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火星地理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1
转发:0
评论:0
历史乔范尼·夏帕雷利的火星地图。上为北,然而其他太空探索之前绘制的火星地图,惯例以上为南,因为由望远镜所见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火星观测起源于地面望远镜,且主要在火星位于相对于地球为冲、也就是火星冲的时候,约每两年一次,因为此时火星距离地球最近,最易观察。而距离更短则是在近日点冲,因火星位于近日点附近。1877年9月(当年9月5日为火星近日点冲),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夏帕雷利首先出版了详细的火星地图,和月球一样以暗区为海(Mare)等水体、亮区为陆地。其中包括著名的canali(channels,河道)(后来被认为只是错视),他以著名河川命名这些长条暗线。之后被错误地翻译为canals,也就是火星运河的起源。火星暗区为水体或植被的想法,到了NASA1960年代水手号计划中的水手4号探测火星才告结束。之后的海盗号、火星全球勘测者亦有长期观测,而后者1996年发射、工作至2006年,更是绘制了详...

历史

火星地理

 乔范尼·夏帕雷利的火星地图。上为北,然而其他太空探索之前绘制的火星地图,惯例以上为南,因为由望远镜所见是上下左右颠倒的。

火星观测起源于地面望远镜,且主要在火星位于相对于地球为冲、也就是火星冲的时候,约每两年一次,因为此时火星距离地球最近,最易观察。而距离更短则是在近日点冲,因火星位于近日点附近。

1877年9月(当年9月5日为火星近日点冲),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夏帕雷利首先出版了详细的火星地图,和月球一样以暗区为海(Mare)等水体、亮区为陆地。其中包括著名的 canali ( channels ,河道)(后来被认为只是错视),他以著名河川命名这些长条暗线。之后被错误地翻译为 canals ,也就是火星运河的起源。

火星暗区为水体或植被的想法,到了NASA1960年代水手号计划中的水手4号探测火星才告结束。之后的海盗号、火星全球勘测者亦有长期观测,而后者1996年发射、工作至2006年,更是绘制了详尽的火星地图。

反照率特征

火星地理

AmazonisArcadiaTharsisTempeChryseArgyreNoachisArabiaAeriaHellasLybiaElysiumEridaniaAeolisMare SirenumMare ErythraeumMare AcidaliumSyrtis MajorMare TyrrhenumUtopiaMare CimmeriumNix Olympica Hesperia Solis Lacus Sinus Meridiani Sinus Sabaeus Ismenius Lacus Iapygia Syrtis Minor

火星地理

  图中浅褐色即为沙子分布,可见与亮区之间的关系。

以上为火星全球勘测者于1999年所摄之火星可见光影像地图,为圆柱投影(en:Equirectangular projection),中央为经度0°,纬度0°,上为北。显示 反照率特征 (Albedo Features),深蓝色字为亮区,亮蓝色字为暗区。不像月球的月海等暗区常表示低地,火星的明暗地区分布与地形无关,原因是地表有较明亮、随风迁移的沙子,沙子覆盖之处即成亮区。但并非上图的亮区皆为沙子,像是南北极的极冠,或是云,如希腊平原的大片卷云。

比较海盗号和火星全球勘测者的影像,会发现明暗特征已有变化 ,总体来说暗区面积增加,而暗区吸收入射光的比例较亮区高,也就是反照率较低,故导致了气候变化,如气温上升、风向改变等。

地形

以下地形图可点选地形特征进入相关页面。

火星地理
火星地理

以上地形图是依火星全球勘测者探测资料绘制,以麦卡托投影显示南北纬约70.2°之间,中央为经度0°,纬度0°,上为北。麦卡托投影的好处是形状不变,圆形的陨石坑到高纬仍是圆形,只是尺寸放大了。颜色代表高度,可由右上角的图例得知。光线是由东北方斜照,而关于地形尺寸与坡度的真实情况。

概述

火山

水文

火星地理

  相隔六年即发现新的冲蚀沟沉积物

火星地表遍布着流水的遗迹,有些是洪水刻画而成,有些则是降雨或地下水流动而形成,但多半年代久远。冲蚀沟(gullies)则是另一类规模较小的地形,但形成年代十分年轻,常分布于撞击坑壁,型态多样。关于成因有两派说法,一派认为是由流动的水造成,另一方则认为是凹处累积的干冰促使了松软物质滑动。

火星地理

北极初夏的冰盖(1999年)南极仲夏的冰盖(2000年)

