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凯奇
人物生平
1912年9月5日,约翰·凯奇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父亲是一个发明家,母亲是一名记者。小时候接触过钢琴,不过他更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1928年,凯奇进入波莫纳学院学习,不过很快辍学,因为他觉得学校的知识不足以教会他成为一名作家。他前往欧洲游历,尝试了建筑、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门类,并且开始尝试作曲。
1931年,凯奇回到美国,以在学校讲授现代艺术为生。1933年,在将自己的几部作品交给考埃尔过目后,凯奇最终决定放弃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而专注于音乐。
1937年,凯奇迁居西雅图,担任邦尼·伯德舞蹈班的作曲与伴奏工作。他的音乐以大胆的,敢于突破传统为特色,成为突出个性自由,无视权威的典范。
考埃尔随后建议凯奇拜师勋伯格。凯奇一开始交不起学费,但勋伯格被凯奇欲献身音乐的精神所感动,同意免费为他授课。凯奇跟随勋伯格学习了2年,勋伯格后来回忆凯奇说:“我的美国学生中没有一个有趣的。要说有的话,有那么一个天才,不过不是作曲家,是个发明家。”
1940年代,凯奇在北卡罗来纳的黑山学院听到日本人铃木大拙关于佛教和禅学的讲课,深受其影响,很快成为禅宗的追随者。他开始把禅学思想运用在作曲的尝试中,把音乐想象成“无目的的游戏”,认为生活只是生活本身,一切都要顺其自然,而无须刻意从混沌和偶然中寻找出什么秩序,由此成为了“偶然音乐”作曲家的早期代表人物。同时对于不可预测的音响效果的追求,使他成为了“加料钢琴”的发明者。
凯奇一生中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1953年首演的“4分33秒”:共3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是“Tacet”(沉默)。作品的含义是请观众认真聆听当时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偶然所带来的一切声音。这也代表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
之后凯奇越来越向行为艺术家的方向靠拢。不过从1960年代末开始,凯奇的创作风格逐步体现出对传统音乐因素的靠拢和回归。1964年,约翰·凯奇的《黄道带》在林肯中心由著名指挥家伯恩施坦指挥公开演出。对新奇音响的探索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但不为大多数听众所接受。
1992年他在纽约去世,履行了自己为音乐奉献一生的承诺。他相信,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应该被剔除,世界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最平凡处方可见到美的真谛。
代表作
《4分33秒》
简介
《4分33秒》(英语:4′33″、Four minutes, thirty-three seconds、Four thirty-three)是由美国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创作的曲子,任何乐器或乐器组合皆可演奏。此曲最特别之处为演奏者从头至尾都不需要演奏出一个音。
作品评价
BBC经典音乐电台“Radio3”的导播罗杰·赖特表示,《4分33秒》是美国经典,可人们此前谈论甚多,演出甚少。此次在伦敦巴比堪(Barbican)中心的演出将是该乐曲首次在英国的播出,并于晚些时候在BBC电视频道中播出。在电台中播放《4分33秒》必须关闭一套紧急备用系统,该系统是专为电台突然停播、毫无声音而备用插入的。
《4分33秒》是BBC交响乐团音乐会的一部分,该乐团此前已经在指挥劳伦斯·福斯特行云流水般的指挥棒下对该乐曲排演多次。总经理保罗·休斯告诉BBC电台,乐队在演出开始前会进行调音,并且在演奏过程中会在凯奇规定的三个乐章每段结束时翻页乐谱。这可能是他们有史以来最轻松而又最庄重的一次演奏。赖特相信,届时听众绝对不虚一听。赖特表示:“如果电台要在三小乐章中间插播内容的话,整体演出时间可能不止4分33秒,还要长一些。”
作品争议
《4分33秒》也颇符合中国古典文化中“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这首绝对无声的有声作品令艺术家和观众必须绝对“洗耳恭听”。1952年初次演出时,钢琴家走上舞台,端坐4分33秒后,连琴键都没有碰一下就宣布演出结束,为此该曲曾引发大规模。即使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仍然在观众中颇具争议。
不过至少现在法院已经认可了它的价值。2002年,凯奇的出版商指控英国音乐家迈克·巴特剽窃凯奇作品。巴特在他的“行星”摇滚乐队唱片中有一分钟的沉默。为此,巴特最终向约翰·凯奇信托委员会支付了高达6位数的罚金,真正见识了“沉默是金”。
凯奇的作曲理念
使用任何环境下的声音,包括杂音
运用“机遇”(如抛硬币、算卦等)选择顺序
彻底放弃形式结构
运用沉默
广泛使用各种电子以及视觉手段
加料钢琴
凯奇的祖父古斯塔夫是一位发明家,1909年获得了一种打字机触键的发明专利,凯奇的父亲也终身从事发明创造,这种发明创造天赋以及父亲对他的启发都对凯奇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对于不可预测的音响效果的追求,使他发明(或至少是大大推广)了“加料钢琴”(又称“特调钢琴”)这种乐器。更早的作曲家如考埃尔甚至埃里克·萨蒂虽然也曾有过类似实验,但毫无疑问凯奇是这一乐器的正式创造人。这种乐器的“制作过程”就是在普通钢琴弦里插入各种物品,以产生特殊的声音效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奏鸣曲与前奏曲》。
节奏结构
凯奇对现有音乐材料产生不满足感,从三十年代末开始首先将探索的突破口放在音色和结构上。他通过打击乐创作,尝试新的音响组合,同时并对音乐的结构作了一系列探索,“节奏结构”理论就是他在这个时期所提出的。所谓“节奏结构”理论就是将音乐结构建立在时间长度之上的简单而有效的组织方法,这种节奏结构理论成为他后来多年创作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
凯奇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为打击乐而作的《第一结构(金属)》《第二结构》《第三结构》《风景用爱神》等。
东方哲学
凯奇本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使凯奇涉足了诸多领域,他对宗教文化充满好奇感。1946年,凯奇结识了印度音乐家吉塔·沙拉布海,内心潜在的好奇心一下子又得到了激发,为禅宗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易经》进入凯奇的视野中打下了基础。后来,他经常用《易经》来做即兴音乐创作。他对待新鲜事物他总是保持开放的态度,这也就为他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知识基础。
偶然音乐
1940年代,凯奇听到日本人铃木大拙关于佛教和禅学的讲课,深受其影响,很快成为禅宗的追随者。他开始把禅学思想运用在作曲的尝试中,把音乐想象成“无目的的游戏”,认为生活只是生活本身,一切都要顺其自然,而无须刻意从混沌和偶然中寻找出什么秩序,由此成为了“偶然音乐”作曲家的早期代表人物。
“偶然音乐”是让表演者可随着不同演出场合自由发挥的音乐创作技巧,其表现方式以下面三种最为常见:
(1)不跟步骤的随性作曲;
(2)让表演者自行选择如何演绎曲子;
(3)使用非传统或全新的创作组合、乐谱或音符,让表演者可跳脱出原曲目规则,得以尽情诠释曲子。
不过偶然音乐并不是即兴发挥,所有偶然因素下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被详细的记录下来,实际上是根据偶然概率临时重组乐谱而不是根据事实状况即兴演奏。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即兴音乐因约翰·凯奇的推广而广受欢迎。。
参见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