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钦州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0
转发:0
评论:0
历史钦州古称古越、安州,有14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两广地区为百越民族所居住。秦始皇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统一岭南地区(今两广)后设立象郡,并将现在的钦州一带划归象郡管辖。汉朝时期开始设立“州”的建制,两广一带归交州管辖,今钦州一带归交州合浦郡管辖。三国时期,交州是吴国辖地,一直到晋朝,今钦州都属于合浦郡管辖。南北朝时,宋元嘉年间设宋寿郡,南齐时为宋寿县地,属交州管辖;梁、陈时成为安京郡地,属安州管辖。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宋寿郡,安京郡改置安京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安州改为钦州,取“钦顺”之义,亦为“取钦江为名”(《元和郡县志》),这是钦州的最早得名,治所为钦江县(今钦州市东北)。大业初又改置为宁越郡。唐时推行道的建制,今两广地区设立岭南道。武德四年(621年)撤宁越郡改置钦州。至德二年(757年)改安京县为保京县,辖今广西钦州、灵山(今灵山县西),后数次更名。五代十国...

历史

钦州古称 古越 、 安州 ,有14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两广地区为百越民族所居住。秦始皇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统一岭南地区(今两广)后设立象郡,并将现在的钦州一带划归象郡管辖。汉朝时期开始设立“州”的建制,两广一带归交州管辖,今钦州一带归交州合浦郡管辖。三国时期,交州是吴国辖地,一直到晋朝,今钦州都属于合浦郡管辖。南北朝时,宋元嘉年间设宋寿郡,南齐时为宋寿县地,属交州管辖;梁、陈时成为安京郡地,属安州管辖。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宋寿郡,安京郡改置安京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安州改为钦州,取“钦顺”之义,亦为“取钦江为名”(《元和郡县志》),这是钦州的最早得名,治所为钦江县(今钦州市东北)。大业初又改置为宁越郡。唐时推行道的建制,今两广地区设立岭南道。武德四年(621年)撤宁越郡改置钦州。至德二年(757年)改安京县为保京县,辖今广西钦州、灵山(今灵山县西),后数次更名。五代十国时期,两广地区为南汉国辖地。宋朝统一中国后推行路的建制,今广西、海南等地归广南西路管辖,同时今钦州一带仍设置钦州。北宋初保京县复为安京县,开宝五年(972年)废钦江县,景德三年(1006年)改安京县为安远县。南宋移治安远(今钦州)。

元朝时始设行省,钦州一带归湖广行省管辖,同时将钦州改为钦州路。明朝时钦州划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洪武二年(1369年)为钦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钦州,废安远县并入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廉州府。清初时钦州继续归广东管辖,同时钦州不设县。光绪十四年(1888年)划出钦州西部,设置防城县。光绪中钦州升为直隶州,辖今钦州、防城两地,仍隶属广东省。1912年改州为县,1914年属钦廉道。

民国时期至共和国建立初期,钦州一带仍属广东省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改钦廉专区,1951年改称钦州专区。1952年钦州专区划归广西省。1955年改为合浦专区,并复归广东省。1959年改属湛江专区。1964年,设立钦州僮族(壮族的旧称)自治县(1963年批准)。1965年,钦州、防城港一带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钦州专区,钦州壮族自治县改为钦州县。1971年改称钦州地区。1983年划出北海市。1987年将合浦县划归北海市。1993年划出防城、上思两县。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改设地级钦州市。

地理

北与南宁,西与防城港,东与玉林,东北与贵港,东南与北海相邻。位于北纬20°54′至22°41′,东经107°27′至109°56′之间。其陆地海岸线长311.44公里,东北和西北分别有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海拔均过千米。

气候

钦州属南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冬季短而温和,夏季长而闷热。1月平均气温13.6℃,极端最低气温-1.8℃(1955年1月12日)。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37.9℃(2005年7月19日)。年平均气温22.2℃。降雨集中在5月~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三分之二。年均降水量2150.4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721.1小时。冬春季节日照较少,夏秋则较为晴朗。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钦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钦南区、钦北区

县:灵山县、浦北县

钦州市还设立以下管理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三娘湾旅游管理区。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07.97万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0.49万人,增加3.53%。年平均增加0.35%。其中,男性人口为163.83万人,占53.20%;女性人口为144.14万人,占46.80%。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3.66。0-14岁人口为87.52万人,占28.42%;15-59岁人口为182.09万人,占59.13%;60岁以上人口为38.36万人,占12.4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7.57万人,占8.95%。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5.46万人,占89.4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2.51万人,占10.56%。

 

物产

北部湾大陆架蕴藏总储量约5亿吨的石油和丰富的天然气。有总储量约1930万吨的石英砂、储量约30亿吨的陶土。

大垌煤矿

农作物有水稻、花生、香蕉、沙柑、扁柑、沙梨、甘蔗、火龙果、荔枝、龙眼、百香果和各类蔬菜等。

钦州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四大渔场之一。主要鱼类500多种,虾类43种,另有蟹类、贝类、头足类、爬行类及哺乳类等种类繁多的海生动物和藻类等多种植物,海特产有珍珠、海参、文蛤、沙虫 、鱿鱼、地鱼 、红鱼、鳝肚、对虾、大蚝、海蛰等。

经济

工业有化肥、机械、制糖、农机、采矿、生物科技、药材加工以及临海石油工业。

农业以渔业、养殖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

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交通运输

铁路:南防铁路、钦北铁路、黎钦铁路、邕北线(南钦铁路、钦北高速铁路)、钦防铁路

文化

语言

钦州为粤语区,俗称白话,通行钦廉片粤语(又谓 钦州话 ),与粤港澳通行之广州话相通。辖区内同时并存客家话、平话以及壮语。

名人

钦州近代名人有清末著名军事家,黑旗军领袖刘永福、冯子材,北宋诗人苏东坡、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齐白石和现代诗人田汉都到过钦州,并有佳作为证。