火星南北极有明显的极冠,曾被认为是由干冰组成,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为水冰,只有表面一层为干冰。这层干冰在北极约1米厚,在南极则约8米厚,是冬季时凝华而成,到夏季则再度升华进入大气,不过南极的干冰并不会完全升华。 夏季仍存在的部分称为永久极冠,而整体构造称做极地层状沉积(Polar Layered Deposits),和地球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层一样为一层层的沉积构造。北极冠宽达1,100公里,厚达2公里,体积82.1万立方公里 ;南极冠宽达1,400公里,最厚达3.7公里,体积约1.6百万立方公里。 两极冰冠皆有独特的螺旋状凹谷,推论主要是由光照与夏季接近升华点的温度使沟槽两侧水冰发生差异融解和凝结而逐渐形成的。

2011年由火星勘察卫星的浅地层雷达发现南极冠有部分原本认为是水冰的地层其实是干冰,所含二氧化碳量相当于大气含量的80%,这比以往认为的要多很多。根据此的模拟结果,十万年一周期的气候变迁中借由干冰升华、凝结,大气总质量的变化幅度会达数倍。 由这些干冰沉积上方地表的下陷与裂隙判断,干冰正在慢慢升华。

火星地理

  一处疑似冰河的地形

自海盗号即发现,火星北半球中纬度有几处峡谷底含有条纹流动状的地表特征,但不确定是富含冰的山崩、含冰土的流动或是尘砾覆盖的冰河。但根据更新任务的资料与比对地球的相关地形,支持这些是冰河,且推测是自转轴倾角较大时的气候状态下所累积的。

由火星奥德赛号X射线光谱仪的中子侦测器得知,自极区延伸至纬度约60°的地方表层一米的土壤含冰量超过60% ,推论有更大量的水冻在厚厚的地下冰层(cryosphere)。

另外一个关于火星上曾存在液态水的证据,就是发现特定矿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而这两者都需在有水环境才能形成。

对于于火星上有冰存在的直接证据在2008年6月20日被凤凰号发现,凤凰号在火星上挖掘发现了八粒白色的物体,当时研究人员揣测这些物体不是盐(在火星有发现盐矿)就是冰,而四天后这些白粒就凭空消失,因此这些白粒一定升华了,盐不会有这种现象。2008年7月3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宣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加热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最终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

2013年9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报告,火星探测车好奇号发现火星土壤含有丰富水分,大约为1.5至 3重量百分比,显示火星有足够的水资源供给未来移民使用。

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上发现液态的盐水。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配备的光谱仪获得的数据,研究人员在火星的神秘斜坡上发现了水合矿物。这些暗色条纹表明火星地表随时间变化有流水存在。 在较温暖的季节,这些线条的颜色变得更深,表明水流在斜坡上出现,在较冷的季节,这些地表特征变浅。在火星的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可以达到摄氏零下23度,此时深色线条最明显。

地图与测量

地形测量

20世纪早期地面以无线电波测量火星地形。1976年海盗号进行的地形测量,发现了峡谷和南北半球的巨大差异,而衍生出北方平原本是海洋的假说,如1989年Parker等人提出两条可能的海岸线。 自1999年火星全球勘测者进行更精确的地形测量,并发现一些支持Parker海岸线的证据。

目前广泛使用的全球地形图(也就是前面的图)是火星全球勘测者的火星卫星激光测高仪(Mars Orbiter Laser Altimeter, MOLA )从1999到2001年累积六百多万次的激光测量并修正后所得。 方法是已知卫星位置,以激光来回时间计算地表至地心的距离,再减去基准面--火星大地水准面即得地形高度。

火星大地水准面( Areoid ,对应Geoid,地球的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接近平均海拔的重力等位面,是人为计算并选择的,并非真实存在。重力等位面垂直重力场,相当于人感觉到的水平面与上下高低,故以重力作为测量地形高度的依据。又地球的大地水准面近似于传统的基准面--海平面,故作为地形高度的基准面。且虽然大体上是一个椭球面,但因各处的质量分布不均导致有不规则起伏,如在塔尔西斯、乌托邦平原等处为突起。 目前采用的是戈达德火星重力模型(Goddard Mars Gravity Model)。

除了大地水准面,还有以最接近的椭球面或水的三相点的气压:610帕为基准,测出来的地形高度亦互不相同,例如奥林帕斯山的高度值就有很多种,甚至达27公里。以下是几个例子(单位为米):

另外可用视差法测量地形,即以稍微不同的角度观看同物体,来判别立体形状。这早已应用于航照图的地形判断,现在一些探测器如火星勘察卫星、火星快车号和火星探测漫游者,应用高分辨率照片建立区域的高分辨率地形模型,或制成立体照片,需带上红蓝立体眼镜观看。

