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谢琰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4
转发:0
评论:0
生平淝水功臣谢琰成年后以忠贞干练见称,有美好的风度和仪态。初拜著作郎,后迁秘书丞、累迁至散骑常侍、侍中。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爆发,前秦大举南侵,谢安认为谢琰有统军作战的才干,于是以其为辅国将军,率八千精兵与西中郎将桓伊及徐兖二州刺史谢玄等人抵抗。当时前秦派东晋旧将朱序前来劝降,但朱序却告知征讨大都督谢石应该趁前秦大军未完成集结前先击溃前锋,夺其气势,谢琰则劝谢石听从。而随后谢玄派刘牢之击溃梁成部后晋军向淝水推进,与前秦军隔水对峙,军势令前秦天王苻坚畏惧。及至前秦军队退后待与晋兵决战时自溃,谢琰就与谢玄等人领兵渡过淝水击败前秦军队,为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参兴平叛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谢琰为谢安守丧,而在当年十月,朝廷追论淝水之战的战功,封谢琰为望蔡公。丧期结束后,谢琰获授征虏将军、会稽内史。太元十六年(391年),谢琰迁尚书右仆射,领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太元末年,迁...

生平

淝水功臣

谢琰成年后以忠贞干练见称,有美好的风度和仪态。初拜著作郎,后迁秘书丞、累迁至散骑常侍、侍中。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爆发,前秦大举南侵,谢安认为谢琰有统军作战的才干,于是以其为辅国将军,率八千精兵与西中郎将桓伊及徐兖二州刺史谢玄等人抵抗。当时前秦派东晋旧将朱序前来劝降,但朱序却告知征讨大都督谢石应该趁前秦大军未完成集结前先击溃前锋,夺其气势,谢琰则劝谢石听从。而随后谢玄派刘牢之击溃梁成部后晋军向淝水推进,与前秦军隔水对峙,军势令前秦天王苻坚畏惧。及至前秦军队退后待与晋兵决战时自溃,谢琰就与谢玄等人领兵渡过淝水击败前秦军队,为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

参兴平叛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去世,谢琰为谢安守丧,而在当年十月,朝廷追论淝水之战的战功,封谢琰为望蔡公。丧期结束后,谢琰获授征虏将军、会稽内史。太元十六年(391年),谢琰迁尚书右仆射,领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太元末年,迁护军将军,加右将军。后会稽王司马道子以其为司马,仍加右将军。隆安二年(398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联同荆州刺史殷仲堪、豫州刺史庾楷及广州刺史桓玄等以讨伐王瑜及司马尚之兄弟为名举兵,司马道子在儿子司马元显主战之下决定将军事交由司马元显处理,并派兵抵抗,谢琰亦获假节、都督前锋军事,与王珣等领兵讨伐王恭。不久司马尚之大败给桓玄,谢琰驻屯宣阳门作守备。司马元显成功策反刘牢之并让他击败并俘获王恭后,在建康处死王恭;而桓玄等知道王恭死讯亦停止进攻。谢琰在不久迁徐州刺史。

隆安三年(399年),在上一年逃入海中的叛民领袖孙恩卷土重来,更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杀内史王凝之,吴国、临海及义兴三郡太守弃郡逃走,于是以上四郡及吴兴、永嘉、东阳及新安共八郡都有人起兵响应孙恩,又大杀官员。孙恩自号征东将军,徒众为“长生人”。因着叛变发展严重,朝廷命谢琰加督吴兴、义兴二郡军事,与刘牢之前往,成功杀死义兴的孙恩叛民领袖许允之,迎太守还郡;后又击破吴兴的孙恩叛民领袖丘尩。在朝廷的下,孙恩再次逃往海岛,而朝廷担忧孙恩会再度侵袭沿海,于是会谢琰以本官领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

轻敌遇害

谢琰无论资历和名望都在会稽都非常高,当时议论的人都认为他必定能安定当地。而谢琰亦轻敌,到郡后既不安抚士民,亦不修整武备。当时有将领向其进谏,但谢琰不以为然说道:“苻坚百万,尚送死淮南,况孙恩奔衄归海,何能复出”不肯听从。

隆安四年(400年)五月,孙恩率部众出浃口(今浙江镇海),攻余姚,破上虞,抵山阴县北之邢浦,谢琰初遣参军刘宣之击退孙恩,但不久孙恩又再进邢浦,上党太守张虔硕战败,孙恩于是一直向会稽进发。当时人心惊骇,部将皆认为应该严密防备,在南湖设水军列阵,并分派伏兵突击来袭的叛军,然而谢琰都没有听从。

