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
生平
王直之父王伯贞,洪武年间举明经科,官至琼州府知府。王直幼年家贫力学,永乐二年(1404年)中式二甲第四名进士,改庶吉士,与曾棨、王英等二十八人同读书文渊阁,明成祖认为其文笔卓出,召入内阁,授翰林院修撰。其历事明仁宗、明宣宗,累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英宗正统三年,完成《明宣宗实录》,晋升为礼部侍郎,仍然兼任学士。正统五年,负责礼部事务,尚书胡濙悉以部政付之。正统八年,代替郭琎为吏部尚书。
正统十一年,户部侍郎奈亨谄附王振,诬陷王直,王直与吏部侍郎曹义、赵新均下狱,三法司会审后,奈亨论斩,王直等赎徒。明英宗宽恕王直、曹义,罚奈亨、赵新俸 。
土木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率军犯境,明英宗决定亲征。王直率群臣力谏,英宗不听,命王直留守。八月,明军在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大臣请立皇子为皇太子,郕王摄政。之后,劝王即位为明景帝。王直自认为不如于谦,凡事均推下。后加太子太保 。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出使请求议和,并请归还英宗,礼部商议未决。王直则率群臣称请出使迎接英宗,明景帝则以对方或许借此来犯。胡濙则赞成王直之议,王直则直言称:“必遣使,毋贻后悔。”此话使得明景帝不悦,于谦随后急忙出面调解。群臣退朝后 ,太监兴安急忙跑出后对王直说:“你这样坚持请求派遣使者,是要当文天祥、富弼么?”王直则大声称:“廷臣惟天子使,既食其禄,敢辞难乎!”之后廷议派遣李实、罗绮前往。准备前行时,瓦剌可汗脱脱不花及也先使先后到,请求大臣同行。胡濙上报后,朝廷商议,王直坚持请求出使,于是派遣杨善等人 。李实归来后,加之也先使者抵达,均称也先欲求和。王直与宁阳侯陈懋上疏,请求更换使者并带重礼去迎接太上皇,不予批准。之后再次上疏请求,又被拒绝。当时,李实已经当面告诉明景帝,明景帝于是写信给也先,说就令已经出使的杨善迎归即可。王直则称此举轻率,亦重新择使,后得以批准。王直与陈懋均举荐李实再次出使,不予批准。御史毕銮再次上疏请求称蒙古即使有诈,即使有不测,明军实力仍在。明景帝不听。然而,杨善却凭己之力奉迎太上皇归还 。
景泰二年,也先再次遣使入贡,且请通使。王直以边备未修,刍粮未积等原因请求批准,但不许。之后屡次上书,最终得以通过。次年晋升为少傅。
立储
当时,明景帝欲更换太子,恰逢思明土司知府黄矰请求,明景帝大喜,下礼部商议。胡濙只能唯唯,文武诸臣议者九十一人当署名,王直有难色,陈循持笔强求,不得不连署,于是皇太子更换。王直遂兼任太子太师。王直顿足长叹惭愧。不久明景帝之子去世,王直、胡濙等大臣请求恢复沂王为皇太子,并推举商辂草疏。提议未呈上时,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明英宗复帝位,并杀王文等人。疏草留在姚夔居所,尝出示给郎中陆昶,叹道:“是疏不及进,天也。”王直遂乞休,明英宗赐玺书、金绮、楮币,给驿归 。
晚年
王直为人仪观甚伟,性情庄重,不茍言笑。在翰林二十余年,古代言编纂纪注之事均多出自他手。其与金溪王英齐名,人称“二王”,以居地目直曰“东王”,英曰“西王”。王直当入内阁时,不为杨士奇所许。之后在吏部发展,为人廉慎。当时百官罢免举荐的权力均专属吏部。内臣御史巡抚等选用,均由王直定,为人称道。年老之时,朝廷命何文渊担任尚书辅佐,何文渊离去后,又命王翺担任,所以吏部实有两位尚书。王直担任尚书十四年,年益高,名德日益重。明景帝对其礼重,免除入朝 。
王直致仕归家后,经常与诸佃仆耕种,并击鼓歌唱。其子孙更叠举觞祝寿,王直则叹道:“当时西士奇不令我进入内阁共事。然而假使我现在内阁,皇上后,我肯定免不了戍边辽阳,又怎会与你们一同享乐啊!”天顺六年(1462年)去世,年八十四。赠太保,谥 文端 。
著作
著有《抑庵集》等。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