地图分区

火星地理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依经纬度将火星地表分为30个长方形区域( Quadrangle ),纬度以0°、30°、65°分隔,经度则六或八等分,以传统地名命名。而代号前的MC表示Mars Chart。下表显示各区名称,中央为经度0°,纬度0°,上为北。

经纬坐标

零度经线

火星赤道是以它的自转确定,但火星的本初子午线是人为指定的,跟地球的一样,选择是随意的,大家约定俗成。1830-32年,德国天文学家Wilhelm Beer和Johann Heinrich Mädler选择一个小圆形特征作参考点以制作火星的第一张系统地图,1877年被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夏帕雷利采用作本初子午线。在1972年,水手9号测绘火星地貌后,沿着Beer和Mädler的线,兰德公司的Merton Davies在他建立一个地理控点网络后提出火星精确的0.0°经线定义:是一个位于子午湾(Sinus Meridiani,或子午线高原(Meridiani Planum))的小陨石坑(稍后被称为艾里-0)。

两种坐标系统

火星坐标系统有两种,一种采用地理纬度(planetographic latitude)与(0度至360度),另一种采用地心纬度(planetocentric latitude)与东经(东经0度至360度),两者皆由国际天文合会认可使用。早期的观测是使用前者,2002年决定未来制图时使用后者(不过2001年MOLA制作的地图属于后者)。

地名命名

早期

约翰·海因里希·冯·梅德勒(Johann Heinrich von Mädler)和威廉·比尔(Wilhelm Beer)虽然因月球地图而闻名,他们也是首先的火星制图者。他们以大部分地表特征是固定的为出发点,订出火星自转周期,在1840年的计算只比现在差了0.1秒。1830年,梅德勒结合了十年的观察绘制了第一张火星地图。他们并没有为各特征命名,而是以字母标示,如子午线湾(Sinus Meridiani)为 a。

往后大约二十年,随着仪器进步和观测者增加,很多名称开始出现,如太阳湖(Solis Lacus)称为 眼 (Oculus),大瑟提斯则为 沙漏海 (Hourglass Sea)或 蝎子 (Scorpion)。1858年,安吉洛·西奇命之为 大西洋水道 (Atlantic Canale)。他解释:“它就好像地球的大西洋,分隔开旧大陆与新大陆。”而这是水道(canale)——意大利语可解释为水道(channel)或运河(canal)——第一次使用在火星上。

1867年,理查德·安东尼·普罗克特(Richard Anthony Proctor)不加修饰地取自威廉·鲁特·道斯(William Rutter Dawes)于1865年所绘的地图,绘了一张火星地图。他以一些观测者的名字来命名各特征。以下列出,与乔范尼·夏帕雷利于1877至1886年所绘之地图中所使用的相比较。 夏帕雷利用的较为广泛接受,至今仍使用:

火星地理

  Richard A. Proctor的火星地图,下为北。

Kaiser Sea =Syrtis Major

Lockyer Land =Hellas

Main Sea = Lacus Moeris

Herschel II Strait = Sinus Sabaeus

Dawes Continent = Aeria and Arabia

De La Rue Ocean = Mare Erythraeum

Lockyer Sea =Solis Lacus

Dawes Sea = Tithonius Lacus

Madler Continent =Chryse, Ophir,Tharsis

Maraldi Sea = Maria Sirenum and Cimmerium

Secchi Continent =Memnonia

Hooke Sea = Mare Tyrrhenum

Cassini Land = Ausonia

Herschel I Continent = Zephyria, Aeolis, Aethiopis

Hind Land = Libya

普罗克特的命名法常遭批评,因为他选的多是英国的天文学家,也因为一些名字不只使用一次。尤其达芬奇就出现不下六次(Dawes Ocean,Dawes Continent,Dawes Sea,Dawes Strait,Dawes Isle,Dawes Forked Bay)。即使如此,这个命名法也不是那么令人厌恶,且这些缺点也由后来的天文学家所改进。

现代

现在,火星地名有多种来源。大的反照率特征保留传统名字,但常随着真正性质的发现而更新,如Nix Olympica(奥林匹克雪原)变成Olympus Mons(奥林帕斯山)。

大陨石坑以重要的科学家和科幻作家命名;小陨石坑则以地球上的村镇命名。

一些火星车所研究的地表特征会加上暂时名称或绰号,以利辨别标示。然而,一些特征如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上七名太空人的名字命名的哥伦比亚山丘群,希望能得到国际天文合会的永久使用。

用语

火星地形或地表特征用语是采拉丁文,在此列出常用的供对照:(或参考原文)