特色小吃

钦州猪脚粉

桂林米粉

老友粉

灵山烧鸭粉

灵山大粽

灵山刮粉

猪脚粉

白薯饐

垃圾饐

黄瓜皮

叉烧粉

浦北云吞面

小董麻通

小董狗肉

沙坪芝麻饼

武利牛巴

风景旅游

钦州名胜古迹众多,是桂南的旅游胜地,

三娘湾

麻兰岛

五皇岭

八寨沟

六峰山

越州天湖

刘永福故居

冯子材故居

大芦村

七十二泾

教育

高校

钦州学院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合浦钦州师范学院

高中

灵山县灵山中学

钦州市第二中学

钦州市第一中学

浦北中学

钦州市第三中学

铜鱼书院

初中

灵山县实验中学

钦北区长滩中学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钦州市第二中学初中部)

钦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灵山外国语学校(灵山中学初中部)

浦北二中

钦州市第七中学

注释

^ 统计局的数据为11323平方公里。

参考文献

来源

《钦州市志》

《钦州坭兴陶》

《北部湾战略》

参见

钦州 (古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规模宏大的广西钦州市仇氏荣封第古宅
仇氏荣封第古宅,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太平镇连科坪村,原有房屋108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主体五进深"三排九"结构(每进由正座、小院、外廊构成,横排9间)。道光二十五年(1849),为防御天地会,在大宅院的四角分别增建碉楼。同治三年(1864)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重开科举考试后,再在后围墙外建设书院进修斋。1939年11月侵华日军在钦州登陆,为防避兵祸又先后给部分房屋加建夹墙。而今基本保持原貌的屋舍尚有70多间。荣封第属岭南汉民居独特风格的传统建设,先是纵深增加院落,再横向扩展。用高大的墙垣包绕以对外隔绝。头、二座均是"三间两耳"(正房三间,耳房两间)、"明一暗二"(厅堂一间,厢房两间),厢房为上房。头座正中为祖厅,以此为中轴线贯通二、三、四座厅堂。二座正中为女厅,外人及执役男女不可入内。三厅三开间是会客场所,用料考究,布置堂皇,前后格门高耸,宽檐广廊,光亮、庄严。这些厅堂两侧各有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赤岭村阮氏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赤岭村阮氏我村据宗支簿记载是原籍广东高州地府猪屎巷一世祖阮书鸾于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逃荒、逃难的;追溯历史渊源,查考背景,是在当时明朝衰落,清兵胜起,尤其是清兵入关中原乃至南方的南方人被称为“南蛮”,南方的汉人不服清王统治纷纷起来反抗清兵,反清复明战事四起,烟火遍及各州俯地,抗争打斗,兵荒马乱殃及万民,清兵势盛,反清复明汉人,滥杀万民百姓,并强令查封各州府会馆,乱杀无辜,高州会馆也在所不能幸免,汉人被追赶打杀,为此许多人被逼逃命,远远的逃进荒芜人渊的偏僻山区避难求生;细想吾祖当时弃家舍业逃生的凄惨景况,离乡别井,携老带幼,担惊受累,挨饥忍苦,路途遥远,艰难跋涉来到这里地荒人少,虽然远离了官兵贼乱,同时还要避开虎狼蛇凶处境的来到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赤岭村(当时所属广东)起居落业。记载一世祖阮书鸾(生于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12月...
· 关于《钦州市灵山县“3.25”特大有关问题请示》获正式批复
2015年3月30日,中华谭氏文化研究总会正式批复了关于《钦州市灵山县“3.25”特大有关问题的请示》。批复内容如下:一、原则同意成立广西灵山谭氏宗亲“3.25”特大协调领导小组,以谭洲为组长,谭宏德、谭和为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协助当地政府妥善处理好救援和善后事宜。二、考虑这一特大事故给遇难宗亲家庭、受伤宗亲造成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其困难家庭难以承受。本着中华谭氏一家亲的精神,原则同意成立“3.25”募捐领导小组,由中华谭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谭平祥任组长,由谭洲、谭志宏、谭伟光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为各省(市、区)谭氏文化研究(宗亲)会(筹备组)负责人。秘书处由谭培枝、谭有庆、谭伟兴、谭勇、谭凯文组成。可以在各省(市、区)谭氏宗亲范围内适度募捐,以解遇难宗亲家庭、受伤宗亲一时之难。各省(市、区)谭氏文化研究(宗亲)会应当支持。但捐款必须规范管理,建立监督机制,...
·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之: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
大芦村是广西三大著名古村镇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距离县城3.8公里。现有人口5300多人,其中劳姓为4300多人。明朝嘉靖年间,县儒学廪生劳经卜居大芦村,为大芦劳氏始祖,至今已繁衍十九代。大芦具有村民宅建筑古老、文化内容丰富、古树参天、生态环境良好的传统传统村落。大芦村劳氏古宅历史悠久,包含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东明堂、蟠龙堂、陈卓园、杉木园、富春园、劳克中公祠等10个建筑群,总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是广西目前保护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劳氏先世原在山东蓬莱即墨劳山,因此而得姓氏。南北朝时期的宋朝人居松江之武阳郡成武阳世系,后代以宦游散处齐、鲁、荆、豫、浙、闽、赣、川、粤等地。宋朝金兵南侵、南迁落户南雄州各县的子孙为南海劳氏始祖,其中雷岗村劳利举一脉在宋朝未至元朝转辗灵山——钦州——灵山,后植根檀圩一带,为灵山劳氏祖先。大芦村原本是芦荻丛生和荒芜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