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
释义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孝养、孝承等。孝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行事。但若父母行为有所偏差时,就应规劝,不可盲从父母的命令,以免陷父母于不义。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常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
《弟子规》有自孔子《论语·学而第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发入则孝一章。
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老子在《道德经》提到:“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印度及其他亚洲地区也有类似的伦理概念,另外孝敬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和顺,比如对媳妇对公婆,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李锡金孝子坊
根据《孟子》原文,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为妻,可是后面又说“君子以为犹告也”,显然是对其“不告”行为的肯定,因此“为无后也”必然是作为这一行为的原因而存在的,“无后”作为原因,只能理解成一种苦衷,即“没有后代(前文所述最严重的不孝罪过)”。将整句连起来,则解释为:不孝的罪过有三种,而没有后代是其中最严重的,不要看舜帝当年娶妻没有禀告父母,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后代(意译:要负担起繁衍后代的责任),是无奈之下的便宜行事,因此在有德行的人看来,这样的行为和恭敬地禀告父母是一样的,(不足以拿来指责他)。 现代有人提出一种说法,“为无后也”的“为”作“是”解,“无后”作“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解,有的也能自圆其说。但也有人认为该解与“君子以为犹告也”联系不够紧密,是断章取义的解读。
孝道与政治利用
“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假托孔子之言,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常宣称“以孝治天下”;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孝经》开篇即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阐明了通过“事君”而达到“立身”的孝道,才是宣扬孝道的真正目的。《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向广大民众宣扬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响人们,以齐其家。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但不少是泯灭人性,不尽情理的愚孝,且含有大量迷信色彩和佛教因果论的思想。汉朝以后开始强调“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梁元帝有《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梁元帝也写过《孝德传》。唐代贺知章也依此例撰写过《孝德传》,他提到过沈景筠一代孝子,“事亲至孝,其母畏雷,每潮雨至,则焚香拜祝,真诚格天,迅雷不作。”后来他的母亲去世后,每雷发,则奔墓前号哭云:“景筠在此”。
现代社会对孝道的看法
随着大家庭解体,现代社会尤其在东北亚地区的人对孝道有不同看法。
参考文献
劳悦强:〈《孝经》中似有还无的女性——兼论唐以前的孝女罕见的现象〉。
参见
儒家思想
二十四孝
义:戏剧(如家庭伦理剧)的元素,例如孝义两难存、人生交叉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