至五月己卯日(7月7日),孙恩兵临会稽,谢琰尚未吃饭就要出战,先遣广武将军桓宝为前锋,杀敌甚多。但后来谢琰在河塘之间的窄路行军,为孙恩军在船舰中射箭攻击,谢琰军队因而前后断绝,在千秋亭败于孙恩。当时谢琰帐下督张猛从后砍谢琰的马,谢琰堕地被杀,二子谢肇和谢峻亦同时遇害。

朝廷追赠侍中、司空,谥为忠肃公。

逸事

谢琰母亲去世后,朝廷正议论依先例赐予钱财和器具,让谢琰举行与谢安礼仪规格一样的葬礼,不过谢琰以昔日王、谢两家因婚姻问题而不和,而主角之一的王珣正任尚书仆射。谢琰听闻王珣打算借故拖延丧葬之事,于是自行订造了辒辌车运送棺木下葬,因而被议论者讥讽。

子女

谢肇,谢琰子,骠骑参军追赠散骑常侍。

谢峻,谢琰子,封建昌侯,与父一同被杀,追赠散骑侍郎。

谢混,谢琰幼子,官至尚书左仆射。因被刘裕指为刘毅党众而被其诛杀。

相关条目

陈郡谢氏

谢安

孙恩

参考资料

《晋书·谢琰传》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一百一十及一百一十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封孝琰
封孝琰北齐隆之侄,字士光。修饬学行,有风仪。官至散骑常侍,尚书左丞。后以直谏死。
· 孟琰
生平诸葛亮南征时,收降爨习、孟琰等,与孟获一起授予官职,爨习官至领军,孟琰为辅汉将军,孟获则是御史中丞。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孟琰以蜀汉虎步监身份,领兵在武功水东岸驻扎。司马懿趁大雨水涨袭击,诸葛亮有备而用箭雨掩护来搭建便桥,司马懿见有渡桥支援便引兵撤退。
· 封孝琰
生平封孝琰早年丧父,年十六,魏襄城王元旭辟为主簿,释褐秘书郎中,天保元年,为太子舍人,典文记,出入东宫,甚有令望。天保三年,母亲去世丁忧去职。服阕返回邺城,俄迁中书舍人,转司空掾。迁秘书丞,以本官典机密事宜,兼散骑常侍,出任聘陈使主,在道遥授中书侍郎。回国后,坐受魏收嘱,牒其门客从行事发,付南都狱,被判处鞭二百,除名。天统三年,除太尉府从事中郎、通直散骑常侍、南阳王高绰友,判并省吏部郎中事,仍摄左丞,赴晋阳典机密。寻正吏部。转散骑常侍。与和士开结怨,受其诬陷,又因女婿范阳王高绍义受到北齐后主猜忌,被后主命人鞭打,几乎致死。和士开死后,为通直散骑常侍,任聘周使副,出使北周。回国后兼尚书左丞,祖珽辅政时,奏入文林馆撰《御览》。北齐皇太后胡氏与僧人昙献通奸,被后主发觉,令封孝琰审理,他搜索其家,大获珍异,悉以没官。由是正授尚书左丞,仍令奏门下事。武平三年(572年)十月三十日与崔季舒、张雕虎、刘...
· 李琰
生平生年不详,从其兄李亨生年推断,当生于711年或之后,开元四年(714年)封鄫王,十二年(724年)改封棣王,同年改名为李洽。二十四年(736年)再改名为李琰。天宝初,为武威郡都督,经略节度河西、陇右。天宝十一载(752年),因为他的两位孺人争宠引发巫蛊事件,忧惧而死。家庭母钱妃,玄宗初年四妃名号有董贵妃、杨淑妃、武贤妃,钱妃或为德妃妻妾韦妃,韦縚女孺人某氏孺人某氏儿子《旧唐书》称“男女繁衍,至五十五人”。《新唐书》称凡五十五子,得王者四人李僎,汝南郡王李侨,宜都郡王李俊,济南郡王李侒,顺化郡王李僚,太仆卿李侠,国子祭酒李仁,殿中监李僾,秘书监女儿参考资料《旧唐书》卷170列传第57《新唐书》卷82列传第71
· 徐琰
生平东平府(今属山东省东平)人。时与阎复、李谦、孟祺,号称“东平四杰”就学于东平府学。徐琰被后人称为“词林英杰”。曾任翰林学士,江淮行省平章政事,杭州西湖书院主持等。著作著有双调《沉醉东风》,《蟾宫曲》等;另著有《爱兰轩诗集》及《泰山萃美亭记》。参考文献^李献芳,元好问在东平的活动及对文化的贡献《齐鲁学刊》2002年5期69-72页^(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