用语通常放在名字之后,只有少数置前,如Valles Marineris、Dorsa Brevia。火星地名列表国际天文合会的行星系命名工作组负责命名火星等星球表面的地貌。参见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火星
行星名称古中国:取其“荧荧如火、亮度与位置变化甚大使人迷惑”之意,命名“荧惑”。《尚书·舜典》记载:“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今日则取名“火星”。古希腊:因火红之色而取名“Ares”(音:阿瑞斯),原自希腊神话的战神,天神宙斯的儿子阿瑞斯(希腊语:Ἀρης)。古罗马:因火红之色而取名“Mars”(音:马尔斯),原自罗马神话的战神玛尔斯(拉丁语:Mars)。物理特征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以直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月球的两倍,质量约为地球的九分之一、月球的九倍,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2.5分之一、月球的2.5倍。火星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还要小很多。地质古瑟夫撞...
· 火星报
历史火星报在1900年12月在德国首次发行,不久后即迁往德国慕尼黑进行出版,1902年4月移至英国伦敦出版,1903年之后移至瑞士日内瓦继续出版,在列宁退出此报的编辑后,火星报便成为孟什维克派的喉舌,最后火星报在1905年停刊,一共发行了112期,其中列宁参与编辑的前51期又被称为旧火星报,52期以后的部分则被称为新火星报。编辑者初期成员: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维拉·扎苏莉奇帕维尔·阿克瑟尔罗德朱利乌斯·马尔托夫亚历山大·波特列索夫后期加入者:列夫·托洛茨基参见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真理报东方火星报延伸阅读AllanK.Wildman,"Lenin"sBattlewithKustarnichestvo:TheIskraOrganizationinRussia,"SlavicReview,vol.23,no.3(Sept.1964),pp.479-503.I...
· 火星救援
故事简介瓦特尼是火星探索计划阿瑞斯三号的其中一位航天员,在火星执行任务期间,他们遇上了大风暴,要紧急撤离,只是瓦特尼发生意外,未能搭上接驳小艇,结果独自一人留在火星上。瓦特尼利用居住舱剩余的物资,及发挥其植物学家的知识,在火星上栽种马铃薯,他用尽身边所有的资源希望能捱到下一次火星救援阿瑞斯四号的到来。瓦特尼从废弃的火星探路者号取得通讯器材,成功与地球上的NASA联络,NASA为瓦特尼提供更多的资讯,以确保瓦特尼能继续生存,另一方面喷射推进实验室则研究如何拯救他。NASA最终决定借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推进器,让阿瑞斯三号的队员,返回火星,在火星日第549天接载瓦特尼回到地球。改编电影评价休豪伊(HughHoney《羊毛记》作者、纽约时报畅销作家):“几百年没看过这么好看的小说了!知识与娱乐兼具,小说所有的精彩元素它全包了。翻开书之前最好要有准备,肯定立刻就会被吸引住!”克里斯.哈德菲尔德
· 火星3号
简介火星3号(Марс-3)是苏联在1971年发射的火星探测计划的探测船。于5月28日协调世界时15时26分20秒由质子-K/D组级运载火箭发射,于在1971年12月成功登陆在火星地面。火星3号与火星2号是同一系列的探测船,都拥有1组轨道船与登陆艇。但在下落过程中,火星3号和火星2号一样遇上了尘暴,但还是在1971年12月2日成功降落在火星上面的一处高地上。但是在火星3号登陆器开始首次照相扫描20秒后,它的视频信号突然消失了,永远地失去了与地球的联系。火星3号探测器也以失败而告终。虽然火星3号的轨道器没有成功,但是其着陆器却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的探测器。2013年4月11日,NASA宣布在火星侦察轨道器上搭载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拍摄的影像中可能发现了火星3号的登陆地点,影像中可能拍摄到了火星3号的降落伞、减速火箭、防热盾和登陆艇。相关条目火星1A号火星探测太阳系探测器列...
· 火星车
概述截止2012年年底,已有7辆火星车被送往火星,其中6辆成功登陆,1辆坠毁于火星。火星2号,苏联,1971年11月27日坠毁于火星。火星3号,苏联,1971年12月2日成功登陆,工作了大约20秒就与地球失去了联系。旅居者号,美国,1997年7月4日成功登陆。小猎犬2号,欧盟,2003年12月25日成功登陆。(2003年6月2日发射,2003年12月19日至2003年12月25日之间,2015年1月16日经多国研究人员确认,小猎犬2号已于2003年12月25日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勇气号,美国,2004年1月4日成功登陆。机会号,美国,2004年1月25日成功登陆。好奇号,美国,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陆。参见火星探测月球车探测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