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长制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7
转发:0
评论:0
背景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在这种宗主督护制下,“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对国家征收税赋造成不利影响。创制过程北魏太和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书,建议设立三长制,引起朝中争议。中书令郑羲、秘书令高祐等人认为三长制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难以运行;著作郎傅思益也认为,如果改制,恐怕会对百姓造成扰乱。而李冲力排众议,认为只要给百姓讲清楚均徭省赋的益处,便容易施行。太尉元丕也支持李冲的意见,认为三长制于公于私都是有益的。最后冯太后认为,三长制可以稳定税赋、破除大族荫蔽,“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遂确立三长制。内容三长制的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直属州郡;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

背景

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在这种宗主督护制下,“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对国家征收税赋造成不利影响。

创制过程

北魏太和十年(公元486年),给事中李冲上书,建议设立三长制,引起朝中争议。中书令郑羲、秘书令高祐等人认为三长制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难以运行;著作郎傅思益也认为,如果改制,恐怕会对百姓造成扰乱。而李冲力排众议,认为只要给百姓讲清楚均徭省赋的益处,便容易施行。太尉元丕也支持李冲的意见,认为三长制于公于私都是有益的。最后冯太后认为,三长制可以稳定税赋、破除大族荫蔽,“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遂确立三长制。

内容

三长制的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长,三长直属州郡;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评价及影响

三长制的确立使大量附户从宗族的荫庇中脱离出来,国家的直接控制的自耕农大量增加,国家税收也相应增加;打击了大族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的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魏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李孝伯 李冲》

^《魏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李孝伯 李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魏三长制简介,三长制内容概述
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此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概述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加强中央政府对人口的控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最后,冯太...
· 三长制什么时候事实的?三长制的历史背景
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北方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组织。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这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赋税来源。在孝文帝时,给事中李冲上书建议实行三长制来取代宗主督护制,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以增加国家的赋税。冯太后采纳了此建议,三长制得以推行。实施时间三长制的确立与均田制的推行联系密切,考察立三长的时间,离不开分析它与行均田的先后及关系。设立两制的时间,《魏书》中均有明确记载。《高祖纪》称行均田在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立三长在次年二月;但据同书卷五三《李安世传》,均田制的颁行应晚于立三长。而《南齐书·魏虏传》确有永明三年(485年,北魏太和九年)立邻、里、党三长的记载。史书说法歧异,学者因而形成不同的观点。一种...
· 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什么立三长制整顿户籍?
西晋以后不曾南迁的世族地主,在战乱之时利用宗族关系组织武装力量结坞自保。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了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委任坞堡主担任宗主督护,允许其收容百姓、征收赋役,从而使各坞堡成为事实上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然而,宗主却借机大肆荫庇户口,导致“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出现了“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的情况。史载“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千丁共籍,公避课役”,在当时以户为赋役征收单位的情况下,豪强地主大量隐匿户口,严重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收入和徭役来源。为此,北魏政府曾多次下诏检括户口,要求隐户归籍。太延元年(435)十二月下诏:“自今以后,亡匿避难,羁旅他乡,皆当归还旧居,不问前罪。”延兴三年(473)九月下令检校户口,“诏遣使者十人,循行州郡,检括户口。其有仍隐不出者,州、郡、县、户主,并论如律”。太和五年(481)七月,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