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潍水之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3
转发:0
评论:0
灭赵降燕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刘邦、韩信等人的率领下,攻破襄城,杀死赵王歇,灭亡赵国。在蒯彻(在《史书》《汉书》中被叫做蒯通)的建议下,韩信暂停对燕国进攻,派人去燕国,利用灭赵的威慑就可以招降燕国。刘邦对此表示同意。很快,燕国向汉军投降。汉军伐齐灭赵降燕之后,刘邦命张耳守备赵地(后来封张耳为赵王),命韩信征集赵地尚未入伍的兵员,攻取齐国。韩信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征兵、训练、组建部队。同时,刘邦将曹参、灌婴两部再次调归韩信指挥。韩信遂率领汉军于同年九月开始向齐国进军。在韩信出兵的前夕,刘邦采纳哪食其的建议,郦哪食其到齐国去劝说齐王田广、齐相田横背楚投汉。刘邦运用了一个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双管齐下的方针。齐国的主要决策人物是田横。他虽早已同项羽和解,但从来没有给过项羽丝毫帮助。当得知韩信准备进攻齐国的消息后,田横等人开始紧张起来,遂集中全齐的兵力20万人,由将军华无伤、田解率领,屯于历...

灭赵降燕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刘邦、韩信等人的率领下,攻破襄城,杀死赵王歇,灭亡赵国。在蒯彻(在《史书》《汉书》中被叫做蒯通)的建议下,韩信暂停对燕国进攻,派人去燕国,利用灭赵的威慑就可以招降燕国。刘邦对此表示同意。很快,燕国向汉军投降。

汉军伐齐

灭赵降燕之后,刘邦命张耳守备赵地(后来封张耳为赵王),命韩信征集赵地尚未入伍的兵员,攻取齐国。韩信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征兵、训练、组建部队。同时,刘邦将曹参、灌婴两部再次调归韩信指挥。韩信遂率领汉军于同年九月开始向齐国进军。

在韩信出兵的前夕,刘邦采纳哪食其的建议,郦哪食其到齐国去劝说齐王田广、齐相田横背楚投汉。刘邦运用了一个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双管齐下的方针。

齐国的主要决策人物是田横。他虽早已同项羽和解,但从来没有给过项羽丝毫帮助。当得知韩信准备进攻齐国的消息后,田横等人开始紧张起来,遂集中全齐的兵力20万人,由将军华无伤、田解率领,屯于历下(今山东济南西),准备坚决抵抗。这时,郦食其来到了齐国,劝降了齐国领导集体的田广、田横等人。齐国撤去历下的守备,日夜同郦食其一起纵酒作乐,毫无戒备韩信之心。

韩信进军至平原西准备渡河时,听说郦食其已劝降齐国,即欲回军,停止进攻。在谋臣蒯彻的建议下,韩信依然指挥汉军进攻。历下齐军因齐汉议和,毫无戒备,在韩信突然袭击之下即时崩溃。汉军轻易攻占历下,并乘胜疾速向齐都临淄进军。田广、田横等人以为受骗,杀了郦食其。之后,齐国领导集体惊慌失措,逃出临淄。齐国完全陷入崩溃与混乱之中。

龙且援齐

刘邦得知韩信率军攻克历下后,派汉军中的陈武军、蔡寅军、丁复军、王周军和陈涓军支援韩信进攻。

韩信军和其他汉军的攻击之下,齐军屡战屡败,无法抗衡。齐王田广在溃败之余,不得不求救于项羽。

项羽正在梁地同彭越作战,忽闻齐国被韩信攻占,深恐其南下威胁彭城,遂答应田广的请求,派大将龙且、亚将周兰率军20万救齐。龙且所率为楚军主力之一部,多系骑兵,约于唯阳、彭城两地出发,经今山东营县、诸城一线,很快与齐王田广会师于高密。这时,韩信也集中了曹参、灌婴的部队以及其他汉军部队,准备合力对付齐楚联军。

战于潍水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十一月,韩信指挥汉军同龙且指挥的齐楚联军夹潍水而阵。当时齐楚联军约20万余,汉军不到十万。看上去,龙且军占有很大优势。当时有人向龙且建议,构筑防线,拖住韩信,利用汉军对齐国控制不牢固这一特点,策反齐地军民进攻汉军,韩信必败。龙且认为,必须正面击败韩信,才能遏制住汉军的威风,鼓舞反汉阵营的士气。

龙且遂决心与韩信正面交锋,一决胜负。韩信先令人做1万多个沙袋,于半夜秘密派人携至上游投入潍水,堵住水流;天明后韩信率兵越潍水至东岸向龙且挑战。龙且率军出击,韩信佯败而走,退到潍水西岸。龙且不知有计,渡水追击,正在渡河时,上游的汉军突然掘开沙袋,潍水暴涨,楚军被冲成两段,隔在东西两岸。韩信乘机发起猛烈进攻,全歼西岸楚军,曹参斩杀龙且,灌婴擒俘周兰,并乘胜渡河,大破东岸齐楚联军,取得潍水之战的全面胜利。

接着,汉军四处追歼残敌,俘斩田广于城阳(治所在今山东莒县)。之后,齐国领导集体成员基本都被汉军俘虏或斩杀。幸存的田横逃跑到彭越的军中避难。后来,田横逃往海岛,自立为齐王。

战后形势

潍水之战后,汉军逐步平定了全部三齐之地。

至此,韩信率领汉军在北方战场东进2000余里,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使楚、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下一步围歼项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与汉军交战中失利;彭越在楚军后方,对楚军进行骚扰。项羽败局已定。

