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
生平韦皋属京兆韦氏鹛城公房,是韦元礼的七世孙,韦贲之子,以建陵(唐肃宗陵)挽郎入仕,调补华州参军,累授使府监察御史。宰相张镒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署皋为营田判官,并任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泾原兵变时助朝廷平叛有功,授御史大夫、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唐德宗自梁州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不久升迁为大将军。贞元元年(785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曾遣使通好南诏,屡败吐蕃军。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攻灵、朔,陷麟州。德宗令皋出兵深入蕃界以牵制之。皋乃自八月诸军齐入,破蕃兵十六万,拔城夺寨,遂进攻维州。蕃军连败,于是攻灵、朔之众引而南下,赞普遣论莽热以内大相兼东境五道节度兵马都群牧大使,率众十万而来解维州之围。蜀师万人据险设伏掩击,蕃兵自溃,虏众十万,歼夷者半,生擒论莽热,献俘于朝。以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永贞元年(805年),上书请兼领剑南三川,不许,又请太子(唐...
生平
韦皋属京兆韦氏鹛城公房,是韦元礼的七世孙,韦贲之子,以建陵(唐肃宗陵)挽郎入仕,调补华州参军,累授使府监察御史。宰相张镒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署皋为营田判官,并任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泾原兵变时助朝廷平叛有功,授御史大夫、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唐德宗自梁州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不久升迁为大将军。
贞元元年(785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曾遣使通好南诏,屡败吐蕃军。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攻灵、朔,陷麟州。德宗令皋出兵深入蕃界以牵制之。皋乃自八月诸军齐入,破蕃兵十六万,拔城夺寨,遂进攻维州。蕃军连败,于是攻灵、朔之众引而南下,赞普遣论莽热以内大相兼东境五道节度兵马都群牧大使,率众十万而来解维州之围。蜀师万人据险设伏掩击,蕃兵自溃,虏众十万,歼夷者半,生擒论莽热,献俘于朝。以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永贞元年(805年),上书请兼领剑南三川,不许,又请太子(唐宪宗)监国。八月暴卒,赠太师,谥曰忠武。韦皋死后,节度副使刘辟复求兼领三川,图不轨,盖有由然。后唐宪宗削平之。
有子韦行全。
评价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六》:“八月……癸丑,西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韦皋薨。皋在蜀二十一年,重加赋敛,丰贡献以结主恩,厚给赐以抚士卒。士卒婚嫁死丧,皆供其资费,以是得久安其位而士卒乐为之用,服南诏,摧吐蕃。幕僚岁久官崇者则为刺史,已复还幕府,终不使还朝,恐泄其所为故也。府库既实,时宽其民,三年一复租赋,蜀人服其智谋而畏其威,至今画像以为土神,家家祀之。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列传第九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陕西省-西安韦皋
韦皋(746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韦元礼七世孙,韦贲之子,出身京兆韦氏,排行第二十三。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为建陵挽郎。大历初任华州参军,后历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节度使,在蜀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累加至中书令、检校太尉,封南康郡王。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卒,年六十,赠太师,谥忠武。《全唐诗》存其诗三首。
· 唐代名将韦皋的生平简介,韦皋的人物事迹
韦皋出身“京兆韦氏”,唐代宗大历初年,从建陵挽郎任上调补为华州参军,累官被授为使府监察御史。宰相张镒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上奏荐举韦皋为营田判官,得任殿中侍御史,临时署理陇州行营留后事务。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军进犯京师,德宗逃往奉天,凤翔兵马使李楚琳杀死张镒,率凤翔府城叛变,归附于叛臣朱泚,陇州刺史郝通投奔李楚琳。此前,朱泚从范阳入朝任职,命甲士随从自己入京;后来朱泚任凤阳节度使,罢职以后,留下范阳的五百名士卒戍守陇州,而由原朱泚部下旧将牛云光督率他们。这时朱泚既已率叛军包围奉天,牛云光便假托有病,请求韦皋担任统帅,而暗中策划叛乱,准备擒获韦皋前去投靠朱泚。韦皋的部将翟晔探听到了这件事,报告韦皋预做准备,牛云光知道事情泄漏,便率领他的兵卒投奔朱泚。行至汧阳,遇见朱泚的家奴苏玉正要到韦皋那里去,苏玉对牛云光说:“太尉(朱泚)已登上了皇帝宝座,派我持诏书前去任命韦皋为御史中丞,你可率兵返回...
· 唐代中期名臣韦皋
韦皋编辑锁定韦皋(746年―805年9月13日[1]),字城武。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韦元礼七世孙,韦贲之子,出身京兆韦氏,排行二十三。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为建陵挽郎。大历初任华州参军,后历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节度使,在蜀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累加至中书令、检校太尉,封南康郡王。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卒,年六十,赠太师,谥忠武。《全唐诗》存其诗三首。本名:韦皋别称:韦南康字号:字城武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唐人(汉族)出生地:京兆万年(陕西西安)出生时间:746年去世时间:805年9月13日主要作品:《天池晚棹》《赠何遐》《忆玉箫》主要成就:治蜀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官职:剑南西川节度使、检校太尉等封爵:南康郡王追赠:太师谥号:忠武人物生平韦皋出身“京兆韦氏”...
· 韦皋与大观楼
韦皋字成武,唐,京兆万年人。贞元初(公元785年)西南少数民族间矛盾激化,互相争战,攻城略地。德宗皇帝命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帮助西南地区解决民族矛盾。他本应驻守成都,鉴于宜宾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门户作用,便兼任宜宾都督在宜宾驻节三年,以便直接指挥。韦皋治蜀,政治清明,虽官居节度使之职,但他出自诸正,雅爱文学,并非穷兵黩武之辈。他把西南少数人民矛盾解决之后,便在宜宾是中心建大观楼一座,以示德政。所以大观楼实际是宜宾市的一座政治纪念碑,一座历史纪念碑。此楼经历多少劫难已无可考。据清雍正时监察御使邓时敏所记,此楼于清初即“再毁于火,即旋复之,至戊辰又毁。”现存建筑为清乾隆葵未年(公元1743年)重建。建筑大方威严,挺拔中见秀丽,伟岸中见纤巧,重檐斗拱,雕梁画栋,迄今数百年仍傲然屹立于宜宾市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两次拨款加以维修漆饰。现仍保留着乾隆年间建楼时叙州知府托隆的题名匾额“大观...
· 大唐剑南节度使韦皋简介韦皋为何在其位二十多年不动?
大唐名臣韦皋,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出任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是唐德宗宠臣,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名声都不错。六十岁因病去世之后,朝廷追赠太师,上谥号“忠武”,蜀地则很多人在家中挂有其画像祭拜。但是后世鲜有人知道,在韦皋担任剑南节度使期间,加重赋税,几乎挖空了四川财源。一般像这种情况,官员不说被御史弹劾吧,至少也得被百姓骂惨吧。怎么到了韦皋这儿,待遇就不同了呢?韦皋是凭借什么,能在几乎挖空四川财源的情况下,稳坐其位而无事的呢?《资治通鉴》:“皋在蜀二十一年,重加赋敛,丰贡献以结主恩,厚给赐以抚士卒。士卒婚嫁死丧,皆供其资费,以是得久安其位而士卒乐为之用,服南诏,摧吐蕃。”从史料上来看,首先韦皋能稳坐不动与唐德宗的恩宠脱不开关系。而韦皋加重赋税收敛的财富,大部分都上交给了唐德宗。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朝廷高官。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首先唐德宗拿了大头就不会想着将韦皋罢官。而就算偶有一些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