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大帝中学
历史
耶稣会中学
1560年,克莱蒙主教纪尧姆·杜普拉为了让六名穷教徒(即耶稣会的创始人)能拥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和生计,便交给他们总计6000册书籍的遗产。于是,耶稣会(拉丁语Societas Iesu,法语Société de Jésus)在1563年买下了圣雅克路上的一座大官邸“郎格里大院”。这座建筑便成为耶稣会学校的原址。这所学校在1563年10月1日成立,其存在尽管被权威的巴黎大学默许,但并没有得到官方正式的许可。很快,大量学生的入学使得这所学校获得的成功超出预期。学校不得不又购买了圣雅克路中央的一些建筑以扩大校园。但这所被学生成为“克莱蒙学校”(Collège de Clermont)的耶稣会学校在成立不久就遇到了阻挠。
这所新成立的学校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很惊人的决定:给学校的走读生进行免费教育。这一决定的效果立竿见影:人们指控耶稣会成员把巴黎大学麾下的学院的学生都吸引走了。从1564年起,校长让·普雷沃向神父要求重新开始招收学生。一起诉讼如此开始,整个王国都为之牵动。判决一直都未等到,但耶稣会的成员们获得了临时的教学许可:这一“临时”竟持续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克莱蒙学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1594年,国王亨利四世被让·沙特尔的持刀行刺所震惊,凶手很快被发现是原克莱蒙学校的学生。尽管让·沙特尔自己坚决,但法院还是很快判定耶稣会的成员要对他的罪行负责。他们被流放国外,学校被托管,财产和用具都被出售。
九年之后,国王彻底允许了耶稣会成员在法国生活。1606年,他们重新获得了他们在圣雅克路上的学校的所有权,但条件是不能在那里教学。随后,他们获得了每周上一节神学的许可。最终,1610年8月20日的特许证给了克莱蒙学校开展一切教学的权利。
但在巴黎议会中,巴黎大学领导了一个与此针锋相对的行动:在1611年12月22日的一个决定中,耶稣会的成员又被禁止在巴黎授课。直到1618年2月15日,学校才终于根据1610年的特许证,获得了重新开放的许可。
此后,在国王的非官方保护下,克莱蒙学校从1618到1682年间逐步走向它的顶峰。1682年,学校获得了最高认可。太阳王路易十四授予了他的官方赞助:学校被授予了“路易大帝学校”(拉丁语Collegium Ludovici Magni,法语Collège de Louis le Grand)的名称。此后,尽管还是从未被巴黎大学承认,但这所学校的教学享有盛誉,一直保持着3000余名学生的规模。
“大学的首府”
1762年,巴黎议会和巴黎大学“战胜”了路易大帝学校:在拉瓦莱神父破产后,人们把还债的责任交给了耶稣会,而耶稣会很不小心地把这件事闹到了巴黎议会中。于是在1762年5月3日,路易大帝学校接到了立刻遣散所有老师和学生的命令。耶稣会成员们被驱逐,其敌人胜利地占领了这所古老的学校。1763年,路易大帝学校被定为巴黎大学的“首府”:巴黎28所学校集中在了路易大帝学校。
国王路易十五成为了学校的第二创建者:学校的印章上刻上了皇家的旗帜(天蓝色背景下的三朵金百合花)。从此,学校大门上便有了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的雕像。
尽管和巴黎大学校长共同使用着圣雅克路上的校园,但路易大帝学校的新校长决定开始一次真正的教学革命,重新展开与巴黎大学的竞争。1766年10月到12月间,他在路易大帝学校设立了教师会考。更进一步,他在这所皇家学校里筹建了一个准备教师会考的师范学校。(就这样,在搬到于尔姆路之前,巴黎高师在路易大帝学校运转了80多年。)
从1770年起,让·加布里埃尔·德·蒙坦普伊任校长期间开始在校园内建立一所图书馆。它收集了学校原有的,以及合并过来的学校的图书馆中的书籍:这就是后来索邦图书馆的前身。
巴黎大学被这个挑战它古老权威的行为所刺痛;它在12年中一直与对手明争暗斗,直到1778年败下阵来。在这期间,路易大帝学校成功地度过了公共的反对,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从1781年的465人增加到1788年的494人,再到1789年的550人。在当时,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在学校度过:在高中毕业考试后,他们可以在选择准备教师会考或是学习医学、法学或神学。
罗伯斯庇尔就是路易大帝学校的学生:他11岁时以奖学金生的身份入校,23岁时毕业,获得律师文凭的同时,还凭出色的成绩得到了600镑的特别奖金。
1790年后的高中
1790年,爱国热情鼓舞着学生。有150名学生冲上了“处在危机中的国家”的边境线。1792到1794年间,这所刚被命名为“平等学校”(Collège Égalité)的学校校园的一部分,先是被3000名士兵、随后又被一所监狱占据。这所监狱里关押着等待着被送往断头台的政治恐怖的受害者。学校的书籍暂时被送到圣保罗圣路易教堂保管,1796年后逐渐归还。
