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魏惠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2
转发:0
评论:0
魏惠王在位年代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记魏惠王元年在周烈王六年(前370年),至周显王三十四年(前335年),在位36年。自晋代汲郡出土《竹书纪年》后,学者发现魏惠王在周显王三十四年时未死,只是改元又称一年,即魏惠王后元元年。以后如司马光《资治通鉴》、于鬯的《战国策年表》,皆作周烈王六年(前370年)至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在位52年。尔后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等,皆以魏惠王元年在前370年为据,上推文侯、武侯之年世。然未查觉魏惠王元年至称王改元的三十五年间,《史记》与《纪年》所载史实年代相同之事多有不合,如《史记》多《纪年》一年者有六例,多二年有两例,年代相合者一件也无。据杨宽考证,魏惠王元年在周烈王七年(前369年);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称王改元,至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改元前35年,改元后16年,合计在位51年。生...

魏惠王在位年代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记魏惠王元年在周烈王六年(前370年),至周显王三十四年(前335年),在位36年。

自晋代汲郡出土《竹书纪年》后,学者发现魏惠王在周显王三十四年时未死,只是改元又称一年,即魏惠王后元元年。以后如司马光《资治通鉴》、于鬯的《战国策年表》,皆作周烈王六年(前370年)至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在位52年。

尔后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等,皆以魏惠王元年在前370年为据,上推文侯、武侯之年世。然未查觉魏惠王元年至称王改元的三十五年间,《史记》与《纪年》所载史实年代相同之事多有不合,如《史记》多《纪年》一年者有六例,多二年有两例,年代相合者一件也无 。据杨宽考证,魏惠王元年在周烈王七年(前369年);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称王改元,至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改元前35年,改元后16年,合计在位51年。

生平

争立为君

魏武侯二十六年(前370年)魏国国君魏武侯去世,由于死前并未确立继承人,国内发生混乱,魏罃与 公子缓 互相争立。七月,公子缓逃亡到达赵国邯郸。这时公孙颀从宋国经赵国进入韩国会见韩懿侯,说:“魏罃与公子缓互相争立为国君,大王可聴说这件事了吧?如今魏罃得到了王错的辅佐,拥有上党,来就算半个国家了。趁这个机会除掉他,一定能打败魏国的,可不能失去这个机会啊。”懿侯聴了很高兴,就跟赵成侯合兵一起进攻魏国。

次年(前369年,魏惠王元年),浊泽之战,魏国大败,魏罃被围困。赵侯对韩侯说:“除掉魏君,让公子缓即位,割地后,我们退兵,对我们有利。”韩侯说:“不能这样。杀死魏君,人们必定会指责我们残暴,割地退兵,人们必定会指责我们贪婪。不如把魏国分成两半,魏国分为两国,不会比宋国、卫国还强,我们就永远也不会有魏国的祸患了。”赵侯不听。韩侯不高兴,带领各自的军队连夜离去。魏罃则杀死了公子缓,成为了魏国君主,史称魏惠王。

太史公评论说:“惠王之所以没有死,魏国没有被分裂的原因,就在于韩、赵两家的意见不和,如果听从一家的意见,魏国就一定被分裂了。所以说‘君主死了没有嫡子继承,这个国家就可能被攻破。’”

之后不知原因,王错在魏惠王二年(前368年)逃亡到韩国。惠王任命公孙痤为宰相,与韩、赵两国军队在浍北作战,俘虏赵将乐祚,惠王很高兴,特别到城外迎接,并赏财良田百万亩为俸禄,公孙痤拜谢,讲述前人的遗教和功劳,又说:“乘敌人的疏忽而猛打战鼓,丝毫不敢有所怠慢,只有这点臣能作到。大王仅仅认为臣的右手没有倦怠,而重赏臣,是什么道理呢?假如认为臣有功,那臣的功在哪里?”

