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凤阳朱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94
转发:0
评论:0
发展句容朱氏据《明史》,《明实录》和《天潢玉牒》载,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并非凤阳,而应是金陵句容。“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由此可见,明朝皇族朱氏属于沛国郡。在朱元璋亲自御笔亲书的【朱氏世德碑记】中,记录:“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可见,明朝皇族原是金陵句容县(今江苏句容县)朱家巷通德乡。句容朱氏家族而后迁徙至泗州,再由明太祖之父朱世珍开始,迁徙至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盱眙县(今江苏盱眙)太平乡(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赵府村)境内。紫阳朱氏句容朱氏与朱熹的紫阳朱氏同宗。紫阳朱氏为五代十国时期婺源茶院公朱瓌(音同“归”,亦作朱瑰)后裔,皆为唐太宗大臣兼史学家朱敬则公之后裔。据茶院府君后裔明朝南京御史朱吾弼...

发展

句容朱氏

据《明史》,《明实录》和《天潢玉牒》载,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并非凤阳,而应是金陵句容。“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 由此可见,明朝皇族朱氏属于沛国郡。在朱元璋亲自御笔亲书的【朱氏世德碑记】中,记录:“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可见,明朝皇族原是金陵句容县(今江苏句容县)朱家巷通德乡。

句容朱氏家族而后迁徙至泗州,再由明太祖之父朱世珍开始,迁徙至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盱眙县(今江苏盱眙)太平乡(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赵府村)境内。

紫阳朱氏

句容朱氏与朱熹的紫阳朱氏同宗。紫阳朱氏为五代十国时期婺源茶院公朱瓌(音同“归”,亦作朱瑰)后裔,皆为唐太宗大臣兼史学家朱敬则公之后裔。 据茶院府君后裔明朝南京御史朱吾弼所撰《丰城社山朱氏世考》记载,金陵句容朱氏确源出朱熹所在的婺源茶院朱氏,与朱熹共祖茶院制置使朱瓌─又名古僚、舜臣。

朱瓌生三子:朱廷杰、朱廷滔、朱廷隽。朱廷隽生一子朱昭元。朱昭元生三子:朱惟甫、朱惟赞、朱惟节。其中朱惟甫一支仍居婺源,朱熹即为他的六世裔孙。朱惟甫之弟朱惟节,官任礼部员外郎,始自徽州婺源徙居金陵句容县北街巷,由此遂成句容朱氏一脉,为当地望族,更以姓称呼所居地,改北街巷为朱家巷。

沛郡朱氏

沛郡朱氏是各朱氏堂中最为悠久显赫的一支。据垂裕堂【虞邑朱氏宗谱】和敦睦堂【朱氏宗谱】等大量谱牒资料记载,闻名天下的沛国朱氏,其开基始祖就是朱氏肇姓大始祖邾夷鸿之子朱秺。朱秺,字世秘,为邾夷鸿之子,早年随父由邾国茅邑徙隐于鲁国沛邑,后拜齐国大夫。不久,齐国发生了田氏之乱,朱秺为了避难离齐,徙居鲁国萧县西南的相邑(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从此,朱秺的后裔便世代在相邑居住。

沛邑位于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地带。沛邑一地,秦改为沛县兼为泗水郡的郡治。西汉高祖时,改泗水郡为沛郡,将郡治改设在相县,称沛邑为小沛。沛郡在东汉时改称沛国,仍治相县,到了东晋,又恢复沛郡旧名,迁治今江苏萧县西北。

由于邾夷鸿逃隐沛邑于先,而朱秺徙居的相邑后来又成为沛郡、沛国的郡治,再加上汉魏之沛国相县朱氏大兴,因而朱姓后裔便把沛国当作朱姓的发源地,隋唐之后更把沛国认作朱的主要郡望。今天大多数朱姓族人都称自己为沛国朱氏,甚至海外朱姓华人之祠堂也以“沛国堂”为堂号。

沛郡朱氏此支朱氏在汉朝时一世祖为西汉大司马朱诩,其子朱浮在汉光武帝时官至大司空。此堂朱氏又延生出后来的吴郡朱氏。再后来在隋时又延生出凤阳朱氏。在唐时又衍生出婺源茶院朱氏(紫阳堂朱氏,白鹿堂朱氏,与居敬堂朱氏)。