后人质疑

曾国藩曾质疑道:“沙袋塞堵不了大河的水流,因为下面会渗漏,旁边会横溢,除非是严格的堵河工程,否则根本堵不住河水。如果是小河流,堵住的可能性大,但又不可能对敌军形成杀伤力。”(原文: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故推论说《史记》关于这两次战役的记载“皆不可信”。他由此得出经验,君子读书,一定要好好考据古籍,同时要加以思考,“必慎思而明辨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参是谁?潍水之战前的大汉丞相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潍水之战前的大汉丞相——曹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秦末农民起义时期的大汉丞相——曹参中我讲述了曹参在反秦时期的经历,那在大秦帝国灭亡之后,曹参又经历了些什么呢?在项羽进入关中后,在咸阳大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曹参此时被刘邦封为建成侯,随后,追随刘邦前往汉中,在到达汉中之后,刘邦升其为将军,在随后爆发的还定三秦战役中,曹参一路攻下下辩,故道,雍县,斄县。在好畤(今天的陕西乾县东)南面,击败了章邯的弟弟章平,并将其围困在好畤,随后,率军攻打壤乡。在壤乡东面以及高栎击败了赶来援救的三秦援军之后,继续围攻好畤,章平见好畤已经守不住了。便弃城而逃。收复好畤之后,曹参又击败了赵贲和内史保的部队,向东占领了咸阳,并将其更名为新城。此后,曹参所部在景陵驻守了二十三天,在章平率领三秦联军前来进攻的时候,曹参率部主动出击,将其击败。因此战之功,刘邦将宁秦(今天的陕西华阴市区)赏赐...
· 揭秘潍水之战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人们常常把韩信潍水之战联系在一起。在司马迁的笔下,韩信是汉军赢得潍水之战的最大功臣。公元前205年,汉军被楚军打得节节败退,刘邦只好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很快杀回山西,击退楚军。之后韩信征讨北方诸侯国,驱兵攻打齐国。齐国向项羽求援,后者派龙且领兵二十万救齐。韩信图片初冬,龙且进入齐国,受到了齐王的迎接。楚军驻扎在高密。而韩信率兵在潍水西部,听到楚国援兵是由龙且带队,请调曹参、灌婴共同对付楚军。汉军在潍水西岸扎营。韩信遥望潍河对岸敌营布局有方,早就成竹在胸,他要用潍河打败龙且。韩信几日避战不出,龙且渐生轻敌之心。韩信接到了龙且的战书,他在信中回书来日决战。韩信当即命人准备万余只布囊。韩信召部下进来,让他带着足够的士兵潜到潍河的上游,在布囊中装满泥土,用布囊搭起大坝截住水流。等到明天看见汉军红旗竖起,立刻打翻大坝,放出流水。次日,韩信带着部队到高密挑战,激起龙且对他的追逐。龙且带兵追至潍河,涉水...
· 楚汉潍水之战:韩信消灭齐楚20万大军成功吞并齐国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大将军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段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项羽再无能力灭汉,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刘邦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对于楚汉之争中最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却由于史料的稀少,而后世在感叹韩信的军事艺术完美的同时却忽略对此战的更深一步的探讨。以致于历代战争研究者对此战要么介绍极其简单,要么存在很多错误之处。而此战涉及到楚汉之间以及齐之间的政治,外交,牵连甚广,期间楚汉两方的君臣谋将,出谋划策,机心百出,上演了一部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历史大剧!一:楚汉角逐的天下大势汉三年之下半年,楚汉之争进入了一个全面的高潮时期。当前天下形式,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抵挡项羽的进攻,西边的河南郡,关中汉中之地为...
· 泓水之战
背景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内乱,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同时,楚成王借此机会将势力深入中原地区。因此,宋襄公不顾宋国国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国的公爵地位压服各国,并与楚国争夺对中原的控制权。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力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当年秋于宋国召集诸侯大会。同年秋,宋国、楚国、陈国、蔡国、许国、曹国和郑国赴会,齐国和鲁国托故未来。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被楚王在会场上突袭遭擒。楚国乘机进攻宋国未果,不久,在鲁僖公调停下,宋襄公被释放。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年),宋襄公为一雪前耻,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联合卫国、许国和滕国讨伐臣服楚国的郑国。郑向楚求救,楚成王遂率师进攻宋国本土,迫使宋国退军。经过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十一月初一,两军相遇于...
· 洹水之战
中国唐建中三年(782),河东节度使马燧在洹水(今河南安阳河)地区挫败抗拒朝廷的魏博节度使田悦的作战。建中二年,割据魏博地区的田悦在临□(今河北永年)战败后,收集散卒,又得淄青、成德两镇的增援,共拥兵3万余人,布阵于洹水,抗拒唐军。十二月,唐德宗李适以马燧为魏博招讨使,与昭义军、神策军、河阳军合兵8万讨伐田悦。次年正月,马燧率诸军进屯漳水北岸,田悦令部将王光进筑月城守漳水长桥,阻击唐军。马燧命唐军在长桥东用铁锁连车数百辆,塞以土囊堵流,在水浅处涉渡,继续南进,与田悦军夹洹水相峙。当时唐军只带10日粮,诸将对粮少而继续深入不理解。马燧指出:官军粮少宜速战,今田悦连三镇兵不战,欲疲惫我师;故应进逼田悦军,攻其必救,彼若出战,必为官军所破。于是,唐军在洹水架桥三座,日往挑战,而田悦军坚壁不出。马燧命部众半夜起食,秘密沿洹水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留百骑在营中仍击鼓鸣角,抱薪持火,待诸军走毕,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