法国大革命一开始,除了平等学校之外的巴黎学校都被关闭。1797年,学校被改名为“中央奖学金学院”(Institut central des boursiers),并合并了法国大革命前四十所巴黎中学的残部。
1801年,时任第一执政官的拿破仑效仿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访问了这所自1800年起被人们俗称为“巴黎中学”(Collège de Paris)的学校。1802年,在内政部长沙普达尔的建议下,学校得到了“巴黎高中”(lycée de Paris)的名号。这所在法国第一个得到“高中”名号的学校,在1805年又成为了“皇家高中”(lycée impérial)。
此后,学校的名称便随着法国历史的动荡而变更:波旁王朝第一次时期的“路易大帝高中”(lycée Louis le Grand),在第二次时期又重新成为了“路易大帝的皇家中学”(collège royal de Louis le Grand)。这个名字中,让人感觉像是路易十四专有财产的介词“的”(de)于1813年 被取消。
从1823年起,学校的图书馆被搬到了索邦大学。
1848年的革命将校名中的“皇家”和“高中”先后取消。在此期间,学生和老师曾要求短命的第二共和国政府把他们的学校命名为“国家高中”(lycée national)。其意见被无视,学校被命名为“笛卡儿高中”(lycée Descartes)。
1849年的一个政府部门的裁定又重新将学校的名字改回为“路易大帝高中”(lycée Louis le Grand)。第二帝国时期,学校再次被命名为“帝国路易大帝高中”(lycée impérial Louis le Grand)。在被市政府于1870至1873年间重新命名为“笛卡尔中学”之后,这所位于圣雅克路上的学校终于在1873年三月被定名为“路易大帝高中”(lycée Louis le Grand)。还可以注意到:“lycée Louis le Grand”和“lycée Louis-le-Grand”两个写法都可以。
今天
现状
自二十世纪初起,路易大帝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施工。1995年开始的一次大型的翻新工程赋予学校其现在的面貌.
学校现在任校长是Joël H. Vallat(原纽约法国高中校长),每年接收大约1800名学生(约850人入中学,950人入预科)。理科预科班占预科学生的60%,文科班占25%,经贸班仅占15%。学校近10%的学生是外籍学员(总计40多个国籍,尤其在中学的欧洲班里)。学校还为预科班的学生配备着一个339个床位的男女宿舍。
班级
路易大帝中学共计四十多个班,主要为理科班。高中的二十二个班共有八百多名学生,还有近二十个预科班级。
高中一年级共分八个同等级班,分别选学经济社会学、拉丁文、物理测量与信息技术以及工程初步。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各八个理科班(其中一个选学工程的班级)和一个文科班。在这两个年级,班之间有差别:S1班被视为“精英班”,而6班从高一到高三都是欧洲班(历史和地理课程特殊、英语加强)。还有一个东方班,每周有一小时以中文教授的数学课。
预科班中,有4个数学物理工程班、2个物理化学工程班、2个文科班和2个经济班。
学生活动中心
学生活动中心是一个由许多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组成的、完全由学校学生管理的组织。链接到这些兴趣小组的官方网站
数据
高中毕业考试
评:这些成绩远在国家的高考平均成绩之上,这可以用该校在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的选拔来解释。和大多数高中不同,该校通过选拔招收了法兰西岛地区各初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当然,该校也正常招收了它校区内的60%的学生。
国家竞赛
自法国国家竞赛于1744年开创,路易大帝中学就成绩显著。其中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以其拉丁诗词的创作而独树一帜。
大学校竞考
路易大帝中学在大学校的入学竞考中成绩一直很优秀。例如2006年,高中的学生就获得了包括: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古典文学科第二和第四名;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数学物理工程科竞考的第一,二,三,八,九名,数学物理信息科竞考的第一名(一名叫Su WANG的中国学生),和物理化学工程科竞考的第一,三,四,七,十一名;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数学物理工程,物理化学工程,物理工程三科竞考的状元;
巴黎国家高等矿业学院的三科状元;
著名校友
著名教师
著名学生
文学家与哲学思想家
按字母顺序排列:
艺术家、画家与作曲家
按字母顺序排列:
科学家
按字母顺序排列:
政治人物
按字母顺序排列:
其他名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