惠王说:“贤卿的话有道理。”于是寻访吴起的后人,赏财他们良田二十万 。

之后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

迁都大梁

魏惠王九年(前361年)四月一日(西历5月13日),迁都大梁(河南开封东南) ,以便进取中原谋取霸业。

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通人工运河鸿沟。范台之会时鲁共公曾告戒他“纵欲者必亡其国”,要他“清心寡欲”,公孙痤去世前,劝惠王重用商鞅,以富国强兵。要不然就斩杀了商鞅,避免被敌国所用,惠王都不听。

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秦国夺取了西河地区(一个位于现在陕西东部与山西边界,黄河西岸的畜牧和战略要地)。

围赵邯郸

惠王前期,多次与邻国君主会面,并与韩国、赵国互相交换领土,使魏国领土连结为一片。

惠王十五年(前355年)赵伐卫,魏国救卫,打败赵国,派遣10万军队包围赵都邯郸,并于次年十月攻破该城。赵成侯北走信都,齐国以围魏救赵的方法救赵,魏国派遣庞涓带领8万军队迎战,在十二月发生桂陵之战。此战魏将庞涓虽然被擒,但是魏军主力未受多大损失。惠王十八年(前352年)魏国扭转局势,与韩国结盟,合攻包围襄陵城的齐、卫、宋之联军,联军在此战被打败,齐威王于是收兵,并请楚国大臣景舍调停。次年,惠王与赵成侯会于漳水,结谛盟约以和,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

中原战局结束后,惠王集中军力对付西边的秦国,迫使趁虚而入的秦国求和。

魏初称王

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惠王与十二国诸侯在逢泽之地会面,率诸侯朝见天子,即周显王,并企图攻打秦国。秦孝公听了很害怕,下达命令加强守备以等待魏军的来犯。这时商鞅献策。孝公于是派商鞅前去会见惠王。

齐秦夹击

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

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秦相商鞅诱执魏公子卬,大败魏军,迫使魏国将河西献出,与秦讲和。魏惠王后期,魏国反复的作战与战败,魏国国势衰退。

徐州相王

惠王三十六年(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史称“会徐州相王”。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前334年)。这标志着楚国自楚武王以来的诸侯国唯一称王者,地位丧失,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

惠王后二年(前333年),楚威王领大军伐齐,赵、燕两国乘机出兵攻齐。

张仪初为秦相

惠王后二年(前333年),张仪认为列国中唯有秦国才有能力打击赵国,就投奔秦国,晋见君主秦伯驷,秦伯驷任命他为客卿。

惠王后七年(前328年),张仪说服秦伯驷把蒲阳归还给魏国,并用计使魏国割让上郡(陕西绥德)给秦国,张仪回去后,秦伯驷任命他当宰相。

五国相王

惠王后十二年(前323年),魏人公孙衍发起了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事,来对抗张仪的连横策略。

惠王后十六年(前319年)冬季,惠王去世,享寿长达82岁。

文学记载中的惠王

在《孟子》中,惠王有一天问孟子“我对国家尽心尽力,怎么我国的百姓人口也没有明显的增加?”孟子以在战场上逃了五十步的士兵,竟嘲笑那个逃了一百步的士兵胆小怕死的比喻,告戒了惠王不要拿这样的事和对方比较。此即五十步笑百步。

《庄子》中,厨师庖丁为惠王杀牛,并借机讲述道家养生的道理。此即庖丁解牛

家庭

魏武侯魏击

魏缓

公子卬

太子申(嫡长子)

魏襄王魏嗣

公子赫(太子申同母弟)

在位年与西历对照表

注释

^ 《史记》误将在位年作前370年-前335年,此从杨宽等学者的考证。

^ 《史记》作公中缓,《竹书纪年》作公子缓,据考证以竹书是。

^ 《水经注》引《纪年》作“六年四月甲寅”,是夏历4月13日,儒略历5月29日。《魏世家》集解引《纪年》作“九年四月甲寅”,是夏历4月1日,儒略历5月13日,若以当时国际形势来看,当以九年为正,此从《魏世家》。

