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
语源
空是梵文śūnya的意译,音译舜若;其对应的名词形式梵文是śūnyatā,意译是空性,音译舜若多。
部派佛教诠释
对“空”的论述,在佛教中源远流长,如《杂阿含经》有《大空法经》和《第一义空经》,《中阿含经》有《小空经》、《大空经》和《频鞞娑逻王迎佛经》,等等。在部派佛教共通的“无我”、“无众生”、“无寿命”之基础上,更有加上“无人”而合称为第一最空之法,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无我无我所,不实来实去,是假名法、因缘法。
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引《施设论》说十空对治萨迦耶见: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无始空),本性空(性空),无所行空,胜义空(第一义空),空空。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说空定有六空,巴利小部《无碍解道》说二十五空以释“世间是空”。
大乘佛教诠释
按龙树《大智度论》,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在性空的解释上有根本分歧:
声闻:性空有二种,一者、于十二处中,无我、无我所;二者、十二处相自空,无我、无我所。
大乘:十二处,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处,性无故空。
在大乘佛教中,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出生,而没有实在自体,不能单独存在,藉因藉缘故,缘散则灭;终灭故,非真实常住法,故称自性空。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归结为四空。
大乘佛教中,一旦因为说空而忽视了因果业报则被称为“恶取空”,也有不准随便解说空的戒律。
十八空
《大品般若经》说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龙树《大智度论》有详细解说:
四空
《大品般若经》在广说十八空后略说为四空:法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
在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此处“他空”或“他法空”义为“过如、法性、实际等无为法之余法为空”,在《大品般若经》的其他版本中,此处为 “异空”即“余事空”、“他故空”或“他性空”即“由他性故空”。
“自性”(sva-bhāva)中的“性”和十二因缘中的“有”(bhāva)在梵语中是一个词,“他性”(para-bhāva)这个概念在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也出现过,龙树《中论》对“他性”(para-bhāva)进行了辨析,其义为“他自性”(para-sva-bhāva)。
中观学派
空性为大乘佛教理论基础。中观派以空性的八不中道为根本正见。中观派用“缘起性空”来解释世间的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因为是依缘而起,故不是“本来自在”的法,依缘灭而坏灭,所以不真实,是苦、空、无常、无我。
学术研究
近代学者认为,缘起性空是佛教区别于一切宗教或哲学的世界观。为人所见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可见,人们因特定条件下的功用(因缘)来确定诸法的生或灭,任何可见的事物(诸法)都随着变化而生灭,因此世间万物没有所谓的“绝对本质”(自性)。
参考条目
自性 (佛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