.信.仁四友则所出竟各不同,在邓埠谱则为直.仁.能.信.贤.谅.闻.端,石溪谱则为直.贤.能.信.仁.谅.闻.端,其为以贤.直.谅.能.信.仁.闻.端分属者则望巾谱也,是兄弟错列长幼虽犹可恕而宁容各殊所出致昧本生之义,欲遍访八友前后碑碣,又无有存者,皇几悬悬而未敢臆度,详核邑志,其所出则与望巾谱符,而列祖事尚有为我旧谱所遗漏者,爰谨以符邑志者定,所宗景行公生贤.直.谅.能,景荣公生信.仁.闻.端,如以伯叔兄弟统言之,端次于闻.闻次于谅.谅次于信.信次于能.能次于仁.仁次于直.直次于贤,此嫡从辨而长幼亦明,在八友有知或亦以皇不大廖云。民国三十年甲申(1944)汝南堂重梓周...
· 汝南周氏迁徙
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即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晋初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从晋武帝篡曹魏,到晋愍帝出降,西晋国祚仅历五十一年。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晋朝迁都至江东建康(今南京),自此史称东晋。永嘉之乱时期,汝南安城周氏家族,与中原其他姓氏一样南迁避乱。其中,周浚三子即周、周嵩、周谟也随着晋元帝的军队迁徙建康,成为建康周氏;至周七世周巍巴趿廖丹阳尹时,辟为主簿,政事多委焉;”由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