参考文献

书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魏惠王-魏
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姬姓,魏氏,名,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他死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姬姓,魏氏,名魏惠王画像(《战国策》作“婴”)。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一公元前319年在位[1]。魏武侯死后,魏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成功。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要他“清心寡欲”,公叔痤去世前,劝惠王杀商鞅,不要让他逃走,惠王不听。在位期间重用庞涓,军事实力大增,然...
· 魏惠王
战国时魏国国君(后称梁惠王)。姓姬,魏氏,名罃,魏武侯子。与公子缓(魏缓)争立成功。以公孙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通鸿沟。范台之会时鲁共公曾告诫他“纵欲者必亡其国”,要他“清心寡欲”,公孙痤去世前,劝惠王杀商鞅,不要让他逃走,惠王不听。在位后期信任太子申、庞涓,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36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国势衰退。楚威王六年(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山东滕州)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这标志著魏国的霸主地位丧失,楚威王对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楚威王七年领大军伐齐,赵、燕两国乘机出兵攻齐...
· 魏惠王简介魏惠王是怎么死的?
魏惠王是谁?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是魏武侯之子,原名魏罃[yīng]或魏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第3代国君,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魏惠王是怎么死的?魏惠王是老死的!魏惠王是什么时候死的?魏惠王老死于公元前319年,享年82岁。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姬姓,名罃(《战国策》作“婴”)。魏武侯之子。魏国第3代国君。公元前369一公元前319年在位。魏武侯死后,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争立君位成功。即位初,以公叔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要他“清心寡欲”,公孙痤去世前,劝惠王杀商鞅,不要让他逃走,惠王不听。在位中期信任庞涓,军事...
· 春秋魏国魏惠王为什么叫梁惠王魏惠王墓在哪里
魏惠王,东周魏国第三代君主,名魏罃。魏惠王在成功争夺帝王之后,迅速整顿内政,强兵富国,攻破秦国都城栎阳,重创秦军。在此战役之后,魏惠王魏罃决定迁都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因为迁都大梁,魏国又被称为梁国,故魏惠王也就被称为梁惠王。对于梁惠王迁都迁都的原因,史籍上有不同记载,对其迁都原因都存有争议。世人总结,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为了躲避强秦的骚扰,二是大梁乃中原腹地,占领大梁等同于占领有利的的地理位置,更加利于争霸中原。第一种说法根据在于《史记》记载,公元前339年,秦、赵、齐联合进攻魏国,大败魏军并占领魏国都城安邑,魏惠王被迫迁都。第二种说法在于魏国重创秦军,全国上下士气高涨,大梁处于中原腹地,地大物博,可以让魏国拥有更加肥沃的土地,更为便利的交通,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魏国原来的都城安邑,回旋余地狭窄,极易受到封锁和攻击。魏惠王想要壮大实力,称霸诸侯,就要把疆域向中原拓展,大梁必定是必争之地...
· 一代中原霸主魏惠王:魏惠王是不是昏君
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图片来源于网络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后很快恢复了国内的秩序,妥善解决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重创秦军,打的秦军节节败退,迫使秦孝公迁都;在赵、秦、齐、楚四国合攻之下也能精妙安排,取得胜利;迁都大梁,发展生产,修建防御工事,使得大梁成为当时诸侯各国中都城最繁华的城市。他在列国之中率先称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成为中原霸主,赢得了短暂的和平局面。到魏惠王统治晚期,由于错误安排,导致庞涓被俘,不忍受辱自杀而亡。之后在秦、齐的夹攻之下不断惨败,对外,魏惠王忽纵忽横,军事上树敌太多,魏国国力日益衰弱。魏惠王刚愎自用,外宽内窄,好。魏国因重视人才而兴,也因错失人才而败。孙膑乃兵圣之后,本来是留在魏国做将军的,却只因魏惠王听取庞涓一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