另见

明朝皇族

朱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安徽-滁州-凤阳朱棡
朱㭎[gāng(1358年12月18日-1398年3月30日):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生于元朝至正十八年十一月,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马秀英所生嫡三子,明成祖朱棣之兄。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晋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朱棡,史称其“嫡三子”,为马皇后所出。生于元末至正十八年(1358)十一月。洪武二年确定分封之制后,洪武三年(1370)四月,授封晋王,山西行省太原府为其就藩之地。但一因其当时没有成年,仅12岁,二因其时国都尚未正式确定,三因藩地虽定王府却未行建,所以,一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他20岁时,才落藩太原,成为名副其实之藩王,史称晋恭王。晋王朱棡,卒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三月,死在其父朱元璋之前,在藩地二十年整,逝世时40岁不足。晋王朱棡,生于元末天下大乱,长于其父戎马彊场、反元建明之时。战争之惨烈,生命之倏忽,杀戮之随意,从小耳濡目染,冶...
· 安徽省-滁州-凤阳朱栴
朱栴[zhān:”,号凝真、凝真子,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生母是余妃。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九日(2月6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册封为庆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本应移驻封地宁夏镇城(今宁夏银川),因为当时宁夏地近边外,是一个新设立卫所的战区,尚难保障亲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庞大的经济负担。朝廷命令庆王暂时改驻韦州城(今宁夏同心韦州镇),就近由延安、绥德的租赋供给,并授权庆王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负责镇守塞上疆土。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册指挥孙继达女为庆王栴妃。于是庆王在韦州成婚并居住长达九年的时间。在宁夏军卫建制完善,屯垦经济发展和边塞大局稳固以后,于建文三年(1401年),朝廷命亲王迁往宁夏镇城,暂时以宁夏卫衙署作为临时王府。洪武三十四年(即建文三年,1401年),住藩宁夏(今银川市)。在宁...
· 安徽省-滁州-凤阳朱模
朱模(1380年9月1日—1431年6月11日),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21子,母赵贵妃。生于洪武十三年八月初二(1380年9月1日)。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沈王。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于潞州,后改潞安府。宣德六年五月乙丑(初二)(1431年6月11日),薨,谥沈简王。子嗣庶一子朱佶焞沈康王庶二子朱佶煃封陵川王庶三子朱佶煟封平遥王庶四子朱佶燏封黎城王庶五子朱佶焆封稷山王庶六子朱佶煴封沁水王庶八子朱佶㷆封沁源王沈王世表沈简王朱模(公元1391年-公元1431年)[洪武二十四年~宣德六年沈康王朱佶焞(公元1432年-公元1457年)[宣德七年~天顺元年沈庄王朱幼㙾(公元1459年-公元1516年)[天顺三年~正德十一年沈恭王朱诠钲(公元1518年-公元1527年)[正德十三年~嘉靖六年沈安王朱诠鉌(公元1531年追封)沈靖王朱勋𣴣(公元1525年追封)沈惠王朱勋潪(...
· 华氏凤阳风画
华氏凤阳风画华氏凤阳凤画(又称华氏龙凤画)源于明初,为凤阳华氏所创,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凤阳华氏凤画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陈式,其凤凰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聚集了百鸟之长。在绘制技法上,以民间工艺色彩为主,并吸取了工笔花鸟画的勾线敷色技法,又兼蓄年画通俗画风,有“五彩、素彩、水墨”的色彩表现手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凤画的题材很多,其中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带子上朝、五凤楼、龙凤图、凤撵麒麟、百鸟献寿、四扇屏等传统佳作,故深为广大群众喜爱。前清时候,江淮两岸有这种说法:“皖北有三绝:凤阳凤画、天长天官、灵璧灵判。”据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立即在家乡凤阳建造一座皇城,名曰中都城。忽一日从天边飞来一只五彩凤凰,金光闪闪,祥云缭绕,香风习习,那凤凰鸣叫数声,在皇城上空翱翔一圈,遂飞到城南一座小山上落下,这小山却正是朱元璋父母的墓丘...
· 安徽省-滁州-凤阳朱橞
朱橞(1379—1428):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九子。他少年得志,1391年册封为谷王,统领上谷郡地和“长城九镇之一宣府镇”。朱橞藩宣府后,一边兴建谷王府(皇城),一边搞戍边建设。公元1392年--1410年,他主持并参与扩展宣化城的建筑,将始建于唐代的宣化城扩展为周边24里有奇的城垣,沿城设“一关七门”。一关即南关,关城面积一平方里,关内设月城和瓮城;七门即南为昌平门,宣德门,承安门;北为广灵门,高远门;东为定安门;西为大新门。城外建有吊桥和皇堑,城上设角楼和铺宇,颇具攻守兼备之功能,是明代早期城防建筑的典范。同时,他还参与构筑了常峪口至大境门60余公里的明长城,兴建了独石口和锁阳关的关隘,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巩固明朝疆域,做出了贡献。洪武31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遗诏长孙朱允炆继皇帝位,致辞使诸王不服(特别是燕王),叔侄矛盾突出,宫廷内讧加